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以為 Intel 還在走高冷技術路線,其實它也要以人為本了

2018 年 1 月初, 在拉斯維加斯的 CES 大展上, Intel CEO Brain Krzanich 登臺, 為全世界端出了一盤無邊炫酷的 Keynote 大秀;結合雜技和人工智慧的夢幻演出, 讓體育運動完全改觀的虛擬實境技術, 全新 49 比特量子技術, 最新的無人駕駛技術, 現場放飛大型載人無人駕駛飛行載具, 以及世界上首次室內 100 個小型無人機編隊飛行表演……

所有這些都表明, Intel 想要變得更酷。 當然, 如果從業務發展的角度, Intel 也想要對外展示自己在人工智慧和大資料時代的多種可能性。

全新應用場景的落地

於是, 在 4 月 18 日的媒體見面活動上, Intel 中國以【數造未來, IN 無止境】為主題, 對 Intel 在當前條件下的創新機遇和前沿應用案例進行了分享。 其中的【數】自然代表的是大資料, 也就是 Intel 口中的【資料洪流】, 而【IN】則代表 Innovation、industy 以及 Intel 自己;二者相結合, 其實更能契合 Intel 作為一家資料公司的自我定位。

在活動上, Intel 中國區總裁楊旭登臺講述了在人工智慧、5G、自動駕駛等技術支撐下, 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正在或即將發生的【前所未有】的改變, 並列舉了一些典型的應用場景:

探索自然和宇宙。 比如說, Intel 與 NASA(美國宇航局)前沿發展實驗室合作, 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幫助製作月球隕石坑地圖, 從而進一步研究月球的隱藏資源;再如研究人員通過 Intel 的 SnotBot 無人機採集鯨魚的噴水樣本,

並利用人工智慧對採集的資料進行分析, 從而掌握鯨魚的健康狀況和海洋環境。

呈現內容。 這裡指的是 Intel 通過 VR/5G 等技術呈現奧運會、遊戲電競、電影、自動駕駛場景等內容, 這也與 Intel 在 CES 2018 上宣佈的 Intel Studios 相對應。

改變生命和健康。 比如說 Intel 與博多研究所合作, 幫助後者在基因組學分析上提升了 5 倍性能, 也大大縮短時間;再比如通過虛擬實境幫助腦外科醫生進行手術訓練, 或者說通過人工智慧診斷癌症等。

驅動產業升級。 這是在科技與各個產業相融合的大背景下, 包括工業、製造、金融、消費等行業都在 Intel 的技術應用的輔助下實現智慧升級。

雷鋒網注意到, 在整個活動中, Intel 方面完全沒有提到其在傳統 PC 行業的既有優勢, 而是努力地展示它在新技術應用場景下的作為和想像空間。 Intel 中國區總裁楊旭甚至在演講中表示, 他近幾年幾乎只參加實體經濟的相關活動, 因為 Intel 希望與產業夥伴一起推動應用落地, 支援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以人為本的【自能】

在現有技術發展和應用場景的基礎上, Intel 在本次活動中又提出了一個【自能】(英文對應為 Autonomous)的概念, 很明顯這一概念與【智慧】構成相近的諧音關係, 但又有所不同。 Intel 表示, 【自能】的世界是一個更加以人為本的世界, 在人指定規則和願景的前提下, 由機器來對人進行延伸、增強和解放。

而在 Intel 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看來,【智慧】是一個偏技術的中性詞彙,而【自能】則是一個系統性更強的詞彙,它不僅強調技術,也強調技術在場景中的實現,因而更能代表 Intel 的未來願景。為此 Intel 還圍繞【自能】舉了幾個例子,比如說以無人商店為代表的【自能零售】,以自動駕駛為代表的【自能出行】,以智慧生產線為代表的【自能製造】,以智慧倉儲為代表的【自能物流】。

當然,說完了那些相對虛的,還是得來點實在的乾貨。在活動現場,Intel 提到了自己在三個方向的技術路線:一毫無疑問是人工智慧,以及由此帶來的【自能】革命;二是端到端的提供者,包括終端設備到雲計算,從網路、加速到存儲等整個產品鏈條;三是繼續發揮自身強大的優勢,發力半導體精簡製造技術和平臺,打造世界上最好的晶片,推動摩爾定律。

具體在產品上,除了已經對外宣佈的諸多產品,Intel 方面表示,去年年底宣佈的 Loihi 神經擬態晶片已經流片完成,並且已經在歐美的一些合作夥伴那些進行試用過程中;而針對雷鋒網更加關心的 5G,Intel 表示將會在 2018 年下半年繼續推進與運營商和設備廠商在 5G NR IODT 方面的合作,至少在中國市場,它與三大運營商都有合作關係,其中中國移動的步伐更快一點。

最後 Intel 還不忘與中國市場套套近乎。它表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 40 年,也是 Intel 成立 50 周年;同時 Intel 進入中國也已經 33 年;因此 Intel 要與中國產業找到融合和共贏的機會,尤其是推動人工智慧、5G 等技術落地,支援中國產業升級並推動實際經濟發展——可以說是非常貼近主流聲音了。

一場活動下來,不得不承認,當 Intel 開始用【自能】和【以人為本】這樣的概念和標籤來為自己的未來背書的時候,的確讓雷鋒網覺得耳目一新了;不過反過來看,這也讓 Intel 更加貼合它在 CES 2018 上努力展現出來的炫酷形象了。

而在 Intel 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看來,【智慧】是一個偏技術的中性詞彙,而【自能】則是一個系統性更強的詞彙,它不僅強調技術,也強調技術在場景中的實現,因而更能代表 Intel 的未來願景。為此 Intel 還圍繞【自能】舉了幾個例子,比如說以無人商店為代表的【自能零售】,以自動駕駛為代表的【自能出行】,以智慧生產線為代表的【自能製造】,以智慧倉儲為代表的【自能物流】。

當然,說完了那些相對虛的,還是得來點實在的乾貨。在活動現場,Intel 提到了自己在三個方向的技術路線:一毫無疑問是人工智慧,以及由此帶來的【自能】革命;二是端到端的提供者,包括終端設備到雲計算,從網路、加速到存儲等整個產品鏈條;三是繼續發揮自身強大的優勢,發力半導體精簡製造技術和平臺,打造世界上最好的晶片,推動摩爾定律。

具體在產品上,除了已經對外宣佈的諸多產品,Intel 方面表示,去年年底宣佈的 Loihi 神經擬態晶片已經流片完成,並且已經在歐美的一些合作夥伴那些進行試用過程中;而針對雷鋒網更加關心的 5G,Intel 表示將會在 2018 年下半年繼續推進與運營商和設備廠商在 5G NR IODT 方面的合作,至少在中國市場,它與三大運營商都有合作關係,其中中國移動的步伐更快一點。

最後 Intel 還不忘與中國市場套套近乎。它表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 40 年,也是 Intel 成立 50 周年;同時 Intel 進入中國也已經 33 年;因此 Intel 要與中國產業找到融合和共贏的機會,尤其是推動人工智慧、5G 等技術落地,支援中國產業升級並推動實際經濟發展——可以說是非常貼近主流聲音了。

一場活動下來,不得不承認,當 Intel 開始用【自能】和【以人為本】這樣的概念和標籤來為自己的未來背書的時候,的確讓雷鋒網覺得耳目一新了;不過反過來看,這也讓 Intel 更加貼合它在 CES 2018 上努力展現出來的炫酷形象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