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市委書記又來通州調研啦,快看看去沒去你家!

據媒體報導, 4月17日, 市委書記蔡奇用一整天時間, 深入通州農村、園區、工地調查研究。 他強調, 高水準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 必須立足通州區。 通州區要向雄安新區看齊, 提高站位, 按照城市副中心定位要求, 全面提升建設管理水準, 齊心打造副中心品質。

察看張家灣通運古橋修復情況

從疏解騰退到產業發展, 從水系治理到街巷整治, 從文化傳承到交通疏導, 蔡奇一路仔細察看, 按照副中心定位要求檢查工作。

西聯國際石材交易市場疏解完畢, 即將還綠;經過整治, 通惠河水清岸綠, 新華西街煥然一新;承擔通州生活垃圾處理任務、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再生能源發電廠即將投產。

走進張家灣日雜店

蔡奇在通州區博物館瞭解通州千年史後, 還專程來到張家灣古鎮。 他走進日雜店、村民老宅, 甚至還走進旱廁察看。 他叮囑, 通州的特色小鎮很有吸引力, 要保持戰略定力, 嚴防企業下鄉跑馬圈地。 張家灣古鎮的保護性修繕, 要整體規劃, 想好了再做。 在通州商務園, 蔡奇要求, 嚴把准入關, 把園區建成高精尖產業集聚地。

為環境變化“點贊”

蔡奇就地在永樂店鎮主持召開座談會。 他指出,

通州區既是城市副中心的組成部分, 又是城市副中心的拓展區。 要徹底拋棄遠郊區思維, 置身城市副中心規劃來定位, 與城市副中心一體規劃、統籌發展。 要控制好人口和建設規模, 科學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和生態控制線, 注重戰略留白。 規劃管控要市區一體, 特色小城鎮、美麗鄉村規劃建設要成為副中心的補充。

要加強通州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的規劃協同。

水清岸綠的通惠河

蔡奇強調,

全面提升通州區整體建設管理水準, 全力為城市副中心營造良好環境。

招呼通州區領導一起察看旱廁

蔡奇要求,

依託城市副中心推動通州高品質發展。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積極打造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和科技創新四大板塊。商務服務要著重打造好運河商務區。文化旅遊要圍繞大運河文化帶、環球主題公園與宋莊,打造文化旅遊產業集群,同時傳承好歷史文脈。科技創新要辦好中關村科技園,並加強與亦莊協作。要在存量空間上做文章,實現“騰籠換鳥”。

蔡奇要求,

通州區委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揚改革精神,勇於先行先試,堅持“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打通服務群眾和抓落實的“最後一公里”。

市領導張工、崔述強、隋振江一同調研。

延伸閱讀

據瞭解,今年初,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高精尖”,營商聚商,推動經濟健康發展是2018年通州區主要任務之一。

通州區將大力培育高精尖產業體系。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堅決退出低端產業,有效增強發展後勁,大尺度、深層次重構產業結構和產業佈局。

圍繞行政辦公區板塊,緊密對接政務服務需求,大力發展智力經濟,吸引一批國內外一流的高端新型智庫機構和專業機構,加快打造政務服務功能產業集群。

圍繞運河商務區板塊,著力吸引一批國內外頂尖的優質民企、跨國企業入駐,打造創新金融和高端總部集聚區。

圍繞文化旅遊區板塊,推動資訊技術、文藝製作、文化演出、旅遊商業、會議會展等產業發展,打造文化旅遊產業集群。

圍繞台馬板塊,深度對接中關村科學園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北京“設計之都”示範區的起步區和科技創新產業新區。

加快啟動互聯網安全產業園建設。完成國際種業科技園區研發中心項目主體建設,積極申報建立國家種子“矽谷”。完成園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技術、成果、人才聚集,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家以上,新增市級科技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4家以上,區內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達到18家以上。

統籌推動科技與旅遊、文化、農業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結合各鄉鎮、園區功能定位,在整合資源、騰籠換鳥、延伸產業鏈等方面狠下功夫,促進全區產業健康、協調、全面發展。

招呼通州區領導一起察看旱廁

蔡奇要求,

依託城市副中心推動通州高品質發展。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積極打造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遊和科技創新四大板塊。商務服務要著重打造好運河商務區。文化旅遊要圍繞大運河文化帶、環球主題公園與宋莊,打造文化旅遊產業集群,同時傳承好歷史文脈。科技創新要辦好中關村科技園,並加強與亦莊協作。要在存量空間上做文章,實現“騰籠換鳥”。

蔡奇要求,

通州區委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揚改革精神,勇於先行先試,堅持“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打通服務群眾和抓落實的“最後一公里”。

市領導張工、崔述強、隋振江一同調研。

延伸閱讀

據瞭解,今年初,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高精尖”,營商聚商,推動經濟健康發展是2018年通州區主要任務之一。

通州區將大力培育高精尖產業體系。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堅決退出低端產業,有效增強發展後勁,大尺度、深層次重構產業結構和產業佈局。

圍繞行政辦公區板塊,緊密對接政務服務需求,大力發展智力經濟,吸引一批國內外一流的高端新型智庫機構和專業機構,加快打造政務服務功能產業集群。

圍繞運河商務區板塊,著力吸引一批國內外頂尖的優質民企、跨國企業入駐,打造創新金融和高端總部集聚區。

圍繞文化旅遊區板塊,推動資訊技術、文藝製作、文化演出、旅遊商業、會議會展等產業發展,打造文化旅遊產業集群。

圍繞台馬板塊,深度對接中關村科學園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打造北京“設計之都”示範區的起步區和科技創新產業新區。

加快啟動互聯網安全產業園建設。完成國際種業科技園區研發中心項目主體建設,積極申報建立國家種子“矽谷”。完成園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動技術、成果、人才聚集,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家以上,新增市級科技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4家以上,區內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達到18家以上。

統籌推動科技與旅遊、文化、農業等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結合各鄉鎮、園區功能定位,在整合資源、騰籠換鳥、延伸產業鏈等方面狠下功夫,促進全區產業健康、協調、全面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