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開拓者慌;猛龍穩;綠軍帥

開拓者VS鵜鶘

雙方對位:

開拓者:

利拉德VS隆多、特納VS霍樂迪、CJ麥科勒姆VS摩爾、阿米奴VS米羅蒂奇、努爾基奇VS大衛斯

鵜鶘:

霍樂迪VS利拉德、摩爾VSCJ麥科勒姆、隆多VS特納、大衛斯VS阿米奴、米羅蒂奇VS努爾基奇

在前瞻裡, 我對這組系列賽的預言就是會出現對位對不上的問題。 主要在努爾基奇防濃眉難受, 再加上米羅蒂奇的存在, 開拓者恐怕很難對上鵜鶘兩個提供空間的內線;雙方後場都矮, 鵜鶘外線必然有一個點體型對不上特納。

兩場比賽打完後, 我發現吃對位紅利的主要是鵜鶘, 開拓者沒占到什麼對位的便宜。 濃眉和米羅蒂奇高位站崗, 開拓者算是無可奈何。 反過來, 特納對鵜鶘後場的體型優勢利用的十分有限, G1還在低位打成了幾個回合, G2特納雖有幾個助攻, 但一分未得, 又受傷下場, 開拓者到後面幾乎都忘了這個對位優勢。

通常說, 失敗的一方先做調整,

可鵜鶘即使G1贏了, 他們在G2還是做了調整。 一個重要的變化是, 防守端, 他們守了4/5號位錯位, 讓米羅蒂奇對努爾基奇, 濃眉對阿米奴, 這招算是要了努爾基奇親命。 鵜鶘敢這麼擺, 實在是努爾基奇低位效率不佳給了他們信心, 開拓者開場就讓努爾基奇驗了一下米羅的成色, 結果發現低位打不動米羅, 鵜鶘就放了心, 甚至銜接段大膽的把米羅擺5號位, 開拓者一點沒轍。

這個對位防守端的好處是, 利拉德找努爾基奇擋拆, 鵜鶘包夾, 努爾基奇順下, 濃眉就在籃下等他, 努爾基奇面對大體型的濃眉, 終結差的老毛病又犯了, 各種放不進去。

但阿米奴很爭氣, 既然濃眉要放空他, 阿米奴上半場就堅決給了回應, 4個三分球全部來自上半場。

鵜鶘叫了暫停, 回來之後第一個回合, 濃眉就不敢放阿米奴太遠, 之後索性跟米羅蒂奇換回來去防努爾基奇了——開拓者的進攻就活了, 濃眉變成了夾擊的球員, 努爾基奇順下就沒有人體型能對上他, 各種終結暴扣就來了, 最後逼的鵜鶘在下半場又重新守了4/5號位錯位。

但這場比賽一個變數是, 努爾基奇下半場受傷退場, 開拓者用艾德-大衛斯、科林斯、阿米奴三人輪換內線, 擋拆的習慣被改變了。 鵜鶘這場比賽夾擊之瘋狂, 幾乎是無差別夾擊雙槍的擋拆, 不管雙槍找誰去掩護, 都要夾擊。 開拓者在下半場擋拆有點不會打了——並不是側翼給不出回應的問題, 下半場開拓者側翼一共出手了4個三分球, 進了2個——而是夾擊兇狠到雙槍乾脆出不了球,

或者出球偏慢錯失機會, 又或者出球後對友沒接好, 只有給接球難度相對低的, 外拆型內線科林斯傳球, 雙槍才給的比較容易, 但科林斯下半場三分球5中1, 給不出回應——這也不怪他, 因為他本來也沒有多准, 完全不是對面米羅蒂奇那種級別的大個射手。

因為比分落後, 雙槍越打越急, 到後面開始迷戀不找掩護的單挑幹拔, 或者擋拆不出球, 頂著夾擊強殺。 當然, 雙槍這麼幹不稀奇, 利拉德和CJ平時練的就是刀山火海勇往直前, 開拓者聯盟助攻最少的球隊不是沒有原因——擋拆搭檔終結差, 鋒線投射不穩定, 雙槍練強攻也是逼的。 可是強攻必然缺少穩定性, 神仙球始終是鐵的多, 進的少, 開拓者在0-2落後的情況下,

給他們這麼打的賭本不多了。

開拓者為什麼防不住鵜鶘呢?有幾個原因:

1.開拓者今天沒有優質護框資源在籃下。 努爾基奇受傷是一個原因, 但即使他不傷, 濃眉今天的跳投手感也很可能讓努爾基奇在籃下與高位之間疲於奔命。 米羅蒂奇就更不用說, 他可以非常穩的把開拓者一個內線拉到三分線外。 霍樂迪殺入籃下護框者是阿米奴時, 難度就降低了很多, 即使濃眉在低位, 對位的艾德-大衛斯也無法兼顧濃眉和小個持球人, 艾德-大衛斯撲小個稍微凶一點, 就被濃眉抄後門空接了。

2.開拓者雙槍防守端對不上霍樂迪。 按說開拓者和鵜鶘都有後場矮的問題, 開拓者整體還高一點, 但G2打完我發現, 開拓者高的特納意義不大, 他持球針對只是讓鵜鶘稍微皺一下眉頭。而霍樂迪對利拉德和CJ都有對抗優勢,開拓者這場比賽相當長的時間讓利拉德對霍樂迪,後者不用叫擋拆都可以強突過去。

3.霍樂迪的狀態暴走。霍樂迪雖說有持球幹拔中距離的能力,但也是短兩分更穩定,長兩分和三分波動大,今天這方面有點超常。用面框背打神技殺到籃下還能過掉努爾基奇上籃打進,霍樂迪基本是哈登級別的表現,如果整個系列賽都這麼猛,開拓者只能認了。

對於開拓者,第一個問題在努爾基奇回歸的情況下會稍微改善——變成防不出去被中距離射爆的煩惱;第二個問題需要他們儘量避免讓利拉德去對霍樂迪;第三個問題就看天了。

另外,今天開拓者基本是繞防隆多居多,跟G1比,這個選擇要好一些,但隆多也給出了一次三分回應。

進攻端,能說的就是開拓者在擋拆上要做的更好一些,比如多跟濃眉對位的球員擋拆,增加一些高位雙掩護。雙槍的確需要做一些單挑來避免夾擊,雙槍有這個能力,開拓者也有籃板球優勢,但是要趁早,不要在比分落後,心態崩盤的時候強行去打,也要避免對位霍樂迪那個人去頻繁單挑。

雖然開拓者0-2落後,但我還是覺得這輪系列賽不會那麼容易結束,開拓者還有調整的餘地,雙槍不會手感一直都這麼差。心態平和的好好打,還是有機會在客場延續系列賽懸念。

猛龍VS奇才

雙方對位:

猛龍:

洛瑞VS沃爾、阿奴諾比VS比爾、德羅贊VS波特、伊巴卡VS莫里斯、瓦蘭VS戈塔特

奇才:

沃爾VS洛瑞、波特VS德羅贊、比爾VS阿奴諾比、莫里斯VS伊巴卡、戈塔特VS瓦蘭

這組系列賽的懸念可能就...

這場比賽布魯克斯也有一點小心機。上一場奇才吃到了斯科特+莫里斯內線組合的甜頭,在比分落後的時候又想玩小陣容針對瓦蘭,結果進攻端打的著急各種失誤反而被打反擊,防守端小陣容又防不住瓦蘭,被懲罰的要死。

大中鋒的問題今天在猛龍和開拓者身上都反映了,鵜鶘和奇才都想針對,但瓦蘭在低位能幹倒90%的4號位,努爾基奇不行,這是區別所在。

奇才今天的防守,夾擊死,不夾擊也死。夾擊猛龍雙槍,被瓦蘭、伊巴卡、阿奴諾比們懲罰的鼻青臉腫,猛龍現在傳導球和角色球員們的把握度的確是進步很大,不是每個夜晚夾擊都能賭贏。可不夾擊的話,德羅贊實在太無解了,突破、中距離,甚至三分球都信手捏來,奇才根本防不了。

奇才今天能跟猛龍稍微掙扎一下,靠的是替補非常意外的打贏了猛龍替補。斯科特又發威了,低位元和定點精准,拿了20分,猛龍替補按說防守非常好,珀爾特爾和西亞卡姆倒是沒能限制住斯科特——連爆兩場,非常意外。範弗利特因為剛剛傷癒,沒打多久,狀態一般,猛龍替補還不是完全體,這個陣容挺需要範弗利特指揮的。

沃爾完成了領袖的責任,相比G1,猛龍防沃爾更堅決的收籃下,不給突破後的內傳內,也堅持擋拆繞防沃爾,給他中距離,沃爾今天中距離還算給出了回應。不過在第四節猛龍撤下瓦蘭,讓伊巴卡打中鋒,玩無限換防後,沃爾單挑有點打不動。

常規賽對猛龍大殺特殺的比爾又沒打出來...波特一個三分機會沒得到,猛龍限制角色球員三分球的能力的確有一套,奇才要想贏球,恐怕得指望沃爾維持表現的同時,比爾能狀態回暖,用擋拆和繞掩護後接球投籃上針對瓦蘭了。

以及,猛龍自己還得打的差。

如果考慮範弗利特健康回歸後,猛龍替補打出預期表現,就算德羅贊狀態回落一點,別忘了,洛瑞三分還沒開呢...

這麼一想,奇才夠嗆了。

凱爾特人VS雄鹿

雙方對位:

凱爾特人:

羅奇爾VS布萊德索、塔圖姆VS斯內爾、傑倫布朗VS米德爾頓、霍福德VS字母哥、貝恩斯VS亨森

雄鹿:

布萊德索VS羅奇爾、斯內爾VS塔圖姆、米德爾頓VS傑倫布朗、字母哥VS霍福德、亨森VS貝恩斯

一場典型的凱爾特人式合理神仙球。

通常來說,神仙球跟合理並不搭邊——什麼是神仙球,按張指導的話,就是:這球雖然進了,但不合理。

可凱爾特人就算進了神仙球,我也覺得他們打的合理——對,帥就是正義,所以少帥的球隊一切都代表合理!

好吧,我真不是開玩笑,雖然綠軍這場比賽進了不少神仙球,像莫里斯那些後撤步顏射三分唰唰進,傑倫布朗打板三分,拉金壓哨高難三分,這些球你都會相信不可能一直進。但你整場看完,會覺得綠軍比賽的完成度非常高——什麼叫比賽完成度?就是把比賽每個回合的攻防拆解分析,你會覺得綠軍對優勢的利用是充分的。

防守我覺得就不用多說了,G1已經說了很多。綠軍本應該便秘的進攻端,靠著一幫B級持球人——不對,應該叫B級得分手,他們打了不少繞掩護和手遞手,愣是打的風生水起。這是綠軍G2各種進攻類型得分分佈:

看了進攻分佈,有什麼感覺?

比賽中,仿佛都是強攻的神仙球,其實綠軍的進攻非常均勻。無球打的很多,你仔細觀察他們每個回合,都是有選擇的:

首先去做手遞手,有時候連續做幾次,其實大部分都不能掩護成功,綠軍進入季後賽後是傳球最多的球隊,但看比賽你不會感覺到,他們很多傳球其實發生在弧頂頻繁的手遞手;

如果不是連續手遞手,綠軍回合發起通常是手遞手沒出機會後,持球人立刻與高位另一個掩護人做擋拆配合;

也可能是從兩翼或者兜底線繞掩護出來接球,有機會則堅決出手,沒有機會立刻與高位傳球的策應大個做擋拆配合;

擋拆並不強行突破,如果發現進不去,立刻交給大個掩護人,重新做手遞手發起,或者分給45°另一個持球人,後者做定點突破二次發起。

綠軍每個回合的進攻發起,說複雜也不複雜,也不華麗,但是他們願意多做一點嘗試——萬一無球掩護出機會了,萬一手遞手出機會了,總比上來就強攻來的輕鬆不是?綠軍的這些無球並不做冒險的外傳內,也盡可能避免持球人突破到兩翼,被喜歡兩翼夾擊的雄鹿逼迫失誤。他們更像是一種多重選擇,能出機會最好,不行就轉入持球發起,最差的情況就是無球沒打成,擋拆沒打成,最後給霍福德或者外線哪位單打一個結束——然後非常幸運的打出神仙球。

在現有的球員條件下,你不能要求更多了。

綠軍的合理還體現在,他們非常清楚場上哪個對位是優勢點。比如第四節雄鹿擺出字母哥打中鋒,米德爾頓打四號位的陣容,這時候綠軍是門羅打中鋒,霍福德打四號位,莫里斯打三號位元的大陣容,字母哥對位元的是霍福德,門羅對米德爾頓是絕對優勢——於是綠軍毫不猶豫讓門羅懟,一直打到雄鹿變陣。

一點場上的對位優勢,綠軍都不會錯過,那些可能的變化,他們也許在賽前都做足了準備,誰對上誰能打,誰對上誰不要打,心裡都有譜吧——同時球員們還能完整的把這些準備執行下來。

綠軍在造失誤超強的雄鹿面前只失誤5次,神奇——當然,也是因為他們每個點能力平均,雄鹿乾脆放棄了夾擊;綠軍前場籃板優勢可以預見,畢竟雄鹿籃板球很爛,但綠軍轉換進攻都打的風生水起,這既不算他們強項,也是雄鹿防守強項,不得不佩服。

綠軍不會每個夜晚都這麼神仙的,但綠軍的防守會持之以恆,看起來字母哥在綠軍身上拿30出頭沒問題,但沒有跳投的他,想再往上拔高,怕是很難了。這輪系列賽,雄鹿想贏球,還得多幾個人發揮,不能只是字母哥和米德爾頓掄,布萊德索和派克需要打出表現呀,到目前為止,真的太差了。

他持球針對只是讓鵜鶘稍微皺一下眉頭。而霍樂迪對利拉德和CJ都有對抗優勢,開拓者這場比賽相當長的時間讓利拉德對霍樂迪,後者不用叫擋拆都可以強突過去。

3.霍樂迪的狀態暴走。霍樂迪雖說有持球幹拔中距離的能力,但也是短兩分更穩定,長兩分和三分波動大,今天這方面有點超常。用面框背打神技殺到籃下還能過掉努爾基奇上籃打進,霍樂迪基本是哈登級別的表現,如果整個系列賽都這麼猛,開拓者只能認了。

對於開拓者,第一個問題在努爾基奇回歸的情況下會稍微改善——變成防不出去被中距離射爆的煩惱;第二個問題需要他們儘量避免讓利拉德去對霍樂迪;第三個問題就看天了。

另外,今天開拓者基本是繞防隆多居多,跟G1比,這個選擇要好一些,但隆多也給出了一次三分回應。

進攻端,能說的就是開拓者在擋拆上要做的更好一些,比如多跟濃眉對位的球員擋拆,增加一些高位雙掩護。雙槍的確需要做一些單挑來避免夾擊,雙槍有這個能力,開拓者也有籃板球優勢,但是要趁早,不要在比分落後,心態崩盤的時候強行去打,也要避免對位霍樂迪那個人去頻繁單挑。

雖然開拓者0-2落後,但我還是覺得這輪系列賽不會那麼容易結束,開拓者還有調整的餘地,雙槍不會手感一直都這麼差。心態平和的好好打,還是有機會在客場延續系列賽懸念。

猛龍VS奇才

雙方對位:

猛龍:

洛瑞VS沃爾、阿奴諾比VS比爾、德羅贊VS波特、伊巴卡VS莫里斯、瓦蘭VS戈塔特

奇才:

沃爾VS洛瑞、波特VS德羅贊、比爾VS阿奴諾比、莫里斯VS伊巴卡、戈塔特VS瓦蘭

這組系列賽的懸念可能就...

這場比賽布魯克斯也有一點小心機。上一場奇才吃到了斯科特+莫里斯內線組合的甜頭,在比分落後的時候又想玩小陣容針對瓦蘭,結果進攻端打的著急各種失誤反而被打反擊,防守端小陣容又防不住瓦蘭,被懲罰的要死。

大中鋒的問題今天在猛龍和開拓者身上都反映了,鵜鶘和奇才都想針對,但瓦蘭在低位能幹倒90%的4號位,努爾基奇不行,這是區別所在。

奇才今天的防守,夾擊死,不夾擊也死。夾擊猛龍雙槍,被瓦蘭、伊巴卡、阿奴諾比們懲罰的鼻青臉腫,猛龍現在傳導球和角色球員們的把握度的確是進步很大,不是每個夜晚夾擊都能賭贏。可不夾擊的話,德羅贊實在太無解了,突破、中距離,甚至三分球都信手捏來,奇才根本防不了。

奇才今天能跟猛龍稍微掙扎一下,靠的是替補非常意外的打贏了猛龍替補。斯科特又發威了,低位元和定點精准,拿了20分,猛龍替補按說防守非常好,珀爾特爾和西亞卡姆倒是沒能限制住斯科特——連爆兩場,非常意外。範弗利特因為剛剛傷癒,沒打多久,狀態一般,猛龍替補還不是完全體,這個陣容挺需要範弗利特指揮的。

沃爾完成了領袖的責任,相比G1,猛龍防沃爾更堅決的收籃下,不給突破後的內傳內,也堅持擋拆繞防沃爾,給他中距離,沃爾今天中距離還算給出了回應。不過在第四節猛龍撤下瓦蘭,讓伊巴卡打中鋒,玩無限換防後,沃爾單挑有點打不動。

常規賽對猛龍大殺特殺的比爾又沒打出來...波特一個三分機會沒得到,猛龍限制角色球員三分球的能力的確有一套,奇才要想贏球,恐怕得指望沃爾維持表現的同時,比爾能狀態回暖,用擋拆和繞掩護後接球投籃上針對瓦蘭了。

以及,猛龍自己還得打的差。

如果考慮範弗利特健康回歸後,猛龍替補打出預期表現,就算德羅贊狀態回落一點,別忘了,洛瑞三分還沒開呢...

這麼一想,奇才夠嗆了。

凱爾特人VS雄鹿

雙方對位:

凱爾特人:

羅奇爾VS布萊德索、塔圖姆VS斯內爾、傑倫布朗VS米德爾頓、霍福德VS字母哥、貝恩斯VS亨森

雄鹿:

布萊德索VS羅奇爾、斯內爾VS塔圖姆、米德爾頓VS傑倫布朗、字母哥VS霍福德、亨森VS貝恩斯

一場典型的凱爾特人式合理神仙球。

通常來說,神仙球跟合理並不搭邊——什麼是神仙球,按張指導的話,就是:這球雖然進了,但不合理。

可凱爾特人就算進了神仙球,我也覺得他們打的合理——對,帥就是正義,所以少帥的球隊一切都代表合理!

好吧,我真不是開玩笑,雖然綠軍這場比賽進了不少神仙球,像莫里斯那些後撤步顏射三分唰唰進,傑倫布朗打板三分,拉金壓哨高難三分,這些球你都會相信不可能一直進。但你整場看完,會覺得綠軍比賽的完成度非常高——什麼叫比賽完成度?就是把比賽每個回合的攻防拆解分析,你會覺得綠軍對優勢的利用是充分的。

防守我覺得就不用多說了,G1已經說了很多。綠軍本應該便秘的進攻端,靠著一幫B級持球人——不對,應該叫B級得分手,他們打了不少繞掩護和手遞手,愣是打的風生水起。這是綠軍G2各種進攻類型得分分佈:

看了進攻分佈,有什麼感覺?

比賽中,仿佛都是強攻的神仙球,其實綠軍的進攻非常均勻。無球打的很多,你仔細觀察他們每個回合,都是有選擇的:

首先去做手遞手,有時候連續做幾次,其實大部分都不能掩護成功,綠軍進入季後賽後是傳球最多的球隊,但看比賽你不會感覺到,他們很多傳球其實發生在弧頂頻繁的手遞手;

如果不是連續手遞手,綠軍回合發起通常是手遞手沒出機會後,持球人立刻與高位另一個掩護人做擋拆配合;

也可能是從兩翼或者兜底線繞掩護出來接球,有機會則堅決出手,沒有機會立刻與高位傳球的策應大個做擋拆配合;

擋拆並不強行突破,如果發現進不去,立刻交給大個掩護人,重新做手遞手發起,或者分給45°另一個持球人,後者做定點突破二次發起。

綠軍每個回合的進攻發起,說複雜也不複雜,也不華麗,但是他們願意多做一點嘗試——萬一無球掩護出機會了,萬一手遞手出機會了,總比上來就強攻來的輕鬆不是?綠軍的這些無球並不做冒險的外傳內,也盡可能避免持球人突破到兩翼,被喜歡兩翼夾擊的雄鹿逼迫失誤。他們更像是一種多重選擇,能出機會最好,不行就轉入持球發起,最差的情況就是無球沒打成,擋拆沒打成,最後給霍福德或者外線哪位單打一個結束——然後非常幸運的打出神仙球。

在現有的球員條件下,你不能要求更多了。

綠軍的合理還體現在,他們非常清楚場上哪個對位是優勢點。比如第四節雄鹿擺出字母哥打中鋒,米德爾頓打四號位的陣容,這時候綠軍是門羅打中鋒,霍福德打四號位,莫里斯打三號位元的大陣容,字母哥對位元的是霍福德,門羅對米德爾頓是絕對優勢——於是綠軍毫不猶豫讓門羅懟,一直打到雄鹿變陣。

一點場上的對位優勢,綠軍都不會錯過,那些可能的變化,他們也許在賽前都做足了準備,誰對上誰能打,誰對上誰不要打,心裡都有譜吧——同時球員們還能完整的把這些準備執行下來。

綠軍在造失誤超強的雄鹿面前只失誤5次,神奇——當然,也是因為他們每個點能力平均,雄鹿乾脆放棄了夾擊;綠軍前場籃板優勢可以預見,畢竟雄鹿籃板球很爛,但綠軍轉換進攻都打的風生水起,這既不算他們強項,也是雄鹿防守強項,不得不佩服。

綠軍不會每個夜晚都這麼神仙的,但綠軍的防守會持之以恆,看起來字母哥在綠軍身上拿30出頭沒問題,但沒有跳投的他,想再往上拔高,怕是很難了。這輪系列賽,雄鹿想贏球,還得多幾個人發揮,不能只是字母哥和米德爾頓掄,布萊德索和派克需要打出表現呀,到目前為止,真的太差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