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鄉村》雜誌2018年徵稿大獎賽/久久的作品

喀贊其的門

文/久久

(溫馨提示:2018年《中國鄉村》雜誌徵稿大獎賽從即日起開始, 詳情請看徵稿須知。 榮登《中國鄉村》雜誌, 大獎等你來拿!大賽投稿郵箱: zxm789654@126.com)

選稿:中鄉美駐山西選稿基地執行主編王長海(沐心)

文圖編輯:染香 柳絲青青

我一直認為建築帶給人們精神上的震撼以及靈魂上的撫慰, 是其他東西無法取代的。 就伊犁而言, 我喜歡喀贊其, (“喀贊其”是維吾爾語, 被譯為“鑄鍋為業”。 這裡以手工業者居多, 至今各種手藝還在延續著)。 準確地說是喜歡那裡的門。 建築中的門, 如同人的嘴唇, 意義不同, 更會讓人記憶深刻, 我對喀贊其便是如此。

進入喀贊其, 沿路行進幾百米, 路東有一扇黃色木門, 既不高大, 也不華麗。 如果說有什麼不同, 就是在雙扇院門旁, 另有一個小門。 從外面看,這是一戶普通的維吾爾族人院落。 但院門前立著的黑色大理石石碑, 卻提醒過往的人們,

這戶庭院主人的不同凡響。

那石碑上醒目地刻著吐達洪巴依大院。 時間是2011年10月30日。

吐達洪巴依何許人也?我從那扇小門進入院子時, 著實有點意外。 雖然看到巴依兩個字時, 我心裡是有些準備的。 這院子的主人曾是位富商。 我向從事文史研究的友人打聽此人。 友人告訴我。

吐達洪巴依出生於俄國, 轟轟烈烈的蘇聯十月革命勝利後, 革命政權開始鎮壓地主階級。 已馳騁商道, 揮鞭蘇俄, 駝箱載富的吐達洪巴依, 自然是當局鎮壓的對象之一, 為逃避打擊, 他在1931年開始建造這所府邸, 後接家人來此居住。

見多識廣, 賢達開明的吐達洪巴依, 在建造府邸之時吸納了維吾爾族文化、蘇俄文化、中原文化、錫伯族文化等建築元素,

使其府邸成為一座多元文化的建築博物館。

積累巨額財富的吐達洪巴依, 為人友善, 樂善好施。 當時, 每個星期四, 他會在大院附近的一個巴紮上, 讓自己廚師準備幾大鍋的飯菜, 免費供給一些家境貧寒的百姓, 來的人中有維吾爾族、塔塔爾族、回族以及從其他街區聞訊趕來的漢族。

在動盪不安的年月, 我們一日有三餐, 也得讓那些飽受饑餓的人, 有一口飯吃。 吐達洪巴依對家人說。 可那麼多人, 能管得過來嗎?家人緊鎖眉頭望著衣衫襤褸黑壓壓的人群問。 只要我們有一日吃的, 就給他們一口吃的。 吐達洪巴依說。

在樹木繁盛, 花香四溢的院中, 吐達洪巴依家的客人絡繹不絕, 有生意中來往的夥伴, 有四處聞訊投奔而來的親友,

有窮困潦倒尋求幫助的貧困人。 對於前兩者吐達洪巴依都會以美食熱情款待。 對於貧困者, 吐達洪巴依則竭盡所能提供幫助。 因此, 在喀贊其乃至伊寧民眾心中, 吐達洪巴依有極高的威望。 他以西域商賈領袖和文化使者的形象享譽一方。

府邸建成後, 吐達洪巴依及家人僅住了三年, 災難像一個黑色幽靈, 悄悄地降臨到這個曾經熱鬧繁忙的院落, 1936年, 吐達洪巴被盛世才抓捕, 不久後便被迫害致死。

友人的講述勾起我無限的遐想, 今天我所見的場景都是復原的, 作為喀贊其民俗旅遊區的一個景點供遊人參觀。 當初的原物想必是無比精美、奢華, 我坐在廊下玻璃覆蓋的臺階上。 凝望著院子裡的花草樹木, 以及穿梭於其中的各色遊人。

毫無疑問, 吐達洪巴依是一個傳奇, 他身上有許多未解之謎, 如此讓人有足夠的空間去想像他生前所經歷的那些比電影更為精彩的故事。

據說早幾年, 吐達洪巴依的兒子從吉爾吉斯斯坦回來, 專程來看這盛滿鄉愁與情思的院落。 歷經半個多世紀, 昔日的院落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令他很欣慰。 他輕輕推開那扇自己出生房間的門, 這是一扇普通的門, 但在他心裡卻意義非凡, 當他在這裡呱呱墜地時, 他便與這裡結下了終身的緣分, 就如同母親賜予了他生命, 他終身牽掛愛戀著母親一樣。 他在屋裡站立了良久, 眼眶裡噙滿淚水, 當時屋子裡還有人, 他努力想控制住激動的情緒, 可思念的閥門被這扇門打開後, 如山洪,一瀉千里。他那柔軟的眼簾根本無法阻擋洶湧而來的淚水。

滾燙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在空中漂浮的淚珠,裹挾著空氣中的塵埃,緩緩下落,墜地的一刹那,將他多年對故鄉的思念都融入了土地中。他深信,不光他有記憶,這門,這房子,這院子,這裡的一切都是有記憶的。人的記憶一旦與物的記憶碰撞後,便形成一種合力,這種力量能感天動地。

那天無風,但當他要離開時,院裡的樹葉卻嘩嘩作響,似乎在向他叮囑什麼,又像是跟他在訴說什麼。他停下腳步,轉身再次環顧院子,那響聲像是被施了魔法,忽然停止了,四周一片安靜,正當他感到詫異時,一群鴿子飛過院子上空,那嘹亮的聲音,打破了寧靜。同行的人說,看來你還的回來啊,鴿子都捨不得你離開。

幾年之後,曾在吐達洪巴依大院生活了10年,吐達洪巴依的親侄女木娜瓦爾,在闊別多年後,再次來到這裡,向景區贈送了她珍藏的已有一百餘年歷史的大院女主人的民族刺繡絲巾兩條、吐達洪巴依與其父親合影相片兩張。這些物件,都作為舊物,陳列在房間裡。

舊物有情。我在那棵百年老樹前,駐足良久,昨天是今天的歷史,今天是明天的歷史,這絲巾,這照片,這棵老樹都是見證者。

如果只能用兩種顏色表現喀贊其絢麗的美,天之藍和雲之白是當之無愧的最佳組合。

這裡的人們毫不掩飾對於天空的嚮往,在建築中最偏愛用這兩種顏色,或是外牆,或在屋頂,更多時候是門板和窗櫺。藍色點化了白色的純淨,白色成就了藍色的精緻。而這兩種顏色都是我所喜歡的。

一個地方,讓你能否深入,一定與這裡的人有關。四年前我來到喀贊其時,推開了一扇藍色的大門。門上附有圓形拱形菱形折線紋等幾何圖案,屋子牆面鑲嵌著同樣的幾何紋飾,疊加重複的組合產生重複的韻律美感。房屋的外廊和廚房,以及廊前的葡萄架一起,有機地組成室外的綠色空間。形成一個十分雅致、幽靜、涼爽舒適的室外生活環境。

熱愛音樂的居瑪大叔熱情地把我們讓進屋裡,喝了熱茶,吃了點心後,我們看著他家滿牆的樂器,希望有幸聆聽一下。居瑪大叔很高興,說還有幾個民間藝人馬上就到。七月的天氣,大叔提議坐在院子裡的葡萄架下的床上,這正合我意。幾分鐘後,來了三個年輕的維吾爾族民間藝人,他們大概不到三十歲,分別拿著都塔爾、彈撥爾,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個年輕人拿著小提琴。他們幾個人坐在中間,我們圍坐在四周,居瑪大叔拿起了手鼓,四人先是合奏了一段《十二木卡姆》中的片段,接著是都塔爾、彈撥爾、小提琴的獨奏。

音樂響起時,我們都靜默地聆聽著。音樂停止時,院子裡頓時響起熱烈掌聲。作為生活在新疆的我,對這些樂器是熟悉的。我家樓上就住著一位維吾爾族民間藝人,各種樂器時常響起,聽久了能分出它們的音色,比如音域寬廣,音色清脆明亮的彈撥爾。音色柔美,旋律優雅的都塔爾,我一聽就能分辨出來。

當我問及居瑪大叔家裡為什麼有這麼多樂器時,他告訴我,他與共和國同齡,從小喜歡音樂,過去生活不管多麼艱難,但只要手裡拿著樂器,什麼憂愁都拋到九霄雲外了,因為熱愛音樂,便開始收集各種樂器,經年累月,家裡樂器越來越多,無處可放,便讓樂器上了牆,成為家中最為靚麗的一道風景。

從藍色大門飄蕩出的音符,不僅迴響在我的心裡,也回蕩在廣闊的天際。

這次來喀贊其,我們還去探望了一位從烏魯木齊嫁到這裡的阿達萊提,她娘家在安寧渠,與米東區只一路之隔,這裡的人以種植蔬菜聞名。

得知我們要來的消息後,阿達萊提早早站在棗紅色院門外,笑吟吟等候我們。朋友相見,甚是歡喜,我倆擁抱,男人們握手。禮畢後,我們跟她進了院子。她家棗紅色的院門很新,像是剛刷過的。院門不大,可進了院子卻別有洞天,院子有二百多平米,收拾的乾淨。在院子一角有一片菜地,種著辣子、茄子、番茄、豆角、香菜等,各種菜品,行距株距整齊,一看就是出自種菜的行家之手。

在菜地的邊緣擺放著盆栽的石榴花、海棠花、月月紅、月季、三角梅、君子蘭,還有一棵無花果樹。

在院門西側,一個土灶吸引了我,這種土灶已很少見了,以前我家裡也有,灶台呈方形,土坯砌成,四周抹泥後,又刷了石灰,白白淨淨。與普通的土爐子相比,潔淨受看。爐子上坐著一個搪瓷茶壺,白底紅花。爐面爐壁潔白如新,一點污漬都沒有,可見她是多麼愛乾淨的人呢。茶燒好了,她給我們依次斟茶,爐面最小的爐蓋,沒有蓋,爐膛裡的火苗像個興奮的孩子,歡快地在爐膛裡跳躍著,不時探出頭來,看看我們。這景象我已多年沒看到了。頓時,我的心就熱了。

阿達萊提家廳室佈置整潔樸雅,四壁呈白色泛藍,掛的壁毯,靠牆置床,被褥均展鋪於床上,床上還擺設鏤花方枕。客廳中央置長桌,傢俱及陳設品多遮蓋有鉤花圖案的裝飾巾,門窗掛絲絨落地式垂簾,並襯飾網眼針織品。高大的櫃子裡陳列著水晶的、陶瓷的、銅制等各種精美的茶具。在中間一格裡,擺放著她與家人的合影。

熱情的阿達萊提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飯,烤羊肉、抓飯、薄皮包子、大盤雞、面肺子米腸子、涼粉、馬肉、優酪乳、格瓦斯等,我們的胃都已經到了極限,可阿達萊提還在往桌上端她準備的美食。

我說你別忙了,跟我們一起吃。半晌她才坐在我的旁邊,我問她,來這裡習慣嗎?她嘴角掛著笑容,明亮的眼睛看著我說,在這裡生活的很好,孩子已經兩歲多了。丈夫做水果生意,她在家料理家務帶孩子,一家人日子過的安穩而幸福。

走出這扇棗紅色的門,我們隨意在巷子裡走著,挺拔的白楊樹,流著清水的小渠。我依然在關注大大小小,顏色各異的門。有的老人安靜地坐在自家門旁的凳子上,一臉慈祥,目光淡定地打量著過往的人;三五成群的孩子在門前玩耍;有的婦女則提著水壺,給花兒們澆水。

許多的門都是半開著,或者完全敞開著,極少有上鎖的門,說明多數院子裡是有人的。

忽然我想起了那個在米東街頭賣襪子的回族女人,我買過幾次她的襪子,閒聊中得知,她曾從霍城嫁到喀贊其某戶維吾爾族人家,後因離婚,帶著孩子來到米東。她能講流利的維吾爾語,說米東的房子都太新,沒有喀贊其的那麼古老。我說米東是有老房子的,但都拆了。

如今,我走在有近二百年歷史的喀贊其的街區,擦肩而過的“六根棍”,是爺爺曾經坐過的。沿街鱗次櫛比的馬具店、鐵器店、樂器店、小吃店、老雜貨鋪子、老副食店、牙醫診所、理髮店等吸引著遊客的眼睛。高矮不一,風格各異的老屋如棋盤一樣,在靜默中演繹自己的人生。這種古老、樸實、原生態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化過程中能保存下來,算是一塊不多見的靜土。這種氣息觸發了我的念舊情懷,讓我有片刻的錯愕與感慨。這樣的老城區,不僅是個人的記憶載體,更是珍藏城市記憶的密碼。

當我再次來到喀贊其時,女友一定要請我去吃喀贊其頗為出名的“哈根達斯” 冰淇淋,記得店名是伊孜海爾。店面不大,卻坐滿了客人。當冰淇淋被服務員端上桌子時,奶黃色的冰淇淋上澆著紫紅色的果醬,十分誘人。其他還有淡藍、咖啡色、白色等幾種顏色,這與喀贊其街巷門的顏色基本一致。可見人對顏色的偏愛不僅在建築上,也在食物上。

我邊吃著冰淇淋,眼前又出現了那一扇扇門。我不清楚,這裡到底有多少扇門,可我想世代繁衍於此的人們,他們無論從哪扇門裡走出走進,那作坊裡傳出的叮噹聲,空氣中彌漫著香噴噴的美味,耳際飄蕩著醉人的樂曲,節奏明快的馬蹄聲,以及那飛翔於藍色天空的白鴿,彙聚在一起,揉和於此,使喀贊其成為一個流淌著伊犁味道的地方。而讓我得以嗅到這種味道的,便是這裡的門。

作者簡介:久久,七十年代生,漢族,自幼好讀書,閒暇喜遊歷,工作之餘偶寫散文小說等,作品散見《散文選刊》《清明》《山東文學》《西部》《綠洲》《青海湖》《回族文學》《西南軍事文學》等。現居烏魯木齊市。

《中國鄉村》雜誌2018年全年徵稿大獎賽通知:

(2018年第一期從2017年12月13號至2018年2月28號結束!)

本次大賽主要為《中國鄉村》雜誌提供優質作品,確保紙刊雜誌的品質內容豐富,走進市場,走進各地鄉村。雜誌宗旨,打造鄉村文化,傳遞三農資訊,以“鄉情、鄉事、鄉人”為關注重點,以實際、實用、實效為特色,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推薦新優品種,介紹致富經驗,普及科技知識,融科學性、實用性、通俗性、文化性、趣味性為一體。

(一)獎項:

1、農業論文、專題採訪,新聞通訊,報告文學,紀實影像,鄉村經典美圖+文字注解,歸納一類。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限字數3000字內)。

2、鄉村散文、小小說、故事,民間故事、農諺、謎語、歌謠、歇後語,歸納一類。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字數限制1500字內)

3、鄉土詩歌: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每篇五首之內,單首,限20行內)

4、最佳網路人氣獎:一名,獎金1000元。

(二)徵文注意事項:

1、所有參賽作品請首先自行反復校對,錯別字加標點符號錯誤有五處之多者,不予通過。投稿後可接受個別句子的修改。

2、凡參賽作品須注明:【中國鄉村雜誌徵文大賽】,否則,按微刊正常發表,或不予處理。

3、徵稿格式:

原創首發+標題+正文+作者簡介(100字以內)+高清照片。

4、切勿一稿多投,如果發現此行為者,取消參賽資格,並且將列入《中鄉美》作者備忘錄。

(三)大賽規則:

1、凡參賽作品稿費不再發放,所籌集的打賞費用將全部用於大獎賽獎金和免費出版發行《中國鄉村》雜誌以及平臺的運營。

2、所有參賽作品閱讀量達到500以上,從中擇優入選《中國鄉村》雜誌,免費一本,免費快遞,免費出版發行,宣傳推廣。而角逐大賽的作品,將從入選各期雜誌的作品裡面擇優篩選。一個閱讀量計一分,一筆打賞計十分(十元),十個留言計一分(一個讀者不能重複留言,多留視為無效)。

根據打賞和留言分別計分的總和,與中鄉美評委和編外評委及名家評委打分的總和,由最高得分決定勝出。

3、此次活動,特聘請十名知名作家、詩人、以及有相當造詣的評論家和文學愛好者共同審閱,力求大賽公正公平地畫上圓滿的句號。

4、獲獎者將頒發獎金與榮譽證書,及贈送雜誌兩本,並且,將聘請獲得各獎項的作家、詩人進行簽約,長期為《中國鄉村》雜誌提供保質保量的作品。

注明:所有獲獎者肖像,中鄉美平臺有權免費刊登在《中國鄉村》雜誌上,同意者方可參賽。

5、從2017年12月13號開始起,舉辦長年徵文大賽,上期沒發表的作品可繼下期刊發,以此類推,賽事不停,直到年底的全年徵稿大獎賽截止為止。獲獎者將受邀參加頒獎典禮儀式,屆時有相關媒體進行報導。地點暫時預定於《中國鄉村》雜誌北京總部。

6、以上各項規定不認同者請勿投稿!

7、中鄉美所有工作人員不參與大獎賽活動。

組委會:

主任:柳絲青青

副主任:北極星、黑風馬、劉傳啟、劉學斌。

第一輪評選,評委:中鄉美編輯總部全體工作人員及中鄉美駐各省工作室主編。

第二輪評選,評委:陳榮來、趙克明、吳開展、班琳麗、豐瑋、胡毅。

第三輪評選,名家評委:李學、江小魚、姚國祿、賈笠、盧岩、非馬。

主辦:《中國鄉村》雜誌社

中國美文出版社

中國鄉間美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協辦:李學美術館

CCTV 《魅力故鄉》欄目組

友情支持:中國國際通用航空產業集團

國家級文化藝術人才庫

長城書法院

歡迎投稿:大賽投稿郵箱: zxm789654@126.com

【注:中鄉美誠邀編輯老師,有意者,請加微信:guwwyxbdln】

《中國鄉村》

徵稿須知

《中國鄉村》雜誌即日起在全國各省籌建選稿基地,有意出任該基地主編者請後臺留言或者添加微信guwwyxbdln。

因為你的參與 中國鄉村更美麗

中鄉美第二輪英才招聘啟動!

凝聚鄉村精英,共建中鄉美農!2018年中國鄉村雜誌社基層聯絡工作站(“中鄉聯”)站長招聘工作正式啟動。

站長品牌:

優質農產品,優質農投品。招聘要求:

人品正、信譽好、有能力、講奉獻

報名條件:

1、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

2、農產品生產、加工或銷售企業;

3、帶領家鄉致富的村幹部;

4、基層農業技術人員。

招聘程式:

1、嚴格按表格要求填寫報名資訊,個人簡介儘量詳細,太簡單的話,可能會被淘汰。

2、報名截止之日,統計全體報名名單。

3、3月1日至3月5日,審核。

4、審核一周後,公佈招聘結果。

5.報名諮詢,請後臺留言,或加平臺微信:guwwyxbdln

中鄉美農科園開發區QQ:2532996092

電話:18336619664

中鄉美農科園策劃部手機號:158-8805-1836

6、報名須填寫一下資料

姓名:

性別:

地址:

身份證號:

電話:

文化:

個人事業及工作特長簡歷:

關於在各地建農科園工作站實施方案(草案)

中鄉美第一次重大改革是由編輯審閱室升級為欄目審閱室,將欄目區域與選稿群區域劃分出兩大塊,讓所有的編輯人員各負其責地動起來,為雜誌選稿打下了堅固的基礎。如今,創建農科園工作站又是中鄉美前所未有的一次重大改革,無論成功與否,都會直接影響著中鄉美的未來發展。

建農科園的意義何在?

根據上次農科園編輯部研討會總結,大家一致認為有必要在各省市成立農科園工作站,和地方與"農"有關的機構結合起來,共謀發展。

農科園發展方向在哪裡?

著力整合與農有關的人脈資源,整合百姓需求資源,整合農業科技資訊與技術人才資源,將全國各地的先進技術引進鄉村,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中國鄉村雜誌社,中鄉美平臺,緊跟黨的政策,為農民脫貧致富開闢新的道路!

新建農科園工作站規章制度

工作站簡介:

農科園工作站是中國鄉村雜誌社,中鄉美平臺的旗下機構,允許新建農科園工作站成熟後再向總部申請成立分站。農科園工作站主要是整合三農資訊資源,用來服務于廣大人民,借互聯網優勢與線下的完美結合,借中鄉美平臺的優勢與中國鄉村雜誌宣傳推廣的完美結合,將有關先進的農業科技信息向全國各地農戶引進,並推薦技術人才,為農業發展、農民致富;為我鄉村人不再外出打工; 為我空荒而美麗的村莊不再寂寞,老人和孩子都不再空守;為我華夏民族的復興——起航!

1、本工作站歡迎各界與"農"有關的知名人士,與基層村民領導及農民朋友加入,共謀發展。

2、本工作站協助農戶推薦申請有關於"農"的專案,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推薦技術人才,促進農業發展。

3、本工作站為助推農民企業家,農民種植養殖能手,幫你開展面向全國各地的大型活動,協助舉辦農業論壇,製作廣告彩頁,推薦封面人物,讓更多的人知道你,瞭解你,喜歡你,愛上你。

4、凡是本站採集的有益三農的文稿,中國鄉村雜誌社將優先擇優選入紙刊,榮登《中國鄉村》雜誌。

中國鄉村雜誌,農民的刊物; 中鄉美平臺,老百姓的舞臺!

凝聚鄉村精英

共建中鄉美農

因為你的參與 中國鄉村更美麗

蘋果打賞掃碼,請備註作者名

中鄉美二維碼

中鄉美視角二維碼

如山洪,一瀉千里。他那柔軟的眼簾根本無法阻擋洶湧而來的淚水。

滾燙的淚水順著臉頰滑落,在空中漂浮的淚珠,裹挾著空氣中的塵埃,緩緩下落,墜地的一刹那,將他多年對故鄉的思念都融入了土地中。他深信,不光他有記憶,這門,這房子,這院子,這裡的一切都是有記憶的。人的記憶一旦與物的記憶碰撞後,便形成一種合力,這種力量能感天動地。

那天無風,但當他要離開時,院裡的樹葉卻嘩嘩作響,似乎在向他叮囑什麼,又像是跟他在訴說什麼。他停下腳步,轉身再次環顧院子,那響聲像是被施了魔法,忽然停止了,四周一片安靜,正當他感到詫異時,一群鴿子飛過院子上空,那嘹亮的聲音,打破了寧靜。同行的人說,看來你還的回來啊,鴿子都捨不得你離開。

幾年之後,曾在吐達洪巴依大院生活了10年,吐達洪巴依的親侄女木娜瓦爾,在闊別多年後,再次來到這裡,向景區贈送了她珍藏的已有一百餘年歷史的大院女主人的民族刺繡絲巾兩條、吐達洪巴依與其父親合影相片兩張。這些物件,都作為舊物,陳列在房間裡。

舊物有情。我在那棵百年老樹前,駐足良久,昨天是今天的歷史,今天是明天的歷史,這絲巾,這照片,這棵老樹都是見證者。

如果只能用兩種顏色表現喀贊其絢麗的美,天之藍和雲之白是當之無愧的最佳組合。

這裡的人們毫不掩飾對於天空的嚮往,在建築中最偏愛用這兩種顏色,或是外牆,或在屋頂,更多時候是門板和窗櫺。藍色點化了白色的純淨,白色成就了藍色的精緻。而這兩種顏色都是我所喜歡的。

一個地方,讓你能否深入,一定與這裡的人有關。四年前我來到喀贊其時,推開了一扇藍色的大門。門上附有圓形拱形菱形折線紋等幾何圖案,屋子牆面鑲嵌著同樣的幾何紋飾,疊加重複的組合產生重複的韻律美感。房屋的外廊和廚房,以及廊前的葡萄架一起,有機地組成室外的綠色空間。形成一個十分雅致、幽靜、涼爽舒適的室外生活環境。

熱愛音樂的居瑪大叔熱情地把我們讓進屋裡,喝了熱茶,吃了點心後,我們看著他家滿牆的樂器,希望有幸聆聽一下。居瑪大叔很高興,說還有幾個民間藝人馬上就到。七月的天氣,大叔提議坐在院子裡的葡萄架下的床上,這正合我意。幾分鐘後,來了三個年輕的維吾爾族民間藝人,他們大概不到三十歲,分別拿著都塔爾、彈撥爾,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個年輕人拿著小提琴。他們幾個人坐在中間,我們圍坐在四周,居瑪大叔拿起了手鼓,四人先是合奏了一段《十二木卡姆》中的片段,接著是都塔爾、彈撥爾、小提琴的獨奏。

音樂響起時,我們都靜默地聆聽著。音樂停止時,院子裡頓時響起熱烈掌聲。作為生活在新疆的我,對這些樂器是熟悉的。我家樓上就住著一位維吾爾族民間藝人,各種樂器時常響起,聽久了能分出它們的音色,比如音域寬廣,音色清脆明亮的彈撥爾。音色柔美,旋律優雅的都塔爾,我一聽就能分辨出來。

當我問及居瑪大叔家裡為什麼有這麼多樂器時,他告訴我,他與共和國同齡,從小喜歡音樂,過去生活不管多麼艱難,但只要手裡拿著樂器,什麼憂愁都拋到九霄雲外了,因為熱愛音樂,便開始收集各種樂器,經年累月,家裡樂器越來越多,無處可放,便讓樂器上了牆,成為家中最為靚麗的一道風景。

從藍色大門飄蕩出的音符,不僅迴響在我的心裡,也回蕩在廣闊的天際。

這次來喀贊其,我們還去探望了一位從烏魯木齊嫁到這裡的阿達萊提,她娘家在安寧渠,與米東區只一路之隔,這裡的人以種植蔬菜聞名。

得知我們要來的消息後,阿達萊提早早站在棗紅色院門外,笑吟吟等候我們。朋友相見,甚是歡喜,我倆擁抱,男人們握手。禮畢後,我們跟她進了院子。她家棗紅色的院門很新,像是剛刷過的。院門不大,可進了院子卻別有洞天,院子有二百多平米,收拾的乾淨。在院子一角有一片菜地,種著辣子、茄子、番茄、豆角、香菜等,各種菜品,行距株距整齊,一看就是出自種菜的行家之手。

在菜地的邊緣擺放著盆栽的石榴花、海棠花、月月紅、月季、三角梅、君子蘭,還有一棵無花果樹。

在院門西側,一個土灶吸引了我,這種土灶已很少見了,以前我家裡也有,灶台呈方形,土坯砌成,四周抹泥後,又刷了石灰,白白淨淨。與普通的土爐子相比,潔淨受看。爐子上坐著一個搪瓷茶壺,白底紅花。爐面爐壁潔白如新,一點污漬都沒有,可見她是多麼愛乾淨的人呢。茶燒好了,她給我們依次斟茶,爐面最小的爐蓋,沒有蓋,爐膛裡的火苗像個興奮的孩子,歡快地在爐膛裡跳躍著,不時探出頭來,看看我們。這景象我已多年沒看到了。頓時,我的心就熱了。

阿達萊提家廳室佈置整潔樸雅,四壁呈白色泛藍,掛的壁毯,靠牆置床,被褥均展鋪於床上,床上還擺設鏤花方枕。客廳中央置長桌,傢俱及陳設品多遮蓋有鉤花圖案的裝飾巾,門窗掛絲絨落地式垂簾,並襯飾網眼針織品。高大的櫃子裡陳列著水晶的、陶瓷的、銅制等各種精美的茶具。在中間一格裡,擺放著她與家人的合影。

熱情的阿達萊提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飯,烤羊肉、抓飯、薄皮包子、大盤雞、面肺子米腸子、涼粉、馬肉、優酪乳、格瓦斯等,我們的胃都已經到了極限,可阿達萊提還在往桌上端她準備的美食。

我說你別忙了,跟我們一起吃。半晌她才坐在我的旁邊,我問她,來這裡習慣嗎?她嘴角掛著笑容,明亮的眼睛看著我說,在這裡生活的很好,孩子已經兩歲多了。丈夫做水果生意,她在家料理家務帶孩子,一家人日子過的安穩而幸福。

走出這扇棗紅色的門,我們隨意在巷子裡走著,挺拔的白楊樹,流著清水的小渠。我依然在關注大大小小,顏色各異的門。有的老人安靜地坐在自家門旁的凳子上,一臉慈祥,目光淡定地打量著過往的人;三五成群的孩子在門前玩耍;有的婦女則提著水壺,給花兒們澆水。

許多的門都是半開著,或者完全敞開著,極少有上鎖的門,說明多數院子裡是有人的。

忽然我想起了那個在米東街頭賣襪子的回族女人,我買過幾次她的襪子,閒聊中得知,她曾從霍城嫁到喀贊其某戶維吾爾族人家,後因離婚,帶著孩子來到米東。她能講流利的維吾爾語,說米東的房子都太新,沒有喀贊其的那麼古老。我說米東是有老房子的,但都拆了。

如今,我走在有近二百年歷史的喀贊其的街區,擦肩而過的“六根棍”,是爺爺曾經坐過的。沿街鱗次櫛比的馬具店、鐵器店、樂器店、小吃店、老雜貨鋪子、老副食店、牙醫診所、理髮店等吸引著遊客的眼睛。高矮不一,風格各異的老屋如棋盤一樣,在靜默中演繹自己的人生。這種古老、樸實、原生態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化過程中能保存下來,算是一塊不多見的靜土。這種氣息觸發了我的念舊情懷,讓我有片刻的錯愕與感慨。這樣的老城區,不僅是個人的記憶載體,更是珍藏城市記憶的密碼。

當我再次來到喀贊其時,女友一定要請我去吃喀贊其頗為出名的“哈根達斯” 冰淇淋,記得店名是伊孜海爾。店面不大,卻坐滿了客人。當冰淇淋被服務員端上桌子時,奶黃色的冰淇淋上澆著紫紅色的果醬,十分誘人。其他還有淡藍、咖啡色、白色等幾種顏色,這與喀贊其街巷門的顏色基本一致。可見人對顏色的偏愛不僅在建築上,也在食物上。

我邊吃著冰淇淋,眼前又出現了那一扇扇門。我不清楚,這裡到底有多少扇門,可我想世代繁衍於此的人們,他們無論從哪扇門裡走出走進,那作坊裡傳出的叮噹聲,空氣中彌漫著香噴噴的美味,耳際飄蕩著醉人的樂曲,節奏明快的馬蹄聲,以及那飛翔於藍色天空的白鴿,彙聚在一起,揉和於此,使喀贊其成為一個流淌著伊犁味道的地方。而讓我得以嗅到這種味道的,便是這裡的門。

作者簡介:久久,七十年代生,漢族,自幼好讀書,閒暇喜遊歷,工作之餘偶寫散文小說等,作品散見《散文選刊》《清明》《山東文學》《西部》《綠洲》《青海湖》《回族文學》《西南軍事文學》等。現居烏魯木齊市。

《中國鄉村》雜誌2018年全年徵稿大獎賽通知:

(2018年第一期從2017年12月13號至2018年2月28號結束!)

本次大賽主要為《中國鄉村》雜誌提供優質作品,確保紙刊雜誌的品質內容豐富,走進市場,走進各地鄉村。雜誌宗旨,打造鄉村文化,傳遞三農資訊,以“鄉情、鄉事、鄉人”為關注重點,以實際、實用、實效為特色,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推薦新優品種,介紹致富經驗,普及科技知識,融科學性、實用性、通俗性、文化性、趣味性為一體。

(一)獎項:

1、農業論文、專題採訪,新聞通訊,報告文學,紀實影像,鄉村經典美圖+文字注解,歸納一類。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限字數3000字內)。

2、鄉村散文、小小說、故事,民間故事、農諺、謎語、歌謠、歇後語,歸納一類。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字數限制1500字內)

3、鄉土詩歌:一等獎一名,獎金1000元。二等獎二名,獎金各500元,三等獎三名,獎金各200元。優秀獎五名,獎金各100元。(每篇五首之內,單首,限20行內)

4、最佳網路人氣獎:一名,獎金1000元。

(二)徵文注意事項:

1、所有參賽作品請首先自行反復校對,錯別字加標點符號錯誤有五處之多者,不予通過。投稿後可接受個別句子的修改。

2、凡參賽作品須注明:【中國鄉村雜誌徵文大賽】,否則,按微刊正常發表,或不予處理。

3、徵稿格式:

原創首發+標題+正文+作者簡介(100字以內)+高清照片。

4、切勿一稿多投,如果發現此行為者,取消參賽資格,並且將列入《中鄉美》作者備忘錄。

(三)大賽規則:

1、凡參賽作品稿費不再發放,所籌集的打賞費用將全部用於大獎賽獎金和免費出版發行《中國鄉村》雜誌以及平臺的運營。

2、所有參賽作品閱讀量達到500以上,從中擇優入選《中國鄉村》雜誌,免費一本,免費快遞,免費出版發行,宣傳推廣。而角逐大賽的作品,將從入選各期雜誌的作品裡面擇優篩選。一個閱讀量計一分,一筆打賞計十分(十元),十個留言計一分(一個讀者不能重複留言,多留視為無效)。

根據打賞和留言分別計分的總和,與中鄉美評委和編外評委及名家評委打分的總和,由最高得分決定勝出。

3、此次活動,特聘請十名知名作家、詩人、以及有相當造詣的評論家和文學愛好者共同審閱,力求大賽公正公平地畫上圓滿的句號。

4、獲獎者將頒發獎金與榮譽證書,及贈送雜誌兩本,並且,將聘請獲得各獎項的作家、詩人進行簽約,長期為《中國鄉村》雜誌提供保質保量的作品。

注明:所有獲獎者肖像,中鄉美平臺有權免費刊登在《中國鄉村》雜誌上,同意者方可參賽。

5、從2017年12月13號開始起,舉辦長年徵文大賽,上期沒發表的作品可繼下期刊發,以此類推,賽事不停,直到年底的全年徵稿大獎賽截止為止。獲獎者將受邀參加頒獎典禮儀式,屆時有相關媒體進行報導。地點暫時預定於《中國鄉村》雜誌北京總部。

6、以上各項規定不認同者請勿投稿!

7、中鄉美所有工作人員不參與大獎賽活動。

組委會:

主任:柳絲青青

副主任:北極星、黑風馬、劉傳啟、劉學斌。

第一輪評選,評委:中鄉美編輯總部全體工作人員及中鄉美駐各省工作室主編。

第二輪評選,評委:陳榮來、趙克明、吳開展、班琳麗、豐瑋、胡毅。

第三輪評選,名家評委:李學、江小魚、姚國祿、賈笠、盧岩、非馬。

主辦:《中國鄉村》雜誌社

中國美文出版社

中國鄉間美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協辦:李學美術館

CCTV 《魅力故鄉》欄目組

友情支持:中國國際通用航空產業集團

國家級文化藝術人才庫

長城書法院

歡迎投稿:大賽投稿郵箱: zxm789654@126.com

【注:中鄉美誠邀編輯老師,有意者,請加微信:guwwyxbdln】

《中國鄉村》

徵稿須知

《中國鄉村》雜誌即日起在全國各省籌建選稿基地,有意出任該基地主編者請後臺留言或者添加微信guwwyxbdln。

因為你的參與 中國鄉村更美麗

中鄉美第二輪英才招聘啟動!

凝聚鄉村精英,共建中鄉美農!2018年中國鄉村雜誌社基層聯絡工作站(“中鄉聯”)站長招聘工作正式啟動。

站長品牌:

優質農產品,優質農投品。招聘要求:

人品正、信譽好、有能力、講奉獻

報名條件:

1、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

2、農產品生產、加工或銷售企業;

3、帶領家鄉致富的村幹部;

4、基層農業技術人員。

招聘程式:

1、嚴格按表格要求填寫報名資訊,個人簡介儘量詳細,太簡單的話,可能會被淘汰。

2、報名截止之日,統計全體報名名單。

3、3月1日至3月5日,審核。

4、審核一周後,公佈招聘結果。

5.報名諮詢,請後臺留言,或加平臺微信:guwwyxbdln

中鄉美農科園開發區QQ:2532996092

電話:18336619664

中鄉美農科園策劃部手機號:158-8805-1836

6、報名須填寫一下資料

姓名:

性別:

地址:

身份證號:

電話:

文化:

個人事業及工作特長簡歷:

關於在各地建農科園工作站實施方案(草案)

中鄉美第一次重大改革是由編輯審閱室升級為欄目審閱室,將欄目區域與選稿群區域劃分出兩大塊,讓所有的編輯人員各負其責地動起來,為雜誌選稿打下了堅固的基礎。如今,創建農科園工作站又是中鄉美前所未有的一次重大改革,無論成功與否,都會直接影響著中鄉美的未來發展。

建農科園的意義何在?

根據上次農科園編輯部研討會總結,大家一致認為有必要在各省市成立農科園工作站,和地方與"農"有關的機構結合起來,共謀發展。

農科園發展方向在哪裡?

著力整合與農有關的人脈資源,整合百姓需求資源,整合農業科技資訊與技術人才資源,將全國各地的先進技術引進鄉村,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中國鄉村雜誌社,中鄉美平臺,緊跟黨的政策,為農民脫貧致富開闢新的道路!

新建農科園工作站規章制度

工作站簡介:

農科園工作站是中國鄉村雜誌社,中鄉美平臺的旗下機構,允許新建農科園工作站成熟後再向總部申請成立分站。農科園工作站主要是整合三農資訊資源,用來服務于廣大人民,借互聯網優勢與線下的完美結合,借中鄉美平臺的優勢與中國鄉村雜誌宣傳推廣的完美結合,將有關先進的農業科技信息向全國各地農戶引進,並推薦技術人才,為農業發展、農民致富;為我鄉村人不再外出打工; 為我空荒而美麗的村莊不再寂寞,老人和孩子都不再空守;為我華夏民族的復興——起航!

1、本工作站歡迎各界與"農"有關的知名人士,與基層村民領導及農民朋友加入,共謀發展。

2、本工作站協助農戶推薦申請有關於"農"的專案,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推薦技術人才,促進農業發展。

3、本工作站為助推農民企業家,農民種植養殖能手,幫你開展面向全國各地的大型活動,協助舉辦農業論壇,製作廣告彩頁,推薦封面人物,讓更多的人知道你,瞭解你,喜歡你,愛上你。

4、凡是本站採集的有益三農的文稿,中國鄉村雜誌社將優先擇優選入紙刊,榮登《中國鄉村》雜誌。

中國鄉村雜誌,農民的刊物; 中鄉美平臺,老百姓的舞臺!

凝聚鄉村精英

共建中鄉美農

因為你的參與 中國鄉村更美麗

蘋果打賞掃碼,請備註作者名

中鄉美二維碼

中鄉美視角二維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