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 家風淳樸令人敬》 一一王德明家風採訪記

編者的話:

我們《白浪情之友》群友、原鐵道兵四師20團政治處幹事朱合順轉業後, 一直從事宣傳工作, 是位有心人, 他利用休閒時間走門串戶, 收集發掘了許多充滿正能量、閃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人和事, 我們現發給大家共同分享。 讓我們為他點贊!

《白浪情之友》《 家風淳樸令人敬》

一一王德明家風採訪記

作者:朱合順

到汝南縣退休幹部王德明家採訪時, 我瞭解到這樣一組數字, 他家40口人中, 本科生16人、研究生3人、博士生1人, 科級幹部9人、處級幹部2人, 退伍軍人5人, 黨員19人。 有10人獲得省榮譽稱號, 5人受到國家表彰。

我在為王德明老人家, 人才輩出感到驚喜的同時, 也被他淳樸的家風, 傳統的家教所感染。

(王德明全家福)

責任重如山

1942年, 王德明出生在泌陽縣羊冊鎮農民家中, 弟妹5人, 父親早年病逝。 1963年, 王德明南陽師專畢業被分配到省建築學校任教, 愛人王淑珍挑起了贍養母親、扶養弟妹、操持家務的重任。

她起早貪黑, 夜以繼日, 忘我勞動。 每天做好飯, 她先給婆母端去, 讓弟妹先吃, 自己吃在最後。 她認為婆母年邁需要補養, 弟妹年幼需要營養, 自己吃不飽沒關係, 在那特殊的年代裡吃不飽是常有的事。 正值青春年華的王淑珍因營養不良, 勞動強度大顯得面黃肌瘦。 弟妹們看在眼裡, 記在心上。 他們主動幫助嫂嫂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每當看到弟妹們幹活, 她都說:你們還小, 要把心思用在學習上。 嫂子關愛弟妹, 弟妹尊敬嫂子。

王德明深知自己責任重大, 他與愛人攜手並肩擔當起贍養母親, 扶養弟妹的重任。 工作中拼搏創新, 奮發向上, 先後任教師、班主任、校團委書記;生活上艱苦樸素,

節衣縮食, 把節約的錢寄回家, 用在贍養老人和供應弟妹上學。 哥嫂的疼愛是無形的動力, 激發了弟妹的學習熱情。 二弟、妹妹初中畢業, 因當時高中不招生而在家務農, 三弟四弟高中畢業, 應徵入伍後, 均考上軍事院校, 妹妹經過個人努力後成為鄉領導幹部。 這在當時特殊時期的農民家庭, 一家出3個大學生, 2名初中生, 是絕無僅有的。 每當談到這些弟妹們都誇是哥嫂辛勤努力的結果。

(王德明)

百善孝為先

在王德明的家庭成員中, 愛老敬老體現的淋漓盡致。 尤其愛人王淑珍堪稱敬老楷模。 她視婆母勝親母, 與婆母相處近44年, 婆媳未吵過一次嘴, 未惹老人生過氣。 在生活困難時期, 她總是想著婆婆, 有好的先讓婆婆吃, 有衣先讓婆婆穿;婆母病重期間, 她端飯喂藥, 擦身按摩, 直到婆母病逝。 嫂子做出樣子, 弟媳也不甘示弱, 有的給婆母購時尚衣服, 做可口飯菜讓婆母享受;有的帶婆母外出旅遊名勝古跡, 欣賞自然風光;有的適時給婆母送去零花錢, 讓其領略晚輩真愛。

婆母病逝後, 四弟認為自己忙於工作, 照顧母親少一些, 負擔了母親全部安葬費 , 儘管兄妹爭相負擔, 還是四弟負擔了大部分費用。

王德明夫妻愛老敬老美德影響著晚輩, 兒媳、女婿對其敬愛有加。 兩個媳婦過門二十多年來, 沒有惹他們生過氣, 一年四季買來時尚服裝讓他們穿, 平時買來各種水果讓他們吃。 她們說:“為了這個家二老辛苦一輩子, 老了不能再受委屈”。 2008年淑珍老人得了類風濕關節炎, 大兒媳婦知道後, 立即在網上查專科醫院。 當查到湖南一所專科醫院後, 第二天便由大兒子開車, 兒媳陪同到湖南專科醫院治療。 王淑珍老人還患有心臟病, 每年都要住院治療一、兩次, 每次住院都是兒子、媳婦輪流值班護理, 同房的病友羡慕的說:“沒見過這樣孝順的兒子媳婦”。

(兒媳攙扶著婆婆一起上山)

王德明夫妻都是近80歲的人了,每年都要外出旅遊兩次。每次外出旅遊都是兒子買車票,兒媳準備好旅差費及必用品。大兒媳劉麗還一再安慰老人,在外一定要捨得花錢,不能虧待自己,錢用完了我給寄。這些年來,王德明夫妻遊覽了全國許多山川美景,還到過亞歐10多個國家。

(全家一起旅遊)

愛國情義真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王德明老人既有愛家之德,也有保國之志。每次國難當頭,他都能做出保家衛國之舉。珍寶島事件時,他勸三弟應徵入伍,以實際行動支援抗蘇戰爭。1979年,他勸四弟應徵入伍,為對越自衛反擊戰助力。台海局勢緊張之時,他動員王家後輩應徵入伍,以示捍衛祖國統一意志。四川地震時,王德明全家人積極行動捐款捐物。王德明率領縣老年書協人員義寫,把所得款全部捐贈汶川,以實際行動支援汶川人民抗震救災。王德明家訓中寫道:“有能力為國盡力,無能者不能做損國害民之事”。全家人把此訓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時刻鞭策自己。他家9名科級幹部,2名正處級幹部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忠於職守,廉潔奉公,為國盡力,為民排憂,展現了王氏家族人的風彩。

(拿話筒者為王德明)

王德明老人退休後,被縣聘到關工委工作。他保持艱苦奮鬥,忘我工作精神,深入鄉村學校調查研究,探索新形勢下未成年教育新經驗。他經常到學校為師生做報告,進行党的優良傳統、法律法規、傳統美德教育,培養學生艱苦奮鬥,拼搏創新,奮發向上的精神。他還積極參與創建省衛生城市、整頓交通次序、除惡打黑等縣委中心工作。他的努力得到組織的信任,被評為駐馬店市老幹部工作先進個人,全國關工委工作先進個人。

和諧一家親

王德明與王淑珍結婚54年,夫妻恩愛,相濡一沫。王德明在領導崗位多年,盡職盡責,廉潔奉公。妻子盡心竭力支持丈夫工作,家務做得有條有理。王德明弟兄四人,哥哥疼愛弟弟,弟弟尊敬哥哥,相處幾十年沒紅過臉。妯娌之間,和陸相處。嫂嫂為這個家付出多一些,幾弟媳逢年過節都帶著禮品看望嫂子,生日上門慰問。王德明家庭能呈現這樣的局面,與他家建立長效家風機制有密切關係。

(一家人和樂融融)

在多年的實踐中,家庭完善了家譜家規和家訓,並認真監督執行。王德明被推薦為族長,負責家風家教的日常工作。家族每年都要召開總結表彰會,家庭成員向族長彙報一年的工作。總結成績,表彰先進,查找問題,完善措施,推動家風建設健康發展。家庭開展我為家族添光彩活動,家庭成員積極參于,激發了工作執情。家庭沒立了獎勵基金,從參加工作的家庭成員中提取一定比例資金作為獎勵基金。基金主要用於家庭成員在學習、工作取得突出成績者,如入黨、提升、晉級、升學,極大地調動了家庭成員的學習工作積極性。

(獲駐馬店市五好家庭榮譽稱號)

作者簡介:朱合順,鐵道兵20團組織幹事,轉業後,在河南省汝南任宣傳部副部長,廣電局局長至退休。

同房的病友羡慕的說:“沒見過這樣孝順的兒子媳婦”。

(兒媳攙扶著婆婆一起上山)

王德明夫妻都是近80歲的人了,每年都要外出旅遊兩次。每次外出旅遊都是兒子買車票,兒媳準備好旅差費及必用品。大兒媳劉麗還一再安慰老人,在外一定要捨得花錢,不能虧待自己,錢用完了我給寄。這些年來,王德明夫妻遊覽了全國許多山川美景,還到過亞歐10多個國家。

(全家一起旅遊)

愛國情義真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王德明老人既有愛家之德,也有保國之志。每次國難當頭,他都能做出保家衛國之舉。珍寶島事件時,他勸三弟應徵入伍,以實際行動支援抗蘇戰爭。1979年,他勸四弟應徵入伍,為對越自衛反擊戰助力。台海局勢緊張之時,他動員王家後輩應徵入伍,以示捍衛祖國統一意志。四川地震時,王德明全家人積極行動捐款捐物。王德明率領縣老年書協人員義寫,把所得款全部捐贈汶川,以實際行動支援汶川人民抗震救災。王德明家訓中寫道:“有能力為國盡力,無能者不能做損國害民之事”。全家人把此訓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時刻鞭策自己。他家9名科級幹部,2名正處級幹部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忠於職守,廉潔奉公,為國盡力,為民排憂,展現了王氏家族人的風彩。

(拿話筒者為王德明)

王德明老人退休後,被縣聘到關工委工作。他保持艱苦奮鬥,忘我工作精神,深入鄉村學校調查研究,探索新形勢下未成年教育新經驗。他經常到學校為師生做報告,進行党的優良傳統、法律法規、傳統美德教育,培養學生艱苦奮鬥,拼搏創新,奮發向上的精神。他還積極參與創建省衛生城市、整頓交通次序、除惡打黑等縣委中心工作。他的努力得到組織的信任,被評為駐馬店市老幹部工作先進個人,全國關工委工作先進個人。

和諧一家親

王德明與王淑珍結婚54年,夫妻恩愛,相濡一沫。王德明在領導崗位多年,盡職盡責,廉潔奉公。妻子盡心竭力支持丈夫工作,家務做得有條有理。王德明弟兄四人,哥哥疼愛弟弟,弟弟尊敬哥哥,相處幾十年沒紅過臉。妯娌之間,和陸相處。嫂嫂為這個家付出多一些,幾弟媳逢年過節都帶著禮品看望嫂子,生日上門慰問。王德明家庭能呈現這樣的局面,與他家建立長效家風機制有密切關係。

(一家人和樂融融)

在多年的實踐中,家庭完善了家譜家規和家訓,並認真監督執行。王德明被推薦為族長,負責家風家教的日常工作。家族每年都要召開總結表彰會,家庭成員向族長彙報一年的工作。總結成績,表彰先進,查找問題,完善措施,推動家風建設健康發展。家庭開展我為家族添光彩活動,家庭成員積極參于,激發了工作執情。家庭沒立了獎勵基金,從參加工作的家庭成員中提取一定比例資金作為獎勵基金。基金主要用於家庭成員在學習、工作取得突出成績者,如入黨、提升、晉級、升學,極大地調動了家庭成員的學習工作積極性。

(獲駐馬店市五好家庭榮譽稱號)

作者簡介:朱合順,鐵道兵20團組織幹事,轉業後,在河南省汝南任宣傳部副部長,廣電局局長至退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