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優秀前鋒和後衛在哪裡?

許多人在定義一名球員水準高低時, 喜歡為之加上一個限制條件。 比如, 單賽季進球數達到30粒, 才能被稱為頂級前鋒;單賽季限制對手進球低於25個, 被定義為頂級後衛。

按照如此嚴苛的標準, 恐怕就連目前並列歐洲射手榜首位的薩拉赫和梅西都面露難色——兩人的進球數均為29粒, 離頂級射手還有一小段“不太爭氣”的距離。 頂級前鋒即便稀缺, 至少還能偶爾找到幾個。 而尋找頂級中衛的課題, 在世界足壇已至少存在8年。

基於如此簡單通俗的鑒別標準, 難怪總有杞人憂天者驚呼:足球退步了。 事實上正好相反——足球在發展。

率領巴西國家隊贏得1994年世界盃的功勳主帥卡洛斯·佩雷拉, 是很多足球觀察家眼中巴西舊派老頑固的代表之一。 老頑固, 顧名思義就是堅守著過時的理論, 不願接受新時代的妥協。 套上這個限制條件後, 你就很難相信這位老頑固在26年前就成功預見到了4-5-1時代的來臨:球隊就像一架飛機, 機頭阻力越小, 飛行速度就越快。 相較于那個流行雙前鋒的90年代, 如今頂級前鋒首先從數量上就被砍去一半。

成功預見到頂級後衛將消失的, 是另一位被貼上標籤的老人——傑克·查爾頓。 你或許聽說過名氣更大的曼聯名宿鮑比·查理斯爵士, 鮑比是傑克的弟弟。 1994年世界盃後, 傑克·查爾頓認為日後的頂級後衛, 位置會越來越靠近中場。

這也就不難理解, 為何後腰成了決定之後24年足球戰術走向的關鍵。

優秀的前鋒和後衛在哪裡?本周中的4場歐冠淘汰賽, 給出了答案。

利物浦2比1戰勝英超巨無霸曼城一役, 利物浦前鋒菲爾米諾就展現出了世界級表現。 在高位逼搶中, 菲爾米諾一直沖在隊伍最前面, 對手得球後迅速上前緊逼, 快速完成反搶。 菲爾米諾在比賽中所扮演的就是主帥克洛普“高強度高位壓迫”中最重要的角色。

上賽季, 巴西前鋒的搶斷次數高達41次, 勝過90%的英超頂級後衛。 並創造了76次得分機會, 僅次於梅西的78次, 比C羅和萊萬多夫斯基兩人加起來(各30次)都要多。 利物浦名宿卡拉格讚譽巴西人擁有世界上最好的無球跑動能力;克洛普說菲爾米諾的空間判斷能力舉世無雙。

唯獨沒有談到他的進球能力——這不奇怪, 因為頂級前鋒的位置正在慢慢後撤, 成為介乎前鋒和中場之間的前場自由人——梅西如今也更像一名前腰。

在皇馬1比3輸給尤文, 和羅馬3球逆轉巴薩的比賽中, 頂級中衛是能“帶球和傳球”(弗格森語)的瓦拉內和皮克。 與傳統英式和意式後衛不同, 這些頂級中衛更像是拖後後腰。

如今頂級聯賽裡中衛踢法和過往完全不同, 進攻的發起點, 越來越靠後。 這勢必意味著, 後衛除了做好本職防守工作, 還需承擔進攻發起的職責。 頂著世界第一後衛身價加盟利物浦的范戴克, 也屬於這一類型。 對陣曼城的比賽中, 他從防線成功將球梳理到邊路,

幫助球隊避開曼城強大的中路, 從邊路尋得突破口。 這正是足球的演變——位置模糊, 追求戰術上最大複合性以及更高效的整體轉換速率。 當然你也可以籠統地借用“全攻全守”解釋一切, 儘管整體大方向沒錯, 但忽略了“全攻全守”其實也在發展的事實。

瓜迪奧拉曾說, 如果有可能, 他願意上10名中場球員。 這話聽來有些戲謔, 卻也解釋了為何曼城願意為他掏2000萬英鎊(世界第一主帥年薪)的原因:他比其他教練, 更清楚優秀的前鋒和後衛應該在哪裡。

□朱淵(英國You Are The Ref足球管理公司執行總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