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橋街道扎實推進服務創新 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走向善治

北京晨報訊 在背街小巷治理工作中, 成立街巷臨時黨支部;推行社區服務社會化建設, 實現與居民需求無縫對接;推行“居站分設、多居一站”社區管理架構, 促進居委會回歸自治, 為社區減負……4月12日, 西城區民政局“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結題驗收調研課題組”一行來到天橋街道, 通過實地走訪和座談發言, 瞭解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工作。 天橋街道的諸多創新做法得到了調研組的認可。

根據天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閔碩介紹, 《天橋街道非緊急救助案件辦理工作制度》、《天橋街道公共服務大廳視窗規範化服務考核方案》等多項制度已出臺,

重新梳理行政服務辦事事項, 將民情、民需資訊細化為城市管理、社區治安、住房保障、為老服務、食品安全、重大安全隱患等類別。 2017年, 受理業務近6.5萬件, 處理上報辦結案件近1.6萬件, 有效提高街道辦事處公共服務能力。

街道依法依規將社區服務站行政事務與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合理分割, 將社會福利、住房保障、就業服務、為老服務、愛心助殘、人口計生等6大類69個代理代辦事項全面梳理進站。 切實發揮了服務民生、服務群眾的功能, 讓社區政務服務更加便捷、高效、透明。 “居站分設”切實改變了居委會職能錯位、行政化傾向嚴重等問題, 實現了居民自治職能歸位, 同時街道大力推進社區減負,

對居委會七大委員會12大類77個服務事項的工作進行系統梳理, 規範社區居委會承擔的公共服務事項, 取消年終考核對社區的“一票否決”事項。

制定《天橋街道參與型協商社區民主自治探索工作指導手冊》, 將涉及居民利益的公共服務事項逐步納入協商議事範圍, 建立居民自管會、社區層面協商議事會、社會單位共商共治會三級分層分級協商議事會平臺, 通過“訪聽解”、居民代表會、樓委會、自管會、業委會等多方形式聽取民意, 決策事項協商實施要嚴格按照相關政策執行, 協商事項解決辦理完畢後要對專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回饋, 讓小事化解于樓門、讓急事分解于社區、讓難事解決於轄區。 (北京晨報首席記者崔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