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醒|死亡41人!江西發佈疫情通知!近期,當心這些傳染病!

2018年3月1日至3月31日,

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9069例,

死亡41人。

圖:江西省衛生計生委官方網站

2018年3月1日至3月31日, 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9069例,

死亡41人。

其中, 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無發病、死亡報告。

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白喉、新生兒破傷風、鉤體螺旋體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無發病、死亡報告, 其餘15種傳染病共報告發病12335例, 死亡41人。 報告發病數居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病毒性肝炎、肺結核、梅毒、淋病、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占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8%。

同期, 丙類傳染病中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無發病、死亡報告, 其餘7種傳染病共報告發病6734例, 無死亡。 報告發病數居前3位的病種依次為其它感染性腹瀉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 占丙類傳染病報告病例總數的94%。

4種疾病高發預防方法請牢記!

(網路配圖)

4月4日, 江西省疾控中心發佈四月防病健康提示, 提醒大家下面4種疾病一定要注意防範:水痘、麻疹等呼吸道傳染病, 以及手足口病、病毒感染性腹瀉等腸道傳染病。

1. 水痘

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潛伏期12-21天,

平均14天, 主要經飛沫傳播, 也可通過接觸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餐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而感染。 一年四季都可發病, 但主要在冬春季流行。 該病傳染性強, 人群普遍易感, 多見於兒童, 但也會有成人感染, 是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兒童常見的傳染病之一, 一次感染水痘可獲終身免疫, 但在免疫功能受損者或已接受過水痘疫苗者, 也可有第2次感染, 症狀輕微。

防病指引:

1.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做到勤洗手, 以免出現交叉感染。

2. 冬春季節要經常開窗通風, 保持環境整潔, 空氣流通。

3. 流行期間健康少年兒童應儘量不到公共娛樂場所, 不去病兒家串門, 以防接觸傳染。

4. 加強體育鍛煉, 提高身體素質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降低發病風險。

5. 接種水痘疫苗後15天產生抗體, 30天時抗體水準達到高峰, 免疫力持久。

2.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 它傳染性很強, 易發生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 傳播速度快, 病後可獲得持久性免疫力。

麻疹任何季節均可發病, 以冬春季節多見,

好發於6個月至5歲的小兒, 麻疹常併發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氣管炎、肺炎等, 麻疹腦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等嚴重併發症。

防病指引:

1.採用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 應按計劃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 大量研究證明, 有效接種麻疹疫苗後獲得的免疫力, 幾乎可以使人終身得到保護。

2.要做到早期發現, 早期隔離。 集體單位一旦發現麻疹病人應立即隔離, 一般病人隔離至出疹後5天, 合併肺炎者延長至10天。 接觸麻疹的易感者應檢疫隔離觀察3周。

3.在流行高峰期, 應儘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以減少感染機會。 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注意勤開窗通風換氣,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流通, 冬春季節天氣變化無常, 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注意保暖,出門佩戴口罩。多參加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等也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3.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一種好發於5歲以下兒童的急性傳染病,主要表現在發熱、手足口臀部皮疹或皰疹,部分病例皮疹不典型,需仔細觀察,個別病例會轉為重症。

防病指引:

專家提醒,在手足口病流行期,爸媽要每天檢查寶寶的情況,主要是觀察手心、腳心以及口腔有沒有異常,體溫有沒有變化。

一般的手足口病,只需要對症處理,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退燒藥、口服補液鹽等,在家裡加強護理,1~2 周就會好。

在家護理的寶寶時,爸媽也要注意觀察病情,如果出現下列任何一種情況,都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持續高燒不退;

● 頻繁嘔吐;

● 四肢抖動、無力、抽搐;

● 精神差、容易驚醒、煩躁不安;

● 呼吸困難、心率增快。

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發現孩子有發熱、出疹等表現,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治療;儘量減少與他人的接觸,切勿上學;外出回來後請先清洗手部和面部,再接觸孩子。

4. 病毒感染性腹瀉

病毒感染性腹瀉是由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腸疾病,主要表現為腹瀉和嘔吐,在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等集體單位中易發生聚集性疫情。

防病指引:

1.洗淨雙手:吃/做飯前以及如廁後務必洗淨雙手;

2.吃熟食:食物必須煮熟煮透,特別是牡蠣等貝類海產品;

3.不喝生水:飲用水要煮沸後方可飲用;

4.做好患者管理:一旦發生嘔吐、腹瀉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居家休息,避免傳染給他人。建議患者應居家休息至症狀完全消失後72小時,再上學/班;

5.學校病毒感染性腹瀉防範:做好晨檢和因病缺勤等日常性防範工作,及時發現病例;提供食品的學校和托幼機構要嚴格審查從業人員的上崗資格,同時確保食品的安全食用;一旦發現病人要讓病人居家或住院隔離;病人嘔吐物和糞便要進行消毒處理,清潔人員做好個人防護;病人去過的場所進行消毒。

趕緊分享給身邊親朋們,

讓更多人知道傳染病如何預防吧!

呼吸道抵抗力降低,注意保暖,出門佩戴口罩。多參加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等也有較好的預防作用。

3.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一種好發於5歲以下兒童的急性傳染病,主要表現在發熱、手足口臀部皮疹或皰疹,部分病例皮疹不典型,需仔細觀察,個別病例會轉為重症。

防病指引:

專家提醒,在手足口病流行期,爸媽要每天檢查寶寶的情況,主要是觀察手心、腳心以及口腔有沒有異常,體溫有沒有變化。

一般的手足口病,只需要對症處理,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退燒藥、口服補液鹽等,在家裡加強護理,1~2 周就會好。

在家護理的寶寶時,爸媽也要注意觀察病情,如果出現下列任何一種情況,都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持續高燒不退;

● 頻繁嘔吐;

● 四肢抖動、無力、抽搐;

● 精神差、容易驚醒、煩躁不安;

● 呼吸困難、心率增快。

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發現孩子有發熱、出疹等表現,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治療;儘量減少與他人的接觸,切勿上學;外出回來後請先清洗手部和面部,再接觸孩子。

4. 病毒感染性腹瀉

病毒感染性腹瀉是由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腸疾病,主要表現為腹瀉和嘔吐,在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等集體單位中易發生聚集性疫情。

防病指引:

1.洗淨雙手:吃/做飯前以及如廁後務必洗淨雙手;

2.吃熟食:食物必須煮熟煮透,特別是牡蠣等貝類海產品;

3.不喝生水:飲用水要煮沸後方可飲用;

4.做好患者管理:一旦發生嘔吐、腹瀉症狀,應及時就醫並居家休息,避免傳染給他人。建議患者應居家休息至症狀完全消失後72小時,再上學/班;

5.學校病毒感染性腹瀉防範:做好晨檢和因病缺勤等日常性防範工作,及時發現病例;提供食品的學校和托幼機構要嚴格審查從業人員的上崗資格,同時確保食品的安全食用;一旦發現病人要讓病人居家或住院隔離;病人嘔吐物和糞便要進行消毒處理,清潔人員做好個人防護;病人去過的場所進行消毒。

趕緊分享給身邊親朋們,

讓更多人知道傳染病如何預防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