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ET

我國反潛導彈一直是保持著神秘的面紗的, 雖然我們在官媒上已經看到過反潛助飛魚雷(反潛導彈)的垂直發射照片, 也在公開展示的054A型導彈護衛艦上, 看到過垂直發射裝置中裝備有火箭助飛魚雷(反潛導彈)的介紹, 但其工作過程卻從未見過, 4月16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玻舉行的第16屆亞洲防務展上, 中船重工集團在軍貿宣傳片中, 首次曝光了一款名為ET-80的火箭助飛魚雷(反潛導彈), 令人大開眼界!

說到反潛導彈, 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國的“阿斯洛克”, 相對於我國長期的海上作戰短板——反潛, 美國卻早已裝備了“阿斯洛克“反潛導彈,

一度令國內軍迷羡慕嫉妒恨不已!因為我國常見的反潛武器竟是艦艇主炮兩邊的近程反潛火箭深彈, 反潛距離非常近, 最大射程僅3公里多, 比起射程40多公里的“阿斯洛克”慚愧不已, 也使得我軍艦隻面對敵方潛艇時, 非常被動。

反潛火箭深彈發射

反潛火箭深彈裝填

美國“阿斯洛克”研發於上世紀50年代, 面對蘇聯越來越龐大的潛艇特別是核潛艇的威脅, 美軍研究發現, 使用傳統反潛魚雷, 對於高速機動的核潛艇已經無濟於事, 發現敵方核潛艇的目標方位, 等到慢吞吞的反潛魚雷沖到目標區時,

敵方潛艇已經早已偏離深遠。 因而發展一款能快速到達目的地區域, 並能使用自身攜帶的制導頭攻擊敵潛艇特別急迫。 把魚雷和導彈的火箭發動機結合起來, 使用火箭向發射導彈一樣, 把魚雷發射到目的地區域, 比魚雷自己航行到目標區要快的多, “阿斯洛克”雖然是亞音速導彈, 但也達到每秒250米左右, 比如攻擊10公里左右的敵方潛艇, 直接使用反潛魚雷攻擊需要11分鐘之多, 而“阿斯洛克”反潛導彈僅僅需要40秒, 即使敵核潛艇以30節速度高速機動, 也僅僅能航行幾百米, 入水後的“阿斯洛克”, 能很快捕捉到目標, 以40節以上的速度向目標攻擊。

美制“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

“阿斯洛克”除了大量裝備美國海軍水面艦艇之外, 還大量出口給盟友。 在上世紀70年代末, 美國海軍又開始研製了垂直發射型“阿斯洛克”反潛導彈, 1988年正式投產, 1990年開始裝備美國海軍。

我國發展反潛導彈的時間比美國晚得多, 大名鼎鼎的“長纓一號”, 是上世紀80年代的試製品,

根本沒有列裝。 但在2012年, 054A導彈護衛艦在香港向市民開放時, 公開展示了“垂直發射反潛導彈”的介紹。

據外界推測, 我國在試製“長纓一號”之後, 直接跨過傾斜發射反潛導彈, 直接配套054A護衛艦垂直發射裝置, 研發了遠端反潛導彈, 雖然一直沒有公佈該導彈型號, 但據國內外發表的公開信息顯示, 該反潛導彈遠遠超過美國“阿斯洛克”的水準, 屬於重型反潛導彈, 射程遠達70公里左右, 比“阿斯洛克”將近遠一倍, 與美軍全新的"海長矛"重型反潛導彈相當。

制導方面採用中段慣性與資料鏈航路修正技術, 可以在飛行過程中接受載艦或反潛直升機、反潛巡邏機所提供的目標參數資訊, 通過資料鏈系統傳遞給飛行中的導彈, 然後控制彈翼來改變導彈的飛行航跡, 從而保證彈上所攜帶的反潛魚雷擁有更精確的入水點,提高其入水後聲呐導引頭對目標潛艇的截獲概率,保證對目標潛艇的摧毀效果。

054A發射反潛導彈

裝備了這型反潛導彈,並與海紅旗-16共架垂直發射,極大地縮短了反應時間,對於敵潛艇是絕對的噩夢,所以有國外評論認為,外界大大低估了054A護衛艦的戰鬥力特別是強大的反潛能力!

這次首次展出的ET-80應該就是我國自用反潛導彈的出口型。據宣傳片中出現的文字資料可知,ET-80反潛導彈採用垂直發射方式,可裝備於大中型水面艦艇,其戰鬥部為我國產ET-52C或ET-60魚雷,可打擊5-30千米內的常規潛艇和核潛艇。

從而保證彈上所攜帶的反潛魚雷擁有更精確的入水點,提高其入水後聲呐導引頭對目標潛艇的截獲概率,保證對目標潛艇的摧毀效果。

054A發射反潛導彈

裝備了這型反潛導彈,並與海紅旗-16共架垂直發射,極大地縮短了反應時間,對於敵潛艇是絕對的噩夢,所以有國外評論認為,外界大大低估了054A護衛艦的戰鬥力特別是強大的反潛能力!

這次首次展出的ET-80應該就是我國自用反潛導彈的出口型。據宣傳片中出現的文字資料可知,ET-80反潛導彈採用垂直發射方式,可裝備於大中型水面艦艇,其戰鬥部為我國產ET-52C或ET-60魚雷,可打擊5-30千米內的常規潛艇和核潛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