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世界首位夜間市長 管理阿姆斯特丹全靠“無為而治”

曾幾何時, 城市的面貌非常晝夜分明。 隨著人類的文化生活不再局限在白晝, 城市變得愈夜愈熱鬧, 夜生活更成為了國際都市的魅力所在。 不過夜生活仍然或多或少背負著道德汙名, 令人聯想到治安差、罪案、毒品等問題。

如何在發展夜間經濟、民眾選擇自由與權益之間取得平衡, 絕非易事。 現實是, 大多數當權者都不是「夜貓」, 由他們來管理城市的夜間經濟活動, 似乎有點離地。 荷蘭阿姆斯特丹便就找了一位「政治素人」來當黑夜裡的「掌門人」。

阿姆斯特丹出現世上首位夜間市長

2012年, 世界上出現首位夜間市長,

他是31歲的阿姆斯特丹居民Mirik Milan。 別以為他的職銜是市長, 就必定是政府官員。 其實, 他隸屬於一個名為阿姆斯特丹夜間市長基金會(Night Mayor Foundation Amsterdam)的非牟利機構。 該組織一半的資金來自市政府, 一半來自商界, 如酒吧和餐廳。 而Milan就是由酒吧、夜店經營者和公眾投票選出的。

Milan當選夜間市長前, 曾在多間知名公司當創意總監, 也曾跟一名DJ朋友經營夜店, 推廣電子音樂, 因此對夜間經濟活動的生態有透徹瞭解, 可彌補政府官員和公務員的不足。 上任後, Milan的工作就是擔當市政府、夜間經濟場所、居民、文化創意產業人士間的溝通橋樑, 平衡各方利益, 在守住城市創造力的同時, 也要確保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干擾。

要知道Milan實際做了什麼, 首先要看阿姆斯特丹原來的模樣。 未有夜間市長前, 當地法例規定夜店平日只可營業至淩晨四時, 週末延後一小時。 因此, 每晚夜店關門時, 就是最喧鬧和混亂之時。 酒客一擁而上至街上, 有的人意猶未盡, 在街上流連吵鬧、繼續喝酒, 令附近居民極頭痛。

這是Milan上任後首要解決的問題, 有趣的是他沒縮短夜店營業時間, 反而不加規管。 Milan向十間市中心外的夜店, 發出24小時營業牌照, 將部分人流疏導至市中心外, 且不再硬性規定何時關門, 意味著人們得以有序、分批離開, 有效解決噪音問題。

Milan推行的第二項措施是在市中心最大的倫勃朗廣場(Rembrandtplein), 派駐20名「廣場領班」(square hosts)巡邏, 以友善口脗呼籲人們不要大呼小叫、隨地小便, 又幫助醉酒人士電召的士, 指示遊客如何乘車離去等。 Milan說:「『廣場領班』就像管家, 他們受薪兼受過培訓, 像員警的耳目。 『廣場領班』在酒客眼中, 不具侵略性, 他們還會向遊客介紹附近有什麼好夜店, 有什麼音樂表演, 令遊客賓至如歸。 」除此之外, 阿姆斯特丹還會推出用來舉報噪音的手機程式,

有關投訴會直接交由社區員警處理。 「居民說這個手機程式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因為他們不用再淩晨兩點起身致電警署, 然後等15分鐘才有人接聽」。 Milan說。

「阿姆斯特丹模式」的成功, 引來不少大城市仿效。 倫敦、巴黎、柏林、蘇黎世、紐約等,

紛紛設立夜間市長。 2016年, 阿姆斯特丹更舉辦首個夜間市長峰會, 與不同城市的代表交流經驗。 「阿姆斯特丹只有85萬人居住, 2016年卻吸引了170萬遊客前來, 為此處帶來180億歐元收益」。 他又說, 發展夜間經濟不但會帶來龐大經濟效益, 還有助吸引人才。 「夜貓通常是年輕、受過教育、有創意、有志創業的人......他們搬到大城市除因工作機遇, 還因為這裡生活更多元有趣」。

倫敦夜皇關注女性安全

英國倫敦近年積極推動夜間經濟,除了由2016年8月起逢週五、週六開通地下鐵通宵線外,去年還增設了「夜皇」(night czar)一職。第一任夜皇Amy Lamé曾經營同志酒吧,又當過DJ。亮麗的履歷助她擊敗數以百計申請者,贏得夜皇一職。她上任後隨即拜訪喜愛夜生活和晚上工作的人,由酒店工作人員、交通警察、藝術家以至通宵在圖書館溫習的學生,以瞭解他們的想法和難處,並尋求解決方法。目前她正忙於制訂女性安全憲章,企業可自願簽署,承諾採取措施打擊任何形式的性騷擾,務求令倫敦成為世上最安全的城市。

巴黎夜間市長有名無實

巴黎首位夜間市長萊昂(Clément Léon) 2013年上任時31歲,他許下四項承諾,包括確保不會有酒吧因噪音投訴被下令停業,並成立補助基金,助酒吧安裝隔音設備。其次是爭取地鐵週末24小時運行、改善晚間照明、舉辦更多娛樂活動,開放予所有人參加。不過,許多承諾都無法兌現,有指因巴黎市長伊達爾(Anne Hidalgo)沒給予足夠支持,令萊昂受盡掣肘,只能靠發起示威和杯葛,迫使市政府聽取意見,夜間市長淪為無實權的空銜。

倫敦夜皇關注女性安全

英國倫敦近年積極推動夜間經濟,除了由2016年8月起逢週五、週六開通地下鐵通宵線外,去年還增設了「夜皇」(night czar)一職。第一任夜皇Amy Lamé曾經營同志酒吧,又當過DJ。亮麗的履歷助她擊敗數以百計申請者,贏得夜皇一職。她上任後隨即拜訪喜愛夜生活和晚上工作的人,由酒店工作人員、交通警察、藝術家以至通宵在圖書館溫習的學生,以瞭解他們的想法和難處,並尋求解決方法。目前她正忙於制訂女性安全憲章,企業可自願簽署,承諾採取措施打擊任何形式的性騷擾,務求令倫敦成為世上最安全的城市。

巴黎夜間市長有名無實

巴黎首位夜間市長萊昂(Clément Léon) 2013年上任時31歲,他許下四項承諾,包括確保不會有酒吧因噪音投訴被下令停業,並成立補助基金,助酒吧安裝隔音設備。其次是爭取地鐵週末24小時運行、改善晚間照明、舉辦更多娛樂活動,開放予所有人參加。不過,許多承諾都無法兌現,有指因巴黎市長伊達爾(Anne Hidalgo)沒給予足夠支持,令萊昂受盡掣肘,只能靠發起示威和杯葛,迫使市政府聽取意見,夜間市長淪為無實權的空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