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了不起的「鴻茅藥酒」

記者 | 劉雨

來源 | AI財經社(ID: aicjnews)

4月13日, 一篇《質疑鴻茅藥酒功效, 廣州醫生遭跨省追捕》的報導成為公眾熱議的焦點。

報導稱, 2017年12月, 廣州醫生譚秦東在網上發佈《中國神酒“鴻茅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 從心肌變化、血管老化、動脈粥樣硬化等方面, 闡述了鴻茅藥酒對老年人的傷害。

鴻茅藥酒聲稱, 受此文影響, 有 2 家醫藥公司、7 名市民要求退貨, 涉及貨款近 400 萬元, 造成利潤損失約 142 萬元。

4月14日, 鴻茅藥酒稱「 這個事情是警方去做的, 我們沒辦法回應。 」

公開資料顯示, 譚秦東今年39歲, 2010年畢業于中南大學, 獲臨床醫學碩士學位, 2008年取得執業醫生資格,

曾在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工作, 後來辭職創業。

譚秦東的妻子劉璿對媒體表示, 丈夫作為醫生, 對藥品廣告比較敏感, 看到鴻茅藥酒的廣告打得這麼凶, 感到有點誇大, 就寫了《毒藥》文章。

科普作家方舟子犀利指出, 鴻茅藥酒存在多種毒性中藥材,

「 其實就是一種毒酒。 」

事實上, 鴻茅藥酒一直備受爭議。 不光披著保健品的面具四處遊走, 還在行銷上重金投放, 違法廣告也被通報2000多次, 卻一直被老年人奉作神藥。 而其背後的操盤人鮑洪升, 浸染醫藥行銷圈20多年, 三天前還被評為2017內蒙古年度十大經濟人物。

是藥還是酒?

對於觀眾來說, 這個廣告畫面並不陌生:「 風濕骨病怎麼辦, 每天早晚喝鴻茅;腎虛尿頻怎麼辦, 補腎強身喝鴻茅;脾胃虛寒怎麼辦, 健脾養胃喝鴻茅;氣虛血虧怎麼辦, 補氣補血喝鴻茅。 六十七味藥材好, 呵護爸媽更周到!一瓶鴻茅酒, 天下兒女情。 」

廣告上, 一群老年人手舞足蹈地唱起了讚歌, 個個面色紅潤, 擺臂晃腿扭臀樣樣通, 最後還不忘打上親情牌, 呼籲天下兒女買買買。

「 每天兩口, 把病喝走。 」鴻茅藥酒似乎成了萬能神藥, 人人能喝。

AI財經社查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發現鴻茅藥酒為中藥, 歸甲類非處方藥品, 批准文號為國藥准字Z15020795。 注意事項中包括「 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等。

事實上, 藥酒不同于保健酒, 前者用於治病, 適用于病人, 後者權當養生, 適用于亞健康人群。

著名健康科普媒體丁香醫生曾發文稱:

「 藥酒作為傳統補品之一, 所謂的效果可能是服用後皮膚血管擴張產生溫熱感所致, 並非其中的‘名貴藥材’, 對大眾健康毫無助益。 某些浸泡的中藥材具有一定毒性, 過量服用可能造成不良後果。 」

實際上, 在鴻茅藥酒的 67 種藥材中, 何首烏、附子、檳榔、半夏、苦杏仁的藥性都值得商榷。

科普作家方舟子透露, 有的藥材會致命, 比如附子含有致命的烏頭堿, 苦杏仁能在消化道裡產生致命的氫氰酸;有的藥材會引起急性中毒, 比如何首烏能導致藥物性肝炎甚至肝衰竭;有的藥材毒性較慢,

比如冬花、檳榔都是致癌物, 當歸、甘草有類似激素的活性。

中國人常有「 以毒攻毒 」的說法, 多種物質浸泡是否抵消毒性呢?方舟子透露, 毒性抵消的概率小得可以忽略, 甚至會增強毒性, 原因在於很多毒物質難溶于水, 但易溶於有機溶劑, 長期酒精浸泡更易提取有毒物。

這樣一副藥品,在實際推銷中經常披著保健品的外衣,商家對藥效與毒性也絲毫不提。

AI財經社諮詢三家售賣鴻茅藥酒的網店,三者口徑幾乎一致,一方面承認這是藥品,一方面強調普通人也能飲用。「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但網上每天賣出那麼多藥酒,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有高血壓的不送就行了。」一家藥店的客服透露。

有不少消費者將酒視為安慰劑,一位消費者告訴AI財經社「 對腿疼來說,緩解作用還是有的,治本什麼的不太可能。」

也有消費者使用後病情加重,一位消費者的女兒告訴AI財經社,母親患內風濕性關節炎十多年,手關節有點輕微變形,但還能做飯做家務,聽說這個藥酒能治好病,就買了三個療程共 30 瓶。

「 哪知道一個療程下去沒什麼效果,只是身體有點微微發熱,後來身體比以前痛得更厲害了,直接躺床上不能走路了,我們村附近好幾個人都是病情加重,有病還是要去大醫院治。」

十年違法通報2600次

為什麼鴻茅藥酒能迅速席捲全國?不得不提到它的行銷套路。

鴻茅藥酒主要關注老年人群,線上行銷上主要分兩步走,第一步在知名電視臺重金做廣告,樹立權威性;第二步在成本低的地方電視臺,找人拍長片子反復灌輸。

據中國經濟時報報導,北京一家廣告行銷策劃公司曾參與鴻茅藥酒廣告拍攝。公司負責人楊生(化名)透露,明星陳寶國出場費為220萬元,通過朋友關係找到的教授劉立,時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社區健康促進工作辦公室主任,只象徵性收取了 2000 元。

劉立受訪時稱不認識鴻茅藥酒工作人員,也拒絕回應廣告內容的真實性。

楊生還向中國經濟時報透露,片中的「 著名中醫臨床專家梅宏林 」,是一家醫院的主治醫生,每場費用為 7000-8000 元。楊生說「 提前會和他們交流,寫好劇本,拍攝時按劇本說就了。」

一名片中“患者”透露,「 內容都是他們寫好的,我們背下來再錄影,我沒喝過鴻茅藥酒,也沒得那些病。」

而線上下行銷中,鴻茅藥酒則給老人開講座,免費送臉盆等方式行銷,不少老人挺吃這套。李定(化名)告訴AI財經社,「 姥姥 80 多歲又開始喝鴻茅藥酒了,天天顫顫巍巍腿腳都不利索,還偷偷去買酒。」

AI財經社查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現,截至4月16日,鴻茅藥酒累計通過1192 條廣告條文。受老年人歡迎的陳寶國、張鐵林、雷恪生、黃健翔等明星也都出現在代言榜中。

2015年頒佈的新廣告法,依然沒有阻止鴻茅藥酒廣告的狂轟濫炸。當年9月1日,新《廣告法》實施,規定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鴻茅藥酒依然我行我素,很快被上海工商局查處,成為上海違反新《廣告法》查處第一案。

吃了上海工商局一棒子後,鴻茅藥酒開始改頭換面,向熱播影視劇低調植入。

如今,《北上廣依然相信愛情》《中國式關係》《老爸當家》《我的岳父會武術》《我的!體育老師》《老農民》等都市類熱播電視劇,都有鴻茅藥酒的身影,或接入臺詞,或道具展現。

鴻茅藥酒在廣告上下了血本。

據央視市場研究媒介智訊(CTR MI)資料,2016年中國電視廣告投放額排名中,鴻茅品牌(包括酒精飲品、活動、商業及服務性行業等)以 150 億元投放額拔得頭魁,同比增長 96.4%。

這讓大手筆的醫藥品廣告也望塵莫及。2016年醫藥類上市公司中,雲南白藥以7.07 億元廣告費居首位,莎普愛思以 2.63 億元居第十位。

鴻茅藥酒的業績也節節攀高。據當地媒體《烏蘭察布日報》報導,2017年鴻茅藥酒零售規模突破 50 億元,繳納稅金達 2.7 億元,並解決當地 500 多人就業。而涼城縣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鴻茅藥酒2015年銷售收入才 12 億元,稅收近 6000 萬元。2016年涼城縣公共預算收入完成 42651 萬元,其中稅收收入完成 32280 萬元,鴻茅藥酒稅收占總稅收比 18%。

但依然沒能改變鴻茅藥酒的灰色外衣。2017年8月,健康時報研究近十年公告檔,據不完全統計,鴻茅藥酒曾被 25 個省市級食藥監部門通報違法,違法次數達 2630 次,被暫停銷售數 十 次。

事實上,醫藥行業正是違法廣告的重災區。

2017年12月,國家工商總局公佈「 2017年第三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列舉的 15 項違法廣告案中有 8 項關乎醫藥健康行業,為大眾耳熟能詳的陳李濟藥廠、阿房宮藥業、同仁堂也都上過通告黑名單。

老闆行銷出身自稱成吉思汗後裔

從一個瀕臨破產的小廠,到耳熟能詳的大型企業,鴻茅藥酒的躍升離不開董事長鮑洪升。

鮑洪升出生在內蒙古一個醫生家庭,上世紀 90 年代年獨自闖蕩北京,入了醫藥保健品的行銷行當,很快嶄露頭角。

公開資料顯示,鮑洪升1996年代理「 護腎寶 」,三個月完成全國推廣;1997年代理「 美福樂 」,連續兩年奪得減肥產品銷售冠軍,並把藏藥「 芒交 」首次推向全國;1999年聯合開發「 婷美 」保健內衣,炒到300元/件高價。

上世紀90年代,企業品牌意識初現,原始行銷正瘋狂,趕上風口的鮑洪升也惹來了不少爭議。比如他將婷美內衣的賣點,從「 保護頸椎 」擴充到「 變美 」,提出「 美體修形,一穿就變 」的口號;美福樂、澳曲輕減肥藥因誇大宣傳,上了四川、重慶、遼寧、江蘇、廣東等地食藥局的黑榜。

其中,美福樂減肥廣告更是掀起一場官司。北京華麟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央視與崔永元同意,擅自剪接、添加、拼湊《實話實說》欄目中的《該不該減肥》節目,製作成美福樂廣告在全國 90 家電視臺播放。崔永元歷時2年打官司,最終勝訴獲賠 10 萬元。

此時的鴻茅藥酒也如日中天。據報導,上世紀90年代,鴻茅藥酒的零售額一度達到近 10 億元,搶購人群甚至擠破藥店櫃檯。

好景不長,由於長期實行生產與銷售分離,行銷公司不免注重短期利益,重銷售、輕品牌,加上多元化發展策略,鴻茅藥酒很快遭遇信任危機,業績滑坡嚴重,2003-2006年陷入困境。

2006年-2007年,當地政府牽頭再次資產重組,鮑洪升等人出資收購鴻茅實業100%的股權,當時鴻茅實業的其中一家子公司——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鴻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如今鴻茅藥酒的立足之地。

長期為別人做行銷嫁衣的鮑洪升,終於有了自己的生產基地。據協力廠商資訊平臺天眼查顯示,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註冊資本 7500 萬元,鮑洪升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出資占比 25.03%,大股東內蒙古鴻茅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占比 48%,鮑洪升對其鴻茅控股出資占比 52.46%,所以鮑洪升是鴻茅國藥的實際控股人。

值得關注的是,鮑洪升還聲稱是成吉思汗後代。

2007年,成吉思汗嫡孫、內蒙古地區最後一位元蒙古王爺奇忠義去世,而後鮑洪升等人相繼亮明身份。百度百科顯示,鮑洪升為黃金家族的嫡傳後裔,成吉思汗第 19 代子孫。4月13日,鮑洪升還當選 2017 內蒙古年度十大經濟人物。

*本文授權轉載自AI財經社(ID:aicjnews),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 201800417 No.1782-

| 回復"目錄"查看B12往期 |

長期酒精浸泡更易提取有毒物。

這樣一副藥品,在實際推銷中經常披著保健品的外衣,商家對藥效與毒性也絲毫不提。

AI財經社諮詢三家售賣鴻茅藥酒的網店,三者口徑幾乎一致,一方面承認這是藥品,一方面強調普通人也能飲用。「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但網上每天賣出那麼多藥酒,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的,有高血壓的不送就行了。」一家藥店的客服透露。

有不少消費者將酒視為安慰劑,一位消費者告訴AI財經社「 對腿疼來說,緩解作用還是有的,治本什麼的不太可能。」

也有消費者使用後病情加重,一位消費者的女兒告訴AI財經社,母親患內風濕性關節炎十多年,手關節有點輕微變形,但還能做飯做家務,聽說這個藥酒能治好病,就買了三個療程共 30 瓶。

「 哪知道一個療程下去沒什麼效果,只是身體有點微微發熱,後來身體比以前痛得更厲害了,直接躺床上不能走路了,我們村附近好幾個人都是病情加重,有病還是要去大醫院治。」

十年違法通報2600次

為什麼鴻茅藥酒能迅速席捲全國?不得不提到它的行銷套路。

鴻茅藥酒主要關注老年人群,線上行銷上主要分兩步走,第一步在知名電視臺重金做廣告,樹立權威性;第二步在成本低的地方電視臺,找人拍長片子反復灌輸。

據中國經濟時報報導,北京一家廣告行銷策劃公司曾參與鴻茅藥酒廣告拍攝。公司負責人楊生(化名)透露,明星陳寶國出場費為220萬元,通過朋友關係找到的教授劉立,時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社區健康促進工作辦公室主任,只象徵性收取了 2000 元。

劉立受訪時稱不認識鴻茅藥酒工作人員,也拒絕回應廣告內容的真實性。

楊生還向中國經濟時報透露,片中的「 著名中醫臨床專家梅宏林 」,是一家醫院的主治醫生,每場費用為 7000-8000 元。楊生說「 提前會和他們交流,寫好劇本,拍攝時按劇本說就了。」

一名片中“患者”透露,「 內容都是他們寫好的,我們背下來再錄影,我沒喝過鴻茅藥酒,也沒得那些病。」

而線上下行銷中,鴻茅藥酒則給老人開講座,免費送臉盆等方式行銷,不少老人挺吃這套。李定(化名)告訴AI財經社,「 姥姥 80 多歲又開始喝鴻茅藥酒了,天天顫顫巍巍腿腳都不利索,還偷偷去買酒。」

AI財經社查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現,截至4月16日,鴻茅藥酒累計通過1192 條廣告條文。受老年人歡迎的陳寶國、張鐵林、雷恪生、黃健翔等明星也都出現在代言榜中。

2015年頒佈的新廣告法,依然沒有阻止鴻茅藥酒廣告的狂轟濫炸。當年9月1日,新《廣告法》實施,規定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鴻茅藥酒依然我行我素,很快被上海工商局查處,成為上海違反新《廣告法》查處第一案。

吃了上海工商局一棒子後,鴻茅藥酒開始改頭換面,向熱播影視劇低調植入。

如今,《北上廣依然相信愛情》《中國式關係》《老爸當家》《我的岳父會武術》《我的!體育老師》《老農民》等都市類熱播電視劇,都有鴻茅藥酒的身影,或接入臺詞,或道具展現。

鴻茅藥酒在廣告上下了血本。

據央視市場研究媒介智訊(CTR MI)資料,2016年中國電視廣告投放額排名中,鴻茅品牌(包括酒精飲品、活動、商業及服務性行業等)以 150 億元投放額拔得頭魁,同比增長 96.4%。

這讓大手筆的醫藥品廣告也望塵莫及。2016年醫藥類上市公司中,雲南白藥以7.07 億元廣告費居首位,莎普愛思以 2.63 億元居第十位。

鴻茅藥酒的業績也節節攀高。據當地媒體《烏蘭察布日報》報導,2017年鴻茅藥酒零售規模突破 50 億元,繳納稅金達 2.7 億元,並解決當地 500 多人就業。而涼城縣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鴻茅藥酒2015年銷售收入才 12 億元,稅收近 6000 萬元。2016年涼城縣公共預算收入完成 42651 萬元,其中稅收收入完成 32280 萬元,鴻茅藥酒稅收占總稅收比 18%。

但依然沒能改變鴻茅藥酒的灰色外衣。2017年8月,健康時報研究近十年公告檔,據不完全統計,鴻茅藥酒曾被 25 個省市級食藥監部門通報違法,違法次數達 2630 次,被暫停銷售數 十 次。

事實上,醫藥行業正是違法廣告的重災區。

2017年12月,國家工商總局公佈「 2017年第三批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列舉的 15 項違法廣告案中有 8 項關乎醫藥健康行業,為大眾耳熟能詳的陳李濟藥廠、阿房宮藥業、同仁堂也都上過通告黑名單。

老闆行銷出身自稱成吉思汗後裔

從一個瀕臨破產的小廠,到耳熟能詳的大型企業,鴻茅藥酒的躍升離不開董事長鮑洪升。

鮑洪升出生在內蒙古一個醫生家庭,上世紀 90 年代年獨自闖蕩北京,入了醫藥保健品的行銷行當,很快嶄露頭角。

公開資料顯示,鮑洪升1996年代理「 護腎寶 」,三個月完成全國推廣;1997年代理「 美福樂 」,連續兩年奪得減肥產品銷售冠軍,並把藏藥「 芒交 」首次推向全國;1999年聯合開發「 婷美 」保健內衣,炒到300元/件高價。

上世紀90年代,企業品牌意識初現,原始行銷正瘋狂,趕上風口的鮑洪升也惹來了不少爭議。比如他將婷美內衣的賣點,從「 保護頸椎 」擴充到「 變美 」,提出「 美體修形,一穿就變 」的口號;美福樂、澳曲輕減肥藥因誇大宣傳,上了四川、重慶、遼寧、江蘇、廣東等地食藥局的黑榜。

其中,美福樂減肥廣告更是掀起一場官司。北京華麟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央視與崔永元同意,擅自剪接、添加、拼湊《實話實說》欄目中的《該不該減肥》節目,製作成美福樂廣告在全國 90 家電視臺播放。崔永元歷時2年打官司,最終勝訴獲賠 10 萬元。

此時的鴻茅藥酒也如日中天。據報導,上世紀90年代,鴻茅藥酒的零售額一度達到近 10 億元,搶購人群甚至擠破藥店櫃檯。

好景不長,由於長期實行生產與銷售分離,行銷公司不免注重短期利益,重銷售、輕品牌,加上多元化發展策略,鴻茅藥酒很快遭遇信任危機,業績滑坡嚴重,2003-2006年陷入困境。

2006年-2007年,當地政府牽頭再次資產重組,鮑洪升等人出資收購鴻茅實業100%的股權,當時鴻茅實業的其中一家子公司——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鴻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如今鴻茅藥酒的立足之地。

長期為別人做行銷嫁衣的鮑洪升,終於有了自己的生產基地。據協力廠商資訊平臺天眼查顯示,鴻茅國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註冊資本 7500 萬元,鮑洪升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出資占比 25.03%,大股東內蒙古鴻茅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占比 48%,鮑洪升對其鴻茅控股出資占比 52.46%,所以鮑洪升是鴻茅國藥的實際控股人。

值得關注的是,鮑洪升還聲稱是成吉思汗後代。

2007年,成吉思汗嫡孫、內蒙古地區最後一位元蒙古王爺奇忠義去世,而後鮑洪升等人相繼亮明身份。百度百科顯示,鮑洪升為黃金家族的嫡傳後裔,成吉思汗第 19 代子孫。4月13日,鮑洪升還當選 2017 內蒙古年度十大經濟人物。

*本文授權轉載自AI財經社(ID:aicjnews),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 201800417 No.1782-

| 回復"目錄"查看B12往期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