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詩詞版天氣預報:今日晴,局部地區有中到大雪

“昔我往矣, 楊柳依依”

在我等非專業人士眼中

楊與柳, 一向傻傻分不清楚

所以, 現在漫天飛揚的

到底是楊花還是柳絮呢

你是否和小詩妹一樣,

為了表示自己還年輕

很有心機地它們統稱為“毛毛”

然而事實上

往上多數一千年

這實在是個特別沒水準的稱呼……

最近, 不少城市都迎來了“局部地區有雪”的天氣。

比如這樣小雪飄飄的——

還有這樣大雪紛飛的——

有時候還會這樣雪虐風饕的——

“楊柳”是柳樹的一種,

所以古人眼中的柳絮和楊花, 都是“柳毛毛”。

舉例來說,

小龍女在絕情穀謊稱姓柳, 是因為過兒姓楊——

我必須和你成為一體,

才不要作為另一棵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當然, 由於城市綠化等原因,

現在我們看到的“楊花”很多都是真正的“楊毛毛”。

不過這都是生物學家需要考慮的事情,

我們, 讀詩就好。

春來飛絮惹煩憂

蕙蘭蹊徑失芳期, 風雨春深怯減衣。

卷箔高樓驚燕入, 揮弦遠目送鴻歸。

蜂催釀密愁花盡, 絮撲暄條妒雪飛。

欲識傷春多少恨, 試量衣帶忖腰圍。

——歐陽修《傷春》

雖然題為傷春, 卻讀不到太多的傷感。

也許是“目送歸鴻, 手揮五弦”的意境太過灑脫。

說起來, 柳絮總是被寫進春愁,

不知是否因為詩人們對它過敏而流淚呢?

歐陽先生大概是呼吸系統很過硬的,

因為他在表達春捂秋凍的養生之道之後,

還不忘“炫耀”一下自己又瘦了。

所以, 準確來講——

三月徒傷悲, 四月能減肥。

送別時分愁更愁

童稚情親四十年, 中間消息兩茫然。

更為後會知何地, 忽漫相逢是別筵。

不分桃花紅勝錦, 生憎柳絮白於綿。

劍南春色還無賴, 觸忤愁人到酒邊。

——杜甫《送路六侍禦入朝》

跟大詩人做小夥伴, 一不小心就要名傳千古。

汪倫走了這條路線,這位“路六侍禦”也是如此。

偶然遇見童年時代的玩伴,

一向沉鬱頓挫的杜甫也會撒撒嬌、碎碎念。

剛重逢就要分別,心裡不高興,就埋怨劍南春——

桃花那麼紅,柳絮那麼白,想氣死寶寶嗎?

簡直太沒天理!趕緊來喝一杯!

紅顏自古悲白頭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毬。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歎今生、誰拾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林黛玉《唐多令·詠絮》

任何天氣現象在黛玉看來都是個“愁”字,

柳絮嫁與東風明明是柳絮心甘情願的事,

卻被說成是命薄。

的確,沒有哪個女孩子能比林妹妹更沒安全感了。

父母不在,姥姥兒孫太多忙不過來,

姐妹一團團卻各懷心思,

最要命的是還有個不靠譜的寶玉……

親情、友情和愛情的小船都說翻就翻。

話說回來,林黛玉的情懷揣摩得太多,

一時都忘了這詞其實是曹雪芹寫的了吧?

多情總被無情休

二月楊花輕複微,春風搖盪惹人衣。

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薛濤《柳絮》

這首詩中的柳絮並不是比喻薛濤自己,

而是負心薄幸的情郎——元稹。

元稹第一次見到薛濤,便愛得情深意切。

專門寫詩誇讚道

錦江滑膩峨嵋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結果一遇到劉采春,便馬上忘了舊情。

連“曾經滄海”的元稹都這樣無情,

風塵飄零的薛濤也只能寫首詩,

輕輕淺淺地諷刺一下罷了,更多的是無奈自嘲吧!

唯有孩童最逍遊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飛向別人家。

誰能更學孩童戲,尋逐春風捉柳花。

——白居易《楊柳枝》

小時候有沒有收集過柳絮?

只能輕捧而不能狠抓,越是橫著心撲越撲不到,

很多事都如此。

而當年捉來的柳絮都做了什麼,

真是一點兒也想不起來了。

古詩中有“柳絮替蠶綿”的句子,著實是又閑又有耐心。

不知為什麼,不合時宜地想起了“鞭打蘆花”的故事,

估計那位可惡的後媽如果是在春天做衣裳,

大概就會動滿天柳絮的歪腦筋了。

唱酬千古話風流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閑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旋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章楶《水龍吟·燕忙鶯懶芳殘》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詩人們增進友情的方式很多,

其中一樣就是互相唱和。

蘇軾的詩詞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唱和之作,甚至還會自唱自和,可謂自我娛樂的典範。

蘇軾是真心讚美章質夫的,他用了“妙絕”一詞,

因為這首詞的意境很歡快,

在詠絮的作品中也算別出心裁。

他因此遲遲不敢和韻,

結果和完之後反倒比原作還好。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

“東坡楊花詞,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

這就好比跟學霸比成績,你好不容易考了100分,

結果他默默地做出了附加題……

心累!上哪說理去呢?

年年二月暮,

散亂雜飛花。

雨過微風起,

狂飄千萬家。

打一植物

無風才到地,

有風還滿空。

緣渠偏似雪,

莫近鬢毛生。

打一植物

你這麼聰明,一定已經知道答案了。去讓小夥伴猜猜看吧!不要忘了順便推薦TA關注“詩詞中國”哦!

順便留言告訴小詩妹:

你所在的城市,現在是什麼“降雪”級別?

長按·識別·關注

微信號:shicizg

喚醒生命中的詩意

汪倫走了這條路線,這位“路六侍禦”也是如此。

偶然遇見童年時代的玩伴,

一向沉鬱頓挫的杜甫也會撒撒嬌、碎碎念。

剛重逢就要分別,心裡不高興,就埋怨劍南春——

桃花那麼紅,柳絮那麼白,想氣死寶寶嗎?

簡直太沒天理!趕緊來喝一杯!

紅顏自古悲白頭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毬。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歎今生、誰拾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林黛玉《唐多令·詠絮》

任何天氣現象在黛玉看來都是個“愁”字,

柳絮嫁與東風明明是柳絮心甘情願的事,

卻被說成是命薄。

的確,沒有哪個女孩子能比林妹妹更沒安全感了。

父母不在,姥姥兒孫太多忙不過來,

姐妹一團團卻各懷心思,

最要命的是還有個不靠譜的寶玉……

親情、友情和愛情的小船都說翻就翻。

話說回來,林黛玉的情懷揣摩得太多,

一時都忘了這詞其實是曹雪芹寫的了吧?

多情總被無情休

二月楊花輕複微,春風搖盪惹人衣。

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薛濤《柳絮》

這首詩中的柳絮並不是比喻薛濤自己,

而是負心薄幸的情郎——元稹。

元稹第一次見到薛濤,便愛得情深意切。

專門寫詩誇讚道

錦江滑膩峨嵋秀,幻出文君與薛濤

結果一遇到劉采春,便馬上忘了舊情。

連“曾經滄海”的元稹都這樣無情,

風塵飄零的薛濤也只能寫首詩,

輕輕淺淺地諷刺一下罷了,更多的是無奈自嘲吧!

唯有孩童最逍遊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飛向別人家。

誰能更學孩童戲,尋逐春風捉柳花。

——白居易《楊柳枝》

小時候有沒有收集過柳絮?

只能輕捧而不能狠抓,越是橫著心撲越撲不到,

很多事都如此。

而當年捉來的柳絮都做了什麼,

真是一點兒也想不起來了。

古詩中有“柳絮替蠶綿”的句子,著實是又閑又有耐心。

不知為什麼,不合時宜地想起了“鞭打蘆花”的故事,

估計那位可惡的後媽如果是在春天做衣裳,

大概就會動滿天柳絮的歪腦筋了。

唱酬千古話風流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閑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旋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章楶《水龍吟·燕忙鶯懶芳殘》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詩人們增進友情的方式很多,

其中一樣就是互相唱和。

蘇軾的詩詞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唱和之作,甚至還會自唱自和,可謂自我娛樂的典範。

蘇軾是真心讚美章質夫的,他用了“妙絕”一詞,

因為這首詞的意境很歡快,

在詠絮的作品中也算別出心裁。

他因此遲遲不敢和韻,

結果和完之後反倒比原作還好。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

“東坡楊花詞,和韻而似原唱;章質夫詞原唱而似和韻”

這就好比跟學霸比成績,你好不容易考了100分,

結果他默默地做出了附加題……

心累!上哪說理去呢?

年年二月暮,

散亂雜飛花。

雨過微風起,

狂飄千萬家。

打一植物

無風才到地,

有風還滿空。

緣渠偏似雪,

莫近鬢毛生。

打一植物

你這麼聰明,一定已經知道答案了。去讓小夥伴猜猜看吧!不要忘了順便推薦TA關注“詩詞中國”哦!

順便留言告訴小詩妹:

你所在的城市,現在是什麼“降雪”級別?

長按·識別·關注

微信號:shicizg

喚醒生命中的詩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