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精“雕”鄉村生活,巴南小夥返鄉創業,根雕賣出70萬元!

巴南區石龍鎮大興村的村辦公室“沒”了,

取而代之的是“重慶古禦工藝廠”的牌子,

這是怎麼回事?

近日, 記者前往巴南區石龍鎮大興村辦公室, 瞭解農家書屋的使用情況, 走到早已鎖定的村辦公室, 傻眼了:

原本應該是大興村辦公室的地方, 卻掛著“重慶古禦工藝廠”的牌子, “古禦堂”裡還有四五間門面擺設著精美木雕作品, 價值不菲。

木雕作品《萬古長青》

這麼好的地理位置, 為啥村辦公室主動“讓”了呢?

村裡為創業者找地, 接通水電氣

石龍鎮大興村村主任陳鼇樂呵呵地說:“今非昔比, 我們村高姿態歡迎技術人才回鄉創業, 當從事木雕工藝的周奎回鄉創業苦於‘無用武之地’時, 我們村為方便創業者, 主動讓出原村辦公室, 給創業者提供展示的空間, 還租用土地做廠房。 ”

就在此時, 創業者周奎剛銷售產品回來, 風塵僕僕, 疲憊中帶著喜悅。 周奎一邊陪我們參觀古禦堂展廳、生產區和原料區,

一邊講述他的創業故事。

工人製作木雕

周奎很是感激村主任陳鼇的關心:“村裡搬遷辦公室, 老村辦公室因為交通便利, 很多人都‘盯’著這塊肥肉。 村書記何久才和陳主任主動推薦我, 建議將老村辦公室作為木雕創作基地,

給予合理的租金, 既盤活了嫌棄的集體資金, 又給回鄉創業者提供更大的發展平臺。 ”

得到了石龍鎮領導的大力支持後, 村主任陳鼇積極組織人員對老村辦公室的水電氣等基本使用設施進行修復, 確保古禦工藝廠正常使用。

不務“正”業, 歪打正著

2005年暑假, 走出中學大門的周奎, 在一家服裝廠體驗生活的同時, 得到一則消息:四川美術學院和重慶廣電集團聯合打造一個影視動畫教、研、產基地, 招生的同時, 還可以給部分學生提供勤工儉學機會, 這個消息讓周奎著實動了心。

他很想升學, 可家境—— 一家三代六口, 父親在家照顧一癱一病的爺爺和婆婆, 全家每月僅有母親在外打工的700元收入。

這讓懂事的他難以啟口,

苦思冥想後, 鄭重向父母親呈交了一份“保證書”, 到美院學習, 並在重慶電視臺少兒頻道視美動畫藝術有限公司謀到了勤工儉學的實習崗位, 完成動漫製作學業, 還選修了泥塑專業。

這份勤工儉學的崗位, 一干就是七年。

窮人家的孩子醒事早, 周奎一方面隨父親十裡八鄉地收購著木頭, 一方面又不斷地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充實於實踐中。

四年美院生活, 所學的知識, 結識的老師, 見識的雕塑, 使他腦洞大開, 泥巴可以做泥塑, 木頭可以做木雕。

父子倆切磋木雕技藝

其實, 藝術是相通的, 泥塑是“做加法”, 木雕是“做減法”, 他對木雕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記者問他:“你捨棄了你的主業動漫, 還有高薪, 後悔不?”周奎笑笑:“後悔啥?人總得集中精力幹好一件事。 ”

10年磨一劍,劍已變成鋒利的雕刻刀,入木三分,不差毫釐。

經過10年艱苦打拼,周奎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也積累了一些創業資金,2014年回到巴南區石龍鎮大興村創業,於2015年6月申請註冊了自己的公司——重慶古禦工藝品有限公司。

經營木雕、榫卯傢俱、木結構附屬雕刻,以及木材收購、加工、設計、銷售;傢俱、家居用品、美術品工藝品裝飾品等設計製作加工。

帶動就業,精“雕”鄉村生活

“有了創業的雄心,有了創業的啟動資金,有了自己的公司,但是總得專案落地呀!好在區、鎮、村都支持。”周奎說起回鄉創業受到的“優待”喜形於色。

大興村不僅主動提供老村辦公室外,還用心協調農戶的土地,這才使得周奎買回來的原料得以堆放,木雕加工才有地方。

在周奎的加工廠廠房裡足有200噸形狀各異的木頭,大多呈現黑色或棕色。收這些木頭,光是運費就花了近20萬,把這些原材料做成成品,起碼得花個四五百萬。周奎經過美院學習扎實深造,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對金絲楠木等木料的識別,幾乎不會失誤。他收取貴重的原材料不惜血本,最貴的達到每斤300—500元。

要讓這些寶貝發揮最大價值,還需精雕細刻才行。

不同工種的師傅工資待遇也相差很大,精雕工每月可達到2.3萬元,淺雕工每月8000元,打磨工(學徒)每月3500元。平常請的工人在10人左右,訂單多業務忙的時候達到20多人,大多是本地木匠。

老藝人精雕細刻

精雕工在外聘請來做,比如做“十八羅漢”,每個羅漢最矮的1.9米,最高的2.8米,相當靠技術,工人師傅精心打磨,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十八羅漢”現已經被訂購,總價70萬元左右。

村裡的農戶也很支持周奎回鄉發展,造福家鄉。

石龍鎮大興村長五間組的韋會元,今年 47歲了,這些年一直在外做零工,或空閒時在家裡做農活和跑摩的,收入一直不高,後來母親腳受傷,行動不便,需要長期就近照顧。

周奎瞭解情況後,立即帶薪培訓韋會元,做木雕打磨和木工基本活,第一月開始就達到3500元,今年開始根據工作效果將再漲工資。韋會元很是知足:“再也不東奔西跑了,周總教我一技之長,既可在家門口就業,也方便我照顧母親。”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

周奎深知這個道理,也深愛著青山綠水的家鄉。經過反復思考後,將完全生態環保的根雕木作產業在家鄉發展可謂是兩全其美,既能逐漸增加本地鄉親們的就業機會,也能將廢棄的木屑木粉收集起來給相鄰的農戶肥土或種菌使用。

而今,祖輩留下來的木作技藝現已被列為重慶市巴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的工藝是採用“原傳手”的做法,即選用原生態的根藝或實木,使用傳統的木刻、榫卯工藝進行手工創作完成,最後利用本地特產的大漆樹產出的土漆對木作產品進行刷漆保護,使木雕工藝產品精美、靈動、生態、環保。

周奎介紹木雕工藝

鯤鵬展翅,在鄉村振興路上圓夢

在古禦堂的展廳裡,有一件“鎮館之寶”——鯤鵬展翅。

周奎和《鯤鵬展翅》

高1.2米,寬1.8米,整尊木雕沒有鑲接,依木造形,雲鷹天然,勢沖雲霄一般。這尊大雕是為自己公司設計的形象標誌,幾家大公司高價求索,均無功而返。

在鯤鵬展翅旁邊的展架上赫然貼著一張獲獎證書:“周奎創作的木雕《春夏秋冬》在2017年第六屆中國(重慶)文化產業博覽會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工藝美術精品展上獲得第二屆‘工匠杯’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木雕《春夏秋冬》獲獎證書

其實,周奎等工匠這些年創作了《萬里長青》《巴渝花板床》《鏤空四條屏》等佳作。

展廳裡邊木雕等工藝品從幾十元到上萬元,甚至幾十萬元,採取網上銷售等形式,銷路較廣。除了木雕,古禦堂也加工工藝佛珠,其中相當大一部分被重慶本地和外地的寺廟或旅遊景點批量採購,開店以來,定單每月每季尤其重大節日有增無減。

當記者問到:“目前最想得到的提升是什麼?”,這位從身無分文立契求學到目前擁有巴南、渝中區洪崖洞、江北三家店堂和一個2000平米的加工廠,從徒步翻山越嶺收購木材,到開著大奔市里省外參加活動簽訂合同的創業者毫不猶豫地回答:“讀研,提升雕刻技藝,經營上了規模後可以請專業人士來管理,拓展行銷範圍,共同投資興業。”

古禦工藝可開發性專案計畫

對於未來發展,周奎侃侃而談:“結合鄉村振興,培養一批木雕技術工人,目前石龍鎮有美院畢業的大學生以及具有木工基礎的木匠約200人,吸納在外打工者回鄉就業;結合農商,打造‘石龍木雕之鄉’,在農家樂佈置根雕,推廣木雕藝術,推銷木雕工藝品;結合農文旅,借助石龍鎮覃家大院、石龍老街、楊氏莊園等,發揚巴渝木作文化;成立巴渝木作工作室,傳授、交流技藝,體驗木雕製作;建立巴渝木作博物館,展示木雕工藝品、全木家裝、巴渝木作老物件、巴渝早期民俗生活農耕工具等,傳承非遺,普及非遺;規劃金絲楠苗圃,園藝盆景展示區和自然件根藝戶外展示區。”

30多歲的周奎,他的夢想,就像鯤鵬展翅。

我們相信,未來優秀的設計者必須有獨到的眼界和技藝,才可能引領行業立於不敗之地。他要圓自己的夢,他要讓腦海裡的一個個構思,變成藍圖,變成現實。周奎,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

記者:楊超

10年磨一劍,劍已變成鋒利的雕刻刀,入木三分,不差毫釐。

經過10年艱苦打拼,周奎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也積累了一些創業資金,2014年回到巴南區石龍鎮大興村創業,於2015年6月申請註冊了自己的公司——重慶古禦工藝品有限公司。

經營木雕、榫卯傢俱、木結構附屬雕刻,以及木材收購、加工、設計、銷售;傢俱、家居用品、美術品工藝品裝飾品等設計製作加工。

帶動就業,精“雕”鄉村生活

“有了創業的雄心,有了創業的啟動資金,有了自己的公司,但是總得專案落地呀!好在區、鎮、村都支持。”周奎說起回鄉創業受到的“優待”喜形於色。

大興村不僅主動提供老村辦公室外,還用心協調農戶的土地,這才使得周奎買回來的原料得以堆放,木雕加工才有地方。

在周奎的加工廠廠房裡足有200噸形狀各異的木頭,大多呈現黑色或棕色。收這些木頭,光是運費就花了近20萬,把這些原材料做成成品,起碼得花個四五百萬。周奎經過美院學習扎實深造,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對金絲楠木等木料的識別,幾乎不會失誤。他收取貴重的原材料不惜血本,最貴的達到每斤300—500元。

要讓這些寶貝發揮最大價值,還需精雕細刻才行。

不同工種的師傅工資待遇也相差很大,精雕工每月可達到2.3萬元,淺雕工每月8000元,打磨工(學徒)每月3500元。平常請的工人在10人左右,訂單多業務忙的時候達到20多人,大多是本地木匠。

老藝人精雕細刻

精雕工在外聘請來做,比如做“十八羅漢”,每個羅漢最矮的1.9米,最高的2.8米,相當靠技術,工人師傅精心打磨,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十八羅漢”現已經被訂購,總價70萬元左右。

村裡的農戶也很支持周奎回鄉發展,造福家鄉。

石龍鎮大興村長五間組的韋會元,今年 47歲了,這些年一直在外做零工,或空閒時在家裡做農活和跑摩的,收入一直不高,後來母親腳受傷,行動不便,需要長期就近照顧。

周奎瞭解情況後,立即帶薪培訓韋會元,做木雕打磨和木工基本活,第一月開始就達到3500元,今年開始根據工作效果將再漲工資。韋會元很是知足:“再也不東奔西跑了,周總教我一技之長,既可在家門口就業,也方便我照顧母親。”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

周奎深知這個道理,也深愛著青山綠水的家鄉。經過反復思考後,將完全生態環保的根雕木作產業在家鄉發展可謂是兩全其美,既能逐漸增加本地鄉親們的就業機會,也能將廢棄的木屑木粉收集起來給相鄰的農戶肥土或種菌使用。

而今,祖輩留下來的木作技藝現已被列為重慶市巴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的工藝是採用“原傳手”的做法,即選用原生態的根藝或實木,使用傳統的木刻、榫卯工藝進行手工創作完成,最後利用本地特產的大漆樹產出的土漆對木作產品進行刷漆保護,使木雕工藝產品精美、靈動、生態、環保。

周奎介紹木雕工藝

鯤鵬展翅,在鄉村振興路上圓夢

在古禦堂的展廳裡,有一件“鎮館之寶”——鯤鵬展翅。

周奎和《鯤鵬展翅》

高1.2米,寬1.8米,整尊木雕沒有鑲接,依木造形,雲鷹天然,勢沖雲霄一般。這尊大雕是為自己公司設計的形象標誌,幾家大公司高價求索,均無功而返。

在鯤鵬展翅旁邊的展架上赫然貼著一張獲獎證書:“周奎創作的木雕《春夏秋冬》在2017年第六屆中國(重慶)文化產業博覽會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工藝美術精品展上獲得第二屆‘工匠杯’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木雕《春夏秋冬》獲獎證書

其實,周奎等工匠這些年創作了《萬里長青》《巴渝花板床》《鏤空四條屏》等佳作。

展廳裡邊木雕等工藝品從幾十元到上萬元,甚至幾十萬元,採取網上銷售等形式,銷路較廣。除了木雕,古禦堂也加工工藝佛珠,其中相當大一部分被重慶本地和外地的寺廟或旅遊景點批量採購,開店以來,定單每月每季尤其重大節日有增無減。

當記者問到:“目前最想得到的提升是什麼?”,這位從身無分文立契求學到目前擁有巴南、渝中區洪崖洞、江北三家店堂和一個2000平米的加工廠,從徒步翻山越嶺收購木材,到開著大奔市里省外參加活動簽訂合同的創業者毫不猶豫地回答:“讀研,提升雕刻技藝,經營上了規模後可以請專業人士來管理,拓展行銷範圍,共同投資興業。”

古禦工藝可開發性專案計畫

對於未來發展,周奎侃侃而談:“結合鄉村振興,培養一批木雕技術工人,目前石龍鎮有美院畢業的大學生以及具有木工基礎的木匠約200人,吸納在外打工者回鄉就業;結合農商,打造‘石龍木雕之鄉’,在農家樂佈置根雕,推廣木雕藝術,推銷木雕工藝品;結合農文旅,借助石龍鎮覃家大院、石龍老街、楊氏莊園等,發揚巴渝木作文化;成立巴渝木作工作室,傳授、交流技藝,體驗木雕製作;建立巴渝木作博物館,展示木雕工藝品、全木家裝、巴渝木作老物件、巴渝早期民俗生活農耕工具等,傳承非遺,普及非遺;規劃金絲楠苗圃,園藝盆景展示區和自然件根藝戶外展示區。”

30多歲的周奎,他的夢想,就像鯤鵬展翅。

我們相信,未來優秀的設計者必須有獨到的眼界和技藝,才可能引領行業立於不敗之地。他要圓自己的夢,他要讓腦海裡的一個個構思,變成藍圖,變成現實。周奎,走在鄉村振興的路上!

記者:楊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