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特朗普連發三招,貨幣戰即將打響,中國該怎麼辦?

戰爭, 只是暫停, 遠未結束。

就在昨晚到今天上午的12個小時之內, 美國接連對中國三連擊。

中美貿易戰, 剛剛緩和的局面, 又掀起驚天駭浪, 金融戰已在眼前, 軍事威懾也在上演。

大戲剛剛啟幕。

大國對撞, 火花四濺。

3月8日, 美國採取“232措施”, 對中國等國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 之後不到一個月, 中美對攻兩波。

有段時間, 畫風突變。

特朗普先是在8日晚發推特, 和中國最高領導人套近乎, 還說中美“兩國都會有偉大未來!”

而中國在4月10日的2018年博鼇亞洲論壇上, 宣佈了前所未有的4項擴大開放舉措。

4月11日, 特朗普在推特上再度示好“我們將一起取得更大的進步!”。

但是一切不出所料, 正面PK那會如此輕易結束?

在過去12個小時內, 美國又悍然出手, 戰局擴大。

週一(16日)一大早, 特朗普就在社交媒體上抨擊:中國、俄羅斯趁著美聯儲加息, 玩“貨幣貶值遊戲”, 不可接受!

貨幣戰爭已經箭在弦上。

10多個小時後, 美國商務部宣佈, 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公司出售零部件產品, 期限為7年。 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 對中興通訊處以3億美元罰款。

權威財經媒體《華爾街日報》隨後報導:美國正在考慮對中國發起新的301調查, 重點是雲計算等高科技服務領域。

其實, 再稍早一點, 中美兩國已經在南海相互展示肌肉。

4月11日, 美國“羅斯福”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打擊群來南海炫耀武力, 在20分鐘內, 20架F-18戰鬥機空母艦上起降, 展示美軍的精確與效率。

第2天, 12日, 中國在南海舉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閱兵, 48艘戰艦、76架戰機、10000余名官兵參閱……遼寧艦航母編隊亮相。

美國氣勢咄咄逼人。 局長看來, 這次中美對抗的意義深遠, 透露出4大關鍵信號:

1.中美對抗將是全方位的。 這裡說的全方位有兩層意思:一是中美對抗是多領域的對抗。 從3月初, 特朗普宣佈採取“232措施”, 之後中美幾乎都是圍繞貿易問題,

出招、接招、還手。 不論是中國決定對美國128項產品加征關稅, 還是美國發佈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的清單建議, 其實還局限在貿易領域。 但是4月以來, 中美相繼在南海軍演, 特朗普16日又指責中國匯率問題。 這都表明, 中美對抗已經從貿易領域, 蔓延至軍事、金融領域。

二是中美對抗還是多國家的。 “巧合”的是, 昨天, 英國網路安全監督機構也發出一封措辭強烈的公函, 警告電信運營商不要使用中興通訊的設備。 這相當於, 把中興逐出英國市場。 可以預見, 中美對抗如果繼續發展, 小夥伴們就要站隊了。

2.中美對抗暴露出中國的一大軟肋。有資料顯示,中興通訊約20%—30%的元器件由總部在美國的廠商供應,需要的高速ADC/DAC、調製器、高性能鎖相環、中頻VGA等產品,目前暫時沒有國產晶片廠商可提供替代品。

在5G的研發上,中興的重要合作夥伴,也包括美國公司高通、英特爾。

這是多麼的尷尬!現在雖然,在天上,今年中國的航太發射將超過40次,北斗導航精度可達1米以內;在陸地上,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高鐵系統;在深海,中國“蛟龍號”最大下潛7062米,創下世界紀錄,高科技這些年已經有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我們仍然存在軟肋。

在美國發佈對中興的制裁措施後,“整個晚上,(中國)通信圈炸鍋了,都不相信是真的。”這在中國通訊專業人士來看,是一個深水炸彈。

3.中美對抗是中國重返巔峰的必經階段。用一句官方的話說就是,世界上沒有任何道路是一帆風順的。任何一個全球性大國地位,無一不是建立在火和鐵之上的。比如,英國的“日不落帝國”,先是在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建立起海上霸權;打了三次英荷戰爭,奪到貿易霸權;又通過七年戰爭,痛擊歐洲大陸霸權法國。

再比如,美國二戰後霸權的建立,也是基於二戰中對萬里之外歐洲、太平洋戰場不計代價的投入。

借用一句話,成為大國,“不是請客吃飯,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

4.中美對抗是中美意志力的較量。這次中美對抗,對中國是成為大國必經的一步,必須邁過去的一道坎。對美國來說,正是“棋逢對手”。美國不論是在中東,還是阿富汗,橫衝直撞,其實面對的都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

即便是和英法德日等國的摩擦,這些國家只能算是“跛腳大國”,根本沒有底氣、實力和美國對抗。

普京這次也吃了大虧。放眼望去,只有中國才具備綜合對抗美國的實力。

中美對抗結局將如何?

局長不禁想到美國學者克萊因1980年時提出一個國力方程式,即P=(C+E+M)×(S+W)(式中P代表國力,C代表基本實體,E代表經濟能力,M代表軍事能力,S代表戰略意圖,W代表國家意志)。

所以,在這場對抗中,不僅是中美硬實力的對抗,也是中美兩國國家、國民意志的對抗。

沒人能置身事外,每人都能出力。

2.中美對抗暴露出中國的一大軟肋。有資料顯示,中興通訊約20%—30%的元器件由總部在美國的廠商供應,需要的高速ADC/DAC、調製器、高性能鎖相環、中頻VGA等產品,目前暫時沒有國產晶片廠商可提供替代品。

在5G的研發上,中興的重要合作夥伴,也包括美國公司高通、英特爾。

這是多麼的尷尬!現在雖然,在天上,今年中國的航太發射將超過40次,北斗導航精度可達1米以內;在陸地上,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高鐵系統;在深海,中國“蛟龍號”最大下潛7062米,創下世界紀錄,高科技這些年已經有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我們仍然存在軟肋。

在美國發佈對中興的制裁措施後,“整個晚上,(中國)通信圈炸鍋了,都不相信是真的。”這在中國通訊專業人士來看,是一個深水炸彈。

3.中美對抗是中國重返巔峰的必經階段。用一句官方的話說就是,世界上沒有任何道路是一帆風順的。任何一個全球性大國地位,無一不是建立在火和鐵之上的。比如,英國的“日不落帝國”,先是在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建立起海上霸權;打了三次英荷戰爭,奪到貿易霸權;又通過七年戰爭,痛擊歐洲大陸霸權法國。

再比如,美國二戰後霸權的建立,也是基於二戰中對萬里之外歐洲、太平洋戰場不計代價的投入。

借用一句話,成為大國,“不是請客吃飯,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

4.中美對抗是中美意志力的較量。這次中美對抗,對中國是成為大國必經的一步,必須邁過去的一道坎。對美國來說,正是“棋逢對手”。美國不論是在中東,還是阿富汗,橫衝直撞,其實面對的都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

即便是和英法德日等國的摩擦,這些國家只能算是“跛腳大國”,根本沒有底氣、實力和美國對抗。

普京這次也吃了大虧。放眼望去,只有中國才具備綜合對抗美國的實力。

中美對抗結局將如何?

局長不禁想到美國學者克萊因1980年時提出一個國力方程式,即P=(C+E+M)×(S+W)(式中P代表國力,C代表基本實體,E代表經濟能力,M代表軍事能力,S代表戰略意圖,W代表國家意志)。

所以,在這場對抗中,不僅是中美硬實力的對抗,也是中美兩國國家、國民意志的對抗。

沒人能置身事外,每人都能出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