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哪一刻,這座城市打動了你?|CBNweekly

回成都後, 李銘瑜和父母見面的次數從一年兩次變成了一週五次——在此之前的3年半中, 工作、生活在北京的她幾乎很少能跟父母圍坐在一起吃頓晚飯。 “在這也有工作到很晚的時候, 但回到家, 覺得這是一個我真正擁有的家, 而不是我隨時可能主動或被動離開的地方。 ”李銘瑜說。

像李銘瑜一樣離開一線城市的人並不在少數。 一個值得注意的資料是, 在智聯招聘發佈的《2018春季白領跳槽指數調研報告》中顯示, 新一線城市首次超過一線城市, 成為白領跳槽的首選地。 在獵聘的資料統計中, 杭州、長沙、成都成了全國人才淨流入率排名最高的城市。

高房價、落戶難、污染、擁擠……一線城市有太多讓從零起步的年輕人不堪重負的理由, 而另一邊, 二三線城市的人才爭奪戰已經打響。

你或許已經看過不少這樣的報導——在剛剛過去的3月, 南京宣佈對來面試的外地高校應屆畢業生, 給予人均1000元的“面試補貼”。 許多非一線城市更是降低落戶門檻, 增加租房、購房或創業補貼以此來吸納人才。

而讓更多年輕人下決心離開一線城市的重要原因, 則是來自二三線城市不再平淡的職業機會——在很多人眼裡, 放棄一線城市的生活, 也就意味著你同時放棄了自己的事業。 而在和一些離開北上廣深的年輕人聊過之後, 我們發現, 如今已經不能簡單地用“逃離”這個詞來概括這種選擇。

離開, 更多是他們經過思考和權衡, 為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做的主動選擇。

哪一刻, 這座城市打動了你?

杜璟傑在上海打拼8年後, 迎來了職業生涯的平穩期, 在這種外人看來並不差的狀態下, 他選擇離開上海去了成都,

並在那裡拓寬了自己的職業範疇。 在成都, IT背景出身的他因為對人文學科很感興趣, 於是從一個IT職員, 轉變為身兼IT諮詢顧問、TEDx策展人、設計思維顧問的“斜杠青年”。 “這個城市讓我的想像力變得更豐富。 它讓我發現, 除了完成工作上的打拼, 人生還有很多面。 ”杜璟傑說。

這才是一座城市隱藏的力量。 它給人帶來的不是一個購房名額、不是連續五天維持在50以內的PM2.5數值, 而是在沒有太多外在壓力的情況下, 一個人去發現自我、延展自我的可能性。 要生活, 而不是活著!

離開一線城市的你或許也有很多想要分享的經歷和感觸, 當你決定在另一個城市重新開始的同時, 它一定有某些方面打動了你, 這也是本次《第一財經週刊》及新一線城市研究所,

聯合新世相X研究所共同徵集的話題:

「 哪一刻, 你被這座城市打動了?」

它也許是你無助時感受到的陌生人的友善,

是晨跑時看到的不曾注意的風景,

或是夜深後巷子裡一碗難忘的小面……

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 我們很想聽聽你的故事。

—————-

PS:本次徵集結果將會在2018年4月30日《第一財經週刊》第500期“城市主題特刊”中呈現。 同樣地, 你也可以在我們的公眾號中讀到別人的故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