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江浙地區方言聽起來那麼像日語?

更多有趣有料的日語資訊、學習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新世界日語

不少江浙滬包郵區的小夥伴在學習日語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迷之既視感, 這個單詞我好像是學過的……

冷靜思考片刻過後怒拍大腿, 這不是我老家話嗎?進而思考人生, 懷疑自己在楚門的世界裡(戲真多)。

然而這是真實的世界哦

不過這並不是什麼錯覺, 江浙滬的方言確實與日語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首先我們得從日語與漢語的關係開始說起。

漢語傳到日本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吳音”、“漢音”和“唐音”, 這也是日語音讀的三個主要種類。

吳音

吳音是傳入日本時間最長的音讀, 在南北朝時期就進入了日本。 當時的吳音是江南地區的通行語音, 因為古代江南屬於吳國, 所以這種稱為吳音。

而江南一帶是對外交流的重要港口, 很自然的, 吳音就隨同絲綢和瓷器一起漂洋過海,

登上了日本的土地。

醉裡吳音相媚好

漢音

漢音是唐代長安一帶的漢字音。 日本的遣唐使帶去這些讀音, 成為“正音”。 後來日本朝廷大力推崇漢音, 而吳音則被認為是地方音, 難登大雅之堂。

不過當時的長安洛陽方言和現在的陝西河南話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從聲韻調系統來看, 唐代流入日本的“漢音”, 比起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北方方言來, 還是更像蘇南浙北上海話。

漢音傳入與遣唐使有很大關係

唐音

唐音是宋、元、明代的漢字音, 接近現代音, 又叫“宋音”。 唐音基本和現代江浙話差不多, 當時傳播者主要有三類人:平安中後期的中國商人、鐮倉室町時代的臨濟宗僧侶、江戶初期的中國僧人。

臨濟宗僧侶帶回日本的漢字音, 多是浙江一帶的土音, 江戶時期隱元等中國僧人傳入日本的漢字音, 主要又是江淮官話。

唐音主要由室町時代傳入日本

三次傳播除了漢音和江浙話區別相對較大, 其他兩種的直接出處都是吳語和少量江淮官話。

對於不學日語的人來說, 兩者語調變調的相似可能是聽上去相近的另外一個理由。

漢語和日語關係非常密切

和英語這樣通過強弱來區分重音的語言不同, 日語的重音是由高低調來區分的。 調型包括(以四音節詞為例)。

0調:低高高高(例:學生 / がくせい)

1調:高低低低(例:每日 / まいにち)

2調:低高低低(例:果物 / くだもの)

3調:低高高低(例:答える / こたえる)

而吳語這裡以上海話為例, 上海話有陰平、陰去、陽去、陰入、陽入五個單字調, 然而當兩個以上音節連在一起發音時, 單字的聲調就消失了, 變成高中低三個調, 也可以看成是與日語類似的的語言了。

首字陰平:高中中低(例:兄弟道裡 / xxiong dhi dhao lhi)

首字陰去:中高中低(例:詐死詐活 / zo xi zo hhuek)

首字陽去:低高中低(例:壽頭刮氣 / shou dhou guak qi)

首字陰入:中高中低(例:一天世界 / yik ti sy ga)

首字陽入:低高中低(例:滑頭滑腦 / hhuak dhou hhuak nhao)

這就是為什麼常常會有人覺得兩者這麼相似的原因了。

另外考考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幾句吳語的意思嗎?

首字陽去:低高中低(例:壽頭刮氣 / shou dhou guak qi)

首字陰入:中高中低(例:一天世界 / yik ti sy ga)

首字陽入:低高中低(例:滑頭滑腦 / hhuak dhou hhuak nhao)

這就是為什麼常常會有人覺得兩者這麼相似的原因了。

另外考考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幾句吳語的意思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