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甘肅省深入開展“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作風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推動全省各級各部門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強化責任擔當、切實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

確保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在甘肅落地生根, 確保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省委省政府決定在全省範圍內深入開展“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以下簡稱“作風建設年活動”), 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重要意義

作風是黨的形象和生命, 作風建設攸關事業成敗。 黨的十八大以來, 全省各級各部門的作風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思想觀念、創業精神、能力素質、作風方法等方面還有很大差距, 特別是不作為、不盡責、陽奉陰違、欺上瞞下、弄虛作假、慵懶散慢等作風的頑症痼疾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幹部身上表現還比較突出,

不僅嚴重影響了各項事業發展, 而且在全社會引起不良反響, 必須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凝聚思想共識, 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徹底祛除作風積弊, 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為確保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作風保障。

(一)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 是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重要體現。 黨的十九大對作風建設提出了更高標準和更嚴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就作風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要求各地各部門都要擺擺表現、找找差距, 抓住主要矛盾, 拿出過硬措施, 扎扎實實地改。 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鍥而不捨抓好作風建設, 是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治要求, 是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體現。 各級各部門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深化思想認識, 不斷增強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 是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迫切要求。 各級各部門是本地區本行業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的引領者和推動者, 其作風建設的成效直接影響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落實成效, 直接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

全面修復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 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 切實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需要各級各部門進一步轉變作風, 以切實有效的舉措和嚴謹務實的作風抓好工作落實, 加快推動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步伐。

(三)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 是進一步密切聯繫群眾的現實需要。 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最根本的是要有廣泛、深厚、可靠的群眾基礎。 從轉變作風入手, 下大氣力解決廣大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才能贏得群眾的衷心擁護和信任, 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 厚植黨的執政基礎。

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 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 切實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品質, 努力向人民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四)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 是堅決全面徹底肅清王三運流毒和影響的具體舉措。 目前, 一些地方、部門和幹部作風漂浮, 重形式輕內容、重面子輕裡子、重過場輕實效, 坐而論道、只說不做, 甚至欺上瞞下、弄虛作假, 把想法說成做法、把開會視為落實、把發了檔當作已經完成任務等問題, 都與王三運流毒和影響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堅決全面徹底肅清王三運流毒和影響, 徹底修復被污染的政治生態, 進一步嚴肅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就是要實事求是作決策,真抓實幹促落實,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深入開展思想和工作作風整頓,促進各地各部門和廣大幹部徹底轉變作風。

二、總體要求

通過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建立健全促進發展的長效機制,不斷形成有利於發展的良好環境,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自覺把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明確的政治準則和根本的政治要求,切實增強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真正從靈魂深處忠誠於黨、維護核心、追隨領袖,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深入踐行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在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中,始終把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想在前、做在前,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辦群眾之所需,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三)切實解決影響發展的突出問題。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全面糾正“冷硬推拖”等不正之風和特權思想,堅決杜絕“吃拿卡要”等違紀違規行為,有效解決企業反映強烈、群眾反映集中、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持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四)全面激發改革創新的動力活力。積極穩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拓展改革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改革的受益面,主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影響和制約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得到有效破除,加速釋放改革動力和創新活力。著力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基本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五)著力鍛造敢擔當善作為的優良作風。自覺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不斷提升謀劃發展、改革創新、破解難題、促進落實的能力和魄力,面對改革發展穩定深層次矛盾敢於迎難而上、攻堅克難,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豁得出來、頂得上去,面對各種歪風邪氣敢於較真、敢抓敢管,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六)扎實推進重點工作落地見效。以敢死拼命精神推進脫貧攻堅,大力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確保預期脫貧群眾高品質退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推動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穩步回升,實現經濟發展企穩向好;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鞏固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和中央環保督察回饋問題整改成果,以重大生態工程為載體,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戰;穩步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各環節工作,確保如期完成改革任務。

三、重點任務

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要堅持問題導向,在全面查擺解決作風建設各類問題的基礎上,重點聚焦解決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

(一)著力解決政治上不過硬、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壓力傳導層層遞減等問題。重點解決在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個重大原則上立場不夠堅定、旗幟不夠鮮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不夠堅決有力的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態度曖昧、搞“愛惜羽毛”、不敢較真碰硬、聽之任之的問題;貫徹執行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打折變通,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的問題;全面從嚴治黨寬鬆軟、黨建業務“兩張皮”、省直機關黨建“燈下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意識淡漠、教育監督管理缺失、壓力責任傳導逐級衰減的問題。

(二)著力解決能力不足、視野不寬、辦法不多等問題。重點解決能力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謀劃部署工作生搬硬套、簡單機械,上下一般粗、左右一般齊,缺乏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的問題;對本地本部門發展既沒想法又沒辦法,工作打不開局面,缺乏改革創新精神,觀念保守、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問題;研究政策不深不透,面對新矛盾新問題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本領不強、專業不精、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數位不准、措施不實的問題。

(三)著力解決履職擔當不夠、敷衍塞責、推諉扯皮、官僚主義、衙門作風等問題。重點解決對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推諉扯皮、“只傳球不射門”、只研究不跟進,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問題;官僚主義和衙門作風嚴重,對社會各方和基層群眾反映強烈的事項置若罔聞、蠻橫刁難、層層推拖、糊弄應付的問題;特權思想嚴重,部門利益固化,把公共資源異化為內部“福利”的問題;碰到困難找藉口,遇到矛盾繞道走,“寧可不幹事、以求不出事”,甘於當“太平官”的問題;奉行好人主義,遇事明哲保身,缺乏較真精神,不願動真碰硬的問題;幹工作四平八穩、得過且過,拖拖拉拉、消極應付的問題。

(四)著力解決熱衷於搞形式、走過場、不求實效等問題。重點解決調查研究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把調研現場當成“秀場”的問題;注重打造領導“可視範圍”內的專案工程,“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問題;層層重複開會,用會議落實會議的問題;起草檔照抄照搬照轉,出臺制度決策“依葫蘆畫瓢”的問題;不重實效重包裝,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填表造冊、數位造假上,搞“材料出政績”“數字出政績”的問題。

(五)著力解決行政效能低下、營商環境不優等問題。重點解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集成性、協同性不夠,相關改革舉措配套銜接不到位的問題;簡政放權不夠徹底,行政審批專案多、審批方式不夠優化、准入門檻過高,涉企稅費管理不規範的問題;政務服務品質不高、效率低下,部門專網林立、互不相容、業務不協同,辦事程式複雜、要件多、時間長,群眾“多頭跑”“事難辦”“來回奔波”的問題;行業主管部門監管缺失,工程項目建設亂象叢生,搞利益輸送、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問題。

(六)著力解決陽奉陰違、欺上瞞下、弄虛作假、慵懶散慢、落實不力等問題。重點解決對上級決策部署不執行或搞選擇性執行,政策空轉、截留,落實“最後一公里”掐脖子,浪費人力財力物力,落實效果不好的問題;對上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謊報情況、虛報數位、誇大成績、編造經驗,對下縱容、唆使、暗示或強迫弄虛作假、隱瞞實情的問題;抓工作的責任心和緊迫感不強,庸政懶政怠政,推一推動一動、不推不動,群眾關切的民生工程久拖不決,扶貧專案實施包裝注水、偷工減料、克扣截留、暗箱操作的問題。

四、工作措施

針對作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既要精准施策、對症下藥,確保問題解決見底見效,也要舉一反三、全面整改,推動全省發展環境實現明顯改善。

(一)深化理論學習,加強政治建設。按照黨的十九大關於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著力推進作風建設年活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學思踐悟中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真正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切實肩負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解決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省直部門黨建“燈下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弱化等問題為突破口,層層傳導壓力,全面加強党的建設,以黨性強作風,以作風促發展。

(二)注重破立並舉,進一步解放思想。緊跟新時代、適應新形勢、貫徹新理念,堅持繼承創新、破立並舉,堅決破除因循守舊、消極等待、小進則滿、畏首畏尾、狹隘封閉、急於求成、坐而論道的思想,樹立開拓創新、搶抓機遇、創先爭優、敢於擔當、包容合作、蹄疾步穩、真抓實幹的意識,切實解決思想觀念、精神狀態、發展思路和工作舉措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條一條梳理、一項一項分析、一個一個整改,切實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實際成效。

(三)堅持唯實求真,深入調查研究。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調查研究貫穿決策和執行全過程,堅持抓工作調研在先,充分發揮調研上情下達、下情上傳、摸清情況、服務決策的作用。圍繞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聚焦人民群眾最急最憂最怨最盼的問題,組織力量扎實細緻開展調查研究,努力形成一批高品質的調研成果。改進調研方法,多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到情況複雜、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多到自然條件差、工作基礎差的地方去,通過與幹部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與心溝通,真正把各方面情況摸清吃透。堅持說實話、道實情,有喜報喜、有憂報憂,不得設計所謂“經典調研線路”,不得安排有關人員當“群眾演員”,不得避實就虛、回避矛盾、提前定調找實證,更不得默許、暗示、縱容調研物件編假造假,確保調研情況真實可靠,實事求是反映情況。

(四)突出嚴實標準,強化責任擔當。教育引導廣大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嚴實標準履職盡責,主動作為、敢於擔當,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堅持在改革發展的第一線、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核對總和識別幹部,旗幟鮮明地支持擔當者,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擔當,為敢於負責的幹部負責,讓想幹事的有機會、能幹事的有舞臺、幹成事的有地位。加強幹部政治理論和業務技能教育培訓,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全面增強工作本領,著力打造敢擔當善作為的幹部隊伍。

(五)提高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把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作為優化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行“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四項改革,使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努力實現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進一步健全完善權力清單制度,積極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不斷規範依法行政行為,創新公平公正的監管方式,有效保障市場主體依法有序參與市場競爭,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六)樹立實幹導向,狠抓工作落實。始終以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持之以恆抓落實,不搞花拳繡腿的形式主義,不求嘩眾取寵的轟動效應,不開不解決問題的會議,不發不解決問題的文件,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作風和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靠實工作責任,健全責任落實體系,對職責範圍內的事項,制定務實管用的措施,建立工作臺賬,逐項分解、逐件落實,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強化督促檢查,緊盯不落實、落不實的人和事跟蹤問效,直至落實到位,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決策落地生根。

五、步驟安排

作風建設年活動從2018年2月開始,至2019年2月底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精心謀劃準備,全面安排部署(2018年2月至4月上旬)。成立“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召開動員會議進行安排部署。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安排各項工作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工作措施和完成時限,督促推動各成員單位抓好落實。各級各部門要堅持把思想動員和學習教育貫穿作風建設年活動始終,切實提高廣大幹部對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凝聚起轉變作風的思想共識,形成改善發展環境的行動自覺。

第二階段:集中查找問題,狠抓整改落實(2018年4月中旬至2019年1月)。各級各部門要重點對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和新華社文章列舉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10種新表現,對照本實施方案列舉的需要著力解決的6個方面突出問題,聯繫本地本部門實際,通過深入調研、座談走訪、問卷調查、設立意見箱、開通熱線電話等方式,認真查找和梳理本地本部門存在的突出問題,逐項逐件抓好整改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對各級各部門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情況和整改落實情況及時跟進督查,建立健全台賬,實行掛牌銷號,推動問題整改。

第三階段:廣泛開展評議,全面考核總結(2019年2月)。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採取單位自評、社會評議、機關互評、領導評價以及協力廠商評價等多種方式,對各地各部門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滿意度情況進行綜合評議,評議結果納入政績考核體系,作為年度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和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各級各部門要從“兩代表一委員”以及各類企事業單位中聘任作風建設年活動監督員,參與明察暗訪和監督評議,倒逼作風轉變。各級各部門對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2019年1月底書面報告省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2019年2月底省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召開總結大會,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安排部署鞏固提升任務。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委省政府成立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有關省級領導任副組長,省直有關單位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直機關工委,具體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擔任辦公室主任,省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擔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下設綜合協調、督促檢查、執紀問責、考核評價四個工作小組。各級各部門參照組建專門工作機構,加強對本地本部門作風建設年活動的組織領導。各市州、省直各部門和各企事業單位緊密結合本地、本部門、本系統實際,精心謀劃部署作風建設年活動,有計劃、按步驟、分層次組織實施,務求取得實效。

(二)堅持以上率下。省委常委會和省級領導幹部自覺當好轉變作風的“領頭雁”,以加強和改進作風的實際行動為全省樹起標杆。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發揮“關鍵少數”作用,在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上走在前、做表率,對影響和制約本地本部門發展的作風問題,深入細緻研究,謀劃破解之策。省直機關既要在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中帶好頭,也要督促指導市縣相關行業部門改進工作、優化作風,通過層層帶動、傳導壓力,全面推進作風建設年活動深入扎實開展。

(三)統籌部署推進。結合全黨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國正在開展的“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活動、我省正在開展的“三糾三促”專項行動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動,大力整治解決履行職責不擔當、為民服務不作為、推動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切實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四)注重建章立制。圍繞查擺出的問題,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靠實整改責任,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結合整改落實情況,對本地本部門已有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執行情況進行一次系統梳理,深入查找制度建設中的漏洞和缺陷,認真抓好制度的修訂和完善,把有效的做法通過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切實形成科學完備、務實管用、針對性強、有利於發展的制度體系。

(五)典型引領示範。充分利用報紙、網路、電視、微信等媒體平臺,全方位、多層次地對作風建設年活動進展情況進行宣傳報導。宣傳部門在主流媒體開設專欄,既注意宣傳好經驗好做法,教育廣大幹部增強學習研究能力、改革創新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推動落實能力,又要曝光突出問題,引導廣大幹部敢於擔當、敢於負責,進一步增強改進作風、優化發展環境人人有責、層層負責的強烈意識,大力營造轉作風、樹新風、重實幹、促發展的濃厚氛圍。

(六)嚴肅通報問責。切實加大通報問責力度,對群眾反映強烈、線索具體的問題直查快辦,對查實的問題堅決糾正、問責到人,絕不姑息遷就。特別是對中央和省委三令五申強調的事項依然我行我素的人和事,對問題多發頻發、影響惡劣的地方和部門,要從嚴從快從重問責處理。加大通報曝光力度,每季度在省市主要新聞媒體集中通報一次反面典型案例,對嚴重破壞發展環境、損害企業和群眾利益的典型案件,及時通報曝光,以強有力的問責和曝光形成強大震懾。

就是要實事求是作決策,真抓實幹促落實,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深入開展思想和工作作風整頓,促進各地各部門和廣大幹部徹底轉變作風。

二、總體要求

通過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建立健全促進發展的長效機制,不斷形成有利於發展的良好環境,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自覺把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作為明確的政治準則和根本的政治要求,切實增強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真正從靈魂深處忠誠於黨、維護核心、追隨領袖,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深入踐行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在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事業中,始終把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想在前、做在前,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辦群眾之所需,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三)切實解決影響發展的突出問題。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全面糾正“冷硬推拖”等不正之風和特權思想,堅決杜絕“吃拿卡要”等違紀違規行為,有效解決企業反映強烈、群眾反映集中、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持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四)全面激發改革創新的動力活力。積極穩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拓展改革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改革的受益面,主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影響和制約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得到有效破除,加速釋放改革動力和創新活力。著力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基本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五)著力鍛造敢擔當善作為的優良作風。自覺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不斷提升謀劃發展、改革創新、破解難題、促進落實的能力和魄力,面對改革發展穩定深層次矛盾敢於迎難而上、攻堅克難,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豁得出來、頂得上去,面對各種歪風邪氣敢於較真、敢抓敢管,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六)扎實推進重點工作落地見效。以敢死拼命精神推進脫貧攻堅,大力改善深度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確保預期脫貧群眾高品質退出;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推動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穩步回升,實現經濟發展企穩向好;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鞏固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和中央環保督察回饋問題整改成果,以重大生態工程為載體,打好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戰;穩步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各環節工作,確保如期完成改革任務。

三、重點任務

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要堅持問題導向,在全面查擺解決作風建設各類問題的基礎上,重點聚焦解決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

(一)著力解決政治上不過硬、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壓力傳導層層遞減等問題。重點解決在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個重大原則上立場不夠堅定、旗幟不夠鮮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不夠堅決有力的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態度曖昧、搞“愛惜羽毛”、不敢較真碰硬、聽之任之的問題;貫徹執行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打折變通,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的問題;全面從嚴治黨寬鬆軟、黨建業務“兩張皮”、省直機關黨建“燈下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意識淡漠、教育監督管理缺失、壓力責任傳導逐級衰減的問題。

(二)著力解決能力不足、視野不寬、辦法不多等問題。重點解決能力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謀劃部署工作生搬硬套、簡單機械,上下一般粗、左右一般齊,缺乏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的問題;對本地本部門發展既沒想法又沒辦法,工作打不開局面,缺乏改革創新精神,觀念保守、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問題;研究政策不深不透,面對新矛盾新問題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本領不強、專業不精、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數位不准、措施不實的問題。

(三)著力解決履職擔當不夠、敷衍塞責、推諉扯皮、官僚主義、衙門作風等問題。重點解決對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推諉扯皮、“只傳球不射門”、只研究不跟進,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問題;官僚主義和衙門作風嚴重,對社會各方和基層群眾反映強烈的事項置若罔聞、蠻橫刁難、層層推拖、糊弄應付的問題;特權思想嚴重,部門利益固化,把公共資源異化為內部“福利”的問題;碰到困難找藉口,遇到矛盾繞道走,“寧可不幹事、以求不出事”,甘於當“太平官”的問題;奉行好人主義,遇事明哲保身,缺乏較真精神,不願動真碰硬的問題;幹工作四平八穩、得過且過,拖拖拉拉、消極應付的問題。

(四)著力解決熱衷於搞形式、走過場、不求實效等問題。重點解決調查研究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把調研現場當成“秀場”的問題;注重打造領導“可視範圍”內的專案工程,“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問題;層層重複開會,用會議落實會議的問題;起草檔照抄照搬照轉,出臺制度決策“依葫蘆畫瓢”的問題;不重實效重包裝,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填表造冊、數位造假上,搞“材料出政績”“數字出政績”的問題。

(五)著力解決行政效能低下、營商環境不優等問題。重點解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集成性、協同性不夠,相關改革舉措配套銜接不到位的問題;簡政放權不夠徹底,行政審批專案多、審批方式不夠優化、准入門檻過高,涉企稅費管理不規範的問題;政務服務品質不高、效率低下,部門專網林立、互不相容、業務不協同,辦事程式複雜、要件多、時間長,群眾“多頭跑”“事難辦”“來回奔波”的問題;行業主管部門監管缺失,工程項目建設亂象叢生,搞利益輸送、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問題。

(六)著力解決陽奉陰違、欺上瞞下、弄虛作假、慵懶散慢、落實不力等問題。重點解決對上級決策部署不執行或搞選擇性執行,政策空轉、截留,落實“最後一公里”掐脖子,浪費人力財力物力,落實效果不好的問題;對上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謊報情況、虛報數位、誇大成績、編造經驗,對下縱容、唆使、暗示或強迫弄虛作假、隱瞞實情的問題;抓工作的責任心和緊迫感不強,庸政懶政怠政,推一推動一動、不推不動,群眾關切的民生工程久拖不決,扶貧專案實施包裝注水、偷工減料、克扣截留、暗箱操作的問題。

四、工作措施

針對作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既要精准施策、對症下藥,確保問題解決見底見效,也要舉一反三、全面整改,推動全省發展環境實現明顯改善。

(一)深化理論學習,加強政治建設。按照黨的十九大關於新時代党的建設總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著力推進作風建設年活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學思踐悟中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真正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切實肩負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以解決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省直部門黨建“燈下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弱化等問題為突破口,層層傳導壓力,全面加強党的建設,以黨性強作風,以作風促發展。

(二)注重破立並舉,進一步解放思想。緊跟新時代、適應新形勢、貫徹新理念,堅持繼承創新、破立並舉,堅決破除因循守舊、消極等待、小進則滿、畏首畏尾、狹隘封閉、急於求成、坐而論道的思想,樹立開拓創新、搶抓機遇、創先爭優、敢於擔當、包容合作、蹄疾步穩、真抓實幹的意識,切實解決思想觀念、精神狀態、發展思路和工作舉措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條一條梳理、一項一項分析、一個一個整改,切實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轉化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實際成效。

(三)堅持唯實求真,深入調查研究。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調查研究貫穿決策和執行全過程,堅持抓工作調研在先,充分發揮調研上情下達、下情上傳、摸清情況、服務決策的作用。圍繞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聚焦人民群眾最急最憂最怨最盼的問題,組織力量扎實細緻開展調查研究,努力形成一批高品質的調研成果。改進調研方法,多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到情況複雜、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多到自然條件差、工作基礎差的地方去,通過與幹部群眾面對面交流、心與心溝通,真正把各方面情況摸清吃透。堅持說實話、道實情,有喜報喜、有憂報憂,不得設計所謂“經典調研線路”,不得安排有關人員當“群眾演員”,不得避實就虛、回避矛盾、提前定調找實證,更不得默許、暗示、縱容調研物件編假造假,確保調研情況真實可靠,實事求是反映情況。

(四)突出嚴實標準,強化責任擔當。教育引導廣大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嚴實標準履職盡責,主動作為、敢於擔當,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堅持在改革發展的第一線、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核對總和識別幹部,旗幟鮮明地支持擔當者,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擔當,為敢於負責的幹部負責,讓想幹事的有機會、能幹事的有舞臺、幹成事的有地位。加強幹部政治理論和業務技能教育培訓,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全面增強工作本領,著力打造敢擔當善作為的幹部隊伍。

(五)提高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把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作為優化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行“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四項改革,使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努力實現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進一步健全完善權力清單制度,積極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不斷規範依法行政行為,創新公平公正的監管方式,有效保障市場主體依法有序參與市場競爭,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六)樹立實幹導向,狠抓工作落實。始終以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持之以恆抓落實,不搞花拳繡腿的形式主義,不求嘩眾取寵的轟動效應,不開不解決問題的會議,不發不解決問題的文件,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作風和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靠實工作責任,健全責任落實體系,對職責範圍內的事項,制定務實管用的措施,建立工作臺賬,逐項分解、逐件落實,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強化督促檢查,緊盯不落實、落不實的人和事跟蹤問效,直至落實到位,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決策落地生根。

五、步驟安排

作風建設年活動從2018年2月開始,至2019年2月底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精心謀劃準備,全面安排部署(2018年2月至4月上旬)。成立“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召開動員會議進行安排部署。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安排各項工作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工作措施和完成時限,督促推動各成員單位抓好落實。各級各部門要堅持把思想動員和學習教育貫穿作風建設年活動始終,切實提高廣大幹部對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凝聚起轉變作風的思想共識,形成改善發展環境的行動自覺。

第二階段:集中查找問題,狠抓整改落實(2018年4月中旬至2019年1月)。各級各部門要重點對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和新華社文章列舉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10種新表現,對照本實施方案列舉的需要著力解決的6個方面突出問題,聯繫本地本部門實際,通過深入調研、座談走訪、問卷調查、設立意見箱、開通熱線電話等方式,認真查找和梳理本地本部門存在的突出問題,逐項逐件抓好整改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對各級各部門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情況和整改落實情況及時跟進督查,建立健全台賬,實行掛牌銷號,推動問題整改。

第三階段:廣泛開展評議,全面考核總結(2019年2月)。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採取單位自評、社會評議、機關互評、領導評價以及協力廠商評價等多種方式,對各地各部門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滿意度情況進行綜合評議,評議結果納入政績考核體系,作為年度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和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各級各部門要從“兩代表一委員”以及各類企事業單位中聘任作風建設年活動監督員,參與明察暗訪和監督評議,倒逼作風轉變。各級各部門對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2019年1月底書面報告省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2019年2月底省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召開總結大會,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安排部署鞏固提升任務。

六、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委省政府成立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有關省級領導任副組長,省直有關單位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直機關工委,具體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擔任辦公室主任,省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擔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下設綜合協調、督促檢查、執紀問責、考核評價四個工作小組。各級各部門參照組建專門工作機構,加強對本地本部門作風建設年活動的組織領導。各市州、省直各部門和各企事業單位緊密結合本地、本部門、本系統實際,精心謀劃部署作風建設年活動,有計劃、按步驟、分層次組織實施,務求取得實效。

(二)堅持以上率下。省委常委會和省級領導幹部自覺當好轉變作風的“領頭雁”,以加強和改進作風的實際行動為全省樹起標杆。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發揮“關鍵少數”作用,在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上走在前、做表率,對影響和制約本地本部門發展的作風問題,深入細緻研究,謀劃破解之策。省直機關既要在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中帶好頭,也要督促指導市縣相關行業部門改進工作、優化作風,通過層層帶動、傳導壓力,全面推進作風建設年活動深入扎實開展。

(三)統籌部署推進。結合全黨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國正在開展的“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活動、我省正在開展的“三糾三促”專項行動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動,大力整治解決履行職責不擔當、為民服務不作為、推動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切實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四)注重建章立制。圍繞查擺出的問題,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靠實整改責任,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結合整改落實情況,對本地本部門已有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及執行情況進行一次系統梳理,深入查找制度建設中的漏洞和缺陷,認真抓好制度的修訂和完善,把有效的做法通過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切實形成科學完備、務實管用、針對性強、有利於發展的制度體系。

(五)典型引領示範。充分利用報紙、網路、電視、微信等媒體平臺,全方位、多層次地對作風建設年活動進展情況進行宣傳報導。宣傳部門在主流媒體開設專欄,既注意宣傳好經驗好做法,教育廣大幹部增強學習研究能力、改革創新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推動落實能力,又要曝光突出問題,引導廣大幹部敢於擔當、敢於負責,進一步增強改進作風、優化發展環境人人有責、層層負責的強烈意識,大力營造轉作風、樹新風、重實幹、促發展的濃厚氛圍。

(六)嚴肅通報問責。切實加大通報問責力度,對群眾反映強烈、線索具體的問題直查快辦,對查實的問題堅決糾正、問責到人,絕不姑息遷就。特別是對中央和省委三令五申強調的事項依然我行我素的人和事,對問題多發頻發、影響惡劣的地方和部門,要從嚴從快從重問責處理。加大通報曝光力度,每季度在省市主要新聞媒體集中通報一次反面典型案例,對嚴重破壞發展環境、損害企業和群眾利益的典型案件,及時通報曝光,以強有力的問責和曝光形成強大震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