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0後“閃婚”現象的主觀原因

(1)傳統家長角色功能的再延續。 這裡的“角色功能”主要是指父母角色的扮演及其在當今核心家庭中所發揮的作用。 現代家庭多為單子女的核心家庭,

相比傳統的多子女家庭, 80 後的父母對自己家長角色的扮演加倍珍惜, 對他們而言, 膝下獨生子(女)的幸福就是他們奮鬥的終極目標, 不僅在其年幼時為他們提供良好的物質環境、教育環境, 對於其成年後終身大事——婚姻的操辦也為他們家長角色的扮演提供了舞臺。 以往的“父母之命”雖無法再施展, 但他們並沒有疏於對其子女婚姻戀愛的關注, 相反地, 由於“目標”的單一性, 使得他們更加能夠集中精力和挖掘全部的社會資源為其覓得佳偶。 如劉女士, 與前男友結束了長達六年的戀情後, 在父母的撮合下短時間裡迅速接受了另一位男性的追求並建立起婚姻關係, 父母在這段劉女士的閃婚過程中起著不可低估的催化作用。
父母旁敲側擊地指出劉女士前男友種種缺點, 兩人戀情的結束是在預料之中;當劉女士處於感情迷茫時, 他們又不失時機地把為女兒診治的醫生強行拉入到她的生活, 並告誡她, 眼前這位是他們未來女婿的最佳人選, 沒有等劉女士從失戀的混亂狀態中走出, 她的父母已經為她重新確定了生活的方向, 而劉女士對以往愛情心灰意冷和父母無休止的勸說下, 選擇了成全和逃避, 成全父母作為家長完成對其撫養任務的最後環節, 逃避父母終日對自己戀情的關注。

(2)盲目追求流行。 在社會學裡, 流行指一個時期內在社會上流傳很廣、盛行一時的外表和行為風格, 是一段時間內為人們廣為崇尚的生活模式。 出生在80 年後的群體可以說是伴隨著新生事物成長起來的群體, 以往任何一代都沒有他們能夠如此快速、廣泛地接受到新鮮思想、新鮮事物。

當前社會是一個相比以往任何時代都公開、開放的社會, 戀愛、婚姻已不再成為人們“談虎色變”的話題,

隨著各種新型婚姻模式的出現, 它成了可以去嘗試、可以去改造的事物。 當閃婚被貼上諸如“流行”、“時尚”等標籤時, 就不難理解它擁有大批追隨者的原因了。

(3)合併社會資源, 增強生存成本。 選擇閃婚的80 後有兩種類型:一是夫妻雙方均為80 後所出生的男女, 除少數富裕家庭除外, 絕大多數80 後的事業處於起步階段, 這個階段的收入少、工作量大、工作時間、工作強度大長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因此, 不少人選擇“閃婚”希望能合併兩人力量共同創建事業和生活, 結合成夫妻可以減少生存成本, 拓寬彼此的社會交際網路, 吸納新鮮的資訊, 而且可以聯合雙方家族的實力, 從而能夠更好地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立足。

第二種情況多數發生在80 後女性身上。 由於80 後女性追求事業的決心和勇氣也是前人所無法能比, 但由於女性勢單力薄, 尤其是當其工作處於起步或遭遇瓶頸, 事業短時間

得不到成功, 不少女性就希望在婚姻上尋求支援和幫助, 又可以整合自己的社會資源, 通過婚姻來改變自己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

(4)難以逾越的倫理底線。80 後生在一個社會轉型期,受西方文化影響,思想和行動均較開放,但當一個孩子毫無先兆降臨時,還是會讓他們不得不面對現實,尤其是對“責任”、“情義”等家庭倫理道德問題的思考。所以,經過思索之前由於一時衝動種下的後果,不少80 後選擇負擔責任,最終選擇了閃婚,一些80 後會做出正向選擇,他們也會隨雙方年齡的增長,品嘗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而逐漸成熟,逐漸瞭解婚姻的意義,從而使婚後生活不再盲目,漸步入正軌。

通過婚姻來改變自己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地位。

(4)難以逾越的倫理底線。80 後生在一個社會轉型期,受西方文化影響,思想和行動均較開放,但當一個孩子毫無先兆降臨時,還是會讓他們不得不面對現實,尤其是對“責任”、“情義”等家庭倫理道德問題的思考。所以,經過思索之前由於一時衝動種下的後果,不少80 後選擇負擔責任,最終選擇了閃婚,一些80 後會做出正向選擇,他們也會隨雙方年齡的增長,品嘗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而逐漸成熟,逐漸瞭解婚姻的意義,從而使婚後生活不再盲目,漸步入正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