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功利教育:坑娃、坑錢、坑智商

教 育

近年來, 功利教育觀大行其道, 培訓市場魚龍混雜, 推波助瀾。 不少家長架不住廣告“忽悠”, 老師“洗腦”, 報班花費成千上萬, 可到頭來沒讓孩子練就“開掛”本領, 反被部分培訓機構坑錢、坑娃、坑智商。 種種洗腦式行銷, 消費家長們的焦慮, 加劇揠苗助長的功利心, 違背了教育育人為本的初心。

文化裝門面, 教學靠“含糊”

廣告上寫著“經典誦讀為主、德藝薰陶為輔”, 課程內容“兼顧國藝、西方英文經典、書畫經典、音樂欣賞……”被古典文化深深吸引的家長劉女士咬了咬牙, 拿出17000元給5歲的兒子報了國學館。 沒想到孩子才上了一個月的課,

劉女士便大呼上當。

記者調查發現, 館內雖陳設古典, 但通風採光都不好。 教室裡, 讀經機播放著《孟子》, 老師在大聲誦讀, 但大部分五六歲的孩子顯然不感興趣, 在教室裡跑來跑去, 自己玩耍。 老師說不講解, 是“不想影響孩子對經文的理解”。

國學館提供的一本讀經教育的“科普”讓人哭笑不得:“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含糊過去!遇到不懂的文句怎麼辦?含糊過去!連續幾頁看不懂怎麼辦?含糊過去!”

劉女士的孩子讀了一些艱深晦澀的古文後感到很困惑, 問老師又從來得不到解釋, 以至於孩子出現不願碰古文書本的情況, 漸漸不喜歡上學了。

記者從當地教育局瞭解到, 該國學館沒有辦學資質, 未在教育局備案。 另據一些家長反映, 國學館安全衛生缺乏監管, 季節性流行病暴發時, 沒有任何通知, 導致孩子大面積發病。 過後, 國學館的老師竟在朋友圈裡解釋:“孩子生病是家長負能量導致的。 ”無奈之下, 劉女士和部分家長都為孩子選擇了退學。

升學當旗號, 誘導上“戰車”

“國學館的孩子從小背誦四書五經, 可享受名牌大學自主招生降60分的優惠, 這是多麼大的優勢!”“秒算無敵, 1分鐘算百題”……網上網下, 打著升學旗號對家長進行利益誘導式的洗腦十分常見。

記者在一家名為“腦力開發中心”的培訓機構門前,

看到10多位家長坐在椅子上等著孩子下課。 “我家孩子在這裡學習快一年了, 但似乎對他的成績沒有明顯幫助。 ”一位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家長說, 孩子一開始興趣很大, 但半年後就開始有些抵觸。 今天來之前還說不想上課了。 可交了那麼多錢, 硬著頭皮也得來。

這位元家長告訴記者, 體驗課上, 老師教的算術技巧使孩子計算速度明顯提高, 讓孩子覺得自己和《最強大腦》節目裡那些心算神童一樣厲害, 但這其實是假像, 不可持續。 “現在我和孩子都有些後悔, 剩下的課上完我們肯定不會續費了。 ”

在一家名為“朗碩教育”的培訓機構, 教研組老師給記者提供了一套總價高達16800元的“一對一輔導”方案。 該老師稱, 輔導老師是從周邊名校聘請的小學老師。 但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 恰恰是教育部前不久發文明令禁止的行為。

該老師說, 儘管教育部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 但部分學校的小升初“秘考”仍然存在。 不上培訓班, 家長很難獲知“秘考”資訊。

別讓功利教育觀害了孩子

教育專家認為,社會上各種忽悠性質的培訓熱,迎合了家長的功利需求,而培訓機構的焦慮行銷,又進一步刺激家長的功利教育觀,違背了教育從興趣出發、尊重人的成長規律等基本原則。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建議:將所有培訓機構都納入教育部門監管,由專家委員會審核培訓機構教學內容,實施風險保證金制度,避免機構收取學費後卷款而逃,減少有照無證、無照無證的教育機構游離在監管之外。此外,應完善社會多元評價體系,讓學生不擠在一個跑道比拼教育,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和興趣發展進行個性化規劃。

責編:吳 桐

編審:劉志軍、李 銳

家長很難獲知“秘考”資訊。

別讓功利教育觀害了孩子

教育專家認為,社會上各種忽悠性質的培訓熱,迎合了家長的功利需求,而培訓機構的焦慮行銷,又進一步刺激家長的功利教育觀,違背了教育從興趣出發、尊重人的成長規律等基本原則。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建議:將所有培訓機構都納入教育部門監管,由專家委員會審核培訓機構教學內容,實施風險保證金制度,避免機構收取學費後卷款而逃,減少有照無證、無照無證的教育機構游離在監管之外。此外,應完善社會多元評價體系,讓學生不擠在一個跑道比拼教育,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和興趣發展進行個性化規劃。

責編:吳 桐

編審:劉志軍、李 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