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教育部推進“新工科”建設 這些專業被“點名”

日前, 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畫》(簡稱《計畫》), 要求推進“新工科”建設, 重視人工智慧與電腦、控制、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 形成“人工智慧+X”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 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慧+X”複合特色專業、建立50家人工智慧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計畫》指出, 人工智慧正引發可產生鏈式反應的科學突破、催生一批顛覆性技術, 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根據《計畫》, 到2030年, 高校要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人才高地,

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計畫》的重點任務包括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基礎理論研究, 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核心關鍵技術創新, 完善學科佈局, 加強重點領域應用, 推進智慧教育發展。

根據《計畫》, 將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適當增加研究生招生指標;探索建立以高校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國家級創新平臺、省部級創新平臺等為支撐, 強化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模式;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等國家重大人才工程中, 加大向人工智慧領域優秀人才的傾斜力度。

01

“新工科”是什麼?

教育部辦公廳近日也印發《關於公佈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認定612個專案為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案。

《通知》稱, “新工科”建設是主動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戰略行動, 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特徵的新經濟呼喚“新工科”, 國家一系列重大戰略深入實施呼喚“新工科”, 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呼喚“新工科”, 提升國家硬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呼喚“新工科”。

《通知》指出, 要把握好“新工科”建設的內涵, 統籌考慮“新的工科專業、工科的新要求”, 加快培養新興領域工程科技人才, 改造升級傳統工科專業, 主動佈局未來戰略必爭領域人才培養。 創新大學組織形式, 促進“理工”“工工”結合、“工醫”“工農”“工文”交叉。

工科優勢高校要對工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發揮主體作用;

綜合性高校要對催生新技術和孕育新產業發揮引領作用;

地方高校要對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發揮支撐作用。

鼓勵部屬高校統籌使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專項經費;鼓勵“雙一流”建設高校將“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納入“雙一流”建設總體方案。

02

“新工科”的未來願景

“大學也許應該強制性地讓學生拿出一到兩個學期的時間, 完全泡在實踐中。 ”日前, 在由天津大學主辦的“工科優勢高校新工科建設研討會”上, 清華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楊斌呼籲, 要改變工科人才培養不接地氣的現狀, 只有靠 “產業高手進入校園課堂, 學生走入產業真刀真槍”。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指出,

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動能轉換、方式轉變、結構調整的繁重任務, 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蓬勃興起。 工程教育與產業發展緊密聯繫、相互支撐, 新產業的發展要靠工程教育提供人才支撐, 特別是應對未來新技術和新產業國際競爭的挑戰, 必須主動佈局工程科技人才培養, 提升工程教育支撐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鐘登華認為, 新工科的特徵是戰略型、創新性、系統化、開放式。 新工科的內涵是以應對變化、塑造未來為建設理念, 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調與共用為主要途徑, 培養多元化、創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為未來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

03

“新工科”包含哪些專業

近日公佈的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名單,

包括了202個“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和410個“新工科”專業改革類項目。

其中, “新工科”專業改革類涵蓋了19個項目群。

來看部分“新工科”專業速覽:

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

本科專業中和大資料相對應的是“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專業, 它是2015年教育部公佈的新增專業。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新興交叉複合型學科,數學、統計學、電腦三大塊課程必須有。各高校在這幾門背景學科的基礎上,交叉融合其他的專業知識技能。

目前,大資料主要有三大就業方向:大資料系統研發類、大資料應用開發類和大資料分析類。具體崗位如:大資料分析師、大資料工程師等。大資料分析師是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收集來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強調的是資料的應用,側重於統計層面內容。比如做產品經理,可以通過資料建立金融模型,來推出一些理財產品。而大資料工程師則側重于技術,主要是圍繞大資料平臺系統級的研發,偏開發層面。

機器人工程

智慧型機器人是集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全球定位導航、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資料、自動化等多種學科和技術的產物。

按照工信部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將達到100萬台,大概需要20萬工業機器人應用相關從業人員。這就意味著,未來平均每年需要培養3萬名以上的工業機器人應用人才。

物聯網工程

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兩大類,學生主要學習研究資訊流、物質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轉換的方法和技術,有著很強的工程實踐特點。學生需要學習包括電腦系列課程、資訊與通信工程、類比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安全技術等幾十門課程,同時還要打牢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另外,優秀的外語能力也是必備條件,因為目前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國家,學生需要閱讀外文資料和應對國際交流。

因為物聯網是個交叉學科,涉及通信技術、傳感技術、網路技術以及RFID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等多項知識,但想在本科階段深入學習這些知識的難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聯網研究院從事核心技術工作的職位都要求碩士學歷,因此本科畢業生可從與物聯網有關的知識著手,找准專業方向、夯實基礎,同時增強實踐與應用能力。

智慧科學與技術

智慧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是一門融合了電氣、電腦、傳感、通訊、控制等眾多學科領域,多學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學科專業。它涉及機器人技術、微電子機械系統、以新一代網路計算為基礎的智慧系統,及與國民經濟、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智慧技術與系統等。

該專業主要面向的就業領域包括電子資訊、自動控制、電腦、智慧科學與技術等,畢業生主要從事產品開發、系統測試、技術支援與諮詢、產品銷售等工作,以及各類學校及科研院所從事相應的教學、科研等工作。

智慧電網資訊工程

智慧電網資訊工程涉及到的學科領域和類別較寬廣,涵蓋電氣工程、能源技術、資訊技術、控制技術、電腦等領域。智慧電網資訊工程專業主要包括電網和資訊工程兩部分,電網傳輸的是能量,屬於強電;無線電、電子、通信、網路傳輸的是信號,是以弱電為主。所以,專業課包括“強電”和“弱電”兩部分。

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各行業對電力的依賴消耗明顯增強,對供電可靠性及電能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為此,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將目光聚焦在電網建設上,希望把本國電網建設成具有高效、清潔、安全、可靠和互動特徵的智慧電網。智慧電網已成為世界電網發展的共同趨勢。電力行業發展的同時也給相關專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

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是由光學、光電子、微電子、通信、電腦等多學科交叉結合的專業,涉及光資訊輻射、傳輸、探測以及光電資訊的轉換。2012年教育部調整專業名稱,將光資訊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科學、資訊顯示與光電技術、光電資訊工程、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五個專業合併為“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

該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是在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從事光電資訊工程與技術、光電信號檢測、光電子技術、光通訊技術、光電測量與控制、精密工程、資訊電子技術、雷射技術等領域的研究、設計、應用和管理等工作。

它是2015年教育部公佈的新增專業。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新興交叉複合型學科,數學、統計學、電腦三大塊課程必須有。各高校在這幾門背景學科的基礎上,交叉融合其他的專業知識技能。

目前,大資料主要有三大就業方向:大資料系統研發類、大資料應用開發類和大資料分析類。具體崗位如:大資料分析師、大資料工程師等。大資料分析師是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收集來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強調的是資料的應用,側重於統計層面內容。比如做產品經理,可以通過資料建立金融模型,來推出一些理財產品。而大資料工程師則側重于技術,主要是圍繞大資料平臺系統級的研發,偏開發層面。

機器人工程

智慧型機器人是集新材料、新工藝、新能源、全球定位導航、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資料、自動化等多種學科和技術的產物。

按照工信部的發展規劃,到2020年,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將達到100萬台,大概需要20萬工業機器人應用相關從業人員。這就意味著,未來平均每年需要培養3萬名以上的工業機器人應用人才。

物聯網工程

物聯網工程專業開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兩大類,學生主要學習研究資訊流、物質流和能量流彼此作用、相互轉換的方法和技術,有著很強的工程實踐特點。學生需要學習包括電腦系列課程、資訊與通信工程、類比電子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聯網安全技術等幾十門課程,同時還要打牢堅實的數學和物理基礎。另外,優秀的外語能力也是必備條件,因為目前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國家,學生需要閱讀外文資料和應對國際交流。

因為物聯網是個交叉學科,涉及通信技術、傳感技術、網路技術以及RFID技術、嵌入式系統技術等多項知識,但想在本科階段深入學習這些知識的難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聯網研究院從事核心技術工作的職位都要求碩士學歷,因此本科畢業生可從與物聯網有關的知識著手,找准專業方向、夯實基礎,同時增強實踐與應用能力。

智慧科學與技術

智慧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是一門融合了電氣、電腦、傳感、通訊、控制等眾多學科領域,多學科相互合作、相互研究的跨學科專業。它涉及機器人技術、微電子機械系統、以新一代網路計算為基礎的智慧系統,及與國民經濟、工業生產及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智慧技術與系統等。

該專業主要面向的就業領域包括電子資訊、自動控制、電腦、智慧科學與技術等,畢業生主要從事產品開發、系統測試、技術支援與諮詢、產品銷售等工作,以及各類學校及科研院所從事相應的教學、科研等工作。

智慧電網資訊工程

智慧電網資訊工程涉及到的學科領域和類別較寬廣,涵蓋電氣工程、能源技術、資訊技術、控制技術、電腦等領域。智慧電網資訊工程專業主要包括電網和資訊工程兩部分,電網傳輸的是能量,屬於強電;無線電、電子、通信、網路傳輸的是信號,是以弱電為主。所以,專業課包括“強電”和“弱電”兩部分。

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各行業對電力的依賴消耗明顯增強,對供電可靠性及電能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為此,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將目光聚焦在電網建設上,希望把本國電網建設成具有高效、清潔、安全、可靠和互動特徵的智慧電網。智慧電網已成為世界電網發展的共同趨勢。電力行業發展的同時也給相關專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

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是由光學、光電子、微電子、通信、電腦等多學科交叉結合的專業,涉及光資訊輻射、傳輸、探測以及光電資訊的轉換。2012年教育部調整專業名稱,將光資訊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科學、資訊顯示與光電技術、光電資訊工程、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等五個專業合併為“光電資訊科學與工程”。

該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是在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從事光電資訊工程與技術、光電信號檢測、光電子技術、光通訊技術、光電測量與控制、精密工程、資訊電子技術、雷射技術等領域的研究、設計、應用和管理等工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