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大城市的“引才答卷”(聚焦引才用才)

當前, 西安、武漢、深圳等多地人才新政引發關注。 西安“一鍵落戶”、武漢啟動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深圳強化對高新技術人才吸引, 渴求人才、加快創新發展已成為很多城市的共識。

求才若渴的共識背後, 是每座城市不同卻又迫切的需求。 招什麼樣的人才?拿怎樣的“紅包”吸引?如何優化發展環境?招才、引才、留才, 是城市人才工作的必答題。 記者探訪西安、武漢、深圳三座城市, 調研他們的招才策略、引才成效和未來規劃。

——編 者

十六日, 迎來今年第三十萬個“新西安人”

落戶大門敞開之後

記者 張丹華

4月16日, 第三十萬個“新西安人”落戶。

1990年出生的小王是山西人, 陝西師範大學碩士, 在14日的一場招聘會上, 看到了戶籍民警在招聘會現場的落戶宣傳, 當場辦理落戶事宜, 後臺系統顯示, 他是2018年第三十萬個新落戶的西安人。

早已是西安人的張龍這兩個星期也頻繁出入派出所, “半個月幫家裡三個人辦了戶口, 一個堂弟, 兩個表妹。 ”

其中一個表妹張媛媛在許昌學院讀書, 今年大四, 打算畢業後到西安發展。

若按今年3月前的政策, 畢業生6月畢業才可落戶。 但3月22日, 西安市又推出“戶籍新政”, 在校大學生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就可以線上落戶西安。

戶籍政策不斷升級, 今年以來落戶人數超去年全年

去年3月1日, 西安市推出了被稱為“史上最寬鬆”的戶籍新政,

“三放四降”招納人才:放開普通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的落戶限制、放寬設立單位集體戶口條件、放寬對“用人單位”的概念界定, 降低技能人才落戶條件、降低投資納稅落戶條件、降低買房入戶條件、降低長期在西安市區就業並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員的社保繳費年限。

2018年第一季度, 西安戶籍政策又幾次調整:1月19日, 全市實行學歷落戶, 只憑身份證、畢業證即可申請辦理西安戶口。 2月1日, 西安戶籍新政進入2.0升級版, 縮短9類業務辦理時間, 簡化70%的證明材料, 一人遷入, 可舉家隨遷。 3月22日, 西安警方再次宣佈:全國在校大學生僅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兩證即可完成線上落戶。

3月23日當天, 西安落戶人數達到創紀錄的8050人, 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176人,

本科學歷3139人, 大專學歷1258人, 中專、技校學歷505人;人才引進367人。

2017年全年西安落戶人數257419人, 而2018年以來落戶人數已超去年全年, 前三個月落戶數是去年同期的11.5倍。 西安戶籍政策對人才的吸引力初顯成效。

此前八年只增40余萬人, 未實現城市總體規劃

“此前西安戶籍准入門檻較高, 導致人口增長比較緩慢。 一般要考上公務員或進了事業單位、大企業等才能落戶, 學歷落戶要研究生以上。 ”西安市公安局某工作人員介紹。

2008年西安常住人口數量為837.52萬人, 但截至2016年底, 常住人口僅為883.21萬人, 8年時間只增加了45.69萬人。 按照2008年5月出臺的《西安城市總體規劃創新創業大賽剛落下帷幕, 奪得國際賽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總冠軍的“Aeyesafe”項目團隊就決定落戶寶安,

獲獎專案中還有6個也初步達成落戶意向。

“很多‘海歸’專家願意來深圳, 看中的是深圳的區位優勢和發展活力。 ”招商局光明新區科技園有限公司市場部郭俊辰說, 入駐其園區的深圳市孔雀計畫團隊可獲資助經費1000萬元至1億元, 還有160萬—300萬不等的海外高層次人才補助、光明新區“鴻鵠計畫”補貼等支持。 “這些資助大部分是無償的, 對研發團隊有很強的吸引力。 ”

今年2月, 深圳印發《關於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 明確提出, 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籌集建設力度, 擴大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給實施;為海外人才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提高外籍人才簽證和工作便利度。 近年來, 深圳先後出臺多項人才政策,

從海外高層次人才可獲得最高300萬元經費補貼, 到新當選兩院院士每人給予100萬元工作經費和600萬元獎勵補貼;從支援事業單位科研人員離崗創業, 到“十三五”期間建設不少於30萬套人才住房, 在資金、制度、服務等方面加大對高新技術人才的吸引力度。

截至2018年3月31日, 深圳累計確認孔雀計畫人才3264人, 核發獎勵補貼資金11.2億元;截至2017年底, 認定海內外高層次人才9933人, 累計引進海內外留學人員10萬余人, 全市各類人才總量超過510萬人, 占常住人口的40.7%。

“深圳的吸引力不僅在人才政策本身, 更是由此展現了政府的決心和姿態。 ”在深圳創業的劉宗建認為, 不斷創新的人才機制是深圳長期保有競爭力的關鍵。

在深圳灣畔的全國首個人才主題公園內, 人才功勳牆、求賢閣、群英薈等建築向遊人傳遞著這座城市重視人才的理念。據瞭解,目前深圳正在醞釀“鵬城英才計畫”,將推出新一輪符合國際慣例、體現深圳特色、更具突破性的人才政策。

責編:楊海琴

人才功勳牆、求賢閣、群英薈等建築向遊人傳遞著這座城市重視人才的理念。據瞭解,目前深圳正在醞釀“鵬城英才計畫”,將推出新一輪符合國際慣例、體現深圳特色、更具突破性的人才政策。

責編:楊海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