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護考資料:呼吸系統考點整理

呼吸衰竭病人的護理

1.呼吸衰竭的診斷依據常以(動脈血氣分析)為根據, 在海平面, 靜息狀態, 呼吸空氣情況下, 當(動脈血氧分壓PaO2<60mmHg和/或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50mmHg)即為呼吸衰竭

2.呼吸衰竭按照動脈血氣分類可分為I型呼吸衰竭和II型呼吸衰竭, I型呼吸衰竭是指(僅有PaO2下降, <60mmHg, PaCO2降低或正常), II型呼吸衰竭是指(PaCO2上升, 同時有PaO2下降, 動脈血氣分析為PaO2<60mmHg, PaCO2>50mmHg)

3.呼吸衰竭最早出現的症狀是(呼吸困難)。 缺氧的典型表現是(發紺)。 急性缺氧可出現精神神經症狀如(精神錯亂, 躁狂, 昏迷, 抽搐)。 可出現循環系統症狀如(心動過速), 嚴重低氧血症,

酸中毒可引起(心肌損害)

4.為確診病人是否發生呼吸衰竭, 最有意義的檢查是(動脈血氣分析), (單純PaO2<60mmHg)為I型呼吸衰竭, (伴有PaCO2>50mmHg)則為II型呼吸衰竭

5.I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問題是(氧合功能障礙而通氣功能基本正常), 應採取的給氧方式為(較高濃度>35%給氧), 氧流量為(4-6L/min), 因可迅速緩解低氧血症而致不足引起CO2瀦留

6.II型呼吸衰竭病人的給氧方式為(低濃度低流量持續給氧), 給氧濃度為(25-29%), 流量為(1-2L/min), 原因是(缺氧伴CO2瀦留時若高濃度給氧會導致呼吸中樞抑制, 呼吸頻率和幅度降低, CO2瀦留加重, 持續低流量吸氧既能改善組織缺氧, 也可防止因缺氧狀態解除而抑制呼吸中樞)

7.呼吸興奮劑主要適用於(以中樞抑制為主, 通氣量不足)引起的呼吸衰竭, 若出現(顏面潮紅,

面部肌肉顫動, 煩躁不安, 噁心, 嘔吐)表示過量

8.呼吸衰竭病人應給予(半臥位或坐位)

9.對煩躁不安, 失眠的呼吸衰竭病人慎用(鎮靜劑)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10.當病人發生呼吸衰竭時應(密切觀察神志與精神)的改變, 對發現(肺性腦病)尤為重要, 如(精神恍惚, 白天嗜睡, 夜間失眠, 躁動, 神志淡漠, 肌肉震顫或撲翼樣震顫, 多語, 抽搐甚至昏迷)。 注意(呼吸節律, 頻率, 幅度)變化, 若出現(呼吸變淺, 減慢, 節律不齊或呼吸暫停)為呼吸中樞受抑制表現

11.患者男, 71歲, 既往肺心病病史8年, 昨日突然出現極度呼吸困難, 口唇發紫, 煩躁不安, 今晨又出現神志不清, 血壓下降, 心率失常, 針對該患者保持氣道通暢最好的方法是(建立人工氣道)

支氣管擴張病人的護理

1.支氣管擴張以(慢性咳嗽, 大量膿痰, 反復咯血)為特徵

2.支氣管擴張最常見的原因是(嬰幼兒時期支氣管-肺組織感染), 病因以(嬰幼兒期麻疹, 百日咳, 支氣管肺炎)最為常見

3.支氣管擴張病人出現咳嗽多為陣發性, 與體位變動有關, 其嚴重程度可用痰量估計(輕度<10ml/天,

中度10-150ml/天, 重度>150ml/天), (晨起及晚上臨睡時)咳嗽和咳痰尤多, 將痰液放置數小時後分為(3層), 上層為(泡沫粘液), 中層為(漿液), 下層為(膿性物和壞死組織), 若合併厭氧菌感染則痰及呼吸(有惡臭)。 (反復咯血)為本病特點, 少量咯血為(<100ml/d), 中量咯血為(100-500ml/d), 大量咯血為(>500ml/d或1次咯血量>300ml), 咯血主要由於(支氣管小動脈壓力較高而破裂)所致。 可有慢性感染中毒症狀, 可出現(發熱, 乏力, 食物減退, 消瘦, 貧血)

4.支氣管擴張病人(咯血量)與(病情程度, 範圍大小)不一致, 少數病人(僅有反復大咯血, 平時無咳嗽或咳痰症狀)稱為幹性支氣管擴張

5.支氣管擴張病人x線檢查可見(一側或雙側下肺紋理增多或增粗), 典型者可見(不規則蜂窩狀透亮陰影或沿支氣管的卷髮狀陰影),

感染時(陰影內可見液平面)

6.支氣管擴張病人可出現的體征是(肺下部聞及局限固定的濕羅音), 可見(發紺, 杵狀指/趾)

7.最利於促進支氣管擴張病人排痰的方法是根據(病變位置)採取(不同體位的進行引流), 體位引流宜在(飯前)進行, 若需在飯後進行, 應在飯後(1-2小時)進行, 引流原則上(抬高患側肺位置, 引流支氣管開口向下)以利於分泌物隨重力作用流入大支氣管和氣管排出, 引流時間可從每次(5-10分鐘)加到每次(15-20分鐘), 囑病人間歇做深呼吸後用力排痰, 同時(叩擊患者胸部)以提高引流效果, 引流完畢後漱口並記錄引流出痰液量及性質, 引流過程中(隨時觀察病情), 若出現(咯血, 發紺, 頭暈, 出汗, 疲勞)等情況應及時終止體位元引流, 痰液量較多的病人引流時,應注意將痰液逐漸咳出,以防發生痰量同時湧出過多而窒息,(高血壓,心力衰竭,高齡,近期有大咯血者)禁忌體位引流

8.支氣管擴張病人適宜的飲食為(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保持口腔清潔,勤漱口以減少感染並增加食欲,多(飲水),每天(1500ml以上)以(幫助痰液稀釋,有利於排痰),遵醫囑給予祛痰藥物,指導病人有效咳嗽,輔以拍背,痰液粘稠時可用(生理鹽水超聲霧化吸入或蒸汽吸入)

9.指導病人自我監測病情,咯血時要(保持鎮靜),儘量(將血咯出)以(防止導致窒息)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人的護理

1.肺心病最主要的病因是由(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引起

肺心病三部曲: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2.肺心病可出現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因缺血性肺血管收縮),右心(後負荷)加重,以致(右心室肥厚,擴大)

3.肺心病的臨床表現分期為(肺,心功能代償期,肺心功能失代償期)

4.肺心病的肺,心功能代償期的主要表現有(咳嗽,咳痰,氣急,喘息,活動後感心悸,呼吸困難,乏力)等,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紺和肺氣腫)體征,肺部體征可出現(偶聞及幹,濕羅音,心音遙遠,因肺動脈高壓出現肺動脈第二心音亢進和因右心室肥大出現劍突下心臟搏動,可出現頸靜脈充盈,下肢可有輕微水腫)

5.肺心病的肺,心功能失代償期可出現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症狀。呼吸衰竭的主要表現有(呼吸困難加重,夜間尤甚,常有頭痛,白天嗜睡,夜間興奮,加重時出現神志恍惚,譫妄,躁動,抽搐,生理反射遲鈍等肺性腦病的表現),可出現的體征是(明顯發紺,球結膜充血,水腫,嚴重時可有視網膜血管擴張,視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的表現,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出現病理反射。因高碳酸血症可出現周圍血管擴張的表現,如皮膚潮紅,多汗)。心力衰竭的主要表現有(以右心衰竭為主,心悸,氣促加重,乏力,食欲下降,上腹脹痛,噁心,少尿)等,可出現的體征是(發紺更明顯,頸靜脈怒張,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心率增快,可出現心律失常,肝大且有壓痛,下肢水腫,重者可出現腹水及胸腔積液)

6.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肺性腦病)

7.肺心病x線檢查可見除肺,胸部基礎疾病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徵外,尚可有(肺動脈高壓征導致右下肺動脈幹擴張,右心室增大征),皆為診斷肺心病的主要依據。血象檢查可發現(紅細胞,血紅蛋白升高)。心電圖檢查可見(肺性P波,主要表現為右心室肥大)

8.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療原則是(積極控制感染,通暢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參考(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選擇抗生素,採用氧療,給氧方式為(低濃度低流量持續給氧),氧流量為(1-2L/min),濃度為(25-29%)。使用利尿劑時應遵循(緩慢,小量,間歇)的原則,使用洋地黃時的原則是(快速,小劑量)

9.肺心病病人使用利尿劑應盡可能在(白天)應用,避免(夜間因排尿頻繁而影響睡眠)

10.肺心病病人適宜的飲食為(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清淡)飲食,避免(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引起痰液粘稠)

11.肺心病病人切勿(隨意使用安眠藥,鎮靜劑)以免(誘發或加重肝性腦病)

肺炎病人的護理

1.肺炎以(細菌性肺炎)最為常見,最常見的致病菌為(肺炎鏈球菌)

2.社區獲得性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為(肺炎鏈球菌)

3.醫院獲得性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為(革蘭陰性桿菌)

4.肺炎鏈球菌肺炎多見於(既往健康的男性青壯年)

5.肺炎鏈球菌肺炎起病前常有(受涼,淋雨,上呼吸道感染,疲勞)等情況,典型表現為(起病多急驟,寒戰,高熱,數小時內體溫可高達39-41℃呈稽留熱,全身肌肉酸痛,患側胸痛明顯,咳嗽時加劇,咳鐵銹色痰)

6.休克性肺炎常見於感染嚴重的病人,表現為(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少尿或無尿,意識模糊,煩躁不安,嗜睡,譫妄,昏迷等精神神經症狀,可以體溫不升,常無咳嗽,咳痰,出現休克體征)

7.肺炎鏈球菌肺炎病人的體征為(急性病容,肺實變時患側呼吸運動減弱,語顫增強,叩診濁音,聽診出現支氣管呼吸音,幹性濕羅音,累及胸膜時可聞及胸膜摩擦音)

8.肺炎鏈球菌肺炎病人血象檢查可發現(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多,伴有核左移),早期x線胸片可見(肺紋理增多),實變期可見(大片均勻緻密陰影)

9.肺炎鏈球菌肺炎首選(青黴素),療程一般為(7天)或(退熱後3天)即可停藥,儘量不用(退熱藥)以免(大量出汗而影響臨床判斷)

10.休克性肺炎首先應注意(補充血容量)

11.肺炎鏈球菌肺炎病人應(臥床休息),飲食宜為(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多(飲水),每日飲水量應在(1500-2000ml)

12.高熱者可於(頭部,腋下,腹股溝)等處置冰袋或(乙醇擦浴)降溫

13.胸痛時病人應(患側臥位)

14.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神志,尿量)變化,出現(精神神經症狀,體溫不升或過高,心率>140次/分,血壓逐步下降或降至正常以下,脈搏細弱,四肢厥冷,冷汗多,發紺,一般情況衰竭)應考慮有休克中毒性肺炎

15.休克性肺炎病人的護理措施有(平臥,頭部抬高15°,保暖,給氧,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道,保證液體及藥物輸入,嚴密觀察病情,注意體溫,脈搏,血壓,呼吸及神志的變化,行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療,為糾正血容量,補充水分,一般先靜脈輸入5%葡萄胡氯化鈉溶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以維持血容量,按醫囑給予血管活性藥物,注意水和電解質及酸堿失衡,輸液不宜過快,以免發生急性肺水腫和心力衰竭,若血容量已補足而24小時尿量仍少於400ml應考慮有腎功能不全,按醫囑定時給予抗生素以抗感染,注意其不良反應)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人的護理

1.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肺血管通透性增強)

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除原發病的臨床表現外,主要表現為(嚴重低氧血症和急性進行性呼吸窘迫),最早出現的症狀是(呼吸加快)並呈(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

3.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人x線胸片可見(斑片狀以至融合成大片狀的浸潤性陰影)

4.診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必備的檢查是(動脈血氣分析)

5.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呼氣末正壓通氣)

6.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人最主要的護理問題是(氣體交換受損)

7.搶救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人最重要的措施是(迅速糾正低氧血症)

一次看不完可以先收藏,有任何不懂的問題或者建議都可以留言給我們,我們會為你奉上專業的解答。如果這些考點對備考有幫助,別忘了轉發給你的朋友或同學

• end •

痰液量較多的病人引流時,應注意將痰液逐漸咳出,以防發生痰量同時湧出過多而窒息,(高血壓,心力衰竭,高齡,近期有大咯血者)禁忌體位引流

8.支氣管擴張病人適宜的飲食為(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保持口腔清潔,勤漱口以減少感染並增加食欲,多(飲水),每天(1500ml以上)以(幫助痰液稀釋,有利於排痰),遵醫囑給予祛痰藥物,指導病人有效咳嗽,輔以拍背,痰液粘稠時可用(生理鹽水超聲霧化吸入或蒸汽吸入)

9.指導病人自我監測病情,咯血時要(保持鎮靜),儘量(將血咯出)以(防止導致窒息)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人的護理

1.肺心病最主要的病因是由(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引起

肺心病三部曲: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2.肺心病可出現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因缺血性肺血管收縮),右心(後負荷)加重,以致(右心室肥厚,擴大)

3.肺心病的臨床表現分期為(肺,心功能代償期,肺心功能失代償期)

4.肺心病的肺,心功能代償期的主要表現有(咳嗽,咳痰,氣急,喘息,活動後感心悸,呼吸困難,乏力)等,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紺和肺氣腫)體征,肺部體征可出現(偶聞及幹,濕羅音,心音遙遠,因肺動脈高壓出現肺動脈第二心音亢進和因右心室肥大出現劍突下心臟搏動,可出現頸靜脈充盈,下肢可有輕微水腫)

5.肺心病的肺,心功能失代償期可出現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症狀。呼吸衰竭的主要表現有(呼吸困難加重,夜間尤甚,常有頭痛,白天嗜睡,夜間興奮,加重時出現神志恍惚,譫妄,躁動,抽搐,生理反射遲鈍等肺性腦病的表現),可出現的體征是(明顯發紺,球結膜充血,水腫,嚴重時可有視網膜血管擴張,視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的表現,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出現病理反射。因高碳酸血症可出現周圍血管擴張的表現,如皮膚潮紅,多汗)。心力衰竭的主要表現有(以右心衰竭為主,心悸,氣促加重,乏力,食欲下降,上腹脹痛,噁心,少尿)等,可出現的體征是(發紺更明顯,頸靜脈怒張,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心率增快,可出現心律失常,肝大且有壓痛,下肢水腫,重者可出現腹水及胸腔積液)

6.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肺性腦病)

7.肺心病x線檢查可見除肺,胸部基礎疾病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徵外,尚可有(肺動脈高壓征導致右下肺動脈幹擴張,右心室增大征),皆為診斷肺心病的主要依據。血象檢查可發現(紅細胞,血紅蛋白升高)。心電圖檢查可見(肺性P波,主要表現為右心室肥大)

8.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療原則是(積極控制感染,通暢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糾正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參考(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選擇抗生素,採用氧療,給氧方式為(低濃度低流量持續給氧),氧流量為(1-2L/min),濃度為(25-29%)。使用利尿劑時應遵循(緩慢,小量,間歇)的原則,使用洋地黃時的原則是(快速,小劑量)

9.肺心病病人使用利尿劑應盡可能在(白天)應用,避免(夜間因排尿頻繁而影響睡眠)

10.肺心病病人適宜的飲食為(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清淡)飲食,避免(含糖量高)的食物以免(引起痰液粘稠)

11.肺心病病人切勿(隨意使用安眠藥,鎮靜劑)以免(誘發或加重肝性腦病)

肺炎病人的護理

1.肺炎以(細菌性肺炎)最為常見,最常見的致病菌為(肺炎鏈球菌)

2.社區獲得性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為(肺炎鏈球菌)

3.醫院獲得性肺炎最主要的致病菌為(革蘭陰性桿菌)

4.肺炎鏈球菌肺炎多見於(既往健康的男性青壯年)

5.肺炎鏈球菌肺炎起病前常有(受涼,淋雨,上呼吸道感染,疲勞)等情況,典型表現為(起病多急驟,寒戰,高熱,數小時內體溫可高達39-41℃呈稽留熱,全身肌肉酸痛,患側胸痛明顯,咳嗽時加劇,咳鐵銹色痰)

6.休克性肺炎常見於感染嚴重的病人,表現為(面色蒼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少尿或無尿,意識模糊,煩躁不安,嗜睡,譫妄,昏迷等精神神經症狀,可以體溫不升,常無咳嗽,咳痰,出現休克體征)

7.肺炎鏈球菌肺炎病人的體征為(急性病容,肺實變時患側呼吸運動減弱,語顫增強,叩診濁音,聽診出現支氣管呼吸音,幹性濕羅音,累及胸膜時可聞及胸膜摩擦音)

8.肺炎鏈球菌肺炎病人血象檢查可發現(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多,伴有核左移),早期x線胸片可見(肺紋理增多),實變期可見(大片均勻緻密陰影)

9.肺炎鏈球菌肺炎首選(青黴素),療程一般為(7天)或(退熱後3天)即可停藥,儘量不用(退熱藥)以免(大量出汗而影響臨床判斷)

10.休克性肺炎首先應注意(補充血容量)

11.肺炎鏈球菌肺炎病人應(臥床休息),飲食宜為(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多(飲水),每日飲水量應在(1500-2000ml)

12.高熱者可於(頭部,腋下,腹股溝)等處置冰袋或(乙醇擦浴)降溫

13.胸痛時病人應(患側臥位)

14.密切觀察病人(生命體征,神志,尿量)變化,出現(精神神經症狀,體溫不升或過高,心率>140次/分,血壓逐步下降或降至正常以下,脈搏細弱,四肢厥冷,冷汗多,發紺,一般情況衰竭)應考慮有休克中毒性肺炎

15.休克性肺炎病人的護理措施有(平臥,頭部抬高15°,保暖,給氧,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道,保證液體及藥物輸入,嚴密觀察病情,注意體溫,脈搏,血壓,呼吸及神志的變化,行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療,為糾正血容量,補充水分,一般先靜脈輸入5%葡萄胡氯化鈉溶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以維持血容量,按醫囑給予血管活性藥物,注意水和電解質及酸堿失衡,輸液不宜過快,以免發生急性肺水腫和心力衰竭,若血容量已補足而24小時尿量仍少於400ml應考慮有腎功能不全,按醫囑定時給予抗生素以抗感染,注意其不良反應)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人的護理

1.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肺血管通透性增強)

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除原發病的臨床表現外,主要表現為(嚴重低氧血症和急性進行性呼吸窘迫),最早出現的症狀是(呼吸加快)並呈(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

3.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人x線胸片可見(斑片狀以至融合成大片狀的浸潤性陰影)

4.診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必備的檢查是(動脈血氣分析)

5.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呼氣末正壓通氣)

6.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人最主要的護理問題是(氣體交換受損)

7.搶救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人最重要的措施是(迅速糾正低氧血症)

一次看不完可以先收藏,有任何不懂的問題或者建議都可以留言給我們,我們會為你奉上專業的解答。如果這些考點對備考有幫助,別忘了轉發給你的朋友或同學

•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