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微信搜索大變身!野心終於浮出水面的騰訊與微信

昨天晚些時分, 我們半驚半喜的發現, 微信的“搜索”功能, 已在不聲不響間在IOS端完成了一次更新(安卓仍未出現)。

新的微信搜索同時存在兩個入口, 一個在會話聊天介面上方的搜索框, 另一個在“發現”Tab下的“搜一搜”

在新的介面下, 搜索結果頁如下圖——

可以看到, 新的“搜索”結果頁中, 接入了更多類型更加豐富的結果和內容類別型, 並把這些結果依照卡片的方式進行了分類展示。

目前來看, 搜索結果按照來源和類型共被分為了:公眾號、朋友圈、文章、百科、小說、音樂、小程式、表情、問答、視頻共10種類型。

並且, 我們進一步發現——

1. 針對不同的搜索詞, 展示時的分類排序有所不同。 如下圖對比——

2. “百科”中的所有內容目前都來自於“搜狗百科”, “問答”中的所有內容目前都來自於“知乎”, 而“小說”中的所有內容目前都來自於“微信讀書”。

3.“文章”中所有內容都來自於微信公號發佈過的內容, 且搜索“文章”時, 可以按照“最近讀過”、“閱讀量排序”、“發佈時間排序”、“關注的公號發佈”、“朋友的分享”等幾個維度來進行篩選查找。

可以說, 這是自2014年9月微信在其5.4版本上線了針對公號內容的搜索之後, 微信搜索歷史以來的最大改版, 其背後, 必有深意。

1.

事實上看, 通過這一版本的更新, 微信搜索已經能夠實現作為入口同時為內容、服務等進行直接導流, 並將要開始培養和加強用戶的搜索習慣。

這意味著, 微信正式邁出了極其富野心的一步——通過這一次更新, 微信正式把從2013年上線微信公眾號開始, 包括投資知乎、搜狗、快手、京東、拼多多、美團等等在內的一系列動作都完全串聯了起來。

而借由這一次更新, 微信也正式宣告, 它要試圖超越自己原本作為一款APP的存在意義, 將自己變成一個OS, 從而成為移動互聯網世界中的超級入口, 把自己天然擁有的海量流量導向海量內容、應用和服務, 成為移動互聯網世界中無可爭議的超級霸主。

然而, 一款誕生於某個OS的應用, 憑藉著自身的產品設計、體驗、規劃和操盤一點點積累起來極其強大的勢能、用戶聲量和極度強大的服務提供能力, 直到自己將在一定程度上有機會可以替代掉這個OS, 微信可能是史無前例的第一個。要知道,這是連Facebook、Google等都從未做到過的事情。

假使這一戰略構思真的能夠成功,微信可能將成為一款史無前例的極偉大產品,而騰訊也將會有機會成為商業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偉大公司。

2.

三節課在2016年就曾經有過評論:微信的發展或許可以被分為三個階段——IM階段、流覽器階段和OS階段。

如果回到一切的源初,微信最早是作為一款“通訊社交”類,也即是IM應用而存在的。

2011年1月,微信內測版本上線,此後,借由導入QQ的關係鏈和語音對講、附近的人、漂流瓶、搖一搖等一系列功能,在2011年底,微信用戶數已突破5000萬,此後又在2012年3月突破了1億大關。

迅猛的用戶增長趨勢下,2012年8月,微信上線了“微信公眾號”——它成為了微信在“流覽器階段”的代表性大招。

我們無從得知,微信公眾號究竟是更多出於高瞻遠矚的長線規劃,還是更多基於某種“小步快跑,不怕犯錯,敏捷反覆運算”的指導思想而誕生的,但至少,站在今天看起來,它的誕生和發展,具備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人人都知道,“內容”乃是互聯網世界中最高頻也最重要的基本服務形態,任何一款產品想要在互聯網世界中服務好使用者,大概率一定離不開內容,而當一個使用者面對海量內容,如何選擇和過濾也註定會成為剛需。

也因此,假使你能夠建立起一個海量內容的索引庫,並能夠做好分發,你註定將獲得巨大的商業價值,這也是百度所選擇的邏輯。

問題在於,PC時代,互聯網世界中承載“內容”的基本單元是“Web網站”,百度可以通過爬蟲高效爬取和收錄所有網站的幾乎所有內容,但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後,承載“內容”的基本單元變成了“APP”,而每一個APP之間,註定是隔絕的,很難將他們所提供的內容集中聚合到一起來分發給用戶,這令百度無計可施。

而App Store這樣的存在,也只能完成應用的分發,而無法實現對於“內容”的分發。

而微信對此的應對則是:把自己的海量使用者資源作為流量開放給內容創作者,邀請大量內容創作者入駐微信公眾號,在現有已經很成熟的Web內容生態和無數提供各式各樣豐富內容的App之外,完全從0開始再造一個獨立的內容生態出來。

這一決策要想實現,背後的難度可想而知。但,借由自身的海量流量和極為穩健的操盤策略,微信用了4年,真的做到了——截止到2016年底,微信用戶量超過9億,公號註冊帳戶則達到1777萬個,每年產生數以十億計的內容條目數。

至此,微信真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內容生態”——雖然它相比PC環境下百度作為搜尋引擎所能完成分發的網站數量和內容數量尚有不少缺失,用戶也缺乏“在微信中搜索”的習慣,但“海量流量+海量內容”生態的基本確立,已經足夠成為一個極為堅實的基礎。

3.

我猜,最晚在2014年年初,微信已經擁有了“要試著成為一個OS”的念想。

這一年春節,“微信紅包”橫空出世,生生從此前牢牢佔據著支付市場90%以上份額的阿裡支付寶手中撕開一道裂口,開始了在移動支付戰場上的攻城掠地,並在此後數年裡,成功導向了一出移動支付戰場上“暗度陳倉”式的好戲,一點點拉平與支付寶之間的支付市場份額差距,甚至開始有超越之勢。

有了海量流量+海量內容,可以完成人與內容的連結;而有了海量流量+支付工具屬性+使用者的支付使用習慣,則可以完成人與大量服務之間的連結。

相較於前者,後者更重,更難,但也離錢更近,具備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一個人,產生更大野心的前提,往往是ta獲得了更強的能力或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2014年的微信,很可能就是如此。

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才有了此後騰訊投資滴滴、美團、京東甚至是摩拜等等在內的一系列動作。

4.

2017年,是微信的用戶增速全面放緩,產品發展全面進入“成熟期”的一年。在這一年,張小龍和微信終於決定祭出自己為“OS階段”憋了許久的大招——2017年1月,微信“小程式”正式上線。

當時,三節課官方也有評論:

“從互聯網整體的發展和騰訊公司的整體戰略來看,過去的十年,互聯網解決了人與資訊、商品和人的連結,未來的十年一定是連結人與服務。

而服務更多的是垂直的、細分的、非標準的,騰訊自己做顯然是很難做到的,雖然騰訊也投資了大量的服務公司,但畢竟還有很多新興服務和潛在的服務無法概括進來,如果有一個產品能夠讓所有的服務都接入進來,在這個產品上能夠將服務與人直接連接,那顯然是價值巨大的。

小程式則有可能會擔負這個任務。一頭是7億使用者,一頭是服務提供者,通過微信平臺,將海量使用者與海量服務進行對接。”

2017年,三節課內部對於“小程式”所存有的另一種評論,是——

“小程式這種巨頭公司傾注全公司之力來打造的產品,不外乎兩個結果,要麼極度牛逼,要麼極度傻逼,很難存在中間態。”

然而,小程式上線後的走勢卻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它沒有快速走紅,也沒有快速衰落和消逝,相反,微信官方對於其的態度像是對待一位繈褓中的嬰兒一般,極度謹小微甚——在長達一年度的時間裡,微信始終以每1個月完成一些小更新和開放一些小功能,每3-4個月為小程式增加一點點流量入口的方式在呵護著它的成長。

不妨回顧一下2017年一整年裡小程式上線後的整個反覆運算進化過程——

2017年1月,首批小程式上線,僅面向機構,不支援遊戲、直播等應用;

2017年2月,微信開放微信搜索對於小程式的導流,但必須全名搜索才能查找到對應小程式;

2017年3月,微信小程式面向個人開發者開放,可與APP打通,“附近的小程式”開放;

2017年4月,微信開放長按識別小程式碼功能,支援公號關聯不同主體的小程式,群發文章可添加小程式;

2017年5月,上線“小程式資料助手”,支援即時查詢小程式資料,新增小程式頁面內支援轉發;

2017年6月,小程式新增推廣功能,支援自訂關鍵字,支援微信公號內圖片或文字連結打開小程式,新增通過小程式打開其他小程式功能;

2017年7月,小程式升級頁面體驗能力,升級使用者資訊和UnionID的獲取能力,公眾平臺新增小程式運維中心;

2017年8月,小程式新增新入口——微信群,支援小程式可關聯最多50個公眾號,支援附近的小程式可以直接找“餐飲”,微信開發者工具全新改版上線;

2017年9月,微信搜索框新增小程式快捷入口;

2017年10月,升級錄音、拍攝、音視頻播放等多媒體能力;

2017年12月,升級即時音視頻錄製及播放能力(可接入直播、線上授課等),新增連接Wifi和NFC能力。

不難看出,微信在試圖用一個更加漫長的週期來“養成”小程式,且小程式可能寄託著微信官方在電商、遊戲、O2O服務接入等諸多領域內的重大期望。

其中,張小龍還提到:特別擔憂小程式被一些行銷性很強的行為透支掉,因此寧願先緊後松,採取保守策略。

這基本可以解釋微信官方對於小程式的謹慎——恰因微信官方對小程式寄予的期望太過重要,所以才務求步步為營,生怕踏錯一步即招致滅頂之災,以使前功盡棄。

以這個角度看,已經度過了大眾期盼度和關注度最高點的小程式,在2018年可能已經越來越值得被看好。

5.

要想做成一個OS,一端是生態建設,引入海量內容和海量服務;另一端則是必須構建起自己的分發能力和分發規則。

假使真的擁有了海量內容和服務,微信生態下的分發,可能會存在兩個邏輯,一是依託於關係鏈、朋友圈的分發,二則可能是基於“搜索”、“查找”等行為而展開的分發。

前者,微信已十分成熟和穩定,而後者,微信則已經開始漸次展開。

我們不妨再來回顧一下微信產品內“搜索”功能的進化史——

2014年6月,“搜索”功能首次出現,僅支援查找聊天功能。可以看到,這個時候的“搜索”,還不具備“分發”的戰略意義,僅僅只是作為一個增強體驗的功能而出現的,也可以說,這一版本是一個探路的前哨兵。

2014年9月,微信搜索支持查找到包括公眾號、公眾號文章、收藏內容等在內的幾種內容,首次呈現出“向下分發”的戰略意義。

2015年1月,微信搜索支援搜索朋友圈的內容和附近的餐館。首次展現出希望通過“搜索”同時完成面向內容和服務進行分發的規劃。

2015年10月,朋友圈搜索可以指定好友及時間段,文章搜索可以搜索指定公眾號的歷史文章。

2017年1月,支援可以搜索到小說、音樂和表情。開始接入更多可被分發的服務和內容。

2017年5月,增加“看一看”和“搜一搜”兩個入口,被業內戲稱為“拳打百度,腳踢頭條”。

2017年9月,支援搜索查找小程式;

2018年3月,支持DAU超過500的小程式可通過搜索直達;

2018年4月15日,完成本文提到的更新,接入包括搜狗、知乎、微信讀書等應用內的內容。

如果把微信在搜索、小程式等方面的版本更新和騰訊旗下的戰略投資行為等各方面資訊綜合到一起來看,可以講,騰訊和微信團隊在這一系列事件背後所呈現出來的極度強大的操盤、佈局和產品規劃能力,是極度穩健且令人嘆服的。所謂頂尖高手的操盤,不外乎如此。

6.

隱忍,篤定,步步為營。這是當我們回望起微信這一路歷程時最容易發出的幾個感歎。

走到現在,終局臨近,微信終於借由“搜索”的更新吹響了它最後的衝鋒號。

假使不出意料,微信或會開始在今年基於小程式的特性和功能大量主動擴展各類電商、O2O服務商等的接入,“搜索”的視頻版塊下開始接入快手、微視等的視頻內容也很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並且,微信多半將會有意識的開始大量培養用戶使用“搜索功能”的習慣。

而一旦這一切都能如臆想般的進展順利,則微信的“OS念想”可期,騰訊也將有可能完全打破與阿裡在長期競爭中的均勢,全面佔據先手。

當然,阿裡也非等閒之輩,且不說電商領域的多年深耕細作,在新零售這樣有可能將會迸發出巨大能量從而左右戰局的領域,阿裡也早已布下重兵。因此,2018年的AT之爭,必將更高、更大、更針鋒相對,也更激烈。

從個人角度講,我頗有些左右搖擺——一方面,我會很希望看到張小龍治下的微信能夠大成,成為一款開創歷史級的產品,另一方面,站在市場角度,我又很不願意看到騰訊一家獨大,寡頭壟斷的態勢出現。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騰訊與阿里間這場曠世日久的大戰,以及微信的發展與成長全過程,無論最終成敗如何,都必將會永載商業、科技史冊。(完)

微信可能是史無前例的第一個。要知道,這是連Facebook、Google等都從未做到過的事情。

假使這一戰略構思真的能夠成功,微信可能將成為一款史無前例的極偉大產品,而騰訊也將會有機會成為商業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偉大公司。

2.

三節課在2016年就曾經有過評論:微信的發展或許可以被分為三個階段——IM階段、流覽器階段和OS階段。

如果回到一切的源初,微信最早是作為一款“通訊社交”類,也即是IM應用而存在的。

2011年1月,微信內測版本上線,此後,借由導入QQ的關係鏈和語音對講、附近的人、漂流瓶、搖一搖等一系列功能,在2011年底,微信用戶數已突破5000萬,此後又在2012年3月突破了1億大關。

迅猛的用戶增長趨勢下,2012年8月,微信上線了“微信公眾號”——它成為了微信在“流覽器階段”的代表性大招。

我們無從得知,微信公眾號究竟是更多出於高瞻遠矚的長線規劃,還是更多基於某種“小步快跑,不怕犯錯,敏捷反覆運算”的指導思想而誕生的,但至少,站在今天看起來,它的誕生和發展,具備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人人都知道,“內容”乃是互聯網世界中最高頻也最重要的基本服務形態,任何一款產品想要在互聯網世界中服務好使用者,大概率一定離不開內容,而當一個使用者面對海量內容,如何選擇和過濾也註定會成為剛需。

也因此,假使你能夠建立起一個海量內容的索引庫,並能夠做好分發,你註定將獲得巨大的商業價值,這也是百度所選擇的邏輯。

問題在於,PC時代,互聯網世界中承載“內容”的基本單元是“Web網站”,百度可以通過爬蟲高效爬取和收錄所有網站的幾乎所有內容,但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後,承載“內容”的基本單元變成了“APP”,而每一個APP之間,註定是隔絕的,很難將他們所提供的內容集中聚合到一起來分發給用戶,這令百度無計可施。

而App Store這樣的存在,也只能完成應用的分發,而無法實現對於“內容”的分發。

而微信對此的應對則是:把自己的海量使用者資源作為流量開放給內容創作者,邀請大量內容創作者入駐微信公眾號,在現有已經很成熟的Web內容生態和無數提供各式各樣豐富內容的App之外,完全從0開始再造一個獨立的內容生態出來。

這一決策要想實現,背後的難度可想而知。但,借由自身的海量流量和極為穩健的操盤策略,微信用了4年,真的做到了——截止到2016年底,微信用戶量超過9億,公號註冊帳戶則達到1777萬個,每年產生數以十億計的內容條目數。

至此,微信真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內容生態”——雖然它相比PC環境下百度作為搜尋引擎所能完成分發的網站數量和內容數量尚有不少缺失,用戶也缺乏“在微信中搜索”的習慣,但“海量流量+海量內容”生態的基本確立,已經足夠成為一個極為堅實的基礎。

3.

我猜,最晚在2014年年初,微信已經擁有了“要試著成為一個OS”的念想。

這一年春節,“微信紅包”橫空出世,生生從此前牢牢佔據著支付市場90%以上份額的阿裡支付寶手中撕開一道裂口,開始了在移動支付戰場上的攻城掠地,並在此後數年裡,成功導向了一出移動支付戰場上“暗度陳倉”式的好戲,一點點拉平與支付寶之間的支付市場份額差距,甚至開始有超越之勢。

有了海量流量+海量內容,可以完成人與內容的連結;而有了海量流量+支付工具屬性+使用者的支付使用習慣,則可以完成人與大量服務之間的連結。

相較於前者,後者更重,更難,但也離錢更近,具備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一個人,產生更大野心的前提,往往是ta獲得了更強的能力或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性。2014年的微信,很可能就是如此。

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才有了此後騰訊投資滴滴、美團、京東甚至是摩拜等等在內的一系列動作。

4.

2017年,是微信的用戶增速全面放緩,產品發展全面進入“成熟期”的一年。在這一年,張小龍和微信終於決定祭出自己為“OS階段”憋了許久的大招——2017年1月,微信“小程式”正式上線。

當時,三節課官方也有評論:

“從互聯網整體的發展和騰訊公司的整體戰略來看,過去的十年,互聯網解決了人與資訊、商品和人的連結,未來的十年一定是連結人與服務。

而服務更多的是垂直的、細分的、非標準的,騰訊自己做顯然是很難做到的,雖然騰訊也投資了大量的服務公司,但畢竟還有很多新興服務和潛在的服務無法概括進來,如果有一個產品能夠讓所有的服務都接入進來,在這個產品上能夠將服務與人直接連接,那顯然是價值巨大的。

小程式則有可能會擔負這個任務。一頭是7億使用者,一頭是服務提供者,通過微信平臺,將海量使用者與海量服務進行對接。”

2017年,三節課內部對於“小程式”所存有的另一種評論,是——

“小程式這種巨頭公司傾注全公司之力來打造的產品,不外乎兩個結果,要麼極度牛逼,要麼極度傻逼,很難存在中間態。”

然而,小程式上線後的走勢卻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它沒有快速走紅,也沒有快速衰落和消逝,相反,微信官方對於其的態度像是對待一位繈褓中的嬰兒一般,極度謹小微甚——在長達一年度的時間裡,微信始終以每1個月完成一些小更新和開放一些小功能,每3-4個月為小程式增加一點點流量入口的方式在呵護著它的成長。

不妨回顧一下2017年一整年裡小程式上線後的整個反覆運算進化過程——

2017年1月,首批小程式上線,僅面向機構,不支援遊戲、直播等應用;

2017年2月,微信開放微信搜索對於小程式的導流,但必須全名搜索才能查找到對應小程式;

2017年3月,微信小程式面向個人開發者開放,可與APP打通,“附近的小程式”開放;

2017年4月,微信開放長按識別小程式碼功能,支援公號關聯不同主體的小程式,群發文章可添加小程式;

2017年5月,上線“小程式資料助手”,支援即時查詢小程式資料,新增小程式頁面內支援轉發;

2017年6月,小程式新增推廣功能,支援自訂關鍵字,支援微信公號內圖片或文字連結打開小程式,新增通過小程式打開其他小程式功能;

2017年7月,小程式升級頁面體驗能力,升級使用者資訊和UnionID的獲取能力,公眾平臺新增小程式運維中心;

2017年8月,小程式新增新入口——微信群,支援小程式可關聯最多50個公眾號,支援附近的小程式可以直接找“餐飲”,微信開發者工具全新改版上線;

2017年9月,微信搜索框新增小程式快捷入口;

2017年10月,升級錄音、拍攝、音視頻播放等多媒體能力;

2017年12月,升級即時音視頻錄製及播放能力(可接入直播、線上授課等),新增連接Wifi和NFC能力。

不難看出,微信在試圖用一個更加漫長的週期來“養成”小程式,且小程式可能寄託著微信官方在電商、遊戲、O2O服務接入等諸多領域內的重大期望。

其中,張小龍還提到:特別擔憂小程式被一些行銷性很強的行為透支掉,因此寧願先緊後松,採取保守策略。

這基本可以解釋微信官方對於小程式的謹慎——恰因微信官方對小程式寄予的期望太過重要,所以才務求步步為營,生怕踏錯一步即招致滅頂之災,以使前功盡棄。

以這個角度看,已經度過了大眾期盼度和關注度最高點的小程式,在2018年可能已經越來越值得被看好。

5.

要想做成一個OS,一端是生態建設,引入海量內容和海量服務;另一端則是必須構建起自己的分發能力和分發規則。

假使真的擁有了海量內容和服務,微信生態下的分發,可能會存在兩個邏輯,一是依託於關係鏈、朋友圈的分發,二則可能是基於“搜索”、“查找”等行為而展開的分發。

前者,微信已十分成熟和穩定,而後者,微信則已經開始漸次展開。

我們不妨再來回顧一下微信產品內“搜索”功能的進化史——

2014年6月,“搜索”功能首次出現,僅支援查找聊天功能。可以看到,這個時候的“搜索”,還不具備“分發”的戰略意義,僅僅只是作為一個增強體驗的功能而出現的,也可以說,這一版本是一個探路的前哨兵。

2014年9月,微信搜索支持查找到包括公眾號、公眾號文章、收藏內容等在內的幾種內容,首次呈現出“向下分發”的戰略意義。

2015年1月,微信搜索支援搜索朋友圈的內容和附近的餐館。首次展現出希望通過“搜索”同時完成面向內容和服務進行分發的規劃。

2015年10月,朋友圈搜索可以指定好友及時間段,文章搜索可以搜索指定公眾號的歷史文章。

2017年1月,支援可以搜索到小說、音樂和表情。開始接入更多可被分發的服務和內容。

2017年5月,增加“看一看”和“搜一搜”兩個入口,被業內戲稱為“拳打百度,腳踢頭條”。

2017年9月,支援搜索查找小程式;

2018年3月,支持DAU超過500的小程式可通過搜索直達;

2018年4月15日,完成本文提到的更新,接入包括搜狗、知乎、微信讀書等應用內的內容。

如果把微信在搜索、小程式等方面的版本更新和騰訊旗下的戰略投資行為等各方面資訊綜合到一起來看,可以講,騰訊和微信團隊在這一系列事件背後所呈現出來的極度強大的操盤、佈局和產品規劃能力,是極度穩健且令人嘆服的。所謂頂尖高手的操盤,不外乎如此。

6.

隱忍,篤定,步步為營。這是當我們回望起微信這一路歷程時最容易發出的幾個感歎。

走到現在,終局臨近,微信終於借由“搜索”的更新吹響了它最後的衝鋒號。

假使不出意料,微信或會開始在今年基於小程式的特性和功能大量主動擴展各類電商、O2O服務商等的接入,“搜索”的視頻版塊下開始接入快手、微視等的視頻內容也很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並且,微信多半將會有意識的開始大量培養用戶使用“搜索功能”的習慣。

而一旦這一切都能如臆想般的進展順利,則微信的“OS念想”可期,騰訊也將有可能完全打破與阿裡在長期競爭中的均勢,全面佔據先手。

當然,阿裡也非等閒之輩,且不說電商領域的多年深耕細作,在新零售這樣有可能將會迸發出巨大能量從而左右戰局的領域,阿裡也早已布下重兵。因此,2018年的AT之爭,必將更高、更大、更針鋒相對,也更激烈。

從個人角度講,我頗有些左右搖擺——一方面,我會很希望看到張小龍治下的微信能夠大成,成為一款開創歷史級的產品,另一方面,站在市場角度,我又很不願意看到騰訊一家獨大,寡頭壟斷的態勢出現。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騰訊與阿里間這場曠世日久的大戰,以及微信的發展與成長全過程,無論最終成敗如何,都必將會永載商業、科技史冊。(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