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賽迪研究報告認為:高通收購恩智浦將增強美國產業實力

高通收購恩智浦對中美兩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有何影響?

在半導體領域, 高通和恩智浦由於客戶群和產品領域不同, 業務重合部分少、互補性強。 高通業務側重移動和計算等領域, 而恩智浦業務側重汽車、物聯網、網路融合、安全系統等領域。 高通收購恩智浦後不僅將壟斷汽車晶片和近場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技術, 還將通過全球最廣泛的銷售管道控制數據機、NFC、WiFi等基帶晶片市場。 特別是由於恩智浦傳統金融IC晶片和移動支付晶片市場均佔據支配地位, 高通收購恩智浦後將基本壟斷全球的金融資料安全業務。

賽迪研究院積體電路研究所的徐豐博士認為, 這宗收購將增強美國產業實力。

恩智浦半導體(NXP)是荷蘭著名高性能混合信號半導體電子企業, 2006年從飛利浦公司分拆上市, 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 汽車半導體公司, 擁有汽車電子、智慧識別、家庭娛樂、手機和 個人移動通信、多重市場半導體等領域的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 並在射頻、身份識別與安全領域長期處於領導地位。 截至2018年1月31曰, 恩智浦市值為407.4億美元, 位列全球半導體企業第13位;2017年恩智浦營收為86.5億美元, 位列全球半導體企業第10位。

高通(Qualcomm)是美國著名無線通訊終端基帶晶片公司, 在基帶晶片市場長期處於壟斷地位, 並且積累了大量CDMA、 WCDMA、LTE等無線通訊標準必要專利。 2016年高通以33.7% 的出貨量和50%的市場收益(約112億美元)位居全球蜂窩基帶晶片市場首位。

在LTE移動基帶晶片細分市場, 高通出貨量占比 更高達52%。 截至2018年1月31日, 高通市值為1010.4億美元, 位列全球半導體企業第8位;2017年高通營收為170.6億美元, 同比增長10.7%,位列全球半導體企業第5位。

賽迪的報告提到, 收購完成後將使我國半導體產業長期落後於美國。 高通在全球範圍內利用壟斷地位捆綁的商業模式, 存在排除和限制競爭的不當行為, 在獲取巨額利潤的同時不正當抑制了晶片行業競爭, 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晶片行業的健康發展。 目前高通在手機晶片領域長期處於壟斷地位, 恩智浦公司在金融1C卡晶片、移動支付安全單元和NFC晶片處於絕對壟斷的地位。

這兩家巨頭公司合併必將使中國在半導體、物聯網、車聯網、移動支付、智慧交通等產業領域背上和2G、3G基帶晶片市場一樣的沉重包袱, 未來產業發展水準將長期落後美國相關產業, 未來行業主要利潤也將被美國公司攫取。

賽迪研究院的報告顯示, 美國政府將我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 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發佈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 美國將我國定位為美國“戰略上的競爭對手”, 美國將繼續尋求在全球科技創新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美國政府目的十分明確, 就是要封鎖中國在晶片技術領域實現突破, 使中國在資訊安全方面永遠受制於人, 阻止中國實現“中國製造2025”規劃的走向高端製造強國和創新大國的戰略目標。

美國行業智庫建議政府限制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 2017年1月, 美國總統科學和技術顧問委員會半導體工作組發表了《確保美國半導體的長期領導地位》報告, 該報告明確提出我國半導體的崛起, 對美國已經構成威脅, 認為“中國正在通過數百億美元的補貼策略影響美國的市場優勢, 威脅到美國半導體行業的競爭力和其帶來的全球利益”, 只有通過包括阻擋我國的產業政策等在內的一系列措施, 才能減緩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所帶來的威脅, 並保持美國半導體產業的領先。

徐豐認為, 在半導體行業全球並購整合頻繁的近幾年內, 美國政府和總統連續多次阻撓和否決我國企業對歐美半導體企業的幾乎全部投資並購,

甚至威脅美國高校等研究機構停止與我國企業開展半導體技術領域的一般性研發合作專案;頻繁限制美國半導體供應商向我國企業出口晶片時例行提交的產品出口許可申請, 以試圖戰略性地全面封鎖和阻擊我國企業對高端製造業中最為核心的半導體技術與產品的獲取和突破。 近三年間, 我國企業對歐美半導體企業的全部 (共四起)收購都被美國商務部所否決。

同時, 這將對我國國家安全和資訊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此次並購實施後, 在移動通信、物聯網、車聯網和移動支付等產業中, 海量國家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金融、交通、工業民用水電等重要基 礎資料將完全被美國公司獨家掌控, 我國國家資訊安全將面臨巨大威脅。 近期席捲全球Windows系統的WannaCry勒索病毒和IntelCHJ晶片的“熔斷”、“幽靈”漏洞都清楚表明,國外核心技術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甚至存在“後門”。借助這些核心技術漏洞,國外組織將非常容易實施類“棱鏡門”監控計畫,廣泛獲取我國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資訊,危及我國國家安全和資訊安全,使我國在資訊情報領域長期處於被動挨打、岌岌可危的局面。

更大的影響是,這將基本封死我國積體電路企業高端發展路徑。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資料表明,2017年國內共有約1380家積體電路晶片設計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研發實力較弱。1300多家企業中只有500 多家企業盈利,在物聯網、汽車電子、消費電子領域的設計公司多數為10人以下的初創團隊,根本無法與高通收購恩智浦後的巨無霸企業競爭。高通收購恩智浦後,全球員工將達到6.7萬人,這一超強組合將基本封死本土積體電路在物聯網、可穿戴、車聯網、無人駕駛、無人機、機器人、工業、嵌入式、消費電子等領域的高端發展之路,導致本土設計公司只能局限在北斗導航、軍工、特種領域、農業發展等小眾細分領域。

近期席捲全球Windows系統的WannaCry勒索病毒和IntelCHJ晶片的“熔斷”、“幽靈”漏洞都清楚表明,國外核心技術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甚至存在“後門”。借助這些核心技術漏洞,國外組織將非常容易實施類“棱鏡門”監控計畫,廣泛獲取我國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資訊,危及我國國家安全和資訊安全,使我國在資訊情報領域長期處於被動挨打、岌岌可危的局面。

更大的影響是,這將基本封死我國積體電路企業高端發展路徑。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資料表明,2017年國內共有約1380家積體電路晶片設計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研發實力較弱。1300多家企業中只有500 多家企業盈利,在物聯網、汽車電子、消費電子領域的設計公司多數為10人以下的初創團隊,根本無法與高通收購恩智浦後的巨無霸企業競爭。高通收購恩智浦後,全球員工將達到6.7萬人,這一超強組合將基本封死本土積體電路在物聯網、可穿戴、車聯網、無人駕駛、無人機、機器人、工業、嵌入式、消費電子等領域的高端發展之路,導致本土設計公司只能局限在北斗導航、軍工、特種領域、農業發展等小眾細分領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