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雲都點贊!菜鳥無人車年內上路給你送快遞!就在杭州文一西路!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陳婕

昨天下午, 一群人扛著長槍短炮在杭州城西圍觀一位“老司機”:一輛半人高的四方小車, 車頭打著藍色近光燈, 行人、自行車、三輪車突然無縫式的竄到面前, “老司機”緊急制動, 避免撞擊。

這位老司機名叫小Gplus, 它其實是菜鳥旗下ET物流實驗室研發的無人車。 昨天, 菜鳥向媒體開放了路測實況。 菜鳥ET物流實驗室演算法團隊負責人陳俊波透露, 菜鳥無人車量產商用在即, 年內將全面進入末端進行配送。

無人車送快遞來了, “老司機”已路測2個月

下午時分的文一西路, 雖然不是早晚高峰, 非機動車道上來往電瓶車不斷。 小Gplus上路了, 它緩慢行駛著, 遇上拐彎車輛, 或是穿梭的電動車, 就會及時刹車, 還能識別紅綠燈。

“在阿裡巴巴西溪園區和菜鳥西溪首座之間來回10公里的路段, 小Gplus已經能夠完成內部的檔、快遞等收發配送。 ”陳俊波介紹說,

菜鳥無人車定位在末端配送, 車速最高控制在15km/小時, 無人車運行過程中只要檢測到周邊行人車輛較多時, 會自動降速到10km/小時, 車輛制動距離可以控制在0.5~0.3米左右。 也就是說哪怕突然竄出來的目標, 只要自身不撞上無人車, 無人車都可緊急制動, 防止撞擊, 確保安全。

據瞭解, 小Gplus載重100kg, 定位為室外配送不入戶, 不具備爬樓功能。 陳俊波介紹, 經過了模擬測試、場地測試之後, 2個月前, 小Gplus開始路測, 過程當中, 面對挑戰不斷進行優化。 “舉個例子, 有的非機動車道上設有路障, 間距在1米左右, 而小Gplus的寬度為80釐米, 很快它就’學會’順利通過。 ”陳俊波介紹。

當然, 在實際應用中, 可能還會面臨不少問題, 比如防盜、可能發生的交通事故等, 陳俊波介紹,

菜鳥對機器人的CPU、記憶體、感測器有完備的監控, 任何異常都會反映到後臺上。 另外, 小Gplus的定位也是即時的, 最後, 小Gplus還有視頻監控, 一旦發現異常, 就可以把視頻傳到後端然後做一些相應的處理, 包括報警。

小Gplus來了, 快遞員怎麼辦?陳俊波告訴記者, 目前中國一天1億件包裹量, 快遞員為300萬名, 在未來六七年, 中國或將實現一天10億包裹數量。 按照陳俊波的設想, 到那時, 50%以上的包裹將由智慧配送機器人完成。

“小Gplus其實是快遞員的得力助手, 作為末端運力的補充, 為快遞員減壓。 ”陳俊波解釋, 未來應用場景包括校園、社區驛站等。 “快遞員把包裹放入小Gplus中, 用戶提前預約時間, 小G PLUS就會準時送貨上門。 ”

無人駕駛正成為“新風口”, 阿裡佈局日趨完整

無人駕駛技術近年來備受關注, 百度進入無人駕駛乘用車領域較早, 菜鳥則從物流領域切入, 被認為是無人駕駛領域的一匹黑馬。 昨天, 陳俊波透露, 菜鳥正在與合作夥伴合作量產這款車, 今年就將全面進入末端進行配送。

從已有的菜鳥所公佈的資訊來看,

從末端機器人到宣佈量產無人車, 其無人駕駛技術進展可謂迅速,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據瞭解, 菜鳥ET實驗室2016年年初即成立, 從2016年9月菜鳥小G上線, 菜鳥無人車歷經多次更新反覆運算, 發佈了小G2代, 以及室外運行的小Gplus, 形成了末端無人配送矩陣。

最近一年多來, 菜鳥小G在阿裡巴巴西溪園區為三萬名阿裡員工服務, 積累了大量的運營資料和經驗。 此外, 去年雙11期間, 菜鳥相繼推出多款末端配送機器人, 還在浙大紫金港校區內進行了試運行。

公開信息顯示, 阿裡巴巴集團CEO、菜鳥網路董事長張勇今年3月曾表示, 菜鳥網路將在新零售趨勢上, 加快開闢新的物流賽道, 加大技術前瞻性投入。

菜鳥方面有知情人士還證實, 菜鳥ET物流實驗室目前由張春暉領銜,張春暉曾長期擔任阿裡YunOS總裁,一手打造了互聯網汽車,具有造車基因。張春暉在互聯網和傳統車企均廣有資源,其領銜ET物流實驗室意味著菜鳥造車進入快車道。

業內人士分析,菜鳥大舉佈局無人駕駛,正是依託新技術,引領行業全面進入新物流時代。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菜鳥在開放道路上測試無人車,表明菜鳥並不僅僅只在末端應用無人駕駛。陳俊波昨天透露,菜鳥還在佈局無人駕駛大卡車,用於高速公路運輸,滿足幹線運輸場景的需求。

看來,從整車製造,到乘用車、物流配送車、卡車的無人駕駛全產業佈局,再到擁有數億用戶的高德地圖、千尋位置、斑馬智行等各領域的軟硬體支持,阿裡在無人駕駛方面的產品矩陣正不斷趨於完整。

錢江晚報新聞資訊用戶端“浙江24小時”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版權合作請聯繫qbwl@8531.cn。

菜鳥ET物流實驗室目前由張春暉領銜,張春暉曾長期擔任阿裡YunOS總裁,一手打造了互聯網汽車,具有造車基因。張春暉在互聯網和傳統車企均廣有資源,其領銜ET物流實驗室意味著菜鳥造車進入快車道。

業內人士分析,菜鳥大舉佈局無人駕駛,正是依託新技術,引領行業全面進入新物流時代。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菜鳥在開放道路上測試無人車,表明菜鳥並不僅僅只在末端應用無人駕駛。陳俊波昨天透露,菜鳥還在佈局無人駕駛大卡車,用於高速公路運輸,滿足幹線運輸場景的需求。

看來,從整車製造,到乘用車、物流配送車、卡車的無人駕駛全產業佈局,再到擁有數億用戶的高德地圖、千尋位置、斑馬智行等各領域的軟硬體支持,阿裡在無人駕駛方面的產品矩陣正不斷趨於完整。

錢江晚報新聞資訊用戶端“浙江24小時”出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版權合作請聯繫qbwl@8531.c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