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釘”在一線清尾欠 心連群眾加勁幹

壽光日報訊 洛城街道呂家堯河村過去是有名的“老大難”村莊:村“兩委”班子不給力, 凝聚力不強, 村裡事幾乎沒人管, 村民怨言多、人心散。

呂家堯河村年前完成換屆選舉, 以李樹松為“領頭雁”的新班子挑起了村子發展的大樑。

對於這屆新班子, 不少村民期望頗高:希望新班子能解決此前困擾呂家堯河村多年的歷史遺留問題, 尤其是村裡200余戶村民積攢了18年的土地找補, 希望有一個明白的說法。 面對村情複雜、人心渙散的局面, 新班子決定先從“聚人心”抓起:“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村幹部只有實心實意地幹實事, 為村民排憂解難, 才能聚攏人心。 ”

“新官”剛上任就忙起來, 從解決民生實事入手, 本著先急後緩的原則, 村內工作穩步推進。 通過前期摸底, 新班子發現, 一個困擾村民30年的問題急需解決:村西的一條南北主街, 30年來一直駐紮著個“釘子戶”, 幾乎佔據了整條道路,

導致村民出行很受影響。 為此, 村“兩委”幹部經過反復、耐心地與戶主溝通, 重新給戶主規劃了宅基地, 讓其另建了新房。 最終, “堵”了這條南北大街30年的老房子得以拆除。 路通了, 出入方便了, 村民們齊聲叫好。 “原先一段十幾米的路要轉幾條胡同, 很不方便, 現在道路順暢了, 俺們老百姓心裡也通暢了, 村幹部這事幹得真不錯!”村民朱興仁說。

前期, 洛城街道要求各村摸底歷史尾欠, 李樹松深知:呂家堯河村情複雜, 各項工作一旦和其他村同步展開, 那麼必定先輸在“起跑線”上。 基於此, 李樹松和村“兩委”成員商量著“搶跑”一段, 在全街道農村綜合整治攻堅戰打響前, 提前介入尾欠征繳工作。

從3月底開始, 村“兩委”著手梳理歷史帳目:查帳、對賬、匯總……用了整整一周時間,

將涉及136戶、歷時31年的33萬餘元尾欠全部梳理清晰。 緊接著, 呂家堯河村利用廣播向全村下通知, 正式開始尾欠清理工作。 事情說起來容易, 做起來難。 “136戶村民, 起初到村委主動交納尾欠的屈指可數。 ”工作推進不動, 村“兩委”成員信心不動搖, 決定“包戶到人”, 村“兩委”成員挨家挨戶走, 一家一戶聊, 直到把村民的思想工作做通。

那段日子, 村“兩委”成員全部“釘”在一線:白天在村委對賬, 晚上上門做村民思想工作, 餓了吃點速食麵, 累了就趴在村委辦公桌上休息一會。 “說句玩笑話, 那幾天幾乎是‘說破了嘴、磨破了鞋’, 吃‘閉門羹’、坐‘冷板凳’更是常事, 最多的一戶足足上門跑了12趟!”村主任付學良的老父親生病住院,

他沒有離開崗位;婦女主任劉曉燕4歲的孩子發高燒, 她忙於工作無暇顧及……

村幹部的一舉一動, 村民們看在眼裡, 熱在心裡。 最終, 大夥被村幹部的真情實意打動, 20天時間, 33萬餘元尾欠全部收齊。 “征繳的尾欠, 我們將用於18年來積攢下的土地找補。 ”李樹松承諾說。

“道路平了, 垃圾清了, 路燈亮了……現在的呂家堯河, 越來越漂亮!”一件件關乎村民利益的實事, 一點一滴的真心付出, 讓村民們切實感受到了新班子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 村民付學忠說出了大夥的心聲:“新班子工作扎實, 為村裡、為老百姓幹了很多實事, 現在大夥心更齊, 村風更正, 建設美麗鄉村的精氣神兒和幹勁兒也更足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