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多少年以後,歷史該如何銘記威少?

他真的又做到了, 25.4分, 10.1籃板, 10.3助攻。 自1946年6月6日NBA成立以來, 5000多名球員來來往往, 沒有任何一人能連續兩季場均三雙。 當然, 除了威少, 這太瘋狂了。

然而, 在面對連續場均三雙這超出認知的現實時, 有些人僅通過手機和電腦上的片面分析就判斷, 它肯定不是件好事。 “Russ在場上刻意追求籃板和助攻!”“這種打法是在犧牲隊友的資料!”“三雙是他專橫獨斷的體現!”“看看雷霆的勝場, 竟然和上賽季差不多!”

我對三雙的觀點一直如下:三雙作為球權集中的體現沒問題, 但它並非一文不值。 以“數位10”來區分不是搞什麼特殊, 你當然也可以用“數位9”。 場均三“9”和場均三雙相比, 差很多嗎?好像不是, 你同樣不會否認場均三“9”的難度和偉大。 那好, 我們用“9”替代“10”, 連續兩賽季平均9+籃板和9+助攻的球員都有誰——威少、羅伯特森。

反駁者足足花了整個賽季來研究資料。 我不是固守傳統的人, 我也認為現在衍生出的各類資料分析可以對比賽過程有更生動的刻畫。

我的困惑只在於, 從何時開始, 得分、籃板和助攻變成了不好的事情?一般來說, 比對手搶到更多籃板會更容易贏下比賽;同樣, 助攻多說明了球隊多點開花;還有, 籃球比賽不就是看誰得分更高嗎?難不成, 現在有更先進的資料取代了它們?

既然不是, 那你就應該知道威少的成就意味著什麼。

不過, 還是有像Jon Hamm的朋友悄悄告訴我, 這些榮譽並不足以保證威少一定被歷史銘記。 奧斯卡-羅伯特森因為“三雙先生”的名聲被後世熟知, 但他的名字卻很少出現在“歷史最佳球員”的討論中, 因為前面的那些人只憑藉總冠軍就完全穩壓。

20世紀80年代後期, 邁克爾-喬丹四個賽季平均34.6分, 6.4籃板, 6.2助攻。 雖然喬丹是毫無爭議的歷史第一人, 但在當時, 他的風評卻是自私自利、廢隊友、永遠無法奪冠。 我們好像在哪兒聽過這些話?沒錯, 早期的勒布朗-詹姆斯, 就算實力已經統治全聯盟, 同樣會有各式的非議。 1991年喬丹奪冠, 2012年詹姆斯奪冠,

雖然冠軍不會直接提升他們的實力, 但沒有冠軍, 他們永遠不會進入歷史最優秀球員的討論。 隨後他們一發不可收拾, 合計拿下9個冠軍, 現在的歷史地位高居前二。

不對, 羅伯特森有過一次冠軍呀!很好, 現在來介紹歷史留名的下一關鍵因素:規定在於, 這必須是“你的”冠軍, 然後才可以算作榮譽。

這是個棘手的問題, 榮譽有時並非一人獨享。 例如, 沙奎爾-奧尼爾和科比-布萊恩特締造的湖人三連冠, 他們倆可以共用榮譽, 儘管科比離巔峰還有些距離。 然而幾年後, 奧尼爾轉會邁阿密, 地位變成超新星身邊的第二選擇, 類似於先前科比在湖人的作用。 儘管奧尼爾那個賽季仍然20+9, 但2006年的冠軍卻是屬於德威恩-韋德, 他無法共用。

同理, 1971年羅伯特森跟隨雄鹿拿下的那次冠軍, 榮譽要屬於阿卜杜爾-賈巴爾。 三雙先生, 這次你的運氣有點差。

如果威少現在宣佈退役, 未來50年內球迷都不會忘記他的三雙盛宴。 但和1990年的喬丹相似, 人們一樣會說:“他是個追求資料的球員, 他讓隊友變的更差, 就算繼續打下去也永遠無法奪冠。”

儘管用眼睛看了比賽的人都會認為上面的話是謬論。威少令人難以置信,他能用一百種不同的方式説明球隊。但是這些終將會被時間所淹沒,真的很難去相信,多年以後哪怕有一個球迷,會在無所事事的週二晚上,打開錄影帶翻到2018年1月,細細瞭解當年的威少是如何為了自己的球隊付出一切的。“嘿!你看2018年的比賽幹什麼!他們當年都沒覺得有這麼好看!”

所以,想真正在歷史長河留名,威少得拿下冠軍。不僅如此,是否能在巔峰期奪冠一樣重要,趕在這種消耗型打法真正影響身體素質之前,趕在一切高科技手段都無法彌補運動能力之前。要知道,威少不是依靠齒輪和燃料轉動的機器人,他一樣有血有肉。打算徹底擊碎外界的質疑聲,只有從現在開始。

就算繼續打下去也永遠無法奪冠。”

儘管用眼睛看了比賽的人都會認為上面的話是謬論。威少令人難以置信,他能用一百種不同的方式説明球隊。但是這些終將會被時間所淹沒,真的很難去相信,多年以後哪怕有一個球迷,會在無所事事的週二晚上,打開錄影帶翻到2018年1月,細細瞭解當年的威少是如何為了自己的球隊付出一切的。“嘿!你看2018年的比賽幹什麼!他們當年都沒覺得有這麼好看!”

所以,想真正在歷史長河留名,威少得拿下冠軍。不僅如此,是否能在巔峰期奪冠一樣重要,趕在這種消耗型打法真正影響身體素質之前,趕在一切高科技手段都無法彌補運動能力之前。要知道,威少不是依靠齒輪和燃料轉動的機器人,他一樣有血有肉。打算徹底擊碎外界的質疑聲,只有從現在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