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社區之聲一」中心灣社區:區域化黨建引領,共治共建品質社區!

“書記, 前進坡157棟化糞池堵塞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每次疏通完了, 下次還堵, 你看是不是要請專業施工團隊一次性根治?”4月11日上午,

中心灣社區組織黨小組長以及居民小組長共60餘人開展了社區網格化管理推進會。 會上, 黨小組長和居民小組長積極發言, 圍繞“城市提品行動”為社區治理出謀劃策。

這是中心灣社區以區域化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 有效發揮居民自治的一個縮影。 作為社會的細胞, 社區治理在促進社會和諧、提升社區生活品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今年, 中心灣社區以開展“以區域化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試點工作為契機, 進一步強化社區大黨委概念, 引領、組織、統籌社區各級黨組織, 構建起“無縫化、多元化、精細化”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四級聯動

網格覆蓋無縫化

按照“有利於教育管理, 有利於作用發揮, 有利於服務管理”的原則,

依託已有的綜治網格設置網格黨支部6個, 黨小組19個, 並成立“樓棟互助之家”管委會29個, 由樓棟骨幹發動居民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構建起“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網格黨小組+樓棟互助之家”四級聯動的基層組織管理模式, 有效延伸了“服務觸角”, 聚合了服務力量。

“社區是我家, 美化靠大家!”中心灣社區32棟樓管會會長彭榮富是位園藝愛好者, 平時就喜歡在自家陽臺上種種花、養養草。 32棟旁有一處拆遷區域, 那裡雜草叢生, 垃圾成堆, 還有一股難聞的味道。 這對其他居民來說是一個大難題, 但對老彭來講, 難題也許能變成特色, 給32棟添一抹綠, 增一縷香。

於是, 在老彭的帶領下, 32棟的居民們搜集水泥、舊磚, 自己動手平整場地, 修建花台、魚池, 栽花種樹, 把原來髒、亂的拆遷場地變為乾淨、有草木芳香的處所, 建成了大家的“小園”。

志願先行

參與主體多元化

2013年, 中心灣社區吸納社區老黨員、熱心居民組建“幫一把”志願者隊伍, 隨後逐漸壯大, 並於去年建成“幫一把”志願者廣場,

推出了“志願者儲值卡”積分回饋機制, 形成由9支小分隊構成, 註冊人數達1558人的志願服務團隊, 積極為社區居民提供義務巡邏、幫困扶助、義務看診等志願服務。 今年, 石井坡線上e志願接單服務的開通, 為社區志願服務搭建起“微平臺”, 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實現了志願者自助服務, 有效啟動了社區居民自治。

文明志願小分隊在樓棟院壩間進行文明勸導及喊話

居民自治打造樓棟院壩、種植花木

自治到共治, 離不開轄區社會單位的參與。

“與其糾結於是否‘喊得動’, 不如下工夫尋找突破口。 有效的突破是‘先服務、後引領’。 ”街道辦事處主任鄧朝霞表示,區域化黨建引領的難點在於轄區的社會單位,借助社區志願平臺,吸納社會單位成為社區“志願者儲值卡”的積分主體是解決難題的有效方法。

逐戶走訪駐區單位(含非公組織),羅列社會單位服務需求清單和服務專案清單,通過社區的主動認領和及時回饋,讓越來越多的社會單位主動加入到社區扶貧幫困、愛心公益等志願服務中來,服務地區居民、促進社區發展,讓社區志願平臺成為資源自助配對的有效平臺。

定格定需

實現服務精細化

“讓群眾‘買帳’,必須實實在在的為他們解決問題,才是長久之道。”社區書記彭麗娟如是說道。

以滿足各方需求為突破、解決發展問題為導向、切實改善民生為目標,社區黨委方能有效引領社區治理。堅持問題導向、網格治理,做到“三個一”:一是解決問題在網格。每個網格配齊網格長、七大管理員,“出門一把抓,回來再分家”,網格員負責問題收集、協調、處置、回饋,實現了網格問題零遺漏、快處置。二是鄰里和諧靠網格。開展“巷內無生人”、“曬百家宴、過鄰里節”新老鄰居聯誼活動,“進出同樓道、共建和諧門”成為樓棟居民共識。三是環境提升促網格。對群眾反映強的老舊社區徹底整治,對相對集中片區實施圍合治理,完善防控體系,通過改善整體環境提升網格居民的生活品質。

解放灣廣場整治前

解放灣廣場整治後

解放灣16棟出行梯步整治前

解放灣16棟出行梯步整治後

中心灣社區解放灣片區系上世紀70年代修建房屋,房屋陳舊,管網老化,樓道內燈光昏暗,居民出行困難,怨聲載道。去年,通過外立面整治、透水磚安裝等“雙創”工作環境整治,解放灣片區“舊貌換新顏”,曾今的“吵鬧戶”陳阿姨還當選了解放灣片區的居民小組長,成為了社區的志願者和骨幹力量!

主編 | 曾玲

編輯 | 肖潔

長按二維碼 ↑↑↑ 識別加關注!

”街道辦事處主任鄧朝霞表示,區域化黨建引領的難點在於轄區的社會單位,借助社區志願平臺,吸納社會單位成為社區“志願者儲值卡”的積分主體是解決難題的有效方法。

逐戶走訪駐區單位(含非公組織),羅列社會單位服務需求清單和服務專案清單,通過社區的主動認領和及時回饋,讓越來越多的社會單位主動加入到社區扶貧幫困、愛心公益等志願服務中來,服務地區居民、促進社區發展,讓社區志願平臺成為資源自助配對的有效平臺。

定格定需

實現服務精細化

“讓群眾‘買帳’,必須實實在在的為他們解決問題,才是長久之道。”社區書記彭麗娟如是說道。

以滿足各方需求為突破、解決發展問題為導向、切實改善民生為目標,社區黨委方能有效引領社區治理。堅持問題導向、網格治理,做到“三個一”:一是解決問題在網格。每個網格配齊網格長、七大管理員,“出門一把抓,回來再分家”,網格員負責問題收集、協調、處置、回饋,實現了網格問題零遺漏、快處置。二是鄰里和諧靠網格。開展“巷內無生人”、“曬百家宴、過鄰里節”新老鄰居聯誼活動,“進出同樓道、共建和諧門”成為樓棟居民共識。三是環境提升促網格。對群眾反映強的老舊社區徹底整治,對相對集中片區實施圍合治理,完善防控體系,通過改善整體環境提升網格居民的生活品質。

解放灣廣場整治前

解放灣廣場整治後

解放灣16棟出行梯步整治前

解放灣16棟出行梯步整治後

中心灣社區解放灣片區系上世紀70年代修建房屋,房屋陳舊,管網老化,樓道內燈光昏暗,居民出行困難,怨聲載道。去年,通過外立面整治、透水磚安裝等“雙創”工作環境整治,解放灣片區“舊貌換新顏”,曾今的“吵鬧戶”陳阿姨還當選了解放灣片區的居民小組長,成為了社區的志願者和骨幹力量!

主編 | 曾玲

編輯 | 肖潔

長按二維碼 ↑↑↑ 識別加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