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民網評:營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

總有一些瞬間, 在時間的河床上定格為永恆;總有一些光芒, 在發展的道路上標注出方向。

“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詐騙、攻擊、謾駡、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 ”兩年前的4月19日, 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詮釋了我國網路事業的發展規律, 深刻剖析了我國網路空間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機遇挑戰, 深刻指出了維護網路空間風清氣正的艱巨任務, 有效凝聚億萬線民的精神共識, 激發網信事業發展的磅礴力量。

揆諸於兩年來的客觀實際, 習近平總書記對網路發展的洞察可謂一語中的。

伴隨著網路的普及和技術的反覆運算, 網路空間良莠不齊的資訊內容開始野蠻生長。 近些年來出現的一些現象, 飽受線民詬病:直播亂象層出不窮, 低俗內容屢禁不止, 演算法推薦頻現漏洞, 電信詐騙時有發生……凡此種種, 不僅威脅網路安全, 更會荼毒精神信仰, 污染網路生態。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 ”網路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 符合人民利益。 網路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 不符合人民利益。 的確, 網路空間是虛擬的, 但運用網路空間的主體是現實的, 彌漫網路世界的風氣是可塑的。 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路文化可以滋養人心、滋養社會, 造謠生事、搬弄是非的輿論氛圍只會混淆視聽、激化矛盾。

沒有誰會喜歡在污水穢流裡“衝浪”, 也沒有人能在垃圾資訊中“淘寶”。 只有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才能構築讓億萬民眾放心安心的精神家園。

正所謂猛藥去重屙, 網路頑疾需要一記重拳以激濁揚清。 從內涵段子永久關停, 到快手抖音持續整頓, 網路空間正在掀起一場雷霆萬鈞的監管風暴。 加強網路空間治理, 加強網路內容建設, 時不我待。 對我國的互聯網企業而言, 這是一次挑戰, 也是一種機遇。 挑戰在於, 需要反思過去那種“躺著就能賺錢”的流量模式, 技術革新與內容監管必須雙管齊下, 承擔起維護網路生態的責任。 不能以維護網路秩序的名義發展停滯, 也不能以技術中立為由罔顧價值觀引領。

而機遇在於, 線民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旺盛, 互聯網普及程度已達到相當水準, “互聯網 ”已經成為推動創新發展、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新興領域。 提升創新活力, 更好服務群眾, 正當其時。

30多年前, 從中國發出的第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 “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從此揭開了中國人使用互聯網的序幕。 時空輪轉, 如今的中國正主動投身互聯網大潮。 我們相信, 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召開兩周年之際, 遵循高屋建瓴的發展指引, 明確網路主體的發展責任, 我們就能走上網信事業的康莊大道, 造福更多人民。

責編:楊海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