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妙法蓮華經

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周塵刹, 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遍灑, 手內楊枝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應, 苦海常作渡人舟。

【設複有人, 若有罪、若無罪, 杻械、枷鎖、檢系其身, 稱觀世音菩薩名者, 皆悉斷壞, 即得解脫。 】

1、 為什麼菩薩和我們有大因緣呢?

佛菩薩有慈悲願力, 這才是我們能得到佛菩薩慈悲加被的根源。

於是如地藏經中說到的, 地藏菩薩和這個娑婆世界有大因緣、觀音菩薩也和我們的這個娑婆世界有大因緣。

為什麼和我們有大因緣呢?

是因為我們就是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救度的物件。

於是如果我們的世界是清淨的佛國淨土, 沒有地獄、沒有惡道, 地藏菩薩怎麼去救度我們呢?

同樣的, 如果這個世界裡, 全都是幸福快樂的眾生, 觀音菩薩對我們又有什麼幫助呢?又怎麼能產生對我們的幫助呢?

2、不吃無意義的苦, 苦難是為了覺醒服務的

於是聞眾生的苦難音聲, 觀音菩薩來救度這個苦難眾生。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 有的人他自己辛苦的承受一切的痛苦苦難, 但是卻不言一聲, 那麼菩薩怎麼辦?是救還是不救呢?

有的人很享受這種苦難, 這就是傳說中的自虐了, 我們遭遇的這種種的苦難, 都是在幫助我們覺醒的, 而不是讓我們安住在這苦難中的。

如果我們學佛, 生不起離苦得樂的心, 那麼怎麼能從這惡濁的環境中出的去呢?

不出去, 卻很享受, 是為顛倒。

小乘佛法的教義中, 有一個部分叫做以苦為師, 就是要把受苦當成老師, 要樂於接受這種種的苦難。

但是佛陀一再的叮囑弟子們, 沒有意義的苦是不需要吃的。

學佛要走中路, 而不要落于2邊,

這2邊是什麼呢?比如一邊是對物欲的享受貪戀, 一邊是極度的對自己苛責慳吝, 這是落了2邊。

比如一邊是享受苦, 一邊是不願承受一點苦, 這都是落了2邊。

為什麼要承受苦, 因為苦是我們過去行做造成的結果, 這個結果你要承受。

但是我們學佛要知道, 這個苦是過去造作的, 那麼當下種下的就是未來要承受的, 於是就知道從當下出發。 不為自己造作苦的因, 那麼就可以不去承受苦的果。

過去的自己雖然造作了很多的不善 , 或者造作了很多的罪過, 但是沒有這些種種的遭遇, 怎麼能形成當下的覺醒呢?

於是這所有的種種, 都是為覺醒而服務。 如果否定過去的自己, 就是相當於否定你當下的覺醒;你否定了你的覺醒, 就相當於你在學佛中沒有得到覺悟。

於是我們和過去的自己產生了割裂, 那麼就代表我和過去的自己還不統一。

學佛就是圓滿自己的過程

學佛就是圓滿自己的過程, 圓滿是什麼意思?

不是不斷的充填、而是不斷的放下、不斷的清洗、不斷的明瞭, 於是理上明白, 促使事上通達, 事上行做堅定無礙, 證明理通圓融, 這就是理事圓融。

過去的自己是什麼樣的, 這個或許我們不需要知道, 但是只需要知道, 我現在承受的都是過去造作的因, 在當下的緣的彙聚下, 已經形成為果了。

只要能認識到這個問題, 就足夠了。

於是接受這個過去的自己, 為未來的自己, 預定的學習計畫、乃至考試資料, 這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情呢?

但是這些考試學習計畫,

不是為了讓我們安止於這些苦難中, 而是要幫助我們知道這些苦難、認清這些苦難、最後超越這些苦難,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此服務的。

如果不能超越這些苦難, 那麼就白吃這些苦了, 於是安住於苦是不對的, 但是不肯去吃一點苦又是不對的 。

4、持戒、參禪、念佛

佛陀住世的時候, 持戒嚴格就可以得阿羅漢果, 在正法住世的500年中, 依然可以這樣得度。

但是像法的1000年中, 持戒嚴格就已經不能得度了, 就必須以堅定的參禪才能得度。

不過遺憾的是, 進入末法時期, 參禪也不能滿足得度的標準, 如果要靠修行出輪回, 必須是得到清淨圓滿的智慧才可以 。

佛法就是方法, 遇到了什麼樣的苦, 就用什麼樣的方法解決這個苦, 這就是佛法。

佛陀慈悲的把一切修持的方法,都在佛經中告訴了我們。

我們只需要真誠的開啟經卷,借由佛經佛陀菩薩們的加持護念, 一層一乘的展開經卷中的秘密;於是我們修持的路徑也在經卷中,一點一點的展開; 我們未來的路也在經卷中一點一點的描繪出;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如是如是。

如是如是、佛佛道同

如是、如說,十方世界一切佛都如是如是、佛佛道同。

沒有一尊佛是和其他佛的成就有差別的,所以佛和佛是相互的尊敬和幫助、相互的讚歎和鼓勵,因為他所經歷的所有的努力艱辛, 都是你必須經歷的 ,沒有一個不是這樣。

所以才是如是如是,如果我們做的不如是,和經教中說的不同,那麼就不如是;如果我們做的和佛菩薩做的不同 ,那麼就不如是 。

於是如是因,也就如是果了,同樣的因,同樣去做緣, 就會形成同樣的果,這才是真正的如是。

現在就2種人可以得度:

一種是真有智慧, 有大智慧的人,可以得度 。

一種就是真幹老實聽話的人。

只有這2種人可以得度生死,除此之外沒有第3種人。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南無妙法蓮華經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這就是佛法。

佛陀慈悲的把一切修持的方法,都在佛經中告訴了我們。

我們只需要真誠的開啟經卷,借由佛經佛陀菩薩們的加持護念, 一層一乘的展開經卷中的秘密;於是我們修持的路徑也在經卷中,一點一點的展開; 我們未來的路也在經卷中一點一點的描繪出;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如是如是。

如是如是、佛佛道同

如是、如說,十方世界一切佛都如是如是、佛佛道同。

沒有一尊佛是和其他佛的成就有差別的,所以佛和佛是相互的尊敬和幫助、相互的讚歎和鼓勵,因為他所經歷的所有的努力艱辛, 都是你必須經歷的 ,沒有一個不是這樣。

所以才是如是如是,如果我們做的不如是,和經教中說的不同,那麼就不如是;如果我們做的和佛菩薩做的不同 ,那麼就不如是 。

於是如是因,也就如是果了,同樣的因,同樣去做緣, 就會形成同樣的果,這才是真正的如是。

現在就2種人可以得度:

一種是真有智慧, 有大智慧的人,可以得度 。

一種就是真幹老實聽話的人。

只有這2種人可以得度生死,除此之外沒有第3種人。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南無妙法蓮華經

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