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能讓超級英雄超脫DC漫畫的作品,恐怕只有諾蘭導演能做到了

1939年5月, DC推出了繼超人之後的第二位超級英雄――蝙蝠俠, 此後, 關於蝙蝠俠的漫畫和電影再未停歇, 雖然韋恩老爺脫掉裝備狗只是一個普通人, 但他身上卻有著其他超級英雄所不具備得人性, 他能夠做到匹敵超人完全依靠他的才智和毅力。

可是有這麼一系列電影僅僅借用了DC漫畫中的軀殼, 講述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但它卻成為觀眾心中最為經典的“蝙蝠俠”。 克里斯多夫·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 由克利斯蒂安·貝爾主演, 包括2005年的《蝙蝠俠:俠影之謎》、2008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以及2012年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這三部電影的評分沒有低於過8.5, 最為經典的《黑暗騎士》甚至達到了9.0分, 縱觀DC和漫威的所有超級英雄電影, 在兼顧商業電影的同時還能獲得如此口碑, 諾蘭的“三部曲”獨一份。 每一部都是布魯斯·韋恩的成長歷程, 講述了他從一個青澀的富二代進化為一個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

第一部中的韋恩在遭受父母身亡的打擊後流放了自我, 遇到了他的人生導師也是第一個反派boss拉斯, 自此韋恩開始向蝙蝠俠轉變;而第二部則是完全的黑暗和壓抑, 小丑讓他所做的努力化為烏有還讓他背上了通緝犯的罪名。

完全成熟的蝙蝠俠其實出現在第三部, 韋恩在失去一切後陷入人生低谷, 面對謊言掩蓋之下的真相, 逐漸消磨的意志和殘破的身體讓他陷入迷茫。 直到他被貝恩打的近乎半廢的投入監獄, 他才重新認識到蝙蝠俠到底意味著什麼。 當韋恩獨自帶著核彈飛向大海, 他完成了自我救贖, 這次, 他在高譚市民的心中變成了英雄。

不難看出, “三部曲”中的蝙蝠俠不管是畫風還是內容都偏向暗黑, 頗有悲劇的成分在內, 雖然影片的最後蝙蝠俠活了下來, 看似完美的結局並不能掩蓋蝙蝠俠最後成為英雄的悲壯歷程。 也許, 正因為諾蘭為蝙蝠俠賦予了更加真實的“人性”, “蝙蝠俠三部曲”才能獲此成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