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雞毛撣掃一掃"小費"拿過來,龍崗街頭現“紅燈乞丐” !

開車等紅燈的時候,

是否會遇到乞丐, 向您乞討呢?

最近,

有不少市民反映, 龍崗多條路段出現“紅燈乞丐”,

他們守候在十字路口,

等紅燈亮時穿行於車輛中間, 向車主行乞,

這種現象不但存在交通安全隱患, 還影響市容市貌。

龍崗大道

今年, 龍崗區提出打造“六個高地”, 其中“民生高地”就是要使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逐步變成現實, 而為市民營造良好的出行環境也是其應有之義。 本報“龍崗民聲”欄目今起推出“打造民生高地 向‘紅燈乞丐’說不”系列報導, 聚焦乞討人士, 曝現狀、揭原因、找對策, 呼籲市民向“紅燈乞丐”說不, 為龍崗提升市容市貌, 做好城市管理, 保障安全出行出力。

連日來, 本報記者就“紅燈乞丐”現象展開調查, 先後走訪了龍崗大道、龍翔大道、吉祥路、布龍路等主要幹道, 發現上述路段均有乞討人員守在各重要路口, 穿行在車流中行乞, 險象環生。

“在川流不息的車流中行乞, 不僅影響市容, 還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採訪中, 有市民和司機呼籲相關部門果斷採取行動, 加強該類現象管理。

深圳東站附近

鏡頭 1

車流繁忙路口“設崗”行乞

據市民祝女士介紹, 自己上下班時路過龍翔大道、吉祥路、清林路等交會路口,

發現有不少乞討人員穿行路中, 既影響了通行, 也帶來了安全隱患。 根據她提供的照片顯示, 在龍翔大道與吉祥路的交會路口處, 一名穿著灰色T恤的中年男子, 正拿著雞毛撣子在車流中穿行。

為瞭解路中乞討現狀, 近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走訪。 記者來到龍崗大道與布瀾路交叉路口處, 見到一位頭戴黑色頭巾的老太太站在龍崗大道的快車道上, 當紅燈亮起時, 她一瘸一拐走進車流中, 用抹布在一輛賓士車上抹了抹, 然後彎腰向車主乞討, 有小車剛起步又急刹車避讓。 “這些乞討者行走在車道上, 十分危險, 相關部門應該管管了, 我好幾次開車都差點碰到她了。 ”見有記者採訪拍照, 路旁的的士司機上前抱怨道。

記者連續走訪發現, 在布龍路、龍翔大道、愛南路等一些較大路口附近, 車道上都能看到“紅燈乞丐”的身影, 過往的車輛只能小心避讓。

鏡頭 2

花招百出只為能討到錢

在走訪布龍路時, 記者看到一名沒有前臂的殘疾人來到一輛尚未停穩的私家車前, 用殘臂“砰砰”地敲汽車副駕駛的車窗玻璃。 車主搖下車窗告知不會給錢後, 他又徑直走向下一輛車。

正在路邊巡查的治安巡防員無奈地說:“有的還是帶著孩子的, 更危險。 這種情況我們會管, 但根本管不完, 趕了又來。 我們上前制止並通知有關部門後, 也只是把他們送進救助站, 過不了幾天又出來了。 ”

在深圳東站附近, 一名上了年紀的乞討者站在快車道上, 向路上的車輛乞討。

他右手拿著一個鐵碗, 左手拄著一根杖, 穿行在車流中。 紅燈亮起, 車輛停下後, 老頭便湊向車窗處, 鞠躬並向車主乞討。

記者留意到, 這些乞討人員多數以老人和殘疾人為主, 不少車主對該行為感到反感, 立即升起車窗拒絕給錢, 但是仍有部分市民為避免乞討者騷擾, 拿了些零錢給他們。

龍崗大道

鏡頭 3

餓了吃饅頭累了睡天橋

在深圳東站龍崗大道路口採訪時,當綠燈亮起時,記者看到正在路中乞討的老大爺慢慢地走向路邊人行道。坐在路沿上從口袋裡拿出一個饅頭吃了起來。他告訴記者,自己今年78歲,來自四川。“我沒有兒子,就一個女兒。”老人說,他家在農村,老伴沒了,不久前他跟著女兒來到深圳,現在住在布吉老墟村。女兒在工廠打工,平日裡也不回家,閑著沒事,他就出來站在路口乞討,或者撿點礦泉水瓶賣,賺點錢。吃完手裡的饅頭,老大爺又站了起來,步履蹣跚地拿著飯碗走向了車流,一輛車一輛車挨個上前敲車窗乞討。

一名在桂芳園門口乞討的老婦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我年紀這麼大,家裡又窮,連吃的都沒有,你以為我不想回家呀?每天乞討,好的時候一百多元,差的時候就幾十元,累了睡在天橋下。”記者提出想去她住處看看,但遭到了拒絕。

吉祥路

在此,小編提醒您,

司機在行駛中遇到有人路面強行乞討,

危害行車安全,可以第一時間向110報警。

有影響道路安全行為的,員警會依法處理。

發現確實生活窘迫的乞討人員,

員警也會及時聯繫民政部門予以救助。

市民聲音

路中行乞影響市容存隱患

新手司機張女士表示,敲車窗行乞的乞討者可憐是可憐,但是這種行為不僅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也影響市容,“尤其是車技不好的司機,遇到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有時怕惹麻煩,就給他們錢了。”

“我們同情他們,但不贊同他們的行為。”市民劉女士說,路中行乞的行為不僅給自己帶來危險,也給車主帶來困擾。她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交警、民政、治安等相關部門要加強管理,規範和約束在車流中乞討的行為。

龍崗大道一位元保潔人員告訴記者,她每天淩晨4點開始打掃馬路,這些乞討者有時也會出來撿破爛,到了下午就開始在路口攔車行乞。“都是有手有腳的,不去幹活,伸手要錢,肯定會讓人不喜歡。”

這些乞討者為什麼不願意被救助?民政部門救助的困難在哪?執法又面臨哪些問題?深圳僑報記者將會追蹤報導。

龍崗大道

鏡頭 3

餓了吃饅頭累了睡天橋

在深圳東站龍崗大道路口採訪時,當綠燈亮起時,記者看到正在路中乞討的老大爺慢慢地走向路邊人行道。坐在路沿上從口袋裡拿出一個饅頭吃了起來。他告訴記者,自己今年78歲,來自四川。“我沒有兒子,就一個女兒。”老人說,他家在農村,老伴沒了,不久前他跟著女兒來到深圳,現在住在布吉老墟村。女兒在工廠打工,平日裡也不回家,閑著沒事,他就出來站在路口乞討,或者撿點礦泉水瓶賣,賺點錢。吃完手裡的饅頭,老大爺又站了起來,步履蹣跚地拿著飯碗走向了車流,一輛車一輛車挨個上前敲車窗乞討。

一名在桂芳園門口乞討的老婦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我年紀這麼大,家裡又窮,連吃的都沒有,你以為我不想回家呀?每天乞討,好的時候一百多元,差的時候就幾十元,累了睡在天橋下。”記者提出想去她住處看看,但遭到了拒絕。

吉祥路

在此,小編提醒您,

司機在行駛中遇到有人路面強行乞討,

危害行車安全,可以第一時間向110報警。

有影響道路安全行為的,員警會依法處理。

發現確實生活窘迫的乞討人員,

員警也會及時聯繫民政部門予以救助。

市民聲音

路中行乞影響市容存隱患

新手司機張女士表示,敲車窗行乞的乞討者可憐是可憐,但是這種行為不僅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也影響市容,“尤其是車技不好的司機,遇到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有時怕惹麻煩,就給他們錢了。”

“我們同情他們,但不贊同他們的行為。”市民劉女士說,路中行乞的行為不僅給自己帶來危險,也給車主帶來困擾。她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交警、民政、治安等相關部門要加強管理,規範和約束在車流中乞討的行為。

龍崗大道一位元保潔人員告訴記者,她每天淩晨4點開始打掃馬路,這些乞討者有時也會出來撿破爛,到了下午就開始在路口攔車行乞。“都是有手有腳的,不去幹活,伸手要錢,肯定會讓人不喜歡。”

這些乞討者為什麼不願意被救助?民政部門救助的困難在哪?執法又面臨哪些問題?深圳僑報記者將會追蹤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