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五一廣場的66年變遷,這或許是長沙人才看得懂的照片

五一廣場的前世今生

1952年5月1日, 五一路西段正式通車, 與黃興路交叉口的五一廣場, 一直是省會長沙市的“心臟”。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

五一商圈引領著長沙商業的新風向, 折射著文化、經濟的社會發展巨變。

<< 滑動對比1979年和2018年五一廣場 >>

歲月流逝中, 五一廣場上演著一幕幕鮮明時代風貌的變遷, 彙聚著長沙人豐富的情愫。

<< 滑動對比1982年和2018年五一廣場以東>>

為緩解城市中心交通緊張的狀況, 90年代開始, 在此建設立交橋和市民廣場, 2010年, 地鐵建設的號角在星城大地吹響, 作為地鐵1號線與2號線十字交叉的樞紐網站,

五一廣場又迎來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7年底, 更注重綠色生態的五一綠化廣場經過新一輪提質改造後, 正式向市民開放。

<< 滑動對比1979年和2017年五一廣場 >>

老長沙都記得, 1979年初春, 五一廣場中心的語錄碑已拆除, 這裡成為一處街心廣場。 夜幕降臨後,

當時長沙城裡的一些“新銳青年”結伴來到五一廣場, 跳起交誼舞, “明目張膽”地舉行著熱鬧的“馬路舞會”。

<< 滑動對比1982和2018年的五一西路 >>

改革開放後,省會長沙成為一座聞名全國的商業城市。上世紀90年代初,長沙有“商業五虎”之說,“五一文”和“中山商廈”就分佈在五一廣場。從1985年開始,廣場周邊開始聚集眾多商鋪,商業氣氛已開始形成。當時,計劃經濟正向市場經濟逐步放開,長沙新商業浪潮在五一商圈開始波動。

1992年10月航拍的長沙老城區五一廣場,如今,從黃興北路至南陽街這一大片房屋都被拆除,變成了新的五一綠化廣場。

1982年10月1日,改建後的五一路新華書店門前人潮湧動。

1985年,五一廣場旁的臨街單位響應政府號召,打開圍牆自辦商店或將鋪面出租,省供銷社“合管廟”正門的亭子間,關了近30年後開門經商,成為芙蓉彩色圖像攝影公司。

1977年8月,學生們來到五一廣場舉行慶祝活動,當年的五一廣場花壇中心有“為建設社會主義而奮鬥”標語的語錄碑。

1977年2月19日,參加長沙市春節環城賽跑的市民從五一西路向五一廣場前進。

從此,廣場周邊的商業已開始有了“五一商圈”之稱,眾多與老百姓生活貼近的商店和服務場所分佈于此,東南角的凱旋門、玉樓東、銀星電影院、銀苑茶樓;東北角的五一雜糧店、五一文、紅梅冷飲店;西北角的向群、九如齋二店;西南角的湘繡大樓,被稱為五一廣場商業“十大金剛”。

1979年,五一廣場以北的黃興路旁,出現了街頭售貨亭。

1980年1月9日,九如齋副食品展銷會上,市民紮堆搶購本土風味糕點。

1992年航拍鏡頭中的中山商業大廈,當時大廈還沒全部完工,底層商廈已經開放營業,大廈高三十層,樓頂還有旋轉餐廳,外形獨特,是當年的城市地標建築。

上世紀90年代,中山商廈成為第一個進入五一商圈的現代化高層商廈。據《長沙晚報》報導,1990年10月29日開業當天,參觀和購物的人流達30萬人之眾。第二個進入的是1998年開業的平和堂,客流量再創新高。2004年12月王府井百貨正式開業。新世紀初,五一商圈已升級為巨無霸型商業“三劍客”齊聚,成為最為繁華的中心商圈,影響力輻射到整個中南地區,廣場以西,即將投入運營的湖南最高樓九龍倉國金中心又將加入這個商圈,與黃興路步行街一道,形成一條輻射全省的時尚消費帶。

1984年1月11日,市民在新華削麵館點餐。

1984年5月21日,五一廣場街邊買皮包的個體商販。

1985年,市場經濟浪潮湧動五一商圈,位於五一廣場東南角的玉樓東,將地道長沙風味小吃一一端上大眾消費的餐桌,並將粵菜中的鐵板燒湘菜化,又增加涼菜、滷味等品種,當年僅夜宵品種有近200種之多,玉樓東在五一廣場掀起了長沙的美食風暴。

1985年2月2日,五一文化用品店新開設了照相器材專櫃。

1986年1月29日,省供銷社“合管廟”正門的亭子間,關了近30年後開門經商,芙蓉彩色圖像攝影公司開業。

在上世紀90年代前,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營老糧店,能夠買到的大米只有三四個品種,李保糧在1993年承包了五一廣場東北側的五一雜糧店後,經過數年經營,五一雜糧店的糧油品種達到1100多個品種。五一雜糧店是長沙改革開放後,長沙糧店率先進行糧油供銷體制改革的的排頭兵,在上世紀90年代,五一雜糧店成為全省財貿系統與友誼商店平起平坐的財貿戰線“商業十強”之一。

1986年10月12日,銀苑餐廳4樓的音樂茶座深受年輕人喜愛。

2000年,五一雜糧店、“五一文”大樓等建築為即將開建的五一市民廣場讓路,昔日門庭若市,貨如輪轉的五一廣場東北角成為了城市中心的滿眼綠意,300 平米的景觀噴泉成就了孩子們的戲水遊樂天堂。

66年間,五一廣場總在不斷進化之中蛻變。華燈初上時分,從高樓俯瞰五一廣場片區,七彩燈帶與流動的車燈勾勒著這個繁華商圈的輪廓,鬧中取靜的市民在廣場曲徑中悠閒漫步。今天的五一廣場,正跨越歷史,引領著我們奔向城市美好生活的新時代……

見證者說:我們趕上了五一廣場的“黃金時代”

五一廣場的快速發展,引領著改革開放中長沙的發展步伐,五一商圈的發展史,就是長沙社會經濟發展的縮影。

△李保糧(原五一雜糧店經理)

<< 滑動對比1982和2018年的五一西路 >>

改革開放後,省會長沙成為一座聞名全國的商業城市。上世紀90年代初,長沙有“商業五虎”之說,“五一文”和“中山商廈”就分佈在五一廣場。從1985年開始,廣場周邊開始聚集眾多商鋪,商業氣氛已開始形成。當時,計劃經濟正向市場經濟逐步放開,長沙新商業浪潮在五一商圈開始波動。

1992年10月航拍的長沙老城區五一廣場,如今,從黃興北路至南陽街這一大片房屋都被拆除,變成了新的五一綠化廣場。

1982年10月1日,改建後的五一路新華書店門前人潮湧動。

1985年,五一廣場旁的臨街單位響應政府號召,打開圍牆自辦商店或將鋪面出租,省供銷社“合管廟”正門的亭子間,關了近30年後開門經商,成為芙蓉彩色圖像攝影公司。

1977年8月,學生們來到五一廣場舉行慶祝活動,當年的五一廣場花壇中心有“為建設社會主義而奮鬥”標語的語錄碑。

1977年2月19日,參加長沙市春節環城賽跑的市民從五一西路向五一廣場前進。

從此,廣場周邊的商業已開始有了“五一商圈”之稱,眾多與老百姓生活貼近的商店和服務場所分佈于此,東南角的凱旋門、玉樓東、銀星電影院、銀苑茶樓;東北角的五一雜糧店、五一文、紅梅冷飲店;西北角的向群、九如齋二店;西南角的湘繡大樓,被稱為五一廣場商業“十大金剛”。

1979年,五一廣場以北的黃興路旁,出現了街頭售貨亭。

1980年1月9日,九如齋副食品展銷會上,市民紮堆搶購本土風味糕點。

1992年航拍鏡頭中的中山商業大廈,當時大廈還沒全部完工,底層商廈已經開放營業,大廈高三十層,樓頂還有旋轉餐廳,外形獨特,是當年的城市地標建築。

上世紀90年代,中山商廈成為第一個進入五一商圈的現代化高層商廈。據《長沙晚報》報導,1990年10月29日開業當天,參觀和購物的人流達30萬人之眾。第二個進入的是1998年開業的平和堂,客流量再創新高。2004年12月王府井百貨正式開業。新世紀初,五一商圈已升級為巨無霸型商業“三劍客”齊聚,成為最為繁華的中心商圈,影響力輻射到整個中南地區,廣場以西,即將投入運營的湖南最高樓九龍倉國金中心又將加入這個商圈,與黃興路步行街一道,形成一條輻射全省的時尚消費帶。

1984年1月11日,市民在新華削麵館點餐。

1984年5月21日,五一廣場街邊買皮包的個體商販。

1985年,市場經濟浪潮湧動五一商圈,位於五一廣場東南角的玉樓東,將地道長沙風味小吃一一端上大眾消費的餐桌,並將粵菜中的鐵板燒湘菜化,又增加涼菜、滷味等品種,當年僅夜宵品種有近200種之多,玉樓東在五一廣場掀起了長沙的美食風暴。

1985年2月2日,五一文化用品店新開設了照相器材專櫃。

1986年1月29日,省供銷社“合管廟”正門的亭子間,關了近30年後開門經商,芙蓉彩色圖像攝影公司開業。

在上世紀90年代前,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營老糧店,能夠買到的大米只有三四個品種,李保糧在1993年承包了五一廣場東北側的五一雜糧店後,經過數年經營,五一雜糧店的糧油品種達到1100多個品種。五一雜糧店是長沙改革開放後,長沙糧店率先進行糧油供銷體制改革的的排頭兵,在上世紀90年代,五一雜糧店成為全省財貿系統與友誼商店平起平坐的財貿戰線“商業十強”之一。

1986年10月12日,銀苑餐廳4樓的音樂茶座深受年輕人喜愛。

2000年,五一雜糧店、“五一文”大樓等建築為即將開建的五一市民廣場讓路,昔日門庭若市,貨如輪轉的五一廣場東北角成為了城市中心的滿眼綠意,300 平米的景觀噴泉成就了孩子們的戲水遊樂天堂。

66年間,五一廣場總在不斷進化之中蛻變。華燈初上時分,從高樓俯瞰五一廣場片區,七彩燈帶與流動的車燈勾勒著這個繁華商圈的輪廓,鬧中取靜的市民在廣場曲徑中悠閒漫步。今天的五一廣場,正跨越歷史,引領著我們奔向城市美好生活的新時代……

見證者說:我們趕上了五一廣場的“黃金時代”

五一廣場的快速發展,引領著改革開放中長沙的發展步伐,五一商圈的發展史,就是長沙社會經濟發展的縮影。

△李保糧(原五一雜糧店經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