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現在的老人越來越不受人尊敬了?

直到目前為止, 我國的老年人生活的客觀環境和所受到的人文關懷, 仍然是西方老人所不能企及的。 數千年的儒家倫理已經深入到每一個華人的基因之中, 以老人為中心的家庭成員之間的依附和聚合力要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來得緊密.

以我為例, 真不能想像一旦老人離我們而去, 現在的家屬來往絕沒有如今這樣頻繁而又親密, 我們的下一代獨生子女更加如此。 所以, 我們都要珍惜每一寸與老人們相處的寶貴時光。

老人們不受人尊敬的情況也還是存在的, 但絕不會成為社會主流。

我們的老人在經濟收入和消費上肯定不如年輕後輩, 但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是安貧樂道的, 過著已經習慣成自然的簡樸晚年生活。

老人們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都不願麻煩子女們, 那怎麼會不受後輩子侄的尊重哪?回答可能是子女與老人之間的感情矛盾。

這裡講的感情矛盾, 並不是說年輕後輩不愛老人, 也不是老人道德缺失行為不檢, 而是指兩代人感情需求上的錯位與衝突。

子女後輩與老人分別站在兩個年齡階梯上看對方, 對“如何渡過晚年生活”有很大的認知差異。

年輕人覺得無論在大的方面如社會待遇、政策照顧等, 還是小的方面如照顧飲食起居、尋醫問藥和護理陪伴等, 都做到盡心竭力了。 但老人們總是喋喋不休、怨天尤人, 絲毫不體諒年輕人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生活壓力和經濟負擔。

而老人們覺得, 子女成家立業後變得無情無義, 什麼事都是只顧家小不再過多關心自己了。 這種兩代人認知差異而導致的矛盾衝突, 是構成許多老人與年輕人不和諧的主要因素。

尊老爰幼

尊老爰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三字經從上幼稚園孩子們就開始學習, 意在教育從小將其思想根植在腦海裡, 作為你一生的人道行為准/則, 愛幼, 沒問題, 幼兒的幸福吋代。

尊老, 要孝敬父母, 尊重老人, 社會的進步跟先輩們辛勞分不開的,

我們這一代又不是為下一代創造更優越的生活條件嗎?時代飛速發展, 即便老人跟不上吋代步伐, 有與現時行為不協調的行為。 我們應寬宏大量, 保持自身的修養, 給後代作出榜樣。

不是老人變壞了, 而是壞人變老了。

不知那位秀才標出了這句名言, 從時代, 環境精確地給現時“壞”老人發了一幅旌旗。 《道德模範》。

如果按花甲六十歲為老人, 那麼出生在五八年以前, 七八年前為成年人, 兩千一八年後為老人, 我們的父輩.就出生在那個吋代, 他們經歷了兵荒馬亂, 土匪橫行, 衣不遮體, 食不果腹的戰亂年代, 平安是苛求。

經歷了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吋期, 自力更生, 艱苦奮鬥, , 物質緊缺吋, 勒緊褲帶幹工作, 過上更好日子是期盼。

經歷了改革開放, 勤勞致富。 經濟搞活了, 生活富裕了, 過上好日子了。 這一代人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能得到社會的認可是對他們最大的慰勞。

印度國寶級電影演員阿米爾.汗曾說過:尊敬老人, 不是尊敬他的年齡而是尊敬他的行為。

當下,很多老年人試圖將自己的行為通過自己的年齡來淩駕到社會道德以及法律之上。當被他人拒絕後,便以老賣老,撒潑打滾,讓他人厭惡,以至於現在,談及老年人,人人都敬而遠之。

當然,這只是一小部分的老年人,大部分的老年人還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生活。

也希望現在的媒體能過多報導一些正能量的老年人行為,這樣才能夠讓值得尊敬的老年人收到尊敬,而不是因個別老人而讓那些值得尊敬的老人被社會厭惡。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當下,很多老年人試圖將自己的行為通過自己的年齡來淩駕到社會道德以及法律之上。當被他人拒絕後,便以老賣老,撒潑打滾,讓他人厭惡,以至於現在,談及老年人,人人都敬而遠之。

當然,這只是一小部分的老年人,大部分的老年人還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生活。

也希望現在的媒體能過多報導一些正能量的老年人行為,這樣才能夠讓值得尊敬的老年人收到尊敬,而不是因個別老人而讓那些值得尊敬的老人被社會厭惡。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