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把雙眼留下看這世間的美好:記西安科技大學教師韓瑩

韓瑩是西安科技大學退休教工。 韓瑩和她的老伴兒何德福, 一個七十古稀, 一個八十耄耋, 卻鄭重地簽下自己的名字, 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後把眼角膜捐獻給有需要的人。 帶著對這份勇氣和大愛之心的崇敬, 我走近了韓瑩, 才發現她是一個那麼有故事的人。

知青歲月——她是妙手仁心的鄉村醫生

1968年, 韓瑩開始了她下鄉插隊的十一年, 也是她一生中最難回首又最值得回味的一段生命歷程。 那個年代的農村缺醫少藥更缺錢。 她靠著一本厚厚的《農村醫生手冊》自學當起了赤腳醫生。 韓瑩的家成了衛生所兼製藥廠。

她用雞蛋皮和牡蠣殼焙乾研碎做補鈣粉, 用黃連黃柏黃芩研磨做能治紅白痢下的三黃散。 藥的粉末末四處亂飛, 沾染到衣服被子和飯菜上, 家裡到處都苦森森的味兒。 她還先後跟著老藥工在醫巫閭山的山溝溝裡采遠志、玉竹、百合、茵陳、馬勃等各種中草藥, 回家把藥材碾成細粉後或包成包, 或加蜂蜜團成丸, 或灌膠囊。 有治傷風感冒和有小兒腹瀉的, 有治痢疾、肺炎和跌打損傷的……一排排的藥瓶子擺滿了藥櫃。

十一年間, 面對那個時代嚴酷的現實, 身處逆境的韓瑩在無奈下做出了一個十分現實的抉擇:在農村結了婚。 她做好了在農村紮根的一切準備。 在農村的韓瑩, 面對辛苦的勞動、貧寒的生活, 她苦中作樂,

將生活細碎和風土人情寫進了字裡行間。 於是, 也便有了“鳥鳴林木蟲鳴花,幽谷清流別樣佳。 崖頭采藥攀青索,黃芩柴胡番木瓜。 ”、“近看崢嶸遠望川, 小路如練左右旋。 采藥攀崖青山裡, 不達絕頂定不還”的即興佳作。

1977年高考恢復。 看似平靜的生活被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曾經的窮困底層, 曾經的沒有希望, 現在卻看到了一絲光明, 儘管那光亮還那麼微弱, 韓瑩在經過我們無法想像的心理鬥爭後, 一咬牙向著田壟浸泡的青春揮手作別。 60年代, 在育英學校和清華附中, 韓瑩接受了完整的初高中教育, 而十幾年後她終於以優異的成績叩響了象牙塔的大門。 遠處殘陽鋪血, 她捧著遲到了十三年的錄取通知書, 摟著兒子坐在田埂上哭,

而此時她還懷著八個月的身孕。 韓瑩當過赤腳醫生, 知道引產8個月的孩子具有多大的危險。 醫生深知以公社醫院的簡陋條件, 做這樣的手術風險太大, 堅決拒絕為她引產。 萬般無奈之際, 她含淚寫下了一份遺書:如果順利地打掉了孩子, 請原諒她這個狠心的媽媽;如果手術不順利, 她再不能夠走下病床, 醫生不負任何責任。 這是她自願的選擇!這是一份“老三屆”人特有的遺書。 他最真實地攜刻著那個年代的血淚!也最生動地記錄下那個歲月的悲慘!十幾天後她拖著虛弱的身子帶著兒子到學校報到。

韓瑩在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本科學習的是機械工程, 同時自己輔修著新聞學。 四年裡, 陪伴她同窗苦讀的是小她七八歲,

甚至十幾歲的同學。 那時三十二歲的她, 是同學們心中的老大姐, 在校擔任學生會主席, 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地參與各項事務, 不僅如此, 還帶領著他們參加夏令營、新年晚會、畢業作品展、畫展、文學講座...讓這四年的大學時光過得異彩紛呈。 由於在校表現優異, 加上輔修新聞寫作, 臨近畢業之時, 被學校選中留校工作。 從一開始的共青團幹部到後來在宣傳部擔任校報主編, 從入黨、提拔到職稱評審, 她都延續著學生時期的勤奮上進, 一鼓作氣, 不甘人後。

在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伏案工作的韓瑩

1990年, 兒子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 她跟著兒子來到古城, 在西安科技大學擔任期刊《科技人才市場》《技術創新與管理》主編工作, 負責雜誌的編輯出版, 科研管理、專欄文章寫作等瑣碎的事情。 她對待工作一絲不苟, 讓原本連刊號都沒有的期刊有了刊號, 讓不定期發行的期刊成為定期發行的雙月刊。 儘管道阻且長, 但是每每談起這段時光, 她還是心懷感激, 能夠找到一個舞臺給她施展才華, 她倍感幸運。到這個時候,她已經正式發表的文章就多達幾百萬字,還先後出版了《春華秋實》《學者禮贊》《心底的歌》《燈下思辨》《凡人小事》等多部著作,成為人們口中妙筆生花的文藝作家。

韓瑩出版的部分著作

退休生活:她是妙言要道的心靈之師

十多年前,韓瑩被診斷患上了上頜竇不明囊腫和上頜竇癌,雖然最終從死神手裡奪回了生命,可那場手術嚴重影響到了她的視力,近半個月幾乎失明的生活讓她深深地體會到了生活中的種種不便。今年情人節前夕,她和老伴兒一起商量,做了個決定,隨後聯繫了陝西省眼庫工作人員,簽訂了眼角膜捐獻協議書,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後把眼角膜捐獻給有需要的人。她說,她和老伴兒做過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他一起捐獻眼角膜。這個決定,無悔於自己看過子孫的茁壯成長,看過祖國的大好河山,看過的那些遊歷各國、各種文化的風景。

韓瑩和老伴手裡拿著和陝西省眼庫簽訂的眼角膜捐贈協議書

如今,韓瑩和她的老伴兒何德福都已從西安科技大學退休,過著清閒自得的小日子。平時她會整理這些年來一起外出遊玩的相冊,她如數家珍般,隨手在厚厚的數十本相冊中拿出了幾本,“這是老頭子以前當幹部的時候…可帥氣了,我只是一老嫗”“這是以前我們一起去歐洲玩的相片…有時候看電視呀,會很驚喜地喊喊他‘這個地方我們以前去過耶’”……她會給我娓娓道來旅行的趣事,“出行之前翻閱一座城市的歷史,中間遊玩,玩回來之後時常翻翻相冊,回憶那些沿途的風景。這不?我們一次旅行就玩了有好幾次了。”

韓瑩和老伴在歐洲旅行

韓瑩會時常為自己的生活尋找一些小確幸:去超市趕上雞蛋降價了;社區裡的櫻花開了;週末呼上三兩牌友,打點小牌;她會為了每一年的身體檢查顯示健康而心花怒放;她會和遠方的親人聊點生活日常;她會每年給兩口子的生日在西餐廳來點小浪漫……

客廳裡,韓瑩和老伴兒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一言一句讓人倍感溫暖恬靜,也透著一種相守相伴的幸福。

琴聲悠揚,縈於耳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現在的韓瑩,天氣暖和後她每天都要去游泳館花40分鐘游上1000米,她也請了私教學習鋼琴,也去離退處和老姐妹們跳跳舞唱唱歌,生活愜意的不得了。傾聽韓瑩的故事,就像翻著揉皺了的歷史書頁,樸實無華。

她倍感幸運。到這個時候,她已經正式發表的文章就多達幾百萬字,還先後出版了《春華秋實》《學者禮贊》《心底的歌》《燈下思辨》《凡人小事》等多部著作,成為人們口中妙筆生花的文藝作家。

韓瑩出版的部分著作

退休生活:她是妙言要道的心靈之師

十多年前,韓瑩被診斷患上了上頜竇不明囊腫和上頜竇癌,雖然最終從死神手裡奪回了生命,可那場手術嚴重影響到了她的視力,近半個月幾乎失明的生活讓她深深地體會到了生活中的種種不便。今年情人節前夕,她和老伴兒一起商量,做了個決定,隨後聯繫了陝西省眼庫工作人員,簽訂了眼角膜捐獻協議書,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後把眼角膜捐獻給有需要的人。她說,她和老伴兒做過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他一起捐獻眼角膜。這個決定,無悔於自己看過子孫的茁壯成長,看過祖國的大好河山,看過的那些遊歷各國、各種文化的風景。

韓瑩和老伴手裡拿著和陝西省眼庫簽訂的眼角膜捐贈協議書

如今,韓瑩和她的老伴兒何德福都已從西安科技大學退休,過著清閒自得的小日子。平時她會整理這些年來一起外出遊玩的相冊,她如數家珍般,隨手在厚厚的數十本相冊中拿出了幾本,“這是老頭子以前當幹部的時候…可帥氣了,我只是一老嫗”“這是以前我們一起去歐洲玩的相片…有時候看電視呀,會很驚喜地喊喊他‘這個地方我們以前去過耶’”……她會給我娓娓道來旅行的趣事,“出行之前翻閱一座城市的歷史,中間遊玩,玩回來之後時常翻翻相冊,回憶那些沿途的風景。這不?我們一次旅行就玩了有好幾次了。”

韓瑩和老伴在歐洲旅行

韓瑩會時常為自己的生活尋找一些小確幸:去超市趕上雞蛋降價了;社區裡的櫻花開了;週末呼上三兩牌友,打點小牌;她會為了每一年的身體檢查顯示健康而心花怒放;她會和遠方的親人聊點生活日常;她會每年給兩口子的生日在西餐廳來點小浪漫……

客廳裡,韓瑩和老伴兒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一言一句讓人倍感溫暖恬靜,也透著一種相守相伴的幸福。

琴聲悠揚,縈於耳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現在的韓瑩,天氣暖和後她每天都要去游泳館花40分鐘游上1000米,她也請了私教學習鋼琴,也去離退處和老姐妹們跳跳舞唱唱歌,生活愜意的不得了。傾聽韓瑩的故事,就像翻著揉皺了的歷史書頁,樸實無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