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起守住我們的好日子

——記“西城大媽”的傳奇故事

在北京西城區, 一直活躍著一支著名“組織”: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臂套紅袖標……這就是“西城大媽”。

協助治安、舉報違法;鄰里守望、矛盾調解……一代代“西城大媽”在日常守護中書寫不尋常的故事, 綿延、傳承著對社區、對首都的愛與責任。

“千里眼”“順風耳”:守護安定和諧

“千里眼”“順風耳”, 管片兒民警們如此形容“西城大媽”。 只要樓道、社區出現了陌生人, “西城大媽”往往一眼就能認出來。 正是靠著這份神奇本領, “西城大媽”屢屢建功。

今年60歲的王慧力是北京西城展覽路街道百萬莊西社區居民,

不同的是, 他們一家四代都是“西城大媽”。 她在社區居委會幹了13年。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 王慧力每天下午1點到3點, 都要到志願服務點值班。 她把這份工作看得很神聖, 一刻都不鬆懈。

每一名“西城大媽”都配有一本橘黃色封面的《隨身手冊》, 裡面詳細列舉了可疑人員、物品和事件的分類, 如果發現線索, 就立刻報告。

據瞭解, 近年來, “西城大媽”為警方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線索, 幫助警方破獲多起惡性案件。

“我們生活在紅牆下, 守護黨中央, 維護首都社區安定和諧, 義不容辭。 ”西交民巷社區黨委書記譚道亮說。

靜好歲月:在守望中共度

新中國成立起, “西城大媽”就活躍在西城大街小巷。 每一代“西城大媽”, 都有那個時代的故事。

王慧力回憶,

她的爺爺在上世紀70年代擔任居委會主任時, “‘大媽’成員以老人為主, 社區工作的分類沒有現在這麼全。 ”

王慧力的母親劉桂芬上世紀90年代開始擔任社區治保主任, 當時的“西城大媽”主要負責環境衛生和治保。

“那個時候的‘西城大媽’工作條件艱苦得多。 ”王慧力剛開始在居委會工作時, 為了迅速瞭解各家各戶的情況, 把幾十本社區登記的檔案冊來回翻閱。 “不到倆月, 有居民報告家裡的情況時, 我立馬就能說出他哪兒有隱瞞了。 ”

而今, 當王慧力的女兒婁珊珊在社區工作時, 大資料管理和更細化的分工, 社區管理變得更加快捷有效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遷, “西城大媽”的工作早已不再是簡單的治安治保, 活動形式不斷豐富:消防、治安、慰問老人、巡視、環保……

王慧力把主要精力放在街道老年協會, 為老年人們組織模特比賽和書畫、編織等活動, 還定期看望空巢老人, 給予老人們更多關切。 “我每天忙得腳不離地。 ”王慧力說。

愛與責任:在傳承中光大

北京市西城區是黨中央所在地。 緊挨紅牆的特殊區位, 讓西城區百姓對紅牆產生了特殊的情感。 責任, 在一代代“西城大媽”身上傳承。

2018年2月, 王慧力的女兒婁珊珊通過了民政局社工招聘考試, 正式成為展覽路街道百萬莊西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 成為這個家庭第四代“西城大媽”。 此前, 婁珊珊是一家企業的財務主管。 對於她的選擇, 家人最初很不理解, 丈夫問她:“你真的要舉著旗子去當‘西城大媽’嗎?”

“雖然現在沒有原來的薪水高, 但有了歸屬感。 ”婁珊珊說。 她記得小時候幫著母親在社區出壁報的時光, 真切感受到母親和姥姥在社區工作時發自內心的快樂。

作為資深“大媽”的姥姥, 劉桂芬經常給剛入職的外孫女傳授經驗, 教婁珊珊如何跟不同的居民打交道。

婁珊珊說, 她很享受被別人信任的感覺, 從社區工作中, 真正體會到快樂。 她的丈夫也逐漸理解, 還會主動對人說“我愛人是‘西城大媽’”。

王慧力說, “西城大媽”有男有女, 有老有少, 是一支令人驕傲的團隊。 曾經, 一位患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太太走失後, 下意識地向路邊穿紅馬甲、戴紅帽子的“西城大媽”求助, 最終通過民警聯繫上了家人。 “只要你穿著這一身紅馬甲, 就有很多人過來尋求幫助,

這就是信任。 ”王慧力說。

西城區慶豐包子鋪月壇店的很多員工, 在北京有重大活動的時候都會“變身”為街面巡邏的“西城大媽”;來自美國的高天瑞一年前也開始在什刹海荷花市場當起為遊客指路、維持秩序的“西城大媽”, 這位“洋大爺”說:“‘西城大媽’就是在為人民服務。 ”

新時代, “西城大媽”已經成為一支擁有近10萬名成員的群防群治隊伍。 婁珊珊說, 現在,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加入“西城大媽”的隊伍, “一起守住我們的好日子”。

據新華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