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改革開放40年,鄞州居民財富呈幾何級增長

資料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和城鄉居民儲蓄年末餘額

1978年

6899萬元、1664萬元

2017年

6014.02億元、1438.92億元

今年83歲的李金法是中河街道汪董社區居民。

談起改革開放40年生活的變化, 他最大的感受是現在居民的財富增加了, 大街上銀行越來越多, 各種支付方式也是越來越先進。

李金法老人

銀行

網點越開越多

李金法回憶說, 1978年時, 鄞縣只有中國人民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等少數幾家銀行。

進入上世紀80年代, 銀行逐漸增加, 像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也開辦了網點。

1986年, 寧波市政府確定鄞縣為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試點縣。 1987年11月, 鄞縣信用合作聯社成為全國最早與縣農業銀行脫離行政隸屬關係的6家信用合作聯社之一。 此後, 農村信用社網點越開越多。

一大疊銀行卡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 隨著鄞縣鄉鎮企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 資金需求更加旺盛, 越來越多的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等都在鄞設立分支機搆。

“你看, 我們社區西邊的天童北路上有平安銀行、鄞州銀行、寧波銀行、浙商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網點, 說現在的銀行網點比米鋪還多, 一點也不誇張。 ”他說。

前幾天, 他到南部商務區走了一趟, 發現每幢大樓一樓基本上開設了銀行, 有的甚至兩三家“手把手、肩並肩”。

最讓李金法開心的是, 社區門口的一家雜貨店, 也成了鄞州銀行的便民金融服務點, 取款、存款、繳費等非常方便。 從2012年起, 鄞州銀行在全區各村(社區)設立了300多個便民金融代辦網點,

居民不出村(社區)就能辦理基本金融業務。

1989年鄞縣信用聯社總部(靈橋路)

資料顯示, 到2017年底, 全區銀行業經營機構共534家, 其中, 網點型支行377家。 鄞州還在建設四明金融小鎮、寧波保險科技產業園, 寧波國際金融服務中心、金融矽谷也位於鄞州。

目前, 全區有銀行法人機構和區域總部機構25家, 占全市的80%以上;保險法人機構和區域總部機構29家, 占全市的52%;證券公司62家, 占全市近四成。

李金法說, 銀行網點不僅數量多, 而且變得“高大上”。 上世紀90年代初, 銀行網點的門牌上大多掛著“某某分理處”或“某某儲蓄所”字樣。 進入新世紀, 銀行的“面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走進大廳, 再也聽不見撥拉算盤珠子的“劈裡啪啦”聲響了, 原先那高不可攀的櫃檯連同阻隔銀行與客戶情感的“籬笆”一起被卸掉了, 取而代之的是彰顯人文關懷的“低櫃式”服務……

財富

成幾何倍數增長

與銀行網點變革相伴的, 是居民財富的迅速積累。

1978年, 全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只有6899萬元, 其中, 儲蓄存款僅1664萬元, 人均存款只有24元。

而2017年年底,全區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6014.02億元,其中,儲蓄存款餘額1438.92億元,按當年戶籍人口計算,人均存款有16.5萬元。40年來,巨增了6874倍。

對此,李金法深有感受。他說,上世紀80年代分地到戶時,他家只能勉強解決溫飽問題,沒有存款。後來兩個兒子結婚時,還負了不少債。“那時,‘萬元戶’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們村裡很少。”進入新世紀,村莊被征遷,他住進了汪董社區。“現在生活好了,我們夫妻倆每個月還有近3000元退休金,吃穿不愁,還能存下一筆錢。”

改革開放以來,鄞州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逐年提高。1980年,全縣存款餘額首次突破1億元。1990年,突破10億元。1998年,破百億元大關,達115.1億元,3年後上了200億元臺階。

2002年撤縣設區後,隨著工業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2003年至2006年,全區銀行業存款餘額接連跨上300億元、400億元、500億元、600億元臺階。2009年,首次破1000億元。

2004年1月7日,第一張蜜蜂卡發佈

從現金支付

到刷卡支付再到移動支付

李金法說,這些年來,支付方式的變化也是革命性的。上世紀90年代,如果錢包裡有一大遝現金,那是很風光的。進入新世紀後,各種銀行卡被一層一層地插在皮夾子裡,時時帶在身上。“滿天飛”的銀行卡,還衍生出種類繁多的貸記卡、借記卡、信用卡、聯名卡等。

銀行卡具有存款、取款以及查詢、轉帳、消費等功能,人們去商場、超市購物,哪怕只消費幾元錢,刷一下卡也能輕鬆搞定。“由於它輕薄、小巧,易於攜帶,而且兜裡揣著銀行卡,走到哪裡都有一種心神篤定的感覺,覺得有底氣,好像帶著一家隨身銀行。”他說。

2012年3月 鄞州銀行首家村級便民金融服務點投入使用

大約十多年前,隨著網路購物的興起,“支付寶”開始走入人們的生活。7年前,微信誕生後,又有了微信支付方式。

李金法發現,街頭巷尾越來越多的小店、攤位貼上了微信、支付寶的支付二維碼。“過去人們習慣于用現金交易,速度慢,現在用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方式,只需幾秒鐘,交易效率和速度大幅提升。”

李金法說,現在很多居民外出時不帶現金和信用卡,一部手機可以搞定一切。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大的變化。

來源 | 鄞響用戶端

編輯 | 阿傑

人均存款只有24元。

而2017年年底,全區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6014.02億元,其中,儲蓄存款餘額1438.92億元,按當年戶籍人口計算,人均存款有16.5萬元。40年來,巨增了6874倍。

對此,李金法深有感受。他說,上世紀80年代分地到戶時,他家只能勉強解決溫飽問題,沒有存款。後來兩個兒子結婚時,還負了不少債。“那時,‘萬元戶’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們村裡很少。”進入新世紀,村莊被征遷,他住進了汪董社區。“現在生活好了,我們夫妻倆每個月還有近3000元退休金,吃穿不愁,還能存下一筆錢。”

改革開放以來,鄞州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逐年提高。1980年,全縣存款餘額首次突破1億元。1990年,突破10億元。1998年,破百億元大關,達115.1億元,3年後上了200億元臺階。

2002年撤縣設區後,隨著工業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2003年至2006年,全區銀行業存款餘額接連跨上300億元、400億元、500億元、600億元臺階。2009年,首次破1000億元。

2004年1月7日,第一張蜜蜂卡發佈

從現金支付

到刷卡支付再到移動支付

李金法說,這些年來,支付方式的變化也是革命性的。上世紀90年代,如果錢包裡有一大遝現金,那是很風光的。進入新世紀後,各種銀行卡被一層一層地插在皮夾子裡,時時帶在身上。“滿天飛”的銀行卡,還衍生出種類繁多的貸記卡、借記卡、信用卡、聯名卡等。

銀行卡具有存款、取款以及查詢、轉帳、消費等功能,人們去商場、超市購物,哪怕只消費幾元錢,刷一下卡也能輕鬆搞定。“由於它輕薄、小巧,易於攜帶,而且兜裡揣著銀行卡,走到哪裡都有一種心神篤定的感覺,覺得有底氣,好像帶著一家隨身銀行。”他說。

2012年3月 鄞州銀行首家村級便民金融服務點投入使用

大約十多年前,隨著網路購物的興起,“支付寶”開始走入人們的生活。7年前,微信誕生後,又有了微信支付方式。

李金法發現,街頭巷尾越來越多的小店、攤位貼上了微信、支付寶的支付二維碼。“過去人們習慣于用現金交易,速度慢,現在用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方式,只需幾秒鐘,交易效率和速度大幅提升。”

李金法說,現在很多居民外出時不帶現金和信用卡,一部手機可以搞定一切。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今天這麼大的變化。

來源 | 鄞響用戶端

編輯 | 阿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