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河津:鄉村醫生夫妻檔 樂把健康奉親鄰

王靜

連續7年, 每年只有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休息兩天, 只為鄉親有病可以及時就醫;甘願放棄9歲兒子更好的受教育機會, 全身心投入到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以診所為家, 默默堅守在基層醫療衛生的第一戰線。 他們就是河津市清澗街道清澗一村的夫妻檔鄉村醫生衛傑和他的愛人鄭曉萍。

衛傑今年36歲, 清澗一村人, 2006年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 他一直有這樣一個夢想, 希望用所學之長回報家鄉。 2009年結識鄰村鄭曉萍後, 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兩個人經過商量, 克服了資金短缺等重重困難, 正式接手本村衛生室,

踏上了基層醫療之路。

“用所學之長, 盡己之力, 回報家鄉, 改善鄉親們的醫療衛生水準, 是我一直以來的理想。 ”這是衛傑錚錚誓言, 也是他的行動指南。 因為年輕, 一開始村民們還不信任他們的醫術。 夫婦倆憑著熱心耐心的服務和一例例就醫成功的病例, 逐漸獲得了村民們的認可。

上門診療對他們來說, 是最平常的工作。 73歲的衛毛娃, 患腦梗死多年, 常年臥病在床, 老伴張雪亮也患有慢性病, 因為行動不便不能到診所體檢。 衛傑總是抽空就到他們家及時檢查身體狀況, 督促用藥, 每次張雪亮都感激地再三道謝。

近年來, 國家實施了一大批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策,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簽約家庭醫生、定期舉行健康教育講座等,

他們的工作也變得更加繁瑣艱巨。 有很多村民不瞭解健康保健常識, 他們就不厭其煩地一次次上門講政策, 一遍遍打電話督促體檢。

清澗一村有1800多口人, 每天看病買藥的就有幾十個。 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 夫妻倆明確分工, 衛傑負責醫療, 鄭曉萍負責公共衛生服務, 管理160個高血壓病人、41個糖尿病人和其他慢性病人, 隨診和用藥都得精心照看。 每個人吃什麼藥, 什麼時候該體檢複查, 她心裡就像存著一本病歷檔案一樣, 門兒清。

國家每年給村民做一次免費體檢, 市里規定體檢率必須在80%以上。 鄭曉萍說:“有些村民缺乏健康常識, 電話叫不來, 我們就登門去勸, 有的還反復去過好幾次, 可跑了不少路。 ”

醫者仁心, 雖然有時工作不被理解,

加班操勞也是常態, 但他們從無怨言。 防疫接種, 為民看病, 入戶體檢, 保健講座,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基層醫療工作者的愛心與執著。 衛傑說:“能夠解除病人的疾苦, 為更多的人服務, 被大家需要, 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感覺特別幸福。 ”在他的臉上, 我們看到最虔誠的期盼和願望。

人們常說, 愛一行, 幹一行。 7年來, 衛傑夫婦懷揣著服務基層的醫者初心和堅定的信念, 紮根在家鄉衛生事業上, 用光和熱保障著這方土地人們的健康安全, 他們是河津市千萬個村醫的縮影, 更是家鄉人們眼中無私奉獻的好村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