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北京時間一周年,周鴻禕會向內容分發市場開炮嗎?

作者:魏曉

3Q大戰那時, 馬化騰向深圳公安局報案, 差一點就把周鴻禕給抓到了。

根據自媒體老道消息與國內早期 Blogger 領軍人物Keso的對話, 之所以就差了這麼一點, 有人說在於360總裁齊向東。 只要齊向東和周鴻禕沒有鬧翻, 在北京你抓不到周鴻禕的。

周鴻禕、齊向東

因為, 齊向東曾經是新華社最年輕的廳級幹部, 也是第一個辭職到互聯網公司任職的廳級幹部。

這層背景, 不僅為3Q大戰帶來了諜戰劇的色彩, 於360本身, 則註定後者同樣具備著媒體基因與情結。

在今日頭條、一點資訊以及各大門戶、BAT等等紛紛入局內容分發, 呈紅海廝殺之勢, 不甘人後, 耐不住寂寞的周鴻禕同樣也要摻上一腳。 況且, 360同樣是個流量大戶, 需要卡位元搶入口, 以及導流變現。

很自然, 360入局內容分發, 做新媒體平臺的任務, 便落到了齊向東上。 於是便有了北京時間, 在成立當日, 齊向東難掩激動,並稱被啟動內心積攢了17年的新聞夢、新聞情結。

用齊向東的話來說, 北京時間讓360在面對網路媒體競爭中有了“英雄用武之地”。 只是不知, 一年後的今天, 北京時間在內容分發市場上的表現, 能否承載360對內容佈局的野心, 即便其從搜狐挖來了總編輯陳朝華。

權重不低

今天, 北京時間上線一周年。 官方宣稱, “北京時間”網站的訪問量已成為中國新聞網站第一名。 去年的10月, 齊向東的講話中, “北京時間”還是已經成為流量用戶排名第二位的新聞網站。

躥升速度很快, 這得益於360的流量導入。 360搜尋網頁、導航頁的新聞推薦位, 便完全給了北京時間。 足以看見, 北京時間在360內部的權重。

要知道, 北京時間是由360與北京電視臺打造的新媒體平臺, 第一階段投資金額約為10億元, 在去年成立之初, 估值在25-30億元人民幣。

趨勢上來說, 一方面是自高層號召媒介融合打造有實力有影響力有公信力的新媒體集團後, 很多地方媒體集團的行動, 另一方面也是互聯網資本在搶佔移動內容分發的入口,

兩者加持下, 相對於市場上其他自媒體平臺, 北京時間即根正苗子紅, 又有著相當的資本實力, 背景並不弱。

傳聞稱, 一開始, 齊向東有將北京時間從360獨立出來的想法, 以與周鴻禕分家。 畢竟北京時間即占了新媒體的風口、也占了視頻直播的風口, 做大了, 也能達到百億美元的估值級別。

但很明顯, 強勢的周鴻禕並不會輕易放手。

周鴻禕曾表態, 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360也越來越意識到在手機上僅僅給用戶提供安全的工具是不夠的, 因為用戶經常在手機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的是投給了各種內容, 而各種工具的產品即使非常重要, 即使是剛性需求, 它在用戶手機上佔用的時間比例是不高的。 所以360必須在安全的基礎之上, 在移動的內容上有所投資、有所突破。

他希望, 未來在用戶的手機裡面也有360的一些內容軟體, 能夠讓使用者每天花40分鐘到一個小時的時間。

直播+今日頭條

跟市場上主流的內容分發平臺類似, 北京時間也利用機器演算法做個性推薦, 區別是,結合360龐大的大資料支援,並將使用者進行10級標籤化標注。

定位上來說,北京時間是一款以直播和資訊視頻為核心的互聯網產品,以新聞直播、雲記者、短視頻為突破口,直接對標今日頭條。

周鴻禕以及齊向東想要重新塑造一個新的媒體,在文字加圖片模式趨於飽和的當下,北京時間欲做成視頻版的今日頭條。

這很電視臺。

所以視頻直播,是北京時間的主打。新聞板塊、直播板塊、自頻道板塊、調查板塊,都與直播融合。

在其新聞用戶端,底部四個入口,直播、視頻分列二三,其直播頁面,多為北京時間的原創視頻新聞欄目,比如時間新聞室、在現場、慢直播等等。

能做原創,關鍵是北京時間擁有新聞牌照,能做視頻新聞,則有北京電視臺的背景支持,具備有權利播放其他平臺無法播放的能力。

其中在G20、英國脫歐公投等新聞事件中,都有著北京時間直播的身影。

周鴻禕的威勢

瞭解360公司的,都知道在很多業務上,周鴻禕都喜歡親力親為。雖然大多數場合,都是齊向東為北京時間月臺背書,但北京時間也能看到周鴻禕的痕跡。

或者說,從北京時間現在的表現來看,其更像轉型秀場之前的花椒直播,那是周鴻禕理想中的直播。

也就是說最初,周鴻禕理想中的花椒直播,就是要做新聞流。但即便周鴻禕賣力吆喝,花椒直播這條路並沒有走下去,而是轉型主打美女主播的秀場。

因此,360想做的Periscope便寄託在北京時間上。周鴻禕本想做一個新媒體,最後做成了秀場,所以對於北京時間,有消息稱,周鴻禕的注意力已經向其瞄準。

早在去年七八月的時候,市場上便有聲音稱,齊向東或已將北京時間“轉手”給了周鴻禕,後者要親自掛帥,齊向東將專注負責安全業務。

而原有的高管團隊,也出現了動盪。一年內,魏成、楊福、陳征宇等北京時間最初組建團隊中多人均已離職,同時,還有多位元副總編及記者團隊負責人也相繼離職。

此外還爆發了一場撕逼事件。

去年11月,北京時間前汽車頻道主編陳某發出一封“致北京時間的全員公開信”,痛陳自己自7月20日由北京時間行銷中心負責人邀請來到北京時間後,3個多月過,汽車頻道的工作因為這位元負責人與汽車總監的不作為,無法向前推進。

不過,該事至今未得到當事人以及北京時間官方回應。

陳朝華壓陣

很長時間內,北京時間一直處於人事動盪。所幸,陳朝華的到來,為其強勢補血。這也使得北京時間終於有了一個正式的總編輯角色。

當然他的職位是,360公司副總裁、北京時間聯席總裁。從頭銜也能看出,或已親自掛帥督陣北京時間的周鴻禕,對陳朝華的到來,拿出了最大的誠意以及支持。

陳朝華表態稱,其將具體負責北京時間的運營。2017年,他的主要精力將放在北京時間的內容建設和影響力提升上。

陳彤去了一點資訊,陳朝華在北京時間,UC或也即將迎來一個重量級的總編輯等等,移動內容分發平臺在進入下半場的競爭中,或多或少都請來了業內頂級大佬坐鎮,為了把控優質內容以及爭奪自媒體號以及KOL等等。

陳朝華在北京時間的作用,自然也大抵類似。一方面時間號的入駐量在3萬+,與其他平臺相比不佔優勢,另外其目前也正在推進政務時間號的入駐。

這些種種,都需要行業人脈以及資源。此外在當下內容分發平臺都在砸重金扶持創作者、吸引入駐的背景下,北京時間並沒有公開的大動作。

雖然北京時間已經拿到了新聞網站流量第一的位置,但事實上,無論從業內反響,還是公眾對其的評價,這個視頻版的“今日頭條”,從上線至今,辨識度和影響力並不算太高。

北京時間曾花7000萬拿下北京衛視《跨界歌王》的獨家版權,為其導流分銷,博得關注度。節目中王凱、劉濤等人從演員跨界歌手,再收割一波粉絲,只是不知作為360跨界的這一新媒體項目,能否從中突圍。

區別是,結合360龐大的大資料支援,並將使用者進行10級標籤化標注。

定位上來說,北京時間是一款以直播和資訊視頻為核心的互聯網產品,以新聞直播、雲記者、短視頻為突破口,直接對標今日頭條。

周鴻禕以及齊向東想要重新塑造一個新的媒體,在文字加圖片模式趨於飽和的當下,北京時間欲做成視頻版的今日頭條。

這很電視臺。

所以視頻直播,是北京時間的主打。新聞板塊、直播板塊、自頻道板塊、調查板塊,都與直播融合。

在其新聞用戶端,底部四個入口,直播、視頻分列二三,其直播頁面,多為北京時間的原創視頻新聞欄目,比如時間新聞室、在現場、慢直播等等。

能做原創,關鍵是北京時間擁有新聞牌照,能做視頻新聞,則有北京電視臺的背景支持,具備有權利播放其他平臺無法播放的能力。

其中在G20、英國脫歐公投等新聞事件中,都有著北京時間直播的身影。

周鴻禕的威勢

瞭解360公司的,都知道在很多業務上,周鴻禕都喜歡親力親為。雖然大多數場合,都是齊向東為北京時間月臺背書,但北京時間也能看到周鴻禕的痕跡。

或者說,從北京時間現在的表現來看,其更像轉型秀場之前的花椒直播,那是周鴻禕理想中的直播。

也就是說最初,周鴻禕理想中的花椒直播,就是要做新聞流。但即便周鴻禕賣力吆喝,花椒直播這條路並沒有走下去,而是轉型主打美女主播的秀場。

因此,360想做的Periscope便寄託在北京時間上。周鴻禕本想做一個新媒體,最後做成了秀場,所以對於北京時間,有消息稱,周鴻禕的注意力已經向其瞄準。

早在去年七八月的時候,市場上便有聲音稱,齊向東或已將北京時間“轉手”給了周鴻禕,後者要親自掛帥,齊向東將專注負責安全業務。

而原有的高管團隊,也出現了動盪。一年內,魏成、楊福、陳征宇等北京時間最初組建團隊中多人均已離職,同時,還有多位元副總編及記者團隊負責人也相繼離職。

此外還爆發了一場撕逼事件。

去年11月,北京時間前汽車頻道主編陳某發出一封“致北京時間的全員公開信”,痛陳自己自7月20日由北京時間行銷中心負責人邀請來到北京時間後,3個多月過,汽車頻道的工作因為這位元負責人與汽車總監的不作為,無法向前推進。

不過,該事至今未得到當事人以及北京時間官方回應。

陳朝華壓陣

很長時間內,北京時間一直處於人事動盪。所幸,陳朝華的到來,為其強勢補血。這也使得北京時間終於有了一個正式的總編輯角色。

當然他的職位是,360公司副總裁、北京時間聯席總裁。從頭銜也能看出,或已親自掛帥督陣北京時間的周鴻禕,對陳朝華的到來,拿出了最大的誠意以及支持。

陳朝華表態稱,其將具體負責北京時間的運營。2017年,他的主要精力將放在北京時間的內容建設和影響力提升上。

陳彤去了一點資訊,陳朝華在北京時間,UC或也即將迎來一個重量級的總編輯等等,移動內容分發平臺在進入下半場的競爭中,或多或少都請來了業內頂級大佬坐鎮,為了把控優質內容以及爭奪自媒體號以及KOL等等。

陳朝華在北京時間的作用,自然也大抵類似。一方面時間號的入駐量在3萬+,與其他平臺相比不佔優勢,另外其目前也正在推進政務時間號的入駐。

這些種種,都需要行業人脈以及資源。此外在當下內容分發平臺都在砸重金扶持創作者、吸引入駐的背景下,北京時間並沒有公開的大動作。

雖然北京時間已經拿到了新聞網站流量第一的位置,但事實上,無論從業內反響,還是公眾對其的評價,這個視頻版的“今日頭條”,從上線至今,辨識度和影響力並不算太高。

北京時間曾花7000萬拿下北京衛視《跨界歌王》的獨家版權,為其導流分銷,博得關注度。節目中王凱、劉濤等人從演員跨界歌手,再收割一波粉絲,只是不知作為360跨界的這一新媒體項目,能否從中突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