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熱點|美英法聯手襲擊敘利亞,被當“靶子”的化武究竟有多可怕?

美國對敘利亞發動空襲

理由是敘利亞政府軍

使用化學武器襲擊無辜平民

空襲共打擊了3個據點, 均為敘利亞境內與化學武器相關的目標,

90分鐘內多達110枚導彈呼嘯著砸向敘利亞。 這一幕似曾相識, 2016年4月, 美國就以懲罰敘利亞政權使用化學武器為由, 向敘利亞政府軍的軍用機場投射了59枚戰斧巡航導彈。

美國防部稱, “這是一場持續的行動, 當敘利亞政權停止使用化學武器時,

打擊才將正式結束。 ”截至目前, 尚未找到敘利亞使用化學武器的證據。

那麼, 化學武器為何多次被美國當作點燃戰火的“靶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化武”究竟有多可怕而被禁用多年?

在敘利亞戰亂中, 被指控使用最多的化學武器分別是沙林、芥子氣和氯氣。

不過, 據報導, 2013年10月, 敘利亞正式成為《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締約國, 並與聯合國合作, 銷毀其庫存的化學武器和生產設備。 2014年8月, 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親自宣佈, 已經將敘利亞上繳的化學武器全部銷毀。

“化學武器是以毒劑的毒害作用殺傷有生力量的一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通過爆炸的方式釋放有毒化學品或稱化學戰劑, 作用機理是利用芥子氣、沙林等毒劑影響人體正常生理活動, 導致包括窒息、神經損傷、血中毒和起水皰在內的令人恐怖的反應殺傷人類, 素有‘無聲殺手’之稱。 ”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趙雲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資料顯示, 化學武器的大規模使用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當時使用的毒劑有氯氣、光氣、芥子氣等達40餘種, 毒劑用量達12萬噸, 傷亡人數約130萬。

國際社會為削減生化武器等非人道武器進行了不懈努力, 最終在聯合國框架內, 通過曠日持久的談判, 達成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並於1997年生效, 國際上絕大多數國家都簽署了這兩個公約, 使限制化學武器的廣泛性得到體現。

“值得強調的是, 一系列公約或議定書的簽署並沒有使一些國家停止研製、存儲化學武器, 只是更加隱蔽。

特別是面對霸權主義國家強大的軍事實力與赤裸裸的戰爭威脅, 一些實力偏弱的國家傾向于發展先進的生化武器以求自保。 而且,霸權主義國家在生化武器履約上執行雙重標準,並把生化武器履約作為發動戰爭的幌子。”趙雲表示。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任何使用化學武器的行為都是可惡的,它造成的痛苦是可怕的。”據世界衛生組織測算,1架戰略轟炸機使用15噸神經性毒劑對無防護人群進行襲擊,其殺傷面積是60平方千米。“與常規武器比較,化學武器的特點是殺傷途徑多,毒劑可呈氣、煙、霧、液態使用,通過呼吸道吸入、皮膚滲透、誤食染毒食品等多種途徑使人員中毒。

殺傷範圍廣,毒性作用強,染毒空氣無孔不入,所到之處均有殺傷效果;持續時間長,毒劑污染地面和物品,毒害作用可持續幾分鐘至幾天,有的甚至達數周。”趙雲說。

生物化學技術具有很強的軍民兩用性,雖然禁止發展、生產和存儲生化武器,但是無法禁止民用生物化學技術的發展。比如氯氣也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而且毒性相比新一代化武要弱得多,因此氯氣並不在《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附表化學品目錄中。

因此,趙雲建議,必須對生物化學技術、設施、產品等進行嚴密的軟硬體監控和保護,嚴防擴散和流失。

識別以下二維碼,關注中國科普網

而且,霸權主義國家在生化武器履約上執行雙重標準,並把生化武器履約作為發動戰爭的幌子。”趙雲表示。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任何使用化學武器的行為都是可惡的,它造成的痛苦是可怕的。”據世界衛生組織測算,1架戰略轟炸機使用15噸神經性毒劑對無防護人群進行襲擊,其殺傷面積是60平方千米。“與常規武器比較,化學武器的特點是殺傷途徑多,毒劑可呈氣、煙、霧、液態使用,通過呼吸道吸入、皮膚滲透、誤食染毒食品等多種途徑使人員中毒。

殺傷範圍廣,毒性作用強,染毒空氣無孔不入,所到之處均有殺傷效果;持續時間長,毒劑污染地面和物品,毒害作用可持續幾分鐘至幾天,有的甚至達數周。”趙雲說。

生物化學技術具有很強的軍民兩用性,雖然禁止發展、生產和存儲生化武器,但是無法禁止民用生物化學技術的發展。比如氯氣也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而且毒性相比新一代化武要弱得多,因此氯氣並不在《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附表化學品目錄中。

因此,趙雲建議,必須對生物化學技術、設施、產品等進行嚴密的軟硬體監控和保護,嚴防擴散和流失。

識別以下二維碼,關注中國科普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