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天壇二月蘭開出“香雪海”自然景觀 北京市屬公園推廣鄉土植物

2018年4月19日訊, 北京市屬公園在進行景區改造過程中, 結合近年來的科研成果, 大力推廣二月蘭、嶗峪苔草、麥冬草、甘野菊等野生地被品種的應用, 近6成的草坪由冷季型草坪改造為“野生地被草坪”。 截至目前, 市屬11家公園綴花草地達到了綠地面積的80%以上, 為市民提供了更加自然舒適的遊園環境。

程功攝

市公園管理中心科技處處長宋利培今天介紹, 近年來, 公園管理中心深入研究以鄉土植物為基礎的近自然群落營建技術, 通過研究篩選出鵝絨委陵菜、二月蘭、蛇莓等兼具觀賞性和適應性的鄉土地被植物50餘種, 這些野生地被植物主要是多年生, 不必每年播種, 生產繁殖速度快,大多數春夏會開花, 具有較強的觀賞性, 而且節水, 無須施肥及病蟲害防治, 養護成本低。 這些研發成果已運用在天壇公園、香山公園、陶然亭、紫竹院等北京多家公園綠地中,構建城區的自然生態保護區。

記者今天在天壇公園看到, 在古柏區, 二月蘭連接成片, 一株株淡藍色小花, 靜悄悄地依偎在“古樹老人”的腳下, 為皇家壇廟平添了靜穆悠遠的氛圍。 在西北外壇, 二月蘭更是隨地而生, 形成一片花海, 香陣沖天, 被人們稱為“香雪海”,人們不出京城就可領略郊野踏青的感覺。

記者瞭解到, 二月蘭作為北京本土野生地被植物, 具有天然適應能力和生長優勢, 不需特殊人工、水肥照料, 是一個“低碳”物種。 天壇公園將自然繁殖與人工干預相結合進行二月蘭景觀培育, 從2003年開始改變對自然草地的管理模式, 由以往的“草高即割”管理方式, 變為適當控制修剪時間和頻次,使二月蘭等低矮草本和單子葉植物成為夏季的優勢草,

讓自然草地呈現出更佳的生長效果。 相關負責人介紹, 20世紀80年代天壇二月蘭開始成景, 2006年開始出現遍及全園的“香雪海”景觀, 目前面積達70萬平方米。

宋利培介紹, 其他市屬公園名, 香山公園大量應用多花胡枝子、杭子梢、華北香薷、甘野菊等鄉土地被植物, 打造了原生態自然山林保護區。 北京植物園櫻桃溝作為自然生態保護試驗區, 通過20多年努力, 形成具有山林、溝穀、溪流的自然環境, 可以觀察到包括野生植物、爬行動物、鳥類、昆蟲在內的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玉淵潭公園近3年先後進行85000平方米的綠地改造, 除少量特色植物外, 重點增加了宿根花卉、澇峪苔草等鄉土地被、節水型地被的種類和數量。

園內的東湖濕地園是近年建成的城市核心區內的第一個濕地公園, 通過科學規劃功能分區, 合理利用濕地資源, 最大限度發揮了濕地生態功能效益。

據瞭解, 下一步市屬公園將擴大對市屬公園自然綠地和自然植被的保護範圍, 為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和利用提供適宜的機會。 如比在頤和園萬壽山后山、後溪湖沿線,北海、景山等人工園林山體,做好原有植被保護, 逐步形成穩定健康植物群落;在香山、北京植物園逐步擴大自然生態保護區範圍, 發揮淺山區生態功能;在天壇、植物園、動物園、紫竹院等公園建立生物防治實驗示範區, 打造市屬公園“無公害防治”典範;以頤和園團城湖城市水源涵養地以及昆明湖、玉淵潭、北海水體保護為重點,

科學種植管理水生植物, 保護鳥類繁殖棲息環境, 多措並舉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友好型公園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