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拍賣底價再次下調 托市麥成交放量

4月18日, 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共安排最低收購價和國家臨時存儲小麥銷售計畫2005645噸, 實際成交312842噸, 成交量較上周增加303579噸;成交率15.59%, 較上周提高15.15個百分點;平均價為2397元/噸, 較上周下降55元/噸。 其中, 2014~2016年產最低收購價小麥計畫銷售1945822噸, 成交312264噸, 成交率為16.05%。

此次2014~2016年產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銷售底價為2350元/噸, 下調60元/噸。 今年以來, 國家已連續兩次下調小麥拍賣價格, 累計下調110元/噸, 加快去庫存的政策導向進一步明確。 “政策性小麥銷售底價連續下調, 減輕了用糧企業的購糧成本, 有利於促進政策性糧源流通, 緩解短期糧源緊張的形勢。

在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已明確小幅下調的背景下, 政策性小麥銷售價格跟進下調, 持糧主體庫存糧源的市場銷售壓力增大。 受此影響, 春節後至今小麥價格每噸下跌了50~100元。 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麥價仍將趨弱運行, 用糧企業基本是隨用隨購。 ”安徽某麵粉企業負責人說。

政策性小麥銷售底價在經歷了再次下調後, 拍賣成交有所上升。 從成交區域看, 江蘇、河南兩省成交率較高, 分別為25%和34.55%;山東成交率為2.94%, 安徽成交率為9.90%, 而河北和湖北兩省卻出人意料的全部流拍。 中華糧網小麥分析師劉曉說, 這次小麥拍賣總成交率是春節後最高的一期。 整體來看, 政策性小麥拍賣成交率不高, 一是拍賣底價下調的消息在正式公佈前已流傳了一段時間,

導致市場價格下跌, 4月初銷售底價調整正式公佈後跌幅更加明顯。 1月上旬是國家對政策性小麥銷售底價首次調整, 再加上當時市場正值春節前需求旺季, 底價下調對小麥階段性“去庫存”影響效應非常明顯。 進入3月後小麥市場價格不斷回落, 很多地區小麥市場收購到廠價格與拍賣小麥加上出庫、運費後的到廠價格相差無幾, 加工企業都是隨采隨用。 二是麵粉消費即將進入淡季, 消費減少導致企業採購需求不高。 三是各省輪換出庫、地儲銷售加上貿易商銷售, 市場整體供需寬鬆, 買方選擇範圍比較大。

“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下降至1.15元/斤, 加上2014~2016年產最低收購價小麥拍賣底價兩次調整,

小麥市場價格下降是必然趨勢。 今年小麥長勢較好, 雨水充足, 如果後期沒有大的自然災害, 小麥豐收已成定局。 新麥上市後與陳麥相比價差至少在0.15元/斤左右, 導致用糧企業對最低價小麥拍賣積極性不高。 此外, 價格調整也將壓縮糧食經紀人的利潤空間, 經紀人隨收隨賣將成為新麥上市後的常態。 ”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糧食經紀人孔祥吉告訴記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