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陝西減煤“糊塗賬”:數據“注水”遭批 煤業攻堅糾結

《華夏時報》記者 劉敏 西安報導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 陝西連續幾年聲勢浩大的減煤行動正遭遇尷尬:4月11日, 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在西安公佈的督察情況中指出,

陝西減煤工作不實, 一些企業甚至上報減煤實際增加。 而就在一個多月前, 陝西剛剛因煤炭去產能“積極性較高、成績突出”被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列入通報表揚的名單。

《華夏時報》記者梳理發現, 強烈反差之下, 陝西減煤的一本“糊塗賬”正漸漸浮出水面, 而在一系列前後矛盾的資料背後則是一個資源大省在保增長、去產能和治環境之間進退糾結的苦澀現實。

減煤雄心下的“數字遊戲”

2016年按照國家發改委關於煤炭去產能有關工作部署, 陝西的任務為2068萬噸, 但陝西在確定煤炭去產能目標時主動加碼, 2016年7月27日, 陝西省國土資源廳廳長王衛華在省人大常委會上表示:未來5年計畫退出煤礦76個,

年核減產能4706萬噸。

今年2月27日, 由於煤炭去產能積極性較高、成績突出, 山西、山東、河南、重慶、陝西5省市被財政部和發改委列入通報表揚的名單, 陝西公佈的壓縮煤炭過剩產能為2934萬噸, 遠超其他四省的1400萬噸、1960萬噸、2388萬噸和2084萬噸。

剛獲表揚, 陝西便馬不停蹄地又推出號稱“最大規模用煤削減計畫” 來自陝西發改委的消息稱, 今年陝西將在關中地區削減1000萬噸煤炭用量, 以減少大氣污染源。

然而話音未落, 尷尬便隨之而來。 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8日, 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對陝西省開展環境保護督察, 2017年4月11日公佈的督察結果顯示, 在督察過程中督察組發現, 一些地方領導仍然認為經濟發展是硬任務、環境保護是軟指標, 在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軟,

環境保護工作顯得比較被動。

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出, 陝西減煤工作不實, 全省2015年300萬噸減煤任務僅完成11萬噸。 現場督察發現, 咸陽市發展改革部門認定渭河發電、大唐渭河熱電、陝西華電瑤池等3家企業2014年減煤25.67萬噸, 但實際增加燃煤18.73萬噸。 2014年以來, 違規新建多個火電化工及燃煤供熱鍋爐項目。

據瞭解, 在2015年的河北“試點”之後, 去年7月“環保欽差”中央環保督察組全面啟動第一輪督察, 覆蓋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雲南、寧夏等8省區。 去年11月, 中央環保督察第二輪啟動, 督察組入駐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陝西、甘肅等省市。 4月11日, 陝西省督察回饋意見首先公佈。

不僅被督察組指出減煤不實, 記者梳理公開信息發現,

陝西近兩年自行發佈的相關資料也出現前後矛盾之處。 比如, 陝西省發改委2017年1月23日公佈資料顯示, 2016年陝西省累計生產原煤51151.37萬噸, 同比減少1494.61萬噸, 下降2.84%;其一年前同期公佈的數據稱, 2015年陝西省累計生產原煤50235.80萬噸, 同比減少1264.77萬噸, 下降2.46%。 兩相比較可見, 2016年累計原煤產量要稍高於2015年, 但卻依然被公佈為“同比下降”。

“追趕超越”與煤炭去產能

近兩年來陝西上下開始以“追趕超越”為各項工作的總目標, 並將其內容體現為發展總量的擴張、發展品質的提升和發展模式的創新。 2016年9月5日, 時任陝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毛萬春, 在全省黨校系統秋季開學典禮上表示, 陝西處於西部地區欠發達的省情仍然沒有根本改變, 制約陝西發展的瓶頸性問題仍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並稱目前的陝西最多算是剛剛跨進中等發達省份的門檻。

毛萬春說, 2016年上半年, 陝西省實現生產總值8208億元, 排在全國第16位;增速7.2%, 排在全國第21位。 可以說, 陝西與“標兵”的距離越來越大, 與“追兵”的距離越來越小, 陝西要實現追趕超越,要趕超“標兵”、甩掉“追兵”,形勢之嚴峻,不容樂觀。

而與此同時,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在西安公佈環保督察情況時則指出,2013年以來,陝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積極進展,但發展與保護矛盾依然突出。環保壓力下陝西不得不首先從煤炭削減入手,但作為國內第三大煤產區煤炭產業又是當地經濟的支柱之一,夾在幾大任務之間的煤炭企業倍感挑戰。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3年初,作為陝西最大煤企的陝煤化集團首先提出了對渭北老區成本高、品質低,沒有競爭力的礦井實施產能退出的結構調整;此後,停產、關停、緩建的力度隨市場低迷而加大。在關閉18對、緩建4對礦井的基礎上,陝煤化集團去年又關閉4對礦井。目前,陝煤化集團已關閉的18對礦井涉及人員4.6萬人,富餘人員的安置問題也成為未來不得不面對的“燙手山芋”。

在去年召開的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七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暨2016年煤炭企業財苑論壇上,陝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總會計師趙福堂指出,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政策出臺後,陝煤化在榆林、彬長建設的6個煤礦項目一律被叫停施工,核准也被暫時擱置。這打亂了陝煤化集團今年年初制定的職工分流安置工作預案,給集團退出落後產能和穩定工作帶來了新的壓力和挑戰。另外,陝煤化集團短債續發成本過高,甚或有發不出去的風險,給企業資金鏈周轉迴圈帶來了巨大壓力。

由此可見,在保增長、去產能、治環境多重目標下,焦慮的陝西煤炭產業正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攻堅。

陝西要實現追趕超越,要趕超“標兵”、甩掉“追兵”,形勢之嚴峻,不容樂觀。

而與此同時,中央第六環境保護督察組在西安公佈環保督察情況時則指出,2013年以來,陝西省生態環境保護取得積極進展,但發展與保護矛盾依然突出。環保壓力下陝西不得不首先從煤炭削減入手,但作為國內第三大煤產區煤炭產業又是當地經濟的支柱之一,夾在幾大任務之間的煤炭企業倍感挑戰。

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3年初,作為陝西最大煤企的陝煤化集團首先提出了對渭北老區成本高、品質低,沒有競爭力的礦井實施產能退出的結構調整;此後,停產、關停、緩建的力度隨市場低迷而加大。在關閉18對、緩建4對礦井的基礎上,陝煤化集團去年又關閉4對礦井。目前,陝煤化集團已關閉的18對礦井涉及人員4.6萬人,富餘人員的安置問題也成為未來不得不面對的“燙手山芋”。

在去年召開的中國煤炭經濟研究會七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暨2016年煤炭企業財苑論壇上,陝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總會計師趙福堂指出,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政策出臺後,陝煤化在榆林、彬長建設的6個煤礦項目一律被叫停施工,核准也被暫時擱置。這打亂了陝煤化集團今年年初制定的職工分流安置工作預案,給集團退出落後產能和穩定工作帶來了新的壓力和挑戰。另外,陝煤化集團短債續發成本過高,甚或有發不出去的風險,給企業資金鏈周轉迴圈帶來了巨大壓力。

由此可見,在保增長、去產能、治環境多重目標下,焦慮的陝西煤炭產業正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攻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