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揭秘日本刀的原型,唐朝陌刀為何會在歷史上消聲覓跡?

陌刀是一種超豪華的作戰武器, 直接影響後來的世界名刀--日本武士刀的形成。

陌刀的興起是在隋朝, 盛行則是唐朝, 是唐朝專門用來對付遊牧民族,

尤其是對付擅長騎兵的突厥而裝備的。

我們知道, 中原王朝歷來的主要威脅都來自北方(其實今天也是), 因為北方的遊牧民族有好馬, 遊牧民族又是天生的騎兵, 騎兵自然強大, 而騎兵對於步兵有著天生的優勢, 因為騎兵相對於步兵, 機動性和衝擊力的優勢實在太大。 如果非要具體比喻, 騎兵和步兵的比較就相當於今天快速坦克部隊和步兵部隊的比較, 你想想騎兵的優勢有多大。

為了對付遊牧民族的騎兵, 唐朝開始大量裝備這種對付騎兵的武器--陌刀。

陌刀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刀重

一般來說唐陌刀重15斤, 唐朝的一斤相當於今天的660克, 所以放在今天應該是20斤左右, 重刀的劈砍拼刺效果會明顯增強。

二、刀長

陌刀基本是1米3到2米3之間, 其中刀柄的長度大概在40釐米左右, 這樣, 整個刀身的長度就長。 長刀對於的防護範圍和攻擊範圍以及劈砍的力度會明顯增強。

三、品質過硬

這也是陌刀的靈魂所在。 陌刀製作工藝極為繁瑣, 為了對付衝擊力比較強的騎兵,

陌刀的品質肯定是要特別過硬, 否則即使在騎兵衝擊的時候擊中了對方, 陌刀本身也會斷裂彎曲從而失去持續作戰能力。 所以陌刀工藝繁雜, 保證了其鋒利和剛硬。

騎兵使用陌刀時, 借助馬的速度揮刀, 會如砍瓜切菜一般所向披靡。 步兵使用陌刀對付騎兵, 往往是步兵手持陌刀, 拍成整齊的人牆, 刀尖沖前, 形成了密集而恐怖的刀牆。 敵方騎兵衝鋒時, 步兵雙手持刀, 腰部發力, 人刀合一, 上砍人首, 下砍馬腿, 敵兵的衝擊力反而轉化成了步兵的砍殺力, 對付騎兵的效果很明顯。

唐朝和日本交流活躍, 陌刀與橫刀的工藝逐漸傳到了日本, 發展成了後來的武士刀。 宋朝以後, 由於工藝簡單, 成本廉價, 好保養, 要求比較低的大刀,

長矛, 長斧更好地裝備了步兵, 陌刀逐漸退出並且最終失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