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青島武當太乙門最高境界:醉猴拳隨心所欲無定式

原標題:青島第三代武當太乙門傳人周國富:正在申報省非遺專案

說到武當派, 很多人會想到武俠小說中仙風道骨的白髮道人,

或是以柔克剛的太極拳。 武當派被視為內家之宗, 博大精深。 而這經常出現在電視裡、小說中的武當功夫, 其實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傳入了島城, 並落地生根, 傳承至今。 如今, 青島第三代武當太乙門傳人、64歲的周國富, 仍在為這門功夫的發展、傳承做著不懈的努力。

練武幾十年才知是武當功夫

南尊武當, 北尊少林。 那武當太乙門怎麼會來到青島的呢?答案要追溯到100多年前。 清末, 河北深縣人徐山自幼習武。 為追求武術真諦, 他走進久負盛名的武當山, 拜黃乙俠道長習武十餘載, 被黃道長收為入室弟子, 後回鄉傳授武當太乙門。 回鄉後, 徐山收高鳳嶺為入室弟子, 並把太乙門最高境界的醉猴拳(即武當太乙拳)傳授於他。 高鳳嶺以爐火純青的武功、形神兼備的嫺熟技藝、千姿百變的太乙門武術,

打闖燕趙、齊魯, 名聲遠揚, 有“活猴子”之美譽。 徐山攜徒高鳳嶺以武會友, 先後在泰安、長清等地授徒, 其眾弟子多為俠肝義膽的將士。

而高鳳嶺, 正是青島武當太乙門的第一代宗師。

據青島武當太乙門第三代傳人周國富介紹, 1929年, 高風嶺被沈鴻烈聘任至青島, 開始在青傳播太乙門武術。 太乙門武術兼蓄各派之長, 內容豐富, 主要有拳術、器械、對練、實戰技法、養生功法等。 基礎拳械有十二路彈腿、基礎拳、埋伏拳、太乙玄門劍、纏絲刀、五虎槍等。 演練中隨心所欲、無定式, 是太乙門特點之一。

1944年, 高風嶺去世後, 其弟子李漢民繼承先師遺志, 為傳承太乙門功夫竭慮一生。 而今年64歲的周國富, 正是李漢民的嫡傳弟子。 “我從6歲開始就跟著師父學武了。 ”有意思的是, 當時的周國富並不知道自己學的是哪門哪派的功夫, “師父沒說, 我們也沒問, 就光知道學武。 ”就這樣一直練了30年, 上世紀80年代, 他一位遠在臺灣的師叔聯繫上他,

他才知道自己練了幾十年的武術, 竟是武當功夫。 而這一認識, 也成為周國富習武生涯的一個轉捩點。

周國富31歲時, 師父李漢民去世, “師父在世時, 我每天都跟著他一起練武, 師父去世後就有所懈怠, 之後又有了孩子, 那幾年練得比較少。 ”但從師叔那瞭解到自己到底練的是啥後, 他心中油然生出一種責任感, “不能荒廢了。 ”自此, 他每天都會抽時間練武, 一直到現在。 “就前短時間不小心骨折了, 這才擱置了幾個月。 ”

“醉猴拳”隨心所欲無定式

周國富告訴記者, 武當太乙門武術屬道家北派玄功, 拳術、器械、對練、散手、導引、吐納、調息、築基、修性等功法齊全, 偏重于內玄功力, 強調用心不用力;動靜相生, 剛柔相濟, 辨位於尺寸毫釐, 制敵於擒撲封閉之中;進則直發, 退則飄然而返。 故有“動如閃電雷擊, 靜如嚴寒蛇眠, 形如鯉魚跳龍門”之說。 太乙門武術把中國古代太極, 陰陽, 五行, 八卦, 九宮等哲學理論用於拳理, 競技。 動靜相生, 以柔克剛, 辯位於尺寸毫釐, 制敵於擒撲封閉之中, 是其主要特徵。

這其中,“金剛拳是基礎套路。”周國富表示,學好基本功後,就可以練習金剛拳了。那基本功都練什麼?要練多久呢?“練習腿法、腰部、上肢、跳躍、步法、踢法等等,還有彈腿等幾個重要的架勢。”而時間,“三年左右。”據悉,武當太乙金剛拳的技擊之功歸納為四個字:驚、彈、抖、炸。“驚”字面上解釋為嚇一跳,心裡緊張,害怕及侵擾,震動,金剛拳出手時,手到力到,動如疾風,勢如破竹,與對方身體任何部位接觸,立即產生瞬間的擊打爆發力,讓對方有種觸電的感覺而亂了方寸;“彈”字面上解釋為有伸縮力和時間短,出手擊打,打出去的拳或掌有一種很強的反彈力,猶如橡皮彈簧的張力一樣,力來的快,消的也快;“抖”字面上解釋為甩動、振動,貼身近打時,力道的表現是身體上下四周全方位的展現;“炸”字面上解釋為突然破裂、發怒,貼身近打時力道的表現是全方位的,指上打上,指下打下,無論身體四周的哪一方位,只要想打擊,觸物打物,招招傷人。

雖是基礎套路,但實際上,周國富表示,“金剛拳是中國傳統七十二名拳之一”。連基礎套路都這麼厲害,那武當太乙門的精髓得厲害成啥樣?太乙門的最高境界——醉猴拳。突出表現剛柔相濟、形神兼備之神韻,醉拳善醉步,無醉態。猴拳、棍具猴神之神靈,異猴形。演練中隨心所欲無定式,這是醉猴拳在太乙門中最上乘的功力要求,更是有別於其它象形拳最顯著的特點。“想練成醉猴拳,沒有扎實的基礎練多少年都沒用,柔軟度、靈活度,上躥下跳,看似無根,單腿站立,站得非常穩,上盤中盤下盤都考驗到了,很多動作是騰空打出的,非常考驗人。”

不談技擊就不能稱為武術

武術發展到現在,觀賞性的成分越來越多,“動作大開大合,確實比較好看,但實用性可就不行了。”周國富所說的實用性,就是武術的技擊性。在他眼裡,武術不談技擊就不能稱為武術,“輪美觀,武術比不上舞蹈;論柔韌度,武術趕不上體操;論動作難度,武術又不如雜技。”但是,只有武術有技擊,“每一個動作,不是防守就是進攻。”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練的。

練習時無人似有人,技擊時有人似無人。簡單來說,前者目的是提高訓練效果,以增強實戰能力;後者目的在於不為外界環境和作戰物件所擾,更好地發揮技術水準。其所表現的,就是將武術付諸實戰。抱著這樣的理念,幾十年來,周國富一直堅持練武。如今,年過花甲的他,腰板挺直,步伐矯健,走起路來腳下如風。從6歲開始習武到現在的50多年,武術已經深深融入了周國富的生命中,從招式到理念,從學習到傳承,“武當太乙門武術以武演道,集道家文化、健身養生與實效技擊藝術為一體,以氣為源,以樁為本,使人在生理、心理、智慧、潛能、道德、修養、氣質、心態等方面,有正確的認知——此為傳統武術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核心價值所在。”周國富表示。太乙門武術偏重于內玄功力,舒筋通脈,神清心明,九節通順。運動中,通過上伸下展,折疊屈伸,翻擰滾轉,踢打蹦跳等方式,帶動五藏六腑與經脈興奮,使人體藏像系統,在心神系統的統帥下,發生質的變化,形成人體心神合一。即道家武術的武道合一理念。

申請省非遺專案做好傳承

雖說技擊性不可丟,但時至如今,武術原本單純的技擊攻防功能也已經被淡化,而更多的是以一種強健身體、提高修養的生活方式來傳播。但習武者對於“功夫”二字中所蘊含的尊師重教、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等傳統文化內涵的追求,卻從未停止。在周國富看來,武術的傳習不限於技擊攻防,也不僅限於強身健體,而是一代代武術人的“武德”,這也是另外一種“武道合一”。

每當提及傳統武術,傳承從來都是繞不開的話題。為了將從師父那裡學到的傳統武術傳承下去,周國富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2000年以來,已經公益性授教學生近百人。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從整理技藝開始系統地核對武當太乙門的文獻資料,拍攝圖像、照片整理留傳文字資料,完善拳譜,編繪圖文字義,搜集了部份實物、文獻。並與濟南、臺灣、北京、維坊等地的同門交流聯繫,目前已基本完成部份資料的整理歸納。

為使這一傳統武術獲得重視,他在十年前就開始了申遺的努力。“2009年成功申報青島市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5年獲批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周國富表示,目前,他已經提交申請,評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另外,為保障武當太乙門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傳承保護,2015年,周國富通過多方奔走,獲得眾多社會人士資助,籌建了青島武當太乙門武術俱樂部。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魏軍

這其中,“金剛拳是基礎套路。”周國富表示,學好基本功後,就可以練習金剛拳了。那基本功都練什麼?要練多久呢?“練習腿法、腰部、上肢、跳躍、步法、踢法等等,還有彈腿等幾個重要的架勢。”而時間,“三年左右。”據悉,武當太乙金剛拳的技擊之功歸納為四個字:驚、彈、抖、炸。“驚”字面上解釋為嚇一跳,心裡緊張,害怕及侵擾,震動,金剛拳出手時,手到力到,動如疾風,勢如破竹,與對方身體任何部位接觸,立即產生瞬間的擊打爆發力,讓對方有種觸電的感覺而亂了方寸;“彈”字面上解釋為有伸縮力和時間短,出手擊打,打出去的拳或掌有一種很強的反彈力,猶如橡皮彈簧的張力一樣,力來的快,消的也快;“抖”字面上解釋為甩動、振動,貼身近打時,力道的表現是身體上下四周全方位的展現;“炸”字面上解釋為突然破裂、發怒,貼身近打時力道的表現是全方位的,指上打上,指下打下,無論身體四周的哪一方位,只要想打擊,觸物打物,招招傷人。

雖是基礎套路,但實際上,周國富表示,“金剛拳是中國傳統七十二名拳之一”。連基礎套路都這麼厲害,那武當太乙門的精髓得厲害成啥樣?太乙門的最高境界——醉猴拳。突出表現剛柔相濟、形神兼備之神韻,醉拳善醉步,無醉態。猴拳、棍具猴神之神靈,異猴形。演練中隨心所欲無定式,這是醉猴拳在太乙門中最上乘的功力要求,更是有別於其它象形拳最顯著的特點。“想練成醉猴拳,沒有扎實的基礎練多少年都沒用,柔軟度、靈活度,上躥下跳,看似無根,單腿站立,站得非常穩,上盤中盤下盤都考驗到了,很多動作是騰空打出的,非常考驗人。”

不談技擊就不能稱為武術

武術發展到現在,觀賞性的成分越來越多,“動作大開大合,確實比較好看,但實用性可就不行了。”周國富所說的實用性,就是武術的技擊性。在他眼裡,武術不談技擊就不能稱為武術,“輪美觀,武術比不上舞蹈;論柔韌度,武術趕不上體操;論動作難度,武術又不如雜技。”但是,只有武術有技擊,“每一個動作,不是防守就是進攻。”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練的。

練習時無人似有人,技擊時有人似無人。簡單來說,前者目的是提高訓練效果,以增強實戰能力;後者目的在於不為外界環境和作戰物件所擾,更好地發揮技術水準。其所表現的,就是將武術付諸實戰。抱著這樣的理念,幾十年來,周國富一直堅持練武。如今,年過花甲的他,腰板挺直,步伐矯健,走起路來腳下如風。從6歲開始習武到現在的50多年,武術已經深深融入了周國富的生命中,從招式到理念,從學習到傳承,“武當太乙門武術以武演道,集道家文化、健身養生與實效技擊藝術為一體,以氣為源,以樁為本,使人在生理、心理、智慧、潛能、道德、修養、氣質、心態等方面,有正確的認知——此為傳統武術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核心價值所在。”周國富表示。太乙門武術偏重于內玄功力,舒筋通脈,神清心明,九節通順。運動中,通過上伸下展,折疊屈伸,翻擰滾轉,踢打蹦跳等方式,帶動五藏六腑與經脈興奮,使人體藏像系統,在心神系統的統帥下,發生質的變化,形成人體心神合一。即道家武術的武道合一理念。

申請省非遺專案做好傳承

雖說技擊性不可丟,但時至如今,武術原本單純的技擊攻防功能也已經被淡化,而更多的是以一種強健身體、提高修養的生活方式來傳播。但習武者對於“功夫”二字中所蘊含的尊師重教、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等傳統文化內涵的追求,卻從未停止。在周國富看來,武術的傳習不限於技擊攻防,也不僅限於強身健體,而是一代代武術人的“武德”,這也是另外一種“武道合一”。

每當提及傳統武術,傳承從來都是繞不開的話題。為了將從師父那裡學到的傳統武術傳承下去,周國富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2000年以來,已經公益性授教學生近百人。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從整理技藝開始系統地核對武當太乙門的文獻資料,拍攝圖像、照片整理留傳文字資料,完善拳譜,編繪圖文字義,搜集了部份實物、文獻。並與濟南、臺灣、北京、維坊等地的同門交流聯繫,目前已基本完成部份資料的整理歸納。

為使這一傳統武術獲得重視,他在十年前就開始了申遺的努力。“2009年成功申報青島市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5年獲批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周國富表示,目前,他已經提交申請,評選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另外,為保障武當太乙門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傳承保護,2015年,周國富通過多方奔走,獲得眾多社會人士資助,籌建了青島武當太乙門武術俱樂部。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魏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