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200多年的成都,這麼多個“第一次”,你知道多少?

武侯共青團

ID:wuhoutqw

小時候第一次吃麥當勞,

滿心歡喜以為自己吃到了豪華大餐;

後來第一次談戀愛,

初戀成為了沒有結局的遺憾;

第一次在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

忐忑又期待地開始新生活...

這些人生中的第一次, 你還記得嗎?

成都這座建城史有3200多年的城市, 與我們一樣, 也有太多太多的“第一次”, 如今的繁華也是從很多不起眼的“第一次”開始。

那麼, 你知道成都的“第一次”都貢獻給了誰嗎?

成都第一次叫“成都”

話說西元前5世紀中葉, 古蜀國王開明九世某天做了一個夢, 夢裡有一個富饒美麗的地方在召喚他, 醒來後就一直對這個地方念念不忘, 茶飯不思, 失眠了一段時間, 終於下定決心:“遷都, 必須遷!”於是就風塵僕僕地來到了成都, 建城安居。

(emmmm...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 成都建城史要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 )

©沙沙賴

就像我們出生都會有名字一樣, 成都“出生”也要有名字噻, 那以前為啥子要起名成都?

《太平寰宇記》裡是這樣說的: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 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 二年成邑, 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 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

後來成都這個名字就叫醒了, 這麼多年也一直延續著。

成都第一次有官辦學堂

如果說孔老爺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教師”, 那漢朝的文翁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校長”, 就是他在西元前143年到西元前141年間, 創辦了成都乃至中國的第一所官辦學堂, 也就是現在的石室中學。

©詩還有遠方

這所“公立學校”也是厲害,迄今已在同一位址連續辦學了2100多年,而且文翁對於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不但設置“獎學金”,還給找工作,事業單位那種,羡慕吧?

成都第一次有大學

有了中學,也要有大學才得行噻,就有了後來的成都乃至四川的第一高等學府——四川大學。

©陳小魚

要說川大的由來也是不容易,由三所全國重點大學,“排列組合”了兩次才行成的。(1994年,原四川大學和原成都科技大學合併為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更名為四川大學。2000年,四川大學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合併,又組建成了新的四川大學。)

©陳小魚

成都第一次有公共圖書館

成都最早的圖書館在1912年10月20日開館,當時叫做四川圖書館,在成都少城公園的一棟青磚小樓裡面,因為樓前種了八十棵松樹,又叫做八十松館。

歷經多次改名,多次重建與改建,終於在2014年建成了現在的四川省圖書館(新館),這也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圖書館。

成都第一次有商圈

就像上海繞不過南京路,北京繞不過西單、王府井,說起成都商圈,自然繞不過春熙路。

都說“百年春熙”,其實它的歷史並沒有百年,它始建於1924年,最初被命名為“森威路”,後來取老子《道德經》中:“眾人熙熙,如登春台”的句子,改名為春熙路。

©凡有所見皆是虛妄

不曉得當年那些“剁手黨”買起東西來,是不是也像現在一樣瘋狂...

成都第一次有四星級酒店

1984年開門營業後,成都飯店成為上世紀80年代成都的標誌性建築,恒溫游泳池、室內高爾夫球道都是從這裡開始進入到成都人民的生活中來的。

(△90年代的成都飯店,圖據網路)

到成都飯店吃上一頓飯,在當時也被看成是一種身份的象徵,2012年10月,成都飯店被爆破拆除,曾輝煌一時的成都飯店,如今難以風光再現。

成都第一次有電影院

如果要說在成都放映的第一部電影,聽我奶奶說,那還要追溯到1904年(光緒30年),但那時候成都還沒得電影院這個東西,能看電影的地方都是些茶鋪子或者壩壩電影。

到了1924年,回川的季叔平先生,瞧著這廣袤的成都土地,怎麼地?怎麼一家電影院都沒有?

於是滿懷“實業救國”的他,心裡就有了一個開風氣先河的主意,於是,新明電影院就誕生了。老成都人,這可能就是你媽老漢兒當年談戀愛的地方!

成都第一次有火車站

1952年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開通,成都火車站也開啟了它的運輸使命,幾十年來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甚至成了成都“北亂”的代名詞。

從前,我們最先接觸一座城市就是這座城的車站,車站既是一座城市的標誌,也是一個連接家鄉與夢想的地方,許多人來來去去,相聚又別離。

成都第一次有立交橋

成都最早的立交橋是府青路立交,它的歷史將近30年,立交橋剛修好時,公交公司從香港進了一批鮮豔的雙層巴士,那是相當拉風哦!

成都第一次有地鐵

成都第一條地鐵,毫無疑問就是地鐵1號線嘛,2005年獲批開建,也是中國西部第一條地鐵。

在成都,擠得上地鐵1號線,是每一個上班族的尊嚴,現在,地鐵1號線3期也開通了,天府公園、麓湖、興隆湖都要遭成都人給踏平了。

成都第一次有公車

成都的第一輛公車,1952年就誕生了,說是誕生,其實只是改裝的舊貨車。1952年7月1日,成都公共汽車開業,16輛舊貨車改成的公車開通了從梁家巷到鹽市口的第一條公交線路。

剛一開通,公車就立刻火了起來,每月載客25萬人次,於是當年8月,線路就延長到了火車北站,當年第四季度,又新增了牛市口到將軍衙門、鹽市口到南門漿洗街兩條線路。

成都第一次有飛機場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成都第一次有飛機場,並不是現在遠近聞名的雙流國際機場,而是“鳳凰山機場”。

1931年,四川省軍政府在鳳凰山東南部窪地上修建了民航機場,1937年冬擴建此機場為軍用機場,稱之為鳳凰山機場。

(△1945年,飛虎隊在成都鳳凰山機場)

現在的鳳凰機場,平時可以進去參觀,可以到跑道上去走走,有很多直升飛機停在那裡,像一個公園一樣。

成都第一次有5個區

1949年的成都還非常的小,只有東城區和西城區,那時候主城區只有現在的1/16,總面積只有現在的1/410。

1953年成都市行政區劃調整,設東城區、西城區、望江區、龍潭區和萬年區共5個區。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成都主城區被調整為了錦江、青羊、金牛、武侯和成華5區。

成都第一次有環路

建成於50年代中期的成都一環路,寬只有現在2到3個車道,1986完成擴改造,為雙向4車道。

後來,一環路開始不停地修,成都一度成為“不能左拐”的城市,成都也一直在發胖,胖到早已經撐破了一環、二環、三環,連繞城高速都大有裝不下它之勢。

©鹿威し·Lys

成都的很多“第一次”都充滿了驚喜

蘊含著巨變

這些美好的“第一次”

最後都成了成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期待未來成都還有更多驚喜的“第一次”!

#你還記得成都哪些難忘的“第一次”#

留言告訴團團吧~

- END -

往期精彩

©詩還有遠方

這所“公立學校”也是厲害,迄今已在同一位址連續辦學了2100多年,而且文翁對於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不但設置“獎學金”,還給找工作,事業單位那種,羡慕吧?

成都第一次有大學

有了中學,也要有大學才得行噻,就有了後來的成都乃至四川的第一高等學府——四川大學。

©陳小魚

要說川大的由來也是不容易,由三所全國重點大學,“排列組合”了兩次才行成的。(1994年,原四川大學和原成都科技大學合併為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更名為四川大學。2000年,四川大學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合併,又組建成了新的四川大學。)

©陳小魚

成都第一次有公共圖書館

成都最早的圖書館在1912年10月20日開館,當時叫做四川圖書館,在成都少城公園的一棟青磚小樓裡面,因為樓前種了八十棵松樹,又叫做八十松館。

歷經多次改名,多次重建與改建,終於在2014年建成了現在的四川省圖書館(新館),這也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圖書館。

成都第一次有商圈

就像上海繞不過南京路,北京繞不過西單、王府井,說起成都商圈,自然繞不過春熙路。

都說“百年春熙”,其實它的歷史並沒有百年,它始建於1924年,最初被命名為“森威路”,後來取老子《道德經》中:“眾人熙熙,如登春台”的句子,改名為春熙路。

©凡有所見皆是虛妄

不曉得當年那些“剁手黨”買起東西來,是不是也像現在一樣瘋狂...

成都第一次有四星級酒店

1984年開門營業後,成都飯店成為上世紀80年代成都的標誌性建築,恒溫游泳池、室內高爾夫球道都是從這裡開始進入到成都人民的生活中來的。

(△90年代的成都飯店,圖據網路)

到成都飯店吃上一頓飯,在當時也被看成是一種身份的象徵,2012年10月,成都飯店被爆破拆除,曾輝煌一時的成都飯店,如今難以風光再現。

成都第一次有電影院

如果要說在成都放映的第一部電影,聽我奶奶說,那還要追溯到1904年(光緒30年),但那時候成都還沒得電影院這個東西,能看電影的地方都是些茶鋪子或者壩壩電影。

到了1924年,回川的季叔平先生,瞧著這廣袤的成都土地,怎麼地?怎麼一家電影院都沒有?

於是滿懷“實業救國”的他,心裡就有了一個開風氣先河的主意,於是,新明電影院就誕生了。老成都人,這可能就是你媽老漢兒當年談戀愛的地方!

成都第一次有火車站

1952年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開通,成都火車站也開啟了它的運輸使命,幾十年來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甚至成了成都“北亂”的代名詞。

從前,我們最先接觸一座城市就是這座城的車站,車站既是一座城市的標誌,也是一個連接家鄉與夢想的地方,許多人來來去去,相聚又別離。

成都第一次有立交橋

成都最早的立交橋是府青路立交,它的歷史將近30年,立交橋剛修好時,公交公司從香港進了一批鮮豔的雙層巴士,那是相當拉風哦!

成都第一次有地鐵

成都第一條地鐵,毫無疑問就是地鐵1號線嘛,2005年獲批開建,也是中國西部第一條地鐵。

在成都,擠得上地鐵1號線,是每一個上班族的尊嚴,現在,地鐵1號線3期也開通了,天府公園、麓湖、興隆湖都要遭成都人給踏平了。

成都第一次有公車

成都的第一輛公車,1952年就誕生了,說是誕生,其實只是改裝的舊貨車。1952年7月1日,成都公共汽車開業,16輛舊貨車改成的公車開通了從梁家巷到鹽市口的第一條公交線路。

剛一開通,公車就立刻火了起來,每月載客25萬人次,於是當年8月,線路就延長到了火車北站,當年第四季度,又新增了牛市口到將軍衙門、鹽市口到南門漿洗街兩條線路。

成都第一次有飛機場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成都第一次有飛機場,並不是現在遠近聞名的雙流國際機場,而是“鳳凰山機場”。

1931年,四川省軍政府在鳳凰山東南部窪地上修建了民航機場,1937年冬擴建此機場為軍用機場,稱之為鳳凰山機場。

(△1945年,飛虎隊在成都鳳凰山機場)

現在的鳳凰機場,平時可以進去參觀,可以到跑道上去走走,有很多直升飛機停在那裡,像一個公園一樣。

成都第一次有5個區

1949年的成都還非常的小,只有東城區和西城區,那時候主城區只有現在的1/16,總面積只有現在的1/410。

1953年成都市行政區劃調整,設東城區、西城區、望江區、龍潭區和萬年區共5個區。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成都主城區被調整為了錦江、青羊、金牛、武侯和成華5區。

成都第一次有環路

建成於50年代中期的成都一環路,寬只有現在2到3個車道,1986完成擴改造,為雙向4車道。

後來,一環路開始不停地修,成都一度成為“不能左拐”的城市,成都也一直在發胖,胖到早已經撐破了一環、二環、三環,連繞城高速都大有裝不下它之勢。

©鹿威し·Lys

成都的很多“第一次”都充滿了驚喜

蘊含著巨變

這些美好的“第一次”

最後都成了成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期待未來成都還有更多驚喜的“第一次”!

#你還記得成都哪些難忘的“第一次”#

留言告訴團團吧~

- END -

往期精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