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Science:用石墨烯做分子篩,最近材料也流行跨界!

前言

石墨烯, 很熟悉;分子篩, 很熟悉。 但用石墨烯做分子篩卻有點陌生。 有時候Science就是這麼產生的。 如果在石墨烯中引入納米尺度的孔, 其開始從半金屬態向半導體態轉變;從完全不可滲透向高效分子篩轉變。 其實也不難想像, 在石墨烯, 特別是單層的石墨烯, 表面 “鑿”一些孔, 也就成了“篩子”, 其電子態也必然發生變化。 問題在於, 如何在納米尺度可控鑿孔, 同時還需要保持石墨烯的整體緻密結構?傳統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合成思路都是通過“自上而下法”, 但這種方法的最大缺點就是可控性不夠。 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中,

來自西班牙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自下而上”的方法, 來製備納米孔石墨烯。 這一方法對於孔的控制極為精細, 通過設計分子前驅體, 孔尺寸可以控制合成到1 nm級別;不僅如此, 孔尺寸、孔密度、孔形貌都可以實現精細調變。 研究發現, 帶有規則納米孔石墨烯的電子結構表現出極大的各向異性, 並從半金屬態像半導體態轉變。 這些物理性質和微觀結構的變化, 使得這一材料能夠應用于分子的傳感和篩選。

第一作者:César Moreno

共同通訊作者:César Moreno、Diego Peña、Aitor Mugarza

圖文解析

圖 1. 石墨烯分子篩合成流程

圖 2. 石墨烯分子篩結構表徵

圖 3. 計算模擬

總結:個人認為本文的關鍵在於合成方法的改變, 採用Bottom-Up的方法, 實現了石墨烯表面孔的精確可控。 較之Top-Down, Bottom-Up方法對材料的控制能力確實更強。 在納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中, Bottom-up和Top-Down各有千秋, 歡迎各位評論兩者優劣。

備註:由於小編學識有限, 如有不科學之處, 懇請留言指正, 更多精彩內容請大家移步閱讀原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