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藥藥性只有寒和熱的區別嗎?

不是的。 藥性的認識和論定, 是前人在長期實踐中對為數眾多的藥物的各種性質及其醫療作用的瞭解與認識不斷深化, 進而加以概括和總結出來的。 藥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 恢復臟腑功能的協調, 糾正陰陽偏勝偏衰的病理現象, 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復到正常狀態。 藥物之所以能夠針對病情, 發揮上述基本治療作用, 乃是因為各種藥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 前人也稱為藥物的偏性, 意思是說以藥物的偏性糾正疾病所表現的陰陽偏盛或偏衰。 中藥藥性可概括為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毒性等。

藥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 性與味是藥物性能的一個方面。 藥性是根據實際療效反復驗證然後歸納起來的, 是從性質上對藥物多種醫療作用的高度概括。 至於藥味的確定, 是由口嘗而得, 從而發現各種藥物所具不同滋味與醫療作用之間的若干規律性的聯繫。

因此, 味的概念, 不僅表示味覺感知的真實滋味, 同時也反映藥物的實際性能。

寒、熱、溫、涼四種藥性, 古時也稱四氣。 其中溫熱與寒涼屬於兩類不同的性質。 而溫與熱, 寒與涼則分別具有共同性;溫次於熱, 涼次於寒,

即在共同性質中又有程度上的差異。 對於有些藥物, 通常還標以大熱、大寒、微溫、微寒等詞予以區別。 此外, 還有一些平性藥, 是指藥性寒、熱之性不甚顯著、作用比較和緩的藥物。 其中也有微寒、微溫的, 但仍未越出四性的範圍;所以平性是指相對的屬性, 而不是絕對性的概念。

藥事網原創文章,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抄襲必究。

藥事網——全國領先的醫院藥學服務平臺, 看病用藥, 上藥事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