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磚一瓦都有情 東廂記,一座會講故事的老院子

大小新聞4月18日訊

每個人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鄉愁, 每一座老院子都有它的故事。

來到羅山腳下, 走進歐家夼村的夼上藝術區,

一座特殊的老院子·東廂記正在建設。

青房瓦、青泥磚、老木門……走近它, 一座最具膠東民居特色的老門樓映入眼簾, 上面的青瓦和雕花都是其獨有的。 仔細查看門樓下的老榆木房門, 上面的門栓、鐵釘、門搖、門環……更是獨具特點, 令人泛起種種回憶。

“這個老門樓和老榆木門, 都是城中村棚改留下的, 已有一百餘年了。 ”東廂記的主人劉宗平表示, 這兩個老物件, 都是原封不動搬過來的, 幾乎沒有改動, 就連門框上的門牌都沒摘。

“你看這門口的青磚、青瓦, 都是原樣從城中村的老房子搬來進行漿砌的。 東廂記要的就是留住曾經的鄉愁, 曾經的老情懷、老故事。 ”劉宗平深情地介紹著。

邁進高高的老門檻, 走進院內所看到的正房門也像大門一樣, 從城中老村原樣搬來了老門樓和老榆木門。 “東廂記裡一共兩座老門樓, 六個老榆木門。 它們都有一百年以上的歷史, 都有各自的老故事。 ”

老衣櫃、老桌子、老椅子……劉宗平愛收藏老物件, 在東廂記的室內陳列著他多年來收藏的“珍寶”。 “在過去的年代, 家家戶戶都有這樣那樣的老物件。 可隨著時代的發展, 人們家中的傢俱更時尚、更漂亮, 早已不會使用陳舊的老物件。 但東廂記有, 當人們來到在這裡看到這些老物件, 大家都會在腦海中浮現屬於自己的記憶。 ”指著一旁的老物件, 劉宗平的眼中似乎泛著淚水。

東廂記裡有老門樓、老房門, 更有老物件, 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建設這座東廂記的瓦工們。 “青瓦、青磚、老門樓搬過來後, 現在的瓦工很難進行漿砌和整修, 所以我找的都是農村的老瓦工, 平均年齡都是七十歲以上。 ”劉宗平介紹, 建設東廂記的老瓦工有78歲的蘭桂亭、70歲的梁志建、73歲的梁希俊,

及馮萬成和李成超。 雖然年齡都很大, 但他們對老門樓和青磚青瓦都太熟悉了, 有著屬於他們的故事。

現在東廂記的主體建設已經基本完工, 只剩下收尾工程。 劉宗平每天都會到那裡轉一圈, 收拾一下院子, 栽種各種花花草草, 整理和打掃他收藏的“老物件”。

“下個月東廂記準備開門迎客, 希望喜歡民俗文化、喜歡老物件、喜歡收藏的朋友到這裡喝茶交流。 ”劉宗平笑著說。

責編:戰書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