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恭喜你,又製造出新的焦慮

聽說,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這個事情的起源大家應該都知道了, 不再贅述。 總之和所有熱點一樣, 最後不外乎有兩個聲音。 一方挺, 一方懟, 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

懟的一方稱作者別有用心, 販賣焦慮, 製造恐慌。 挺的一方辯解說我們只是要教你們面對焦慮。

這不是個辯論環節, 我對雙方辯手的觀點沒有喜惡之分, 今天就隨便說兩點。

1. 販賣, 製造焦慮?實不相瞞, 焦慮這玩意兒, 哪裡需要別人製造+販賣, 自己這邊都壓貨無數。

一周和人吵了三次架的某人焦慮了。 為毛這麼易怒?

焦慮來了。

花了幾個月看了無數自救的心理讀物,

到頭來不能解決, 哪怕是一件生活中真實面對的問題。

焦慮來了。

換了一份工作帶來各種不適應。

焦慮比tm大姨媽還準時, 又來了。

2. 面對焦慮?不好意思, 你以為讓你焦慮的焦慮真的是焦慮嗎?

還用上述同樣的例子。

你以為自己焦慮是吵架, 讀書或者換工作本身嗎?仔細想想你會立刻反應過來, 誰還沒吵過幾次架, 看過幾本不靠譜的書, 或者跳個槽啥的, 這些事稀鬆平常得和吃喝拉撒睡一樣。

讓你焦慮的焦慮根本不是這些焦慮本身, 那為什麼還焦慮?

原因在你自己身上。 從焦慮中衍生出無數不確定性, 才是焦慮的癥結所在, 並滋生恐慌。 並且, 這種不確定性之所以可怕, 在於它讓人即便是在做正確的事情上都會覺得名不正言不順。

我喜歡看書, 但是比起晦澀的專業書籍, 或是實用的職場寶典, 我更喜歡看歷史和文學。 一直樂此不疲, 也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但是這兩年我開始動搖了。

我的dilemma一邊是享受, 一邊是遲疑。 享受的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遲疑的是究竟自己現在做的事是不是高收益長半衰期的事?我更多的焦慮在於自己花了這麼多時間看的書到底有什麼用?或者這麼問吧:有用嗎?

這種所謂的不確定性讓我, 即便是在做能取悅自己的事的時候都產生了焦慮, 於是愈發的不能快樂了。

你知道焦慮是什麼, 卻不知都焦慮怎麼解決的時候, 是不是意味著要回歸一切問題的本質: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可這又是一個新的問題, 因為要開始研究並調用哲學了。 需要解決焦慮的資訊和知識越來越多, 而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少, 關鍵是到頭來誰也不能擔保你就能順利解決或是內化掉焦慮。

發現了嗎?焦慮這玩意兒跟輪回似的, 周而復始, 不斷重複。 這個時候, 又萌發出向宗教求助的想法……

於是恭喜你:又成功製造出新的焦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